快速摘要&心得:【父母的語言:3000萬字,給孩子更優質的學習型大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本書最重要兩個章節的摘要及心得如下:

第二章: 多跟孩子說話、用多樣的辭彙、使用正面的言語,都是建立良好溝通關係的重要因素。當家長與孩子互動時,建議使用豐富多彩的辭彙,適時地引導孩子進行思考和表達,鼓勵他們自由發揮。同時,要避免使用貶低、負面或批評性的語言,而是使用積極、鼓勵性和支持性的話語,這有助於促進孩子的自信和積極性。相較於談正事,閒聊有助於孩子的大腦和智力發展。

第三章: 神經可塑性是指大腦可以隨著經驗和學習而改變和調整神經連結的能力。對於兒童而言,研究顯示真人說英語給嬰兒聽,並與嬰兒進行雙向互動,能夠促進其語言和社交技能的發展。

同時,兒語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透過誇張表現,幫助嬰兒理解和學習新詞彙和概念。根據我實際與嬰兒相處的經驗認為,模仿嬰兒的兒語也是一種方式,像我兒子就會發出聲音,並且重複「我模仿他發出的聲音」,這也是一種學習力跟發聲的鍛鍊。

對於成人而言,大腦的神經可塑性並未隨年齡而終止。根據我自己短期準備並通過日文檢定的經驗,重複學習對於促進終身可塑性的發展非常重要。透過重複學習,大腦可以阻斷書中提到的可塑性剎車和期限,進而加強和調整神經連結。這樣可以促進技能和知識的學習和發展,尤其是在學習新技能和進行大腦訓練時。

