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tabase 和卡片盒筆記法:筆記軟體的學習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本文紀錄了我自 2023 年至 2024 年接觸 Notion、Heptabase 等筆記軟體,以及卡片盒筆記、 PARA、GTD、第二大腦等各種生產力概念的學習經驗。如果這些經驗或想法對你有幫助,請不吝留下你的回饋。



我經常在社群媒體上寫東西,也發表過不少時事評論,但其實過去的我完全沒有作筆記的習慣。

「經常閱讀、寫作的人,卻沒有作筆記的習慣?」聽起來似乎不太合理。

我明白作筆記有很多好處。但在我的經驗裡,作筆記一直是一件很麻煩、很沒效率的事,甚至還會阻礙我的閱讀。

我的習慣是,一口氣把書讀完,若看完之後有想法或心得,則盡快將想法和心得記錄下來。但假設我是一邊讀書、一邊作筆記,我可能花兩分鐘讀兩頁內容,接著會花好幾倍的時間在繕打書中文字、翻拍書本圖片並上傳、重複調整字級大小和顏色這些瑣碎的事情上。

我花在「作筆記」的時間和精力,遠遠超過我閱讀、思考內容的心思。這就是過去的我不喜歡作讀書筆記的原因。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一些學習和寫作上的問題也就暴露了出來。

由於沒有作筆記,就算我在閱讀過程有些不錯的想法,讀完書後也只剩下個三分;由於沒有作筆記,讀完書後就算想寫些什麼,也只能勉為其難記起幾個模糊的知識點,想不起任何細節。在這樣的狀況下,又怎麼有辦法寫出一篇結構嚴謹、論理有據的好文章呢?

因為我沒有掌握對的筆記方法,缺乏一套「知識管理系統」,使得知識不斷產生「複損」效應;不僅學了就忘,要取用它們時也找不到。每當我看向書櫃裡那些「已經讀過」的書,卻覺得它們就像是全新的一樣。

我的天,這真是太可怕了。

剛好在那時,我開始接觸到生產力相關的知識和技巧,才終於理解到,培養一套好的作筆記方法有多麼重要。

因此,我開始踏上了學習知識管理,以及尋找合適筆記軟體的旅程。

學習 Notion 的經驗:ALL IN ONE 的致命誘惑

一開始我使用的筆記軟體是 Evernote,但用起來就是不順手。在網路上做了些功課後,我的目光被 Notion 強大的功能深深吸引住了,尤其看到那些生產力專家利用 Notion 打造出看起來厲害又酷炫的「人生管理系統」,高效率地管理自己的工作、知識和生活,著實讓我心生嚮往。

當時,我買了非常有名的「Notion 實戰課程:打造專屬數位工作術」線上課程,學習如何利用 Notion 找回自己人生的主控權。我跟著課程,每天花好幾個小時「設計」我的各種系統,開始接觸了諸如第二大腦、PARA、GTD系統等生產力管理概念。

一切看起來都正在往理想的方向前進,但我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我竟然不會去使用我精心打造出來的「人生管理系統」。

在實作 Notion「人生管理系統」的過程中,我出現了和「閱讀習慣和節奏被破壞」的相似感覺。這套系統可能要求你一早起來整理今日代辦任務、執行專案,平時則可以將網頁文章儲存至蒐集箱,並在空檔筆記摘要。睡前,他們會在檢核表上一一勾選今日完成的各項任務、撰寫覆盤日記,再將它關聯到某個行動專案裡面。

對我來說,真的好複雜、好費工。

結果就是,我花費兩天打造一個系統,結果我一個禮拜只會打開它一次。我費盡心思建構一套結合 Notion 的工作流程,最後還是依照我最習慣、最舒服的方式來完成任務。

我本來以為,這是因為我對筆記軟體的掌握度還不夠,或者還沒摸清它的所有功能。某天,我偶然讀到〈為什麼你「不需要」所謂的人生管理系統〉這篇文章。仿若平地一聲雷,我突然瞭解這一路以來那份「怪異」的感受是怎麼回事了。

這篇文章要講的事情很簡單,但深具啟發性:

「對大多數人而言,一味地追求用一套大而全的系統來管理人生、提升生產力,不僅不必要,甚至可能有害。」

作者提出三個理由,而這些理由都和我的經驗非常有共鳴。

(一) 系統愈精巧,維持它持續運轉所需的精力和時間就愈多

我在學習 Notion 的過程中,花費不少錢購買線上課程,更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在熟悉各項功能(與其他進階變化)的操作方式,以及優化、美化系統版面。最後,我覺得它操作起來太麻煩,要不是擱置不用,要嘛將它刪除。所以我花那麼多時間在上面,是在?

