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過情緒管理來克服拖延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拖延症常常源於我們內在的情緒反應,而非能力或時間不足。當我們感到壓力、無聊、焦慮或自我懷疑時,往往更容易陷入拖延。以下是針對不同情緒的應對策略,幫助你逐步克服拖延,完成任務!



raw-image


▌1. 感到壓力時(Overwhelmed)




策略:將任務分解為小步驟,每次專注於完成一小步。

解釋:大任務會讓人感到壓力,甚至無從下手。把任務分成可管理的小步驟,逐步完成,像「嬰兒步」一樣,讓自己減少壓力,更容易開始行動。




▌2. 感到無聊/沒興趣時(Bored/Disinterested)




策略:逼自己先做 10 分鐘的工作,開始之後再決定是否繼續。

解釋:無聊和缺乏興趣是拖延的一大原因。鼓勵自己先開始 10 分鐘,因為開始是最困難的一步。若實在無法忍受再停下也可以,但多數情況下,你會發現自己願意繼續下去。




▌3. 感到焦慮時(Anxious)




策略:深呼吸,設定特定的時間完成這項工作。

解釋:焦慮讓人害怕面對任務,因此練習深呼吸,放鬆心情,並承諾在某一時間段專注於這項任務,幫助自己建立「可以完成」的信心,安心面對挑戰。




▌4. 感到自我懷疑時(Self-doubt)




策略:提醒自己行動才能建立信心,享受學習過程,接受錯誤。

解釋:自我懷疑會讓人質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但要記得,自信來自行動。接受錯誤是學習的一部分,相信自己會隨著不斷的嘗試而進步。




透過這些情緒管理策略,你可以在面臨拖延時,調整心態、緩解壓力,並逐步提升完成任務的動力與信心。拖延症不是無法克服的,試著理解你的情緒,並採取合適的行動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561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關於如何克服拖延症的建議,並分享兩個實用的工具:錯題筆記和情緒日記,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自己,進而改善拖延症狀。文章強調認識自己的重要性,並提出避免使用外部獎勵和壓抑本心的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關於如何克服拖延症的建議,並分享兩個實用的工具:錯題筆記和情緒日記,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自己,進而改善拖延症狀。文章強調認識自己的重要性,並提出避免使用外部獎勵和壓抑本心的建議。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情緒問題陷入內耗,影響思考與行動。本篇文章探討情緒內耗的來源與解決方法,並強調專注於重要事務的重要性。通過轉移注意力和積極行動,可以有效減少內耗,提升生活品質。本文提供實用的技巧,幫助讀者掌握幸福的關鍵,擺脫負面情緒的束縛。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情緒問題陷入內耗,影響思考與行動。本篇文章探討情緒內耗的來源與解決方法,並強調專注於重要事務的重要性。通過轉移注意力和積極行動,可以有效減少內耗,提升生活品質。本文提供實用的技巧,幫助讀者掌握幸福的關鍵,擺脫負面情緒的束縛。
Thumbnail
拖延症常常源於我們內在的情緒反應,而非能力或時間不足。當我們感到壓力、無聊、焦慮或自我懷疑時,往往更容易陷入拖延。以下是針對不同情緒的應對策略,幫助你逐步克服拖延,完成任務! ▌1. 感到壓力時(Overwhelmed) 策略:將任務分解為小步驟,每次專注於完成一小步。
Thumbnail
拖延症常常源於我們內在的情緒反應,而非能力或時間不足。當我們感到壓力、無聊、焦慮或自我懷疑時,往往更容易陷入拖延。以下是針對不同情緒的應對策略,幫助你逐步克服拖延,完成任務! ▌1. 感到壓力時(Overwhelmed) 策略:將任務分解為小步驟,每次專注於完成一小步。
Thumbnail
情緒波動和工作壓力往往會交替影響,讓我們感到心累又難以集中。當情緒干擾加重認知負荷、工作壓力又反過來擾亂情緒時,如何管理這些壓力源就成了提升效率的關鍵。本篇文章介紹了幾個實用的小技巧,像是分解困難、番茄時鐘法和漸進挑戰策略,幫助你穩住情緒、減輕負荷,讓工作挑戰變得輕鬆一點、成就感更多一點!
Thumbnail
情緒波動和工作壓力往往會交替影響,讓我們感到心累又難以集中。當情緒干擾加重認知負荷、工作壓力又反過來擾亂情緒時,如何管理這些壓力源就成了提升效率的關鍵。本篇文章介紹了幾個實用的小技巧,像是分解困難、番茄時鐘法和漸進挑戰策略,幫助你穩住情緒、減輕負荷,讓工作挑戰變得輕鬆一點、成就感更多一點!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因焦慮而陷入拖延,渴望快速見效卻又不知如何行動。本文探討焦慮的根源及解決之道,提出具體的行動計劃,強調拆解目標的重要性,並分享提升專注力和行動力的方法,讓讀者能夠從根本改變自我,減少焦慮,提升生活效率。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因焦慮而陷入拖延,渴望快速見效卻又不知如何行動。本文探討焦慮的根源及解決之道,提出具體的行動計劃,強調拆解目標的重要性,並分享提升專注力和行動力的方法,讓讀者能夠從根本改變自我,減少焦慮,提升生活效率。
Thumbnail
本文分享筆者在參加活動前的焦慮心情及面對恐懼的策略,提供4個步驟來釐清情緒,設定目標,讓自己專注於可以控制的事情。讓我們一起克服焦慮,跟情緒和解!
Thumbnail
本文分享筆者在參加活動前的焦慮心情及面對恐懼的策略,提供4個步驟來釐清情緒,設定目標,讓自己專注於可以控制的事情。讓我們一起克服焦慮,跟情緒和解!
Thumbnail
面對現代忙碌紛擾的生活環境,不良情緒累積的速度是又多又快。情緒壓力過大會出現兩種嚴重行為:一種是向外發洩,表現出對他人的攻擊行為與語言,例如職場受挫的人,回到家中把氣發在家人、配偶和孩子身上;另一種是對內發洩,表現出傷害自己的行為,例如被霸凌或家暴的兒童,出現自我放棄、自殘或自殺的情況。
Thumbnail
面對現代忙碌紛擾的生活環境,不良情緒累積的速度是又多又快。情緒壓力過大會出現兩種嚴重行為:一種是向外發洩,表現出對他人的攻擊行為與語言,例如職場受挫的人,回到家中把氣發在家人、配偶和孩子身上;另一種是對內發洩,表現出傷害自己的行為,例如被霸凌或家暴的兒童,出現自我放棄、自殘或自殺的情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