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書《業力:掙脫心的束縛 Freedom from the Bondage of Karm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各位朋友好久不見,許久沒有發文了呀...


休息的好處是可以續航,對自己少些批判、多些鼓勵能讓內心更平靜。

不論節奏為何都是最好的頻率,祝福各位一切都好。


這次推薦的書《業力:掙脫心的束縛》整本僅有一百五十多頁,對心念描述的精確程度,包含了所有識見與不識見的流動。

《業力:掙脫心的束縛》集結了作者斯瓦米‧拉瑪對業力一系列演講的內容,是已經是篩簡過而成冊的內容,好處是字字句句都金句,稍難處是你得吃一吃就停下來思考、反芻一下。

個人非常喜歡這類精簡的書,這或許跟我的讀書節奏有關。麥克·辛格的《覺醒的你》也是相同類型,整本書篇幅不多,但是你需要啃食很久,反覆回味,直到你內化並且悟出什麼,那樣的感受會在內心迴盪很久,形成你一個人的結晶。


老方式我會摘寫書中內容來引起你的共鳴,並寫下我的心得來與你分享。斜體是引用書籍內容,內文則是我對內容的感想。

如果你有任何關於此書以及文章有關的更棒想法,也歡迎你留言告訴我。

謝謝你閱讀到這裡,願我們在心靈昇華的路途上,平靜且喜悅的去。


如果你來自一個家庭。

如果你對於你的所作所為而得到不成正比的回報感到疑惑。

如果你創造了一個家庭。

如果你對於自身作為的結果卻回到了子女身上感到疑惑。

如果你對父母作為的因果卻驗證到了自己身上這個一系列事件感到疑惑。

如果你對站在選擇路口的選擇慣性與結果感到疑惑。

有很多一直找不到答案的疑惑。


為什麼就算衣食無缺般常樂內心仍然感到不滿足?

為什麼打算訓練自己保持正向但事件來到眼前時又如臨深淵?

以上的困惑

是我拿起本書的起因。


當你每一個心念都產生業力時,你該如何更適切地展開你的行動?謹慎、精確地選擇你的起心動念,無非是希望為世界產出更多到美好事物。


希求行動成果的自私慾望,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無論是誰,只要他是為了自我滿足而對行動產生依賴,就會發現自己受到束縛。


如果人類真的要提升自己,唯一可以實現的途徑,便是意識到無私行動的重要性,並從業力強大繩索的束縛中解脫,重獲自由。


不只是單純地把所有個人行動加總起來,業的力量要比那個加總起來的更為強大。它包含了那些行動的結果,有包含了那些行動在潛意識心所創造出來的印象與傾向。


我們可以把業想像成一條由許多繩線串纏起來的繩索,這些繩索線彼此交纏。若想要從中逃脫,我們必須獲得有關本我、心以及內在真理的知識。


有意識心通常非常擁擠,想要獲取高階知識卻僅訓練有意識心,實證效果通常會很小。


真正的瑜伽士會透過樹立典範以及微妙的影響來教導學生,而非口語的交流。


沒有了時間就沒有了因果


每當你執行了一個行動,就會想要獲得那個你欲求或正在追尋的成果,於是你就被那個行動綑綁了


所有的事件於外在世界發生以前,都已經在內在發生過了,有意識與無意識的思考,是所有實際行動的前導。


多行善事如果只是一種向外的表達,這樣的方法無法走太遠。只相信個人認為的善,是一種膚淺的哲學,當面臨人生的嚴峻考驗時,他的不適切性就會被證明。


不行動讓人怠惰,而自私的行動會使業力的繩索拉得更緊,造成更大的束縛。


哀傷與困惑,是由於自我認同於受限的身心狀態。...,將使我們一只處在虛弱、無助及受限,並與他人切割分別的狀態,這樣的虛弱狀態下,我們犯下的各種錯誤,強化了業力繩索,也加深了我們無終止地生死輪迴的印記。


惰性知識則模糊了因果關係,使得真理無法完全被顯現。他是讓我們執著於局部,把局部當成整體的肇因。他是無明的起源,讓我們看不清楚因果之間的關係。


當一個人被短暫經過的感官經驗所引起的細微波浪抓住了,他將發現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會變化,死亡及毀滅無所不在,生命似乎無法構築一個安全的堡壘。隨著我們覺知的發展,在非永恆中頓悟了永恆之後,恆久不變的祥和與平靜就會降臨



此時此刻的時空又出現捷運隨機砍人事件,不禁讓我在想:若圍繞在他身邊的起心動念是利他、擇善的選擇,惡意還會這樣展現嗎?