(二) 縱使能提升額外的效率,但也帶來額外不必要的瑣事

Notion 之所以強大,在於它能為每一筆資料建立多種不同「屬性」,例如我可以為一本書建立作者、出版年份、出版社等資料,也可以標示它的購買來源、保存狀態、閱讀進度等。這些資料屬性,確實能大大地幫助我更有效率地管理這些書,但也使我必須花很多時間,一一在這些欄位中 key 入資料,縱使這些資料多數都不是真的很重要(我又不是要開圖書館對吧)。

(三) 系統會引導你無止盡地追求完整

文中指出,我們對於事物的完整性往往有一種本能性的追求,使我們不自覺想要填滿每一個環節上的空白,最後變得走火入魔。我總是覺得 Notion 的頁面空白帶給我很大的壓力,因為那些空白會誘使我不斷思考:「我還可以再放些什麼,讓它看起來更完整?」但事實證明,這些「硬加」的東西往往都沒什麼實質效用,只是徒增你維護的成本。

這篇文章提醒我一件很重要的事:

實際上,多數人的人生可能沒有真的那麼複雜,非得要用那麼精巧的系統才能管理它。

許多生產力專家都在提倡「第二大腦」的概念,非常吸引人。但仔細想想,對大多數的人來說第一大腦都已經用得很少了,不一定真的需要第二個。

Notion 的挫敗學習經驗,並未停下我找尋合適筆記方法的腳步。

然後,我認識了 Heptabase 和卡片盒筆記法。

卡片盒筆記與 Heptabase:思考模式的具象化

某個晚上睡前滑手機的時候,志祺七七一支訪談 Heptabase 創辦人詹雨安的影片吸引了我的注意。在大致瞭解 Heptabase 的開發理念,以及背後的方法論後,我就毫不猶豫地掏出我的魔法小卡,給它刷下去。

Heptabase 厲害的地方在哪?和 Notion 又有什麼不同?

什麼是「卡片盒筆記法」?

要介紹 Heptabase 之前,就不得不先提到近年非常紅的「卡片盒筆記法」。

卡片盒筆記法源自於 20 世紀初德國社會學家魯曼(Niklas Luhmann)的筆記管理方法。當時,魯曼使用大量的卡片記錄他的每個想法,並根據內容建立了一套編碼系統,形成一個龐大的知識網絡,幫助他完成超過 70 本書和 400 篇論文,奠定其學術地位。

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原理,就是將複雜知識拆解成一個個獨立的概念。拆解後的知識概念,除了容易理解與吸收,也可以與其他知識產生連結,帶來新的啟發。

如果你是一位研究生,你可以用此方法快速地將一篇論文、一本書、一篇文章當中的精華概念拆解出來,並用心智圖呈現它的架構,幫助你更快地掌握重點。

如果你經常寫作,這個方法可以大幅減輕你「從零開始」的壓力。每次有靈感的時候就寫一張卡片,累積一定的數量後,再將其重新連結、組織並加以潤飾,就能無痛完成一篇文章。

raw-image

卡片盒筆記法的原理好懂,方法也很好操作,很快就成為生產力專家大力推崇的筆記法。例如「閱讀前哨站」的瓦基,就是卡片盒筆記法的大力推手。

《卡片盒筆記》我的實踐感想與心得、大力推薦的原因


最高效思考筆記術,德國教授超強秘技,讓你擁有無限的靈感readingoutpost.com

在魯曼的年代,要管理數量龐大的知識卡片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如今已有許多以「卡片盒」為底層邏輯的工具被開發出來,Heptabase 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筆記軟體之一。

Heptabase 是一款以「白板」和「卡片」為核心的筆記軟體。使用者可以在白板上撰寫無限數量的卡片,隨意地擺放他們並建立它們之間的連結,以便更加直觀而深入地學習知識。

