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房間】2024—你看見死亡的顏色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看【隔壁的房間】過程,我一直想到吉姆賈木許在1995年拍攝的【Dead Man】中文片名「你看見死亡的顏色嗎?」,印象中的賈木許的黑白攝影,映襯著眼前阿莫多瓦的表現主義顏色更加鮮豔,甚至電影的主題「死亡」也有著男女性別迥異的解讀空間。


改編自西格麗德努涅斯(Sigrid Nunez)的小說【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其實【隔壁的房間】很多內容是連結到同作者的另一部作品【摯友】。把兩本書的名字連起來,就是「摯友,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依循這這樣的題綱,阿莫多瓦個人化強烈風格,在蒂坦史雲頓和茱莉安摩爾的神仙組合下,從外而內,從視覺到內在,從物質到生命課題,從個人生死擴大到人權、情感的論述。到後來,你會忘了電影描述的現實,轉化思考電影提出的大哉問。


raw-image


【隔壁的房間】故事是蒂坦史雲頓飾演的瑪莎,曾經和茱莉安摩爾飾演的英格麗,多年前在一家雜誌社共事後,成為好友,日後,一位成為戰地記者,一位走向作家道路。如今相聚,是因為瑪莎已是癌症末期,想要了結生命,英格麗想為好友做點事情,於是陪伴在她身邊,包括協助進行死亡的計畫,過程中,她們無話不談,談論文學、電影、形而上的主題,人生的光榮、成就、失敗、悔恨、秘密、遺憾、傷痛…等存在主義式的辯證,彷彿對來人世間的這趟旅程做一個回望總結。

raw-image


將一部對話電影包裝在阿莫多瓦的光環下,【隔壁的房間】沒有記憶裡那狂狷阿莫多瓦,卻又很阿莫多瓦,特別是延續他在2019年的作品【痛苦與榮耀】之後,他努力地想要擁抱自己肉體的衰敗不堪,從鬥爭到和解的溫柔力量發散。電影裡,兩位女主角,一個外放,一個內斂,一位求死,一位求生,一個講述,一個傾聽,一個視死如歸的抉擇,一個溫柔地包容著不解疑惑,在主題上的二元對立,漸漸走向交流和解,然後再平實地面對,「死亡」成了她們無法迴避的難題,即使過去的年輕的你,已經看過太多戰場上的生離死別,對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死亡,就是那麼難以承受,何況是旁觀好友的死亡。


raw-image


為什麼我說我會想起「你看見死亡的顏色了嗎?」,在上述的主題二元對立,反射到視覺上,阿莫多瓦每一幀精心設計的影格,服裝道具化妝都像是人類面對死亡的顏色,阿莫多瓦也不吝於展現他凝望著的姿態,許多對照/並置的鏡頭,安靜又有力量…「我認為,我值得更好的死法。」在人生的戰場上,瑪莎選擇親手終結自己的生命,【隔壁的房間】最終不可避免地還是要處理「安樂死」的議題,這是「逃避」還是「勇敢」的行為?「安樂死」為電影帶來一份魔幻寫實的趣味,很多時候,英格麗彷如觀眾替身,隨時注意著瑪莎言行舉止,看她什麼時候才要採取行動。


