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歷史》公元前146年,羅馬人摧毀了科林斯(Corinth),將希臘併入馬其頓行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46 bce The Romans destroy Corinth and annexe Greece to the province of Macedonia

公元前146年,羅馬人摧毀了科林斯,將希臘併入馬其頓行省,成為羅馬共和國的一部分。科林斯當時是希臘的重要城市之一,以其繁榮的經濟和文化聞名。然而,羅馬為了鞏固對希臘地區的控制,對科林斯展開了毀滅性攻擊,屠殺居民並徹底摧毀城市。這一事件標誌著希臘正式失去獨立,進入羅馬的統治時代,同時也象徵著古典希臘文明的終結和羅馬文化逐漸吸收希臘遺產的開始。


科林斯戰爭

科林斯戰爭

「科林斯的毀滅」

「科林斯的毀滅」

「科林斯的毀滅」描繪了羅馬軍隊摧毀科林斯城的場景,生動展現了當時的戰爭情景。這幅畫作由湯瑪斯·艾龍姆(Thomas Allom)所繪,名為《科林斯的淪陷》。

這幅畫作細緻地呈現了羅馬將領盧基烏斯·穆米烏斯(Lucius Mummius)率領軍隊攻陷科林斯的情景,生動地捕捉了戰爭的殘酷和城市的毀滅。畫面中,羅馬士兵的進攻、科林斯城的燃燒,以及居民的驚恐神態,都被細膩地描繪出來,讓觀者感受到歷史事件的震撼。

這幅畫作不僅是對歷史事件的再現,也反映了藝術家對戰爭與人性的深刻思考。透過這樣的作品,我們得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歷史事件的影響和意義。


科林斯被稱為「地峽」是因為著它是一個陸地的頸部,但科林斯地峽更像是一個希臘的腰部,將希臘大陸的上部和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下部分開,科林斯城是一個富裕且十分重要的國際商業區,有一個與亞洲進行貿易的港口,另一個則是通往意大利,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一條為快速通道設計的寬達6米的鋪砌路線,從西邊的科林斯灣通往東邊的薩羅尼克灣,從阿提卡到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陸路需要經過科林斯,從雅典出發的陸上路線上有一段九公里長的岩石(斯凱羅尼亞人的岩石),這使它變得險惡,但是也有一條從比雷埃夫斯經過薩拉米斯的海上路線,科林斯不僅有發達的農業,而且過境貿易很興旺。科林斯的陶器享有盛名,造船和航海業都有很大發展,當時科林斯幾乎獨佔了與西方的貿易,陶器、橄欖油、葡萄酒、金屬器皿的輸出全部要經過科林斯,科林斯先後建立了許多殖民地,公元前8世紀~前7世紀中期,巴希阿德斯家族把持城邦政權,實行貴族寡頭統治。

