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掃碼點餐了嗎?~數位餐飲時代來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許多餐廰開始使用QR CODE線上點餐方式替代人工點餐服務,記憶中應該是疫情期間發展出來的吧!但隨著疫情的結束,QR CODE點餐方式並沒有因此消失,反而越來越多餐廳採用。在客人的餐桌角落裡會貼上一張黑白方格組成的二維碼(Quick Response Code,簡稱QR CODE),餐廳服務人員帶位後會告訴你直接用手機掃碼點餐就可以,之後他就去忙他的了,除非你再呼叫他。

我雖然不是甚麼三C達人,但以我這個年齡的資深公民來說,應該算得上是網路服務的高度使用者了,這個QR CODE點餐系統照理一點也難不倒我。然而,我第一次用它點餐時,還是費了一番功夫才完成任務。總覺得掃碼點餐的界面比紙本的菜單更不容易流覽,手指在手機上滑來滑去,不知怎的原來點的就都不見了,尤其套餐內容選項多樣,在螢幕上加加減減之間,一不小心就出錯,最後還得勞駕服務人員來協助點餐。

QR CODE點餐的設計,初期或許因為疫情期間避免接觸而採用,之後應該是為了節省服務人力、提高點餐效能,避免客人久候的原因吧!但是我自己多次體驗的結果,QR CODE點餐的服務效能未必較好,年輕人或許較無數位障礙,但對稍年長的客人就不見得友善了。更重要的是,用掃碼點餐,缺少了一點人味。傳統的桌邊人工點餐,透過服務人員的推薦及與客人互動,往往可以讓客人更了解這家餐廳的特色菜品及口味,稱職的服務人員還會幫你建議怎麼搭配菜色跟控制份量,讓用餐多了一點與顧客交流的人情味。所以比較高級的餐廳通常是不會用QR CODE點餐的,因為少了面對面的專人服務,怎麼能讓客人感受到用餐的溫度和服務品質呢?

之前《商業周刊》曾引用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稱,在美國有7千個餐廳客戶的菜單管理公司MustHaveMenus指出,餐廳的QR code使用率下降,2023年4月1日到5月16日,掃描總數與2021年同期相比減少27%。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許多人認為在餐桌上拿出手機很沒有禮貌;二是「沒溫度」、「QR code阻礙交流和親密感。」;三是對於不擅長科技的客戶來說,這種菜單很不友善。更驚人的發現是:QR code菜單不但沒有替餐廳省下成本,反而讓客人的消費金額下滑。

美國這個現象還真令我意外,跟我原先認知的QR code點餐的最大效益在節省餐廳成本、提高收益有明顯的現實落差。台灣的狀況如何呢?我並沒有看到正式的官方統計,但感覺台灣的餐廳在疫後不但沒有減少使用QR code點餐的趨勢,反而好像一直在增加,這是因為台灣人比較願意接受數位餐飲的服務?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發布的2024台灣「餐飲業OMO」產業地圖分析指出,線上訂餐及訂位、會員經營、數據分析、會員點數經營系統等OMO數位化工具於疫情後快速滲透進入台灣餐飲產業,調查顯示,2023年導入自動線上訂位與線上點餐系統的餐廳業者比例分別達46.0%及40.7%,這其中尤以速食及連鎖餐飲業者最為顯著。

可見目前在台灣,OMO(Online-Merge-Offline)線上結合線下的商業模式似乎為餐飲業帶來了更多的商機與正面效益。至於因為掃碼點餐取代人工點餐造成的服務人員與顧客較為疏離的問題,許多業者也嘗試改良線上平台的設計,利用線上平台與顧客保持互動,並收集顧客反饋,持續改善服務品質。

雖然餐飲業的數位化,的確在線上訂位、點餐的效率方面提供了更迅速便利的服務,但我仍然更喜歡看到微笑的服務人員在我桌邊「說菜」的親切交流,精緻的飲食文化也不應該被效率及制式化的點餐機所控制。你能想像如果有一天米其林餐廳也要你用QR code掃碼點餐的場景嗎?我想我是不會願意用掃碼點餐去點一客2000元的套餐來吃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巫里老媽的沙龍
3會員
13內容數
巫里老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清明假期,少不了在家吃一頓潤餅餐,這可是每年必有的過節儀式,也是我從小到大沒間斷過的「習慣」。 儘管在家製作潤餅餐有點費事,但我總是樂此不疲,不嫌麻煩地做一整桌滿滿的潤餅餡料,全家人圍桌而坐,自己選自己喜歡的料、各捲各的潤餅,比起年夜飯的圍爐火鍋還更有儀式感。
Thumbnail
2025/04/20
清明假期,少不了在家吃一頓潤餅餐,這可是每年必有的過節儀式,也是我從小到大沒間斷過的「習慣」。 儘管在家製作潤餅餐有點費事,但我總是樂此不疲,不嫌麻煩地做一整桌滿滿的潤餅餡料,全家人圍桌而坐,自己選自己喜歡的料、各捲各的潤餅,比起年夜飯的圍爐火鍋還更