拾起本書的起心動念當然是因為自身的疑惑,但翻到某頁的自省筆記問自己人生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不就是給予世界善意並且自己要好好享受幸福嗎。


這世間值得被享受,而且我們應該要知道享受的藝術。在我們享受這世間之前,應該學會享受的正確方法。


看完書並且重新審思一遍,自己近幾年來“歸零”的人際關係,又似乎有了新的定義。那些看似要將我撂倒的難關,其實是要讓我獲得能夠看見人事物本質的能力;那些因著看事物不清明,而下錯了定義的因果,現今回頭看也多了一些澄明。


這次的內文沒有貼著引文來做敘述,這一次給書本多一份解讀,就多一分多餘,《業力:掙脫心的束縛》在我心中迴盪的程度,像在演奏廳廳演奏完曲的回音,用不同的方式滋養我的本心。

在嘗試看清事物本質的過程中,安定自己。讓內在與外界的界線,不因非本質的因子進而做了錯誤的行動,產生新的業力束縛,用有利於他人、想留下善果的動念展現在世間。

你知道的,這一切環環相扣


《業力:掙脫心的束縛》給我的不是立即性的改變。以我來說,真理要結合生活,是一點一滴行使出來的。

話語說完即散,但持續地動念卻常存在心念裡,書它提醒我在各個狀態裡常保合一性,而非分裂的,與世界的連結更是如此。

或許在下一次的考驗來,我能辨認出本質再做行動,抑或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更能分辨混沌中要傳達的歸一訊息

