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本、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唧?」

鏈鋸人185話我們看到了「人類只要思考就會變成樹的機制。」

那藤本樹算不算一種樹呢?

樹、永恆、沉思的意象群落

我們所要談的是藤本,不是樹,開玩笑的(笑)

1. 藤本樹算不算「樹」?

藤本樹作為創造者,「藤本」這個姓氏讓他像個植物,而他對「樹」的迷戀則從其作品中的象徵與意象呼之欲出。在《鏈鋸人》中,「變成樹」的機制可以解讀為人類對永恆或不變的渴望與恐懼,與死亡、停滯緊密相連。在《炎拳》裡則象徵了永恆、再生以及虛無(如果你要把火想像成生長的、灼燒的復仇意象也可以關聯,但是我們先不談這個部分)。

而藤本本人,是否在這樣的意象裡成為了創造的「沉思」的一部分?也許可以說,他既是這片樹林的造物者,也是自己所種的森林群落中一株永不停歇的「怪樹」

2.樹與靜態之關係

說到沉思我們會想到馬桶,是的,馬桶上的那個沉思者,神曲的那個詩人。自從現代主義死了,他就蹲在馬桶上了。

我用了一種類比的方法來比喻,雕像、樹木等等靜態物品,我們可以發現藉由靜態物品,可以表現出一種對於是對時間與存在的反思。

剛剛我說的馬桶,也可以解讀為一種現代人對靜止的焦慮與不安。

在藤本的作品中,靜止的瞬間常常轉變為暴烈的破壞——例如電影院中忽然被攪亂的日常,或是一個不起眼的動作(比如跌倒)引發驚人的連鎖效應。

靜態是假的,也許,破壞才是藤本樹式的真實。

電影院、分鏡以及虛構之隱喻

1. 電影院:虛構與現實的邊界

電影院是藤本作品中多次出現的意象。《再見繪梨》直接圍繞電影敘事展開,而《鏈鋸人》中,電影場景則是一種超脫日常的情感出口。《炎拳》中,則是以拍攝和自傳電影來表現真實與虛構、存在與虛無。

電影院象徵一種「進入虛構」的儀式:它把觀眾從現實抽離,進入另一種被編排的情感世界。然而在藤本的作品裡,虛構和現實的界限並不明確。角色的生命、觀眾的情感都因這種模糊而變得更加真實與荒謬。虛構不再只是逃避,而是理解現實的一種工具。

2. 分鏡:視角與切換的力量

藤本的分鏡風格,既服務於敘事,又成為敘事的一部分。他擅長對空間感、時間流動進行操作,讓場景的切換和視角的調度帶來強烈的戲劇效果。

《鏈鋸人》的動態分鏡

例如在《鏈鋸人》中,藤本經常使用極端的動態分鏡來強化情緒:近景、遠景、斷裂式的鏡頭跳躍,讓讀者像在觀看一場高速剪輯的動作電影。這種風格既模仿了電影,又挑戰了漫畫媒介的可能性。

《再見繪梨》的結構性分鏡

《再見繪梨》的分鏡則是藤本對電影敘事的更直接解構。故事本身如同一部電影,分鏡模擬著鏡頭的切換,讓讀者在觀看中逐漸意識到敘事的「被設計性」。虛構與現實交替呈現,讀者被迫思考:故事裡的虛構,究竟如何影響我們對現實的感受?