關於「死亡」,永遠找不到最佳解答,觀眾身為全能視角,也無法懂得。但看【隔壁的房間】,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有一個好友在身邊的溫暖,有個人陪你走過人生最後一段的艱辛、恐慌和焦慮,共同面對無法承受的結局,於是你可以在看電影過程,感受到那份溫暖,這才是看【隔壁的房間】,我佩服阿莫多瓦的地方,它沒有要給你答案,但它給了你面對或是思考「死亡」存在的勇氣。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楚天闊/影音亞空間的沙龍
44會員
434內容數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2025/03/25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政治正確?因為政治正確不好玩啊!童話的魔力並不在於政治正確,「很久很久以前.....」是因為接下來那些讓你意想不到的故事發展,帶你脫離現實,打開想像力的窗...
Thumbnail
2025/03/25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政治正確?因為政治正確不好玩啊!童話的魔力並不在於政治正確,「很久很久以前.....」是因為接下來那些讓你意想不到的故事發展,帶你脫離現實,打開想像力的窗...
Thumbnail
2025/03/13
看電影的前半段,腦海不斷浮現上面標題的那句問號。在看《米奇7號》時,不同死法的一再死而復生,就像身處無間地獄,一次次的死亡架構了荒謬的存在主義喜劇。但是在看電影時,怎麼都看不出來,多了10個米奇有什麼用?
Thumbnail
2025/03/13
看電影的前半段,腦海不斷浮現上面標題的那句問號。在看《米奇7號》時,不同死法的一再死而復生,就像身處無間地獄,一次次的死亡架構了荒謬的存在主義喜劇。但是在看電影時,怎麼都看不出來,多了10個米奇有什麼用?
Thumbnail
2025/03/04
綜觀這份得獎名單,可以看到得是好萊塢電影的能量,似乎還沒從編劇、演員工會罷工中復原,疫情的影響也餘波盪漾,並沒有眾所矚目的超級大片可以橫掃千軍,如果要我歸納今晚看到的重點,應該有兩個,一個是台前幕後的電影工作者對於「進電影院」的苦口婆心,另一個是美國夢的碎裂與重生。
Thumbnail
2025/03/04
綜觀這份得獎名單,可以看到得是好萊塢電影的能量,似乎還沒從編劇、演員工會罷工中復原,疫情的影響也餘波盪漾,並沒有眾所矚目的超級大片可以橫掃千軍,如果要我歸納今晚看到的重點,應該有兩個,一個是台前幕後的電影工作者對於「進電影院」的苦口婆心,另一個是美國夢的碎裂與重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為「電影」刻墓誌銘,絕對比為真實生活的人或人生容易;這甚至要延伸到已年屆高齡的阿莫多瓦,或許是在用電影為自己寫自畫像,你可以說那是《隔壁的房間》是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遺書(有人說,最好的遺書都是情書)。為了對抗死亡的恐懼,為了尊嚴擁抱死亡,為了再一次有尊嚴的宣告:死神不存在。愛與性,在我手中。
Thumbnail
為「電影」刻墓誌銘,絕對比為真實生活的人或人生容易;這甚至要延伸到已年屆高齡的阿莫多瓦,或許是在用電影為自己寫自畫像,你可以說那是《隔壁的房間》是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遺書(有人說,最好的遺書都是情書)。為了對抗死亡的恐懼,為了尊嚴擁抱死亡,為了再一次有尊嚴的宣告:死神不存在。愛與性,在我手中。
Thumbnail
看【隔壁的房間】過程,我一直想到吉姆賈木許在1995年拍攝的【Dead Man】中文片名「你看見死亡的顏色嗎?」,印象中的賈木許的黑白攝影,映襯著眼前阿莫多瓦的表現主義顏色更加鮮豔,甚至電影的主題「死亡」也有著男女性別迥異的解讀空間。
Thumbnail
看【隔壁的房間】過程,我一直想到吉姆賈木許在1995年拍攝的【Dead Man】中文片名「你看見死亡的顏色嗎?」,印象中的賈木許的黑白攝影,映襯著眼前阿莫多瓦的表現主義顏色更加鮮豔,甚至電影的主題「死亡」也有著男女性別迥異的解讀空間。
Thumbnail
麥特戴蒙主演的《生死接觸》 可說發人深省 或許 對於死亡 必須有些堅定的想法 才能活得穩健 藍天之下 綠野之上 靠著藤質躺椅 翻讀《論語》 作為死前姿態 是為了再出發 聆聽孟子或孔子開課 也許能漫遊戰國時代 喧囂叫賣的諸子大街 觀賞莊子跟惠子相聲 墨子胸口
Thumbnail