raw-image


146 BCE(公元前146年),相當於中國的西漢時期,具體來說是西漢景帝中元四年(劉啟在位)。這段時期,西漢正處於穩定發展的階段,經歷了文景之治的繁榮,為後來的漢武帝奠定了基礎。

而羅馬人在這一年摧毀了科林斯並將希臘併入馬其頓行省,標誌著羅馬對希臘的全面控制。當時的西漢還遠未接觸到地中海的文明,雙方屬於不同文明的發展階段,但都在為後續的強盛奠定基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uh Tom的啦滴賽
8會員
336內容數
無聊攪屎
Jauh Tom的啦滴賽的其他內容
2024/12/22
1352 RELIGIOUS AUTOMATA 宗教自動裝置 《Clifford A. Pickover 的人工智慧:插圖歷史》書中 1352 年:宗教自動裝置(Religious Automata) 章節,描述了中世紀和早期現代歐洲與基督教教會相關的各種自動裝置,這些裝置包括機械基督像、機械魔鬼
Thumbnail
2024/12/22
1352 RELIGIOUS AUTOMATA 宗教自動裝置 《Clifford A. Pickover 的人工智慧:插圖歷史》書中 1352 年:宗教自動裝置(Religious Automata) 章節,描述了中世紀和早期現代歐洲與基督教教會相關的各種自動裝置,這些裝置包括機械基督像、機械魔鬼
Thumbnail
2024/12/21
1206 Al-Jazari's Automat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 Illustrated History From Medieval Robots to Neural Networks》中,1206 **“Al-Jazari's Automata”**
Thumbnail
2024/12/21
1206 Al-Jazari's Automat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 Illustrated History From Medieval Robots to Neural Networks》中,1206 **“Al-Jazari's Automata”**
Thumbnail
2024/12/21
c. 1300 BC: TIC-TAC-TOE 在本書中,Clifford A. Pickover 描述了「井字遊戲」(Tic-Tac-Toe)的起源和與人工智慧的關聯性。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類似「三連格」的遊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的古埃及。這款遊戲的基本規則是由兩位玩家(分別為 O 和 X
Thumbnail
2024/12/21
c. 1300 BC: TIC-TAC-TOE 在本書中,Clifford A. Pickover 描述了「井字遊戲」(Tic-Tac-Toe)的起源和與人工智慧的關聯性。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類似「三連格」的遊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的古埃及。這款遊戲的基本規則是由兩位玩家(分別為 O 和 X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146 bce The Romans destroy Corinth and annexe Greece to the province of Macedonia 公元前146年,羅馬人摧毀了科林斯,將希臘併入馬其頓行省,成為羅馬共和國的一部分。科林斯當時是希臘的重要城市之一,以其繁榮的經濟和文化
Thumbnail
146 bce The Romans destroy Corinth and annexe Greece to the province of Macedonia 公元前146年,羅馬人摧毀了科林斯,將希臘併入馬其頓行省,成為羅馬共和國的一部分。科林斯當時是希臘的重要城市之一,以其繁榮的經濟和文化
Thumbnail
從後世眼光來看,羅馬與迦太基在公元前264年命定要發生一場改變世界史的大戰,但二者並不是天生的宿敵。 長期以來,作為義大利中部陸權力量的羅馬、與海上力量的迦太基並無利益衝突,二者的勢力範圍,還隔著好大一群在義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島的希臘城邦。 但隨著義大利與西西里的希臘城邦逐漸衰微,本來是陸
Thumbnail
從後世眼光來看,羅馬與迦太基在公元前264年命定要發生一場改變世界史的大戰,但二者並不是天生的宿敵。 長期以來,作為義大利中部陸權力量的羅馬、與海上力量的迦太基並無利益衝突,二者的勢力範圍,還隔著好大一群在義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島的希臘城邦。 但隨著義大利與西西里的希臘城邦逐漸衰微,本來是陸
