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個加速職涯發展的軟實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職場中,軟實力往往比硬實力更具競爭優勢。以下 9 個軟實力技巧,能幫助你在職涯上脫穎而出。

raw-image


▋1. 讓人感到重要 (SHR 法則)


若要提升親和力,你需要做到三件事:

• 讓人被看見:保持眼神接觸,給予具體的讚美。

• 讓人被聆聽:提出好問題,表現出真正的興趣。

• 讓人被記住:記住他們的名字,並回憶起過去談論過的話題。


這樣,你將成為他們心中的「特別之人」。


▋2. 磨練肢體語言 (7-38-55 法則)


別忘了人們會根據你的「7% 言辭、38% 音調、55% 肢體語言」來判斷你。

• 肢體提示:站直、挺胸、保持眼神接觸。

• 面部表情:微笑且自然。

• 握手:堅定且自信。


良好的肢體語言,能使你在他人心中成為一個強大而自信的人。


▋3. 掌握 4 條彈性更新法


對於忙碌的上司,簡潔的更新更能贏得信任。


更新的重點包含四點:

1. 他們交代你的任務是什麼。

2. 你完成了什麼。

3. 有哪些困難或阻礙。

4. 若時間允許,你將進一步完成什麼。


清晰而有條理的匯報,會讓你在團隊中脫穎而出。


▋4. 錄下並檢視自己的說話


最優秀的溝通者習慣於錄製自己的談話,然後重複觀看。


這樣做能幫助你發現不必要的「嗯」「啊」,並優化語速與表達方式。持續改善你的說話技巧,將讓你的專業度大大提升。


▋5. 提問建立關係的問題


幾個簡單的問題就能加強關係:

• 最近你對什麼感到興奮?

• 你有兄弟姐妹嗎?(關心他人家庭背景)

• 你最想去哪裡旅行?


記住:你的社交網絡即是你的價值網絡。


▋6. 每週五寄出「週報」


若剛加入團隊,可透過「週報」來建立信任。


每週五向上司簡單回報:

1. 上週亮點:完成的重點工作、人際聯繫及課外活動。

2. 下週計劃:需專注的大項目和網絡活動。


這份週報將幫助你建構自我品牌,並展示你的責任心與自我管理能力。


▋7. 絕不抱怨或八卦


抱怨不僅無益,還會破壞職場形象。


若對某事有意見,選擇理性地表達。與其背後議論,不如正面面對。這樣做將讓你成為團隊中的可靠存在。


▋8. 記住每個人的名字


每個人都喜歡聽到自己的名字。當聽到一個新名字時,請寫下來並反覆記憶。


後來再見到他們時,用名字稱呼他們。這樣,你將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9. 自學 MBA 課程


