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國小的許多角落-B1體適能/跆拳道場

更新於 2024/12/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B1體適能/跆拳道場

 

這個場地,在我國小的時候,並不常去,但是有幾次走過,卻在記憶中深深地踏下腳印痕。

B1體適能場地,位於中央梯走下來的左邊地方。通往它的路徑不長,但是那段路和B1走廊一樣,沿途一片昏暗,腳下又充滿灰塵。每次排隊走過,都發出一聲又一聲腳步摩擦灰塵的沙沙聲響,令人感到有些陰寒的顫慄感,還好,暗歸暗、髒歸髒,裡頭除了成千上萬的過敏原之外,沒有其他恐怖的東西。往內走一段路後,會抵達一處有好幾排鐵製長條桌子及許多張椅子的地方。這些桌椅,我不太清楚為何在這裡,但是,每次在這邊上體育課完後筋疲力盡時,可以看到許多人或倚或靠的在這些桌子旁休息,不管它們以前有什麼功用,它們的存在都讓許多疲累的同學不須等到回教室方可歇息。再往前走,左邊可以看到一排約半間教室寬度、長數間教室長的木地板,木地板和地磚之間有一階臺階,所以上頭並沒有覆滿灰塵。而木地板上方,又鋪著許多有年紀、與嬰幼兒遊戲墊相仿的軟墊,它們有些紋理已經磨平,有些邊角拼接的突起已經掉落,但仍努力地支撐著每一堂上體育課的學生們。而這塊由木地板、軟墊所組成的場地,就是這次的主角。

關於這塊體適能場地的最早記憶,大概得屬一年級時上的跆拳道社吧。那時,父母認為我應該要學種武術防身,所以就幫我報名了周六上午上課的跆拳道社。跆拳道社的上課地點就在這塊場地,記得每次課堂一開始,教練就會帶著大家先暖身拉筋,而我偏偏是個運動神經和協調能力不是很好的人,每次要拉開腳時,即使用盡全力,還是張不到最開。回想起來,那時用力到園徵雙眼的我,盯著的就是地上這一塊又一塊草綠和豔粉紅交雜相錯的軟墊吧。之後,我退了跆拳道社,和這塊體適能場地的交集也幾乎減少到零。上了中高年級之後,一些體育課程才又來到這個場地上課。在這塊體適能場地上的課程,大多是測驗坐姿體前彎之類的體適能測驗(這也飾為何我稱它維體適能場地的原因),有時,我們在它上頭練習來回折返跑、抬腿跑等訓練動作,在木地板上發出「砰砰砰」的聲響;有時,我們在上面練習跳遠;甚至一回,我們在著個場地中認識「跳箱」的基本玩法並試跳了幾回。