麥特戴蒙主演的《生死接觸》 可說發人深省 或許 對於死亡 必須有些堅定的想法 才能活得穩健 藍天之下 綠野之上 靠著藤質躺椅 翻讀《論語》 作為死前姿態 是為了再出發 聆聽孟子或孔子開課 也許能漫遊戰國時代 喧囂叫賣的諸子大街 觀賞莊子跟惠子相聲 墨子胸口
Thumbnail
愛情的力量不僅是超越了死亡,也激發了人們對於靈性、信仰、命運等更深刻的思考。這部電影探究死亡的真相和意義,以及愛情的力量和生命的價值。《第六感生死戀》提醒人們在死亡和分離的時刻,仍然可以感受到愛存在,並且這種愛是永恆的。但它同時也提示人們要珍惜當下,好好相待所愛之人,因為任何時候,都可能是最後一刻。
Thumbnail
愛情的力量不僅是超越了死亡,也激發了人們對於靈性、信仰、命運等更深刻的思考。這部電影探究死亡的真相和意義,以及愛情的力量和生命的價值。《第六感生死戀》提醒人們在死亡和分離的時刻,仍然可以感受到愛存在,並且這種愛是永恆的。但它同時也提示人們要珍惜當下,好好相待所愛之人,因為任何時候,都可能是最後一刻。
Thumbnail
楔子 類型電影的廣泛性,將其多發的創作概念,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操弄手法,與作品本身的意圖凝練在一塊。如電影不同於文學或劇場的表達形式而作為當代文化的共通語言—它的特殊之處,正是能夠在不同面向的整合概念中,將故事的實質意涵重新建立起影像空間的敘事觀點;尤其是在特定類型電影為主體的表徵中,更能夠觀察到此一
Thumbnail
楔子 類型電影的廣泛性,將其多發的創作概念,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操弄手法,與作品本身的意圖凝練在一塊。如電影不同於文學或劇場的表達形式而作為當代文化的共通語言—它的特殊之處,正是能夠在不同面向的整合概念中,將故事的實質意涵重新建立起影像空間的敘事觀點;尤其是在特定類型電影為主體的表徵中,更能夠觀察到此一
Thumbnail
記憶是一條潛伏的路,人們以相近或者殊異的交通方式,迂迴其上。有時,人們的目光一路順向、筆直前往,猶如細長管線中遵從著物理原則的液體;有時,是難以預測和捉摸的粒子,形成許多條貌似逸散、迂迴的路徑。沙沙作響,在尚未成形的地圖上,縈繞成了另一條路。
Thumbnail
記憶是一條潛伏的路,人們以相近或者殊異的交通方式,迂迴其上。有時,人們的目光一路順向、筆直前往,猶如細長管線中遵從著物理原則的液體;有時,是難以預測和捉摸的粒子,形成許多條貌似逸散、迂迴的路徑。沙沙作響,在尚未成形的地圖上,縈繞成了另一條路。
Thumbnail
羅馬尼亞導演哈都.裘德(Radu Jude)的兩部短片 — 《一盡到底》和《晚安,噓》,皆以死亡為母題,和一鏡到底鏡頭形式來體現「死」之於生者,對於前者而言是極端化的情緒利器;對後者來說,則是潛藏在環境裡的迴鳴。
Thumbnail
羅馬尼亞導演哈都.裘德(Radu Jude)的兩部短片 — 《一盡到底》和《晚安,噓》,皆以死亡為母題,和一鏡到底鏡頭形式來體現「死」之於生者,對於前者而言是極端化的情緒利器;對後者來說,則是潛藏在環境裡的迴鳴。
Thumbnail
「迷失的愛人啊,你在哪裡?」 「我在這裡。和你,在這個房間裡。」
Thumbnail
「迷失的愛人啊,你在哪裡?」 「我在這裡。和你,在這個房間裡。」
Thumbnail
賈木許的《你看見死亡的顏色嗎》,原以為是黑色幽默的西部片,實際上是精神層面去探討「死亡」的一場壯遊。這趟腥風血雨的旅程,卻格外地詩意,埋藏了不少符號與隱喻。片中人手一把的「槍枝」作為死亡的象徵,「它會代替你的口舌,你將學會用它說話,以鮮血寫出新的詩篇」。
Thumbnail
賈木許的《你看見死亡的顏色嗎》,原以為是黑色幽默的西部片,實際上是精神層面去探討「死亡」的一場壯遊。這趟腥風血雨的旅程,卻格外地詩意,埋藏了不少符號與隱喻。片中人手一把的「槍枝」作為死亡的象徵,「它會代替你的口舌,你將學會用它說話,以鮮血寫出新的詩篇」。
Thumbnail
在《不絕之路》中,死亡的大門就是對著陽界展開的,甚至以男主角做為代表,死亡仿若是觀察的主體在觀察這個世界。死亡代表的可以是沒有出路的絕望最後必然的選項,但若是死者在畫面中並沒有被隔絕於鏡頭外,那死亡又何嘗不因為著他與陽界連續性的關係而不再代表著終點,甚至是陽間的延續。
Thumbnail
在《不絕之路》中,死亡的大門就是對著陽界展開的,甚至以男主角做為代表,死亡仿若是觀察的主體在觀察這個世界。死亡代表的可以是沒有出路的絕望最後必然的選項,但若是死者在畫面中並沒有被隔絕於鏡頭外,那死亡又何嘗不因為著他與陽界連續性的關係而不再代表著終點,甚至是陽間的延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