若無法進行正式學習,每天讀 30 分鐘書,一樣能獲得不亞於 MBA 的知識。


網上有許多免費課程與學習資源,只需六個月,你將會驚喜於自我成長的速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28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顯化法則的核心在於「你相信什麼,就會吸引什麼」,而這套隱藏技能同樣適用於職場。設定具體目標、視覺化過程、採取行動,就是完成職場任務的三步攻略。想像升職像打BOSS戰,先收集技能和情報,再一步步解鎖新成就。當你開始相信自己的價值,便會主動尋找機會,吸引更好的結果。
Thumbnail
顯化法則的核心在於「你相信什麼,就會吸引什麼」,而這套隱藏技能同樣適用於職場。設定具體目標、視覺化過程、採取行動,就是完成職場任務的三步攻略。想像升職像打BOSS戰,先收集技能和情報,再一步步解鎖新成就。當你開始相信自己的價值,便會主動尋找機會,吸引更好的結果。
Thumbnail
在職場中,軟實力往往比硬實力更具競爭優勢。以下 9 個軟實力技巧,能幫助你在職涯上脫穎而出。 ▋1. 讓人感到重要 (SHR 法則) 若要提升親和力,你需要做到三件事: • 讓人被看見:保持眼神接觸,給予具體的讚美。 • 讓人被聆聽:提出好問題,表現出真正的興趣。 • 讓人被
Thumbnail
在職場中,軟實力往往比硬實力更具競爭優勢。以下 9 個軟實力技巧,能幫助你在職涯上脫穎而出。 ▋1. 讓人感到重要 (SHR 法則) 若要提升親和力,你需要做到三件事: • 讓人被看見:保持眼神接觸,給予具體的讚美。 • 讓人被聆聽:提出好問題,表現出真正的興趣。 • 讓人被
Thumbnail
作為《心態致勝》的成長思維支持者,我一直堅信,人的能力和智慧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可以通過不斷學習與努力得以提升。然而,隨著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經驗累積,我逐漸意識到,成功並不僅僅來自努力,運氣也在職場表現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Thumbnail
作為《心態致勝》的成長思維支持者,我一直堅信,人的能力和智慧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可以通過不斷學習與努力得以提升。然而,隨著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經驗累積,我逐漸意識到,成功並不僅僅來自努力,運氣也在職場表現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Thumbnail
《習慣紅利》揭示了習慣之力,並提供關鍵秘訣,協助我們在職場出色。重要的三個工作心態及工作能力,這些關鍵元素是職場成功的基礎,培養它們將讓我們更好地應對挑戰,實現更多職業目標。現在,讓我們一同啟動這個充滿習慣力量的旅程,應用《習慣紅利》的智慧,提升職場表現。
Thumbnail
《習慣紅利》揭示了習慣之力,並提供關鍵秘訣,協助我們在職場出色。重要的三個工作心態及工作能力,這些關鍵元素是職場成功的基礎,培養它們將讓我們更好地應對挑戰,實現更多職業目標。現在,讓我們一同啟動這個充滿習慣力量的旅程,應用《習慣紅利》的智慧,提升職場表現。
Thumbnail
這週是我的《影響力》閱讀週,幾本相關的大書我都覺得很值得一讀再讀,包含了《影響力》、《與成功有約》、《量子領導-非權威影響力》以及《瘋潮行銷》。影響力可以用的地方太多了,不只是推廣自己的理念,團隊合作、經營事業還有領導,都有可以運用之處!其實只要學會以下這些技巧,都能夠提升我們的影響力!
Thumbnail
這週是我的《影響力》閱讀週,幾本相關的大書我都覺得很值得一讀再讀,包含了《影響力》、《與成功有約》、《量子領導-非權威影響力》以及《瘋潮行銷》。影響力可以用的地方太多了,不只是推廣自己的理念,團隊合作、經營事業還有領導,都有可以運用之處!其實只要學會以下這些技巧,都能夠提升我們的影響力!
Thumbnail
你對工作滿意嗎?會不會覺得雖然很努力,卻沒有獲得上司信任?或總覺得無法在工作上發揮所長,獲得更高報酬呢?推薦這本《影響力習慣》,只要掌握書中的秘訣,你也能成為職場上的高影響力玩家。
Thumbnail
你對工作滿意嗎?會不會覺得雖然很努力,卻沒有獲得上司信任?或總覺得無法在工作上發揮所長,獲得更高報酬呢?推薦這本《影響力習慣》,只要掌握書中的秘訣,你也能成為職場上的高影響力玩家。
Thumbnail
  工作已成為大多數人的一大重心,如何順利進到職場將會是我們會面臨到的第一大難關!許多人大學畢業後就照著原科系繼續找相關工作,但也是有人找不到未來的方向,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工作,隨便找了一份工就也將就了,但是社會上不管你是工讀還是正職,老闆會喜歡的永遠是態度好的員工!
Thumbnail
  工作已成為大多數人的一大重心,如何順利進到職場將會是我們會面臨到的第一大難關!許多人大學畢業後就照著原科系繼續找相關工作,但也是有人找不到未來的方向,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工作,隨便找了一份工就也將就了,但是社會上不管你是工讀還是正職,老闆會喜歡的永遠是態度好的員工!
Thumbnail
說服,是職場上一項很重要的技巧,而且越來越重要。過去幾十年來,行為科學家已經透過實驗與研究了解人際互動方式如何造成影響?也發現說服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誘發了潛藏在人們心裡的幾種驅策力和需求。作者羅伯.席爾迪尼認為「說服力」是由六項基本原則主導的,這些原則可以傳授、學習和應用。
Thumbnail
說服,是職場上一項很重要的技巧,而且越來越重要。過去幾十年來,行為科學家已經透過實驗與研究了解人際互動方式如何造成影響?也發現說服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誘發了潛藏在人們心裡的幾種驅策力和需求。作者羅伯.席爾迪尼認為「說服力」是由六項基本原則主導的,這些原則可以傳授、學習和應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