以上的摘要和心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有興趣的人不妨讀讀看這本醫師作家的書。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r. Colin 的沙龍
38會員
184內容數
外商職場文化與趨勢觀察,分享成長型思維觀點;記錄「男生也要好好保護自己」的保護令申請經過、訴訟對抗《不合理的》最小變動與幼兒從母原則;串連菁英大腦,歡迎加入交流,或贊助支持 Mr. Colin。
Mr. Colin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2
八二法則應該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了: 百分之二十的努力,決定了百分之八十的成就。 換言之, 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努力是在做無用功; 這篇我想要談的是這八十裡面的其中百分之十, 也就是有毒的那百分之十。 有毒的百分之十, 不僅是無用功, 甚至可能會反向侵蝕那百分之八十的成就...
Thumbnail
2025/03/02
八二法則應該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了: 百分之二十的努力,決定了百分之八十的成就。 換言之, 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努力是在做無用功; 這篇我想要談的是這八十裡面的其中百分之十, 也就是有毒的那百分之十。 有毒的百分之十, 不僅是無用功, 甚至可能會反向侵蝕那百分之八十的成就...
Thumbnail
2024/12/31
2024 完讀的 27 本書中 我挑出三本做出總結 這三本相當程度的改變了我的想法與認知 第一本我想要分享的是: 高手心態 - 萬維綱 (4/17 完讀) 這是我第一本開始看的中國作者關於「建立頂尖認知」的書 以前也沒有排斥中國作者 只是一直沒有機會接觸到 然而看了這本
Thumbnail
2024/12/31
2024 完讀的 27 本書中 我挑出三本做出總結 這三本相當程度的改變了我的想法與認知 第一本我想要分享的是: 高手心態 - 萬維綱 (4/17 完讀) 這是我第一本開始看的中國作者關於「建立頂尖認知」的書 以前也沒有排斥中國作者 只是一直沒有機會接觸到 然而看了這本
Thumbnail
2024/12/08
這本書是我今年完讀的第二十六本 我花了一週的時間看完 並且名列今年為止我看過最好看的一本書: 閱讀的感受度就像是有一個張爺爺在跟你說故事 相比之下同類型的「晶片戰爭」有些章節的乏味 張忠謀自傳(下)可說是毫無冷場...
Thumbnail
2024/12/08
這本書是我今年完讀的第二十六本 我花了一週的時間看完 並且名列今年為止我看過最好看的一本書: 閱讀的感受度就像是有一個張爺爺在跟你說故事 相比之下同類型的「晶片戰爭」有些章節的乏味 張忠謀自傳(下)可說是毫無冷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0~8 歲的早期教育階段,保護學習熱忱和動機更為重要。陪伴孩子學習英文時,父母及老師應以真誠互動和幫助理解為主。英文輸入方式包括共讀繪本/有聲書、唱兒歌、看卡通、日常對話等。
Thumbnail
在0~8 歲的早期教育階段,保護學習熱忱和動機更為重要。陪伴孩子學習英文時,父母及老師應以真誠互動和幫助理解為主。英文輸入方式包括共讀繪本/有聲書、唱兒歌、看卡通、日常對話等。
Thumbnail
孩子學習外語已經是現在必備的標準之一,也有家長規劃讓孩子成為「雙母語」或「多外語」能力,這讓不少家長都十分煩惱,到底應該在什麼時間點開始讓孩子學習外語?太晚學擔心孩子排斥外語、太早學又怕對孩子壓力太大?
Thumbnail
孩子學習外語已經是現在必備的標準之一,也有家長規劃讓孩子成為「雙母語」或「多外語」能力,這讓不少家長都十分煩惱,到底應該在什麼時間點開始讓孩子學習外語?太晚學擔心孩子排斥外語、太早學又怕對孩子壓力太大?
Thumbnail
科學證實,一個人要發揮基因遺傳的潛能,有賴於「生活經驗」所建構的神經連結,父母的說話與方式,將深刻影響孩子在數學、空間、讀寫等表現,甚至決定了自我調整、面對壓力、同理、恆毅力等人格特質。
Thumbnail
科學證實,一個人要發揮基因遺傳的潛能,有賴於「生活經驗」所建構的神經連結,父母的說話與方式,將深刻影響孩子在數學、空間、讀寫等表現,甚至決定了自我調整、面對壓力、同理、恆毅力等人格特質。
Thumbnail
同樣是出自於UCLA的精神醫學臨床教授Daniel Siegel的系列書籍,上一篇「不是孩子不乖 是父母不懂」,當中較多關於父母自身的覺察,而這次的兩本書籍則是從腦發展講起,條列了幫助孩子發展的原則,當中輔佐了許多教養情境的漫畫,讓人更容易了解實際上面臨教養難題的時候,父母能夠怎麼做。 這兩本也有中
Thumbnail
同樣是出自於UCLA的精神醫學臨床教授Daniel Siegel的系列書籍,上一篇「不是孩子不乖 是父母不懂」,當中較多關於父母自身的覺察,而這次的兩本書籍則是從腦發展講起,條列了幫助孩子發展的原則,當中輔佐了許多教養情境的漫畫,讓人更容易了解實際上面臨教養難題的時候,父母能夠怎麼做。 這兩本也有中
Thumbnail
《父母的語言》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小兒人工耳蝸植入外科醫生轉成一個社會科學家,因此這本說裡面提到很多真實案例與相關的科學佐證。   書本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與打破固有觀念的思維,提及父母的說話方式、內容會如何影響孩子數學、空間等表現、3T原則是親子對話的重要指引,最後呼籲政府重視並投資在孩子身上。  
Thumbnail
《父母的語言》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小兒人工耳蝸植入外科醫生轉成一個社會科學家,因此這本說裡面提到很多真實案例與相關的科學佐證。   書本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與打破固有觀念的思維,提及父母的說話方式、內容會如何影響孩子數學、空間等表現、3T原則是親子對話的重要指引,最後呼籲政府重視並投資在孩子身上。  
Thumbnail
「用了這份教材,我3歲的兒子都會說英文了!」、「為了孩子上國際學校,我們全家移民」 、「我只用了四招,讓孩子五歲前說出流利英文」。 現在資訊科技的普及、教育的重視,父母有時會感到,雖然自己有了早期教育的意識,但是 卻不了解怎樣進行早期教育,本篇文章三大重點包含「售後服務」來告訴你,應該怎麼做
Thumbnail
「用了這份教材,我3歲的兒子都會說英文了!」、「為了孩子上國際學校,我們全家移民」 、「我只用了四招,讓孩子五歲前說出流利英文」。 現在資訊科技的普及、教育的重視,父母有時會感到,雖然自己有了早期教育的意識,但是 卻不了解怎樣進行早期教育,本篇文章三大重點包含「售後服務」來告訴你,應該怎麼做
Thumbnail
各位爸爸媽媽有捫心自問一下【我希望我的孩子成為甚麼樣的人?】 每個人的成熟度都不一樣,不該說的話千萬不要說 ”你要我講幾遍?”, ”別人會,為什麼你不會?” 我們該怎麼陪伴孩子或怎麼協助孩子呢?
Thumbnail
各位爸爸媽媽有捫心自問一下【我希望我的孩子成為甚麼樣的人?】 每個人的成熟度都不一樣,不該說的話千萬不要說 ”你要我講幾遍?”, ”別人會,為什麼你不會?” 我們該怎麼陪伴孩子或怎麼協助孩子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