Thumbnail
今日講起古典時代地中海爭霸戰,大家一定會想起羅馬對迦太基的布匿戰爭(Punic War)。  不過,羅馬對迦太基而言,是西元前三世紀才忽然冒出來的強敵。他們先前數百年只把羅馬當成中等城邦,從沒想過羅馬竟會演變成迦太基毀滅者。 在羅馬之前,迦太基的最大宿敵,是西西里的希臘城邦,敘拉古(Syracu
Thumbnail
今日講起古典時代地中海爭霸戰,大家一定會想起羅馬對迦太基的布匿戰爭(Punic War)。  不過,羅馬對迦太基而言,是西元前三世紀才忽然冒出來的強敵。他們先前數百年只把羅馬當成中等城邦,從沒想過羅馬竟會演變成迦太基毀滅者。 在羅馬之前,迦太基的最大宿敵,是西西里的希臘城邦,敘拉古(Syracu
Thumbnail
在羅馬共和時代,羅馬曾經在北非有個強大的敵人,商業強國迦太基共和國。羅馬總共耗費了三次巨大的戰爭才完全打敗迦太基,史稱三次布匿戰爭(Punic War)。在第三次戰爭後,羅馬統兵大將小西必阿,奉元老院之命,徹底摧毀迦太基城。這個地方從此成為荒野中的廢墟,達百年之久。 在現代,人們傳說,羅馬摧毀迦太
Thumbnail
在羅馬共和時代,羅馬曾經在北非有個強大的敵人,商業強國迦太基共和國。羅馬總共耗費了三次巨大的戰爭才完全打敗迦太基,史稱三次布匿戰爭(Punic War)。在第三次戰爭後,羅馬統兵大將小西必阿,奉元老院之命,徹底摧毀迦太基城。這個地方從此成為荒野中的廢墟,達百年之久。 在現代,人們傳說,羅馬摧毀迦太
Thumbnail
在羅馬帝國後期與東羅馬帝國早期,帝國起源的羅馬,實際上已經落為一個邊陲城市。 我們再回到這張戴克里先時代的「四帝制」地圖,我們可以發現,四個皇帝的首都,都不在羅馬,分別在:特里爾(Trier,於高盧)、米蘭(Milan,於義大利)、色米姆(Sirmium,於伊利里亞)以及尼科米底亞(Nikomed
Thumbnail
在羅馬帝國後期與東羅馬帝國早期,帝國起源的羅馬,實際上已經落為一個邊陲城市。 我們再回到這張戴克里先時代的「四帝制」地圖,我們可以發現,四個皇帝的首都,都不在羅馬,分別在:特里爾(Trier,於高盧)、米蘭(Milan,於義大利)、色米姆(Sirmium,於伊利里亞)以及尼科米底亞(Nikomed
Thumbnail
巴爾幹半島是三世紀到五世紀間,羅馬帝國重要的兵源。最重要的是今日亞得里亞海沿岸附近的達爾馬提亞及其內陸(古名伊里利亞,Illyria,約當今日的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等國)以及色雷斯。 大家可能知道,在這段時間,羅馬帝國遭遇數不盡的內亂與外患。軍人的聲量自然提高,士卒也更想推戴自己效忠
Thumbnail
巴爾幹半島是三世紀到五世紀間,羅馬帝國重要的兵源。最重要的是今日亞得里亞海沿岸附近的達爾馬提亞及其內陸(古名伊里利亞,Illyria,約當今日的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等國)以及色雷斯。 大家可能知道,在這段時間,羅馬帝國遭遇數不盡的內亂與外患。軍人的聲量自然提高,士卒也更想推戴自己效忠
Thumbnail
「結構」既然是西方學術理論的強項,我們不免要從結構的角度了解羅馬是如何從一個小城邦一步步擴大領域成為地中海世界的主人?羅馬共和又是在什麼情況下慢慢成形的?
Thumbnail
「結構」既然是西方學術理論的強項,我們不免要從結構的角度了解羅馬是如何從一個小城邦一步步擴大領域成為地中海世界的主人?羅馬共和又是在什麼情況下慢慢成形的?
Thumbnail
以弗所城在希臘化時期從阿爾忒彌斯神廟遷移到現址。在羅馬時期,是東西方貿易樞紐,透過陸運和港口將東方物品輸出到地中海。這時期的以弗所繁榮興盛,今天所見的建設幾乎都是在這段時間建立。這篇會延續上一篇的歷史脈絡,從希臘化時期接著講,看以弗所如何從希臘城邦搖身一變成為羅馬時期的重要首都以及基督教中心。
Thumbnail
以弗所城在希臘化時期從阿爾忒彌斯神廟遷移到現址。在羅馬時期,是東西方貿易樞紐,透過陸運和港口將東方物品輸出到地中海。這時期的以弗所繁榮興盛,今天所見的建設幾乎都是在這段時間建立。這篇會延續上一篇的歷史脈絡,從希臘化時期接著講,看以弗所如何從希臘城邦搖身一變成為羅馬時期的重要首都以及基督教中心。
Thumbnail
誰是哥林多? 《聖經》合和本中的「哥林多」就是現在的科林斯(Corinth)。
Thumbnail
誰是哥林多? 《聖經》合和本中的「哥林多」就是現在的科林斯(Corinth)。
Thumbnail
所以,現在我們在日常生活說「浪漫」,其實多是從「romanticism」轉來的 ; 我們感受到的「浪漫」也是非常「romatnic」的。不過,浪漫和羅馬帝國有關係嗎?一起來探討「浪漫」和「羅馬帝國」的關係吧!
Thumbnail
所以,現在我們在日常生活說「浪漫」,其實多是從「romanticism」轉來的 ; 我們感受到的「浪漫」也是非常「romatnic」的。不過,浪漫和羅馬帝國有關係嗎?一起來探討「浪漫」和「羅馬帝國」的關係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