3. 虛構之隱喻:創造與解構的悖論

藤本作品的核心之一,是虛構與現實的互動,電影院與分鏡正是這種互動的具象化表達。

虛構、記憶、現實

《再見繪梨》中,主角用電影化的敘事來處理自己的創傷,虛構反而變得比現實更真實。虛構的電影不僅幫助他梳理關於死亡的記憶,也成為最終面對死亡的方式。這表明,藤本對虛構的態度並不是單純的否定或肯定,而是一種辯證的、雙向的觀察。(這邊可以詳細開一篇講)

信仰、宗教、崇拜以及解構的反英雄

1.信仰與崇拜、畏懼與惡魔

炎拳裡的阿格尼教、冰之魔女虛構的敵人,信仰帶來的「救贖」與狂熱。鍊鋸人裡恐懼是惡魔的力量源泉,而崇拜反而會削弱惡魔,解構了正統漫畫的思想體系。

2.鍊鋸與反英雄

老實說,我還蠻怕鍊鋸(行動者)的,因為作為一棵樹(沉思者)。

他的動機和慾望並不是高尚的。

夢想是過平凡的生活,這是我們這個世代的寫照阿,感嘆!!!!!

在小小紅的那段卻又思辨了,「普通」和「理所當然」又是什麼?

大腸、嘔吐物、糞便及性 關於生命之肯定

1.名為「生活」的深淵粗糙的質感

首先講一下,本人信仰死亡,所以對於生命肯定有一些些……微詞。

先不要急著跟我吵生命與死亡的兩面性,相信先於理性(先驗假設、理性只是為情感的選擇提供合理化的工具,這種辯證自己回去思考。)

但是本著閱讀的素養,還是要被迫營業一下講一下我看到的。

對肉體的直接感官,以及生死問題的荒謬肯定。藤本樹用大量的身體性描寫來讓讀者「感覺」生命的質地:嘔吐、排泄、吃飯,這些粗鄙的行為構成生命最本質的事實。帶著某種活著的荒謬性,馬桶、馬桶 不要再沉思了啦(XX歡唱樂無限)

具有某種破壞性以及創造性的女性原型

1.M

我猜藤本是個m。

他的作品裡女性角色經常具備壓倒性力量,吸領主角走向毀滅或重生。從瑪奇瑪到蕾塞,這些女性象徵著某種超越性力量——她們既是愛的對象,也是創傷的來源。這種主題或許映射了藤本本人對女性原型的迷戀與恐懼。