這塊體適能場地雖然不大,也沒有常常來訪,卻彷彿物以稀為貴般在我的回憶中留下了屬於它的一頁。我想,天下短暫而鮮明的回憶,大抵都是如此吧。


    這是一個中二+1生的胡言亂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1桌球場   如果以地理的觀點看,B1桌球場算是個處於「要衝」的地方。它正好在中央梯走下來的正前方,從中央梯看去,左邊是前面提到過的藝術空間及走廊;右邊通往體適能的場地;後面則有一間廁所及一個多功能教室。
    B1走廊 比起記憶中藝術空間的魔幻神秘,距其咫尺之遙的走廊卻通滿寫實陰暗的配色。前篇說到,藝術空間由於天花板透光,是整個B1空間最亮的地方,而兩側的走廊,正好就是最佳對比。
    在我的印象中,光復國小的地下一樓,就是一塊很黑、很大的空間。 因為很黑,所以每次經過時我都提心吊膽,到最後往往匆匆走過,留下的印象並不多;因為很大,這次我會先敘述關於藝術空間的記憶,其他的地方,以後再慢慢梳理。 要講光復國小B1的空間配置,我先從常走慣了的中央梯為主視角說起。中央梯位於整座建築的
    走廊 我跟走廊的故事,應該算是國小生活中最有始有終的了。 走廊,是個如同花臺一般的存在,是那麼的俯拾皆是,卻又如此的遭受漠視。我想幾乎所有人,都鮮少留意過腳下踏著的是什麼樣的地吧,即使偶爾瞄到,它也像視野飄過的牆柱、花臺、雲朵一般,雖入眼簾,又不是真的看在眼中。 我開始注意到走廊地板及走廊這個
    B2體育館 關於B2體育館,其實我知道的可能比它真實的部分還要多。 B2體育館是一個入口在地下二樓的挑高空間,它的上方,就直接通到校舍「日」字型上面「口」中間的中庭。這裡上方雖然有許多盞燈,但除了下雨或是陰暗的冬天以外,幾乎不會開啟,因為B2體育館的「天花板」是一層不透明卻透光的材質,所以只要天
    B1桌球場   如果以地理的觀點看,B1桌球場算是個處於「要衝」的地方。它正好在中央梯走下來的正前方,從中央梯看去,左邊是前面提到過的藝術空間及走廊;右邊通往體適能的場地;後面則有一間廁所及一個多功能教室。
    B1走廊 比起記憶中藝術空間的魔幻神秘,距其咫尺之遙的走廊卻通滿寫實陰暗的配色。前篇說到,藝術空間由於天花板透光,是整個B1空間最亮的地方,而兩側的走廊,正好就是最佳對比。
    在我的印象中,光復國小的地下一樓,就是一塊很黑、很大的空間。 因為很黑,所以每次經過時我都提心吊膽,到最後往往匆匆走過,留下的印象並不多;因為很大,這次我會先敘述關於藝術空間的記憶,其他的地方,以後再慢慢梳理。 要講光復國小B1的空間配置,我先從常走慣了的中央梯為主視角說起。中央梯位於整座建築的
    走廊 我跟走廊的故事,應該算是國小生活中最有始有終的了。 走廊,是個如同花臺一般的存在,是那麼的俯拾皆是,卻又如此的遭受漠視。我想幾乎所有人,都鮮少留意過腳下踏著的是什麼樣的地吧,即使偶爾瞄到,它也像視野飄過的牆柱、花臺、雲朵一般,雖入眼簾,又不是真的看在眼中。 我開始注意到走廊地板及走廊這個
    B2體育館 關於B2體育館,其實我知道的可能比它真實的部分還要多。 B2體育館是一個入口在地下二樓的挑高空間,它的上方,就直接通到校舍「日」字型上面「口」中間的中庭。這裡上方雖然有許多盞燈,但除了下雨或是陰暗的冬天以外,幾乎不會開啟,因為B2體育館的「天花板」是一層不透明卻透光的材質,所以只要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褥夏八月,接了臉書二手社團畢業生拋售的健身房會籍,重新投胎一般,我獨自從台南西區的小健身工作室搬動到東區的連鎖健身房;由似懂非懂的自由重量訓練轉換成機械式器材訓練;好不容易習慣小空間的氛圍後又重新迎來全然陌生的場域。 只是這次,我不是自己一個人。
    練習讓自己變成更正能量的人 每天至少分享三件感恩/幸運的事情 1.感謝文欣跟畢波順路帶我回台中 2.感謝Lets Swing Taichung 帶來的勤美木地板social (準備電風扇真的是德政) 3.感謝 Iris 旁邊的Fan Cam(得到好多影片) 4.感謝小芊陪我一起把行程規劃
    Thumbnail