這次的推書是個人體驗,不見得服貼坐在螢幕前的你,可我確實在《業力:掙脫心的束縛》中悟得新的真理,且真的感受到自己靈魂有更上層樓的開闊。

一切不一定和外在相關,是自己今天的心念產生了明天;眾生就是自己,自己就是眾生;此刻就是永恆,永恆就在此刻,祝我們都能梳理繩索、掙脫繩索,扭開束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推推書
1會員
9內容數
可以看我介紹書 介紹書我看可以
推推書的其他內容
2024/08/26
『臣服實驗』,他讓我覺得我似從未遇見過那般陌生,又像等待好久般熟悉。 我們從權威時代中產出,又被教育要以愛服人的理想,我們是在現實與理想中拉扯出來的泥胚,在還未上色燒製之前,不停被捏塑成各種樣子,不知道自己是誰。
2024/08/26
『臣服實驗』,他讓我覺得我似從未遇見過那般陌生,又像等待好久般熟悉。 我們從權威時代中產出,又被教育要以愛服人的理想,我們是在現實與理想中拉扯出來的泥胚,在還未上色燒製之前,不停被捏塑成各種樣子,不知道自己是誰。
2024/08/01
一直以來沒有思考過金錢與自己的關係? 不知道金錢留不住的原因在哪? 你從未檢視過消費習慣,或嘗試思考過卻找不到貓膩? 沒有深入思考過自己與工作的關係,不知如何開始? 你已經很努力賺錢卻永遠靠近不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跟錢好好相處》,從你的錢怎麼來,到你的錢怎麼去,都有全面性的檢討,他適用任何人。
2024/08/01
一直以來沒有思考過金錢與自己的關係? 不知道金錢留不住的原因在哪? 你從未檢視過消費習慣,或嘗試思考過卻找不到貓膩? 沒有深入思考過自己與工作的關係,不知如何開始? 你已經很努力賺錢卻永遠靠近不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跟錢好好相處》,從你的錢怎麼來,到你的錢怎麼去,都有全面性的檢討,他適用任何人。
2024/07/20
《快樂實現自主富有》將你人生中所有會遇到的疑惑、苦痛都很好的解釋過一遍,並且有方法可以讓你去從「心」來面對,為你的人生疏憂解惑。 他的解釋再簡單不過,很像你在公車站突然遇到的人生智者,平近且平靜。讀《快樂實現自主富有》很像遇到一個智慧滿懷的朋友
2024/07/20
《快樂實現自主富有》將你人生中所有會遇到的疑惑、苦痛都很好的解釋過一遍,並且有方法可以讓你去從「心」來面對,為你的人生疏憂解惑。 他的解釋再簡單不過,很像你在公車站突然遇到的人生智者,平近且平靜。讀《快樂實現自主富有》很像遇到一個智慧滿懷的朋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信、願、行」,要深信佛法,發願修持,實際執行,弘法利眾,才是真正用心在修行。 我曾在社群網站有一則文章:「『不與你結夫妻之緣,但生生世世與你結解脫之緣,只要你還在輪迴,我就一定會來渡你。』這是迦葉尊者對妻子說的一段話,也是超越時空最深情的告白,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信、願、行」,要深信佛法,發願修持,實際執行,弘法利眾,才是真正用心在修行。 我曾在社群網站有一則文章:「『不與你結夫妻之緣,但生生世世與你結解脫之緣,只要你還在輪迴,我就一定會來渡你。』這是迦葉尊者對妻子說的一段話,也是超越時空最深情的告白,
Thumbnail
《薩古魯談業力:一個瑜伽士關於改變命運的教導Karma: A Yogi’s Guide to Crafting Your Destiny》 ✍️作者:薩古魯‧賈吉‧瓦殊戴夫 原文作者:Sadhguru Jaggi Vasudev 譯者: 陳碧君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地平線文化 出
Thumbnail
《薩古魯談業力:一個瑜伽士關於改變命運的教導Karma: A Yogi’s Guide to Crafting Your Destiny》 ✍️作者:薩古魯‧賈吉‧瓦殊戴夫 原文作者:Sadhguru Jaggi Vasudev 譯者: 陳碧君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地平線文化 出
Thumbnail
這本《活出覺醒》是麥克辛格覺醒系列的第三本書。書中麥克比之前更深刻、清楚的介紹如何去覺醒,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看一下這篇文章。若有興趣再去借書來看。
Thumbnail
這本《活出覺醒》是麥克辛格覺醒系列的第三本書。書中麥克比之前更深刻、清楚的介紹如何去覺醒,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看一下這篇文章。若有興趣再去借書來看。
Thumbnail
在正式談我認為的業(Karma)之前,先談談我自己。 一直以來,我總是能擷取到什麼形而上的東西,但卻又形容不出來 不過雖然我好似能「感覺」到,但我什麼都看不到、聽不到,所以我也一直覺得自己是個麻瓜,但身邊的人看我似乎不是這麼回事!
Thumbnail
在正式談我認為的業(Karma)之前,先談談我自己。 一直以來,我總是能擷取到什麼形而上的東西,但卻又形容不出來 不過雖然我好似能「感覺」到,但我什麼都看不到、聽不到,所以我也一直覺得自己是個麻瓜,但身邊的人看我似乎不是這麼回事!
Thumbnail
當我們對一件事情的發展結果感到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們會說這是「歷史共業」;宗教界指稱當業障累積到一定程度被現實反噬時,稱做「業力引爆」。 在我們既定的刻板印象裡,「業力」被認為是相對不好的東西,也長期一直被拿來運用在當事情令人困惑而不得解之時,彷彿只要說是「業力」,我們就能為自己無法改變的殘酷現實開脫
Thumbnail
當我們對一件事情的發展結果感到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們會說這是「歷史共業」;宗教界指稱當業障累積到一定程度被現實反噬時,稱做「業力引爆」。 在我們既定的刻板印象裡,「業力」被認為是相對不好的東西,也長期一直被拿來運用在當事情令人困惑而不得解之時,彷彿只要說是「業力」,我們就能為自己無法改變的殘酷現實開脫
Thumbnail
[書名]: 薩古魯談業力 [作者]: 薩古魯 [出版社]: 地平線文化 [出版日期]: 2022/8 [頁數]: 271頁 小時候常聽到老一輩談到"業力", 都會認為如果上輩子沒做好, 這輩子就會遭受許多的苦難, 因此,我對於這個"業力"真的會有很多負面想法, 但是閱讀了薩古魯談
Thumbnail
[書名]: 薩古魯談業力 [作者]: 薩古魯 [出版社]: 地平線文化 [出版日期]: 2022/8 [頁數]: 271頁 小時候常聽到老一輩談到"業力", 都會認為如果上輩子沒做好, 這輩子就會遭受許多的苦難, 因此,我對於這個"業力"真的會有很多負面想法, 但是閱讀了薩古魯談
Thumbnail
今天跟大家分享這本「當下的力量」。 當初會知道這本書,是因為看了吳若權幸福書房裡吳若權老師的介紹;吳若權老師的一個引言就深深的吸引了我,他說「臣服,是一種簡單、卻深邃的智慧,是要我們學會隨順生命的河流。臣服,意味著無條件、無保留地接納當下這一刻,停止對本然的內在抗拒。」
Thumbnail
今天跟大家分享這本「當下的力量」。 當初會知道這本書,是因為看了吳若權幸福書房裡吳若權老師的介紹;吳若權老師的一個引言就深深的吸引了我,他說「臣服,是一種簡單、卻深邃的智慧,是要我們學會隨順生命的河流。臣服,意味著無條件、無保留地接納當下這一刻,停止對本然的內在抗拒。」
Thumbnail
一個人,只有在充分平靜、內心深度寧靜的狀態下,才能逐漸深入探索真正的自己,否則,他就只能被嘈雜紛亂、癲狂失控的大腦所支配,而事情往往也不會向他所希望的那個方向發展...
Thumbnail
一個人,只有在充分平靜、內心深度寧靜的狀態下,才能逐漸深入探索真正的自己,否則,他就只能被嘈雜紛亂、癲狂失控的大腦所支配,而事情往往也不會向他所希望的那個方向發展...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要徹底改變一個人的心性,不容易,因為惡習常常是根深蒂固的,很多人是口說改過,心當作沒說過。修行,是需要經過許多歷鍊、自省、修正和導正之後,才有辦法修到心口合一的境界,屆時,若想要撼動你對正道的堅決意志,就更不容易。」   「誦經時有外道干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要徹底改變一個人的心性,不容易,因為惡習常常是根深蒂固的,很多人是口說改過,心當作沒說過。修行,是需要經過許多歷鍊、自省、修正和導正之後,才有辦法修到心口合一的境界,屆時,若想要撼動你對正道的堅決意志,就更不容易。」   「誦經時有外道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