海浪與無常觀

1.每次、每次的重複

這個意象重複在炎拳、鍊鋸人、再見繪梨出現過,我不認為這是個巧合。

經過觀察,這個意象往往使用於出現重大的轉折。

在日復一日的日子,突然襲來的無常。

命運似乎總是隨時被翻轉,正如波浪拍岸瞬間帶走沙灘的痕跡。這種觀念植根於東方哲學,強調對無常的接受與理解。而藤本作品中的角色,似乎在這樣的波濤裡掙扎又尋求救贖。

後記

寫在最後,正經的事談的久了,就要喝一杯快樂水,給腦子鬆鬆螺絲。

時間差不多了,你們可以走了,我要開始發瘋了,「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黑歷史及他們的產地
1會員
11內容數
新詩、短文、小說 初稿
2024/11/20
莉茲與青鳥 引言: 武田 読んでいただいて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誰のものにもならない子が滅茶苦茶にしていくのが好きなんですよ。誰かのものになった時点でその女は弱くなっちゃうから。宗教っぽい関係性が好きなんでしょうね。べつに神様でもなんでもない女の子が勝手に崇拝の対象にされるけど、その子は人の
2024/11/20
莉茲與青鳥 引言: 武田 読んでいただいて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誰のものにもならない子が滅茶苦茶にしていくのが好きなんですよ。誰かのものになった時点でその女は弱くなっちゃうから。宗教っぽい関係性が好きなんでしょうね。べつに神様でもなんでもない女の子が勝手に崇拝の対象にされるけど、その子は人の
2024/11/17
只是哀悼
2024/11/17
只是哀悼
2024/10/08
字數,固然能成為當代衡量長短篇之準繩,也是個足夠明確的證據,畢竟數學是不會騙人的(不會就是不會),但是如果各位厭倦了精確,像要一個模糊且意義不明的定義,這裡體供幾個,歡迎留言增加標準
2024/10/08
字數,固然能成為當代衡量長短篇之準繩,也是個足夠明確的證據,畢竟數學是不會騙人的(不會就是不會),但是如果各位厭倦了精確,像要一個模糊且意義不明的定義,這裡體供幾個,歡迎留言增加標準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看到一些談及圖像的文章 記錄如下 1. ✨我們相處時,只要提及新作,幾乎都在談圖像的原貌、變體和延伸,鮮少論及想法,因為想法已被意象承載。 2. 藤子•F•不二雄の漫画技法 ✨作家の考えを、誇張した絵で表現したもの。 失敗を恐れず、何でもきみがおもしろいとおもったり、愉快だと
Thumbnail
看到一些談及圖像的文章 記錄如下 1. ✨我們相處時,只要提及新作,幾乎都在談圖像的原貌、變體和延伸,鮮少論及想法,因為想法已被意象承載。 2. 藤子•F•不二雄の漫画技法 ✨作家の考えを、誇張した絵で表現したもの。 失敗を恐れず、何でもきみがおもしろいとおもったり、愉快だと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
Thumbnail
昨天7/9在靜心的時候感覺是有一個人坐在樹中,身上有能量,所以我就畫了人與大樹;在畫樹葉的時候覺得形狀很像一隻鳥的翅膀,所以就變成鳥與樹的結合,這是很巧合的變化。 這幅畫的元素不多蠻簡單,但也是花了二天的時間,因為我要畫精細,也許哪天真的有機會可以開畫展,所以儘量細緻,但也許之後會再有其它的靈感會
Thumbnail
昨天7/9在靜心的時候感覺是有一個人坐在樹中,身上有能量,所以我就畫了人與大樹;在畫樹葉的時候覺得形狀很像一隻鳥的翅膀,所以就變成鳥與樹的結合,這是很巧合的變化。 這幅畫的元素不多蠻簡單,但也是花了二天的時間,因為我要畫精細,也許哪天真的有機會可以開畫展,所以儘量細緻,但也許之後會再有其它的靈感會
Thumbnail
我對 鏈鋸人 動畫作品分析的心得一、鏈鋸人為何是巨作?我個人來說,對於 鏈鋸人 這部作品的認識是在新番推出之後,看到那張帥氣的鏈鋸人電次宣傳照,感覺似乎是一個了不得的作品,身為人長得一副鏈鋸的模樣(實際上是惡魔),下面還堆滿著石頭血跡,一眼之下非常震撼。
Thumbnail
我對 鏈鋸人 動畫作品分析的心得一、鏈鋸人為何是巨作?我個人來說,對於 鏈鋸人 這部作品的認識是在新番推出之後,看到那張帥氣的鏈鋸人電次宣傳照,感覺似乎是一個了不得的作品,身為人長得一副鏈鋸的模樣(實際上是惡魔),下面還堆滿著石頭血跡,一眼之下非常震撼。
Thumbnail
正因為是粉絲,所以很好辨認很多後來成熟的故事概念,在閱讀這些根源時,讀法就像「先畫靶再射箭」一樣,會忍不住變成「我知道未來的你會變成這樣喔!」的心態,我想唯一能夠抱持著很有餘裕的狀態來閱讀藤本樹老師的作品,大概就是這時候了。
Thumbnail
正因為是粉絲,所以很好辨認很多後來成熟的故事概念,在閱讀這些根源時,讀法就像「先畫靶再射箭」一樣,會忍不住變成「我知道未來的你會變成這樣喔!」的心態,我想唯一能夠抱持著很有餘裕的狀態來閱讀藤本樹老師的作品,大概就是這時候了。
Thumbnail
不一定有道理,很牽強的閒聊兩部甚至可以說是沒什麼關聯的作品。 1990年代的碇真嗣。 2020年代的淀治。 這是寫給青少年時的我們的故事。
Thumbnail
不一定有道理,很牽強的閒聊兩部甚至可以說是沒什麼關聯的作品。 1990年代的碇真嗣。 2020年代的淀治。 這是寫給青少年時的我們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