    疫情前我努力維持了好多年在新北的一間小型的運動中心上團課,舉凡有氧及Zumba 、跟肌力、瑜珈及重訓核心都上,那時候的自己體力超好,活力滿滿。 而來到臺中住報名了World Gym上了一年多團課 後來疫情蔓延,團課不敢上了,變成在家自主運動,買了壺鈴在家與基本的居家運動。 但老實說那時真的會鬆散不
    我的運動黑歷史 (二)迷思篇 ~真是這樣嗎? 身為一個職業的業餘運動者,當初如被召喚般走進簡易式的運動生活館,開始靜態動態的有氧課,可能也因為沒有被批評比較的壓力,(當然錯誤的動作還是會引來老師關注🤣,怕我走進去被抬出來),發現運動後分泌的多巴胺真的讓我不會後悔在一個小時前走進去上課
    Thumbnail
    遙想當年,隨著身體覺察的旅程走了一陣子,還記得第一次遇到花晶做身體課程的時候,老師提醒了我的背部,兩邊的肌肉已經極度的不平衡與沾黏。才知道,那段用意志力死撐靈魂暗夜的日子裡,早就把身體各種能量上、物理上的耗損,連肩膀兩邊高度不一都不自知的狀態裡。
    一開始是在健身房上大課練習瑜伽,跟西方人引領的印式風潮吧。 身體的確是在練習中有了些柔軟度以及肌力,雖然需要臂力的烏鴉式至今也還是有很高的失敗率。對於能「飛躍」的門派也心嚮往之,只是一直沒有相應投入的努力。其間朋友跟推薦練習太極拳,但人還是比較急躁,心一想到那麼慢的拳就算了。 是在一次不
    Thumbnail
    參加比賽是跆拳道練習的一部分,能夠觀察其他道館的訓練情況,瞭解不同風格,獲取優點。文章分享了參賽前的訓練策略和飲食管理,以及比賽當天細節和檢討經驗。透過分享自己的比賽經驗以及持續追求進步的信念,能夠吸引跆拳道愛好者。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褥夏八月,接了臉書二手社團畢業生拋售的健身房會籍,重新投胎一般,我獨自從台南西區的小健身工作室搬動到東區的連鎖健身房;由似懂非懂的自由重量訓練轉換成機械式器材訓練;好不容易習慣小空間的氛圍後又重新迎來全然陌生的場域。 只是這次,我不是自己一個人。
    練習讓自己變成更正能量的人 每天至少分享三件感恩/幸運的事情 1.感謝文欣跟畢波順路帶我回台中 2.感謝Lets Swing Taichung 帶來的勤美木地板social (準備電風扇真的是德政) 3.感謝 Iris 旁邊的Fan Cam(得到好多影片) 4.感謝小芊陪我一起把行程規劃
    Thumbnail
    疫情前我努力維持了好多年在新北的一間小型的運動中心上團課,舉凡有氧及Zumba 、跟肌力、瑜珈及重訓核心都上,那時候的自己體力超好,活力滿滿。 而來到臺中住報名了World Gym上了一年多團課 後來疫情蔓延,團課不敢上了,變成在家自主運動,買了壺鈴在家與基本的居家運動。 但老實說那時真的會鬆散不
    我的運動黑歷史 (二)迷思篇 ~真是這樣嗎? 身為一個職業的業餘運動者,當初如被召喚般走進簡易式的運動生活館,開始靜態動態的有氧課,可能也因為沒有被批評比較的壓力,(當然錯誤的動作還是會引來老師關注🤣,怕我走進去被抬出來),發現運動後分泌的多巴胺真的讓我不會後悔在一個小時前走進去上課
    Thumbnail
    遙想當年,隨著身體覺察的旅程走了一陣子,還記得第一次遇到花晶做身體課程的時候,老師提醒了我的背部,兩邊的肌肉已經極度的不平衡與沾黏。才知道,那段用意志力死撐靈魂暗夜的日子裡,早就把身體各種能量上、物理上的耗損,連肩膀兩邊高度不一都不自知的狀態裡。
    一開始是在健身房上大課練習瑜伽,跟西方人引領的印式風潮吧。 身體的確是在練習中有了些柔軟度以及肌力,雖然需要臂力的烏鴉式至今也還是有很高的失敗率。對於能「飛躍」的門派也心嚮往之,只是一直沒有相應投入的努力。其間朋友跟推薦練習太極拳,但人還是比較急躁,心一想到那麼慢的拳就算了。 是在一次不
    Thumbnail
    參加比賽是跆拳道練習的一部分,能夠觀察其他道館的訓練情況,瞭解不同風格,獲取優點。文章分享了參賽前的訓練策略和飲食管理,以及比賽當天細節和檢討經驗。透過分享自己的比賽經驗以及持續追求進步的信念,能夠吸引跆拳道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