這篇文章不會深入介紹 Heptabase 的細部功能和操作方式。有興趣了解的朋友可以參考電腦玩物 Esor 的這篇文章 》》Heptabase 功能圖解教學篇,實現視覺化整理的個人知識管理工具

Heptabase 比 Notion 更適合我的 2 大原因

我選擇 Heptabase 做為主力筆記軟體,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 符合自身「網狀連結」的深度學習思考模式

我學習到某個新知識時,常會聯想到某個已經學過的舊知識,思考這兩者之間是否有什麼關聯,或能否激盪出什麼不同的創新火花。過去這件事只發生在自己的腦海裡,但透過 Heptabase 卡片連結的視覺化呈現,我終於能將整個思考心智圖,具象化在白板之上。

相較之下,Notion 以「頁面」(Page)為單位的設計邏輯,使它無法做到 「心智圖式」的視覺化展示,對於深度學習其實不太友善。

想像一下,當你想要深入學習某項你不熟悉的知識,或是想從零開始發想某個點子時,你的想法經常是發散的、沒有系統和邏輯對嗎?

此時,Notion 層級式的設計以及繁雜的功能,很容易讓你分心去思考「這份筆記要歸在哪個頁面之下?」、「要為它建立什麼屬性標籤?」這類破壞學習心流的問題。但 Heptabase 可以讓你將各種想法攤開來,用更直觀的方式檢視、建立與改變連結,專心地理解知識和知識之間的關係。

(二) 減輕作筆記、管理筆記的心理壓力

我若有一個簡單幾句話能寫完的靈感,在 Notion 上我必須開一個新的頁面來紀錄,就像是在筆記本上翻開全新空白的一頁。

但我總是覺得,一個 page 只寫一句話非常「浪費」,殺雞焉用牛刀。另外我也很不能接受 Notion 裡面有很多單獨未歸檔的頁面,就像是一張一張筆記紙散在桌上,破壞了它整體的秩序和邏輯。因此,每當我創立一個頁面,我就忍不住想把它「歸類」某個頁面之下。

你會發現,我的注意力就從「學習」轉移到「整理」的問題之上了。

相較之下,在 Heptabase 上創建卡片,就像隨手寫一張便條紙,丟進一個暫時的保存盒。當你需要它時,再拿出來貼到白板上,要修改、要移動、要重複使用都很方便,就算要刪除也不太會覺得可惜,這大大減輕我開新筆記的心理壓力。

講了那麼多 Heptabase 的好話,代表我已經完全捨棄 Notion 了嗎?

正好相反。事實上 Notion 強大的資料庫(以及更完善的 AI 功能),使其在資料的檢視、查詢、管理甚至展示上,還是有著難以被超越的優勢。以我的專案工作、數位書櫃來說,我還是會使用 Notion,而非 Heptabase。

目前我將 Heptabase 定位成「學習工具」,用來發想概念、深度學習、建立知識地圖等。但在後續內容產出、發布與管理上,我則會用 Notion 來完成這部分的工作。

raw-image

Heptabase + Notion,打造「改良版」卡片盒

使用 Heptabase 將近一年後,我開始發現一些問題。

和很多人一樣,當卡片累積了幾百張、甚至幾千張之後,怎麼有效管理它們就變得很棘手。姑且不論攤開在白板上,那密密麻麻的卡片和連結其實很難閱讀,就算透過標籤搜尋,想要找到或取用特定卡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此外,寫了很多卡片是一回事,需要時能否派上用場,又是另外一回事。我發現自己明明學過很多問題解決模型、商業思考框架,實際碰到問題的當下卻根本不會想到,等到事後才扼挽:「啊,當時那個問題,其實卡片盒裡有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啊!」

因此我開始想:「有沒有什麼更簡便、更人性化的方式,能讓我在需要的時候,順利從卡片盒中找出需要的卡片?」

某天我靈機一動,既然 Heptabase 擅長知識拆解與深度學習,Notion 在資料管理與協作上相當出色,那麼何不試著結合兩者優點?

因此,我決定將「撰寫卡片」和「收進盒裡」兩個動作拆開來,發展出專屬自己的改良式卡片盒筆記法。

這套「改良式卡片盒」筆記法,可以簡單分為 4 個步驟:

步驟一:蒐集資源卡片(Resource Card)

在網路上看到不錯的文章、書籍或其他資源,利用 Heptabase Web Clipper 匯入,成為一張「資源卡片」(RC)。

步驟二:重寫知識卡片(Knowledge Card)

定期整理資源卡片,進行知識拆解、萃取與深度學習,將其重新改寫為「知識卡片」(KC),並與其他卡片建立連結。

步驟三:將卡片匯入 Notion 資料庫

將撰寫完成的知識卡片,匯入 Notion 資料庫中,加上必要的標籤和屬性。

步驟四:透過 Notion AI 取用卡片

碰到問題時,請 Notion AI 從自己的卡片盒資料庫中,提取適用的卡片,並依照卡片內容和問題陳述,給予具體的解答或行動建議。

由於這套方法尚在測試和修正,這裡只很簡單地描述它的進行方式。如果大家對於這套操作方式有興趣,歡迎留言給我,我會找時間再分享詳細的使用方法。


回顧這一路以來尋找合適筆記軟體的過程,一開始的動機很簡單,就是想讓自己能夠更有效率地作筆記和學習新知。但我在過程中一度走偏,花了很多時間嘗試打造不需要、也不適合自己的人生管理系統,甚至試圖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去配合它。

在重新檢視自己的需求和目標之後,我讓每個數位工具都只發揮它局部的功能,滿足我特定的某個需求即可,而不需要完全接管我的人生。透過數位筆記軟體的節制使用,我找到了一套適合自己的知識管理與學習方法。我想,這才是這段旅程帶給我最大的收穫。

avatar-img
1會員
5內容數
嗨,我是Vincent,歡迎來到我的沙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品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知道如何將你的知識轉變成收入? 這份書單推薦你四本好書,幫助你開始知識變現的第一步。 這四本書涵蓋知識變現的理論模型、案例分享,以及寫作技術的深入探討,讓你對知識變現更有概念。 除此之外,我也替你摘要四本書的重點,為你提供一個全方位的知識變現指南。
這篇文章探討了知識複利的概念,如何把所學變現,並在當前AI快速發展的時代中,重新思考學歷與知識的價值。作者分享了讀書的意義和知識的累積對職場生涯的影響,並介紹了《知識複利:將內容變現,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一書,揭示瞭如何利用知識創造更多的價值,進而實現財務回報。
想知道如何將你的知識轉變成收入? 這份書單推薦你四本好書,幫助你開始知識變現的第一步。 這四本書涵蓋知識變現的理論模型、案例分享,以及寫作技術的深入探討,讓你對知識變現更有概念。 除此之外,我也替你摘要四本書的重點,為你提供一個全方位的知識變現指南。
這篇文章探討了知識複利的概念,如何把所學變現,並在當前AI快速發展的時代中,重新思考學歷與知識的價值。作者分享了讀書的意義和知識的累積對職場生涯的影響,並介紹了《知識複利:將內容變現,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一書,揭示瞭如何利用知識創造更多的價值,進而實現財務回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寫筆記是一種輸入知識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能在未來輸出想法,其價值取決於是否能對輸出產生幫助。如果筆記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未來看到時就不容易能形成完整的內容
Thumbnail
手寫筆記到 Notion 子彈筆記日月誌,探討我的個人管理演變。從學生時期開始,探索了不同的規劃工具,在這過程中提高個人管理效率,保持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和秩序。
Thumbnail
如何用自己的想法卡片,快速組合、輸出成為作品。從『筆記、與想法的不同』到『運用《卡片盒筆記法》直接輸出,寫成短文、長文』都是實用的技巧,尤其對小說創作者相當有幫助。
1. 筆記本 (Notebook) : - 筆記本的特徵是照順序保存,主要用途是作業紀錄。這種方式適合用來記錄課堂筆記或實驗數據,讓你在學習過程中保持有序。筆記本的有序性有助於追蹤學習進度,方便回顧和整理資料。從台大到普渡大學,我發現很多同學都習慣使用筆記本,特別是在記錄長期研究項目時。
Thumbnail
今日的旅程,則要帶大家窺探筆記法在 Heptabase 上的實作。透過介紹,希望大家能開始運用 Heptabase,來為自己的筆記火藥庫大大增強砲彈。步驟一: 建立白板,根據主題創建思考空間。步驟二:建立卡片,包含靈感、文獻、永久、專案筆記。步驟三: 為卡片建立標籤。步驟四: 每 1-2 天...
Thumbnail
提升寫作效率的最佳工具就在這裡!探索 Heptabase 如何通過卡片盒筆記法幫助你視覺化管理。 立刻了解為什麼 Heptabase 是高效寫作的不二選擇!
三年前,我開始鑽研卡片盒筆記法,逐漸體會到做筆記最困難的部分,其實是看見資訊的內部連結。這種筆記方法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資料,還能提升研究的效率和質量。 ▋理解資訊連結 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在於理解和整理資訊之間的關聯性。這並非僅僅是將資訊羅列起來,而是需要將零散的資訊點連結成一個有機
Thumbnail
關於筆記,我們以為有記有保佑,或記得越詳細越好;關於寫作,我們以為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知如何從先前的筆記中來挖寶。許多對筆記的迷思,妨礙人們成為多產的寫作者,使生產力無法提升。看官們,請繼續跟著我的腳步,讓我來跟大家介紹卡片盒筆記法。它的精髓,不僅在於做筆記的方式,更在於做筆記的心態!
Thumbnail
介紹卡片盒筆記法系列 好,我們這個系列是嘗試去看我寫下來的實踐的卡片盒筆記法裡面的筆記。然後,藉由閱讀這些卡片,進而產生想法來製造出更多的卡片。對於對卡片盒筆記法有興趣的人,也可以透過這系列的影片來了解實際執行卡片盒筆記法大致會是怎麼樣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寫筆記是一種輸入知識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能在未來輸出想法,其價值取決於是否能對輸出產生幫助。如果筆記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未來看到時就不容易能形成完整的內容
Thumbnail
手寫筆記到 Notion 子彈筆記日月誌,探討我的個人管理演變。從學生時期開始,探索了不同的規劃工具,在這過程中提高個人管理效率,保持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和秩序。
Thumbnail
如何用自己的想法卡片,快速組合、輸出成為作品。從『筆記、與想法的不同』到『運用《卡片盒筆記法》直接輸出,寫成短文、長文』都是實用的技巧,尤其對小說創作者相當有幫助。
1. 筆記本 (Notebook) : - 筆記本的特徵是照順序保存,主要用途是作業紀錄。這種方式適合用來記錄課堂筆記或實驗數據,讓你在學習過程中保持有序。筆記本的有序性有助於追蹤學習進度,方便回顧和整理資料。從台大到普渡大學,我發現很多同學都習慣使用筆記本,特別是在記錄長期研究項目時。
Thumbnail
今日的旅程,則要帶大家窺探筆記法在 Heptabase 上的實作。透過介紹,希望大家能開始運用 Heptabase,來為自己的筆記火藥庫大大增強砲彈。步驟一: 建立白板,根據主題創建思考空間。步驟二:建立卡片,包含靈感、文獻、永久、專案筆記。步驟三: 為卡片建立標籤。步驟四: 每 1-2 天...
Thumbnail
提升寫作效率的最佳工具就在這裡!探索 Heptabase 如何通過卡片盒筆記法幫助你視覺化管理。 立刻了解為什麼 Heptabase 是高效寫作的不二選擇!
三年前,我開始鑽研卡片盒筆記法,逐漸體會到做筆記最困難的部分,其實是看見資訊的內部連結。這種筆記方法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資料,還能提升研究的效率和質量。 ▋理解資訊連結 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在於理解和整理資訊之間的關聯性。這並非僅僅是將資訊羅列起來,而是需要將零散的資訊點連結成一個有機
Thumbnail
關於筆記,我們以為有記有保佑,或記得越詳細越好;關於寫作,我們以為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知如何從先前的筆記中來挖寶。許多對筆記的迷思,妨礙人們成為多產的寫作者,使生產力無法提升。看官們,請繼續跟著我的腳步,讓我來跟大家介紹卡片盒筆記法。它的精髓,不僅在於做筆記的方式,更在於做筆記的心態!
Thumbnail
介紹卡片盒筆記法系列 好,我們這個系列是嘗試去看我寫下來的實踐的卡片盒筆記法裡面的筆記。然後,藉由閱讀這些卡片,進而產生想法來製造出更多的卡片。對於對卡片盒筆記法有興趣的人,也可以透過這系列的影片來了解實際執行卡片盒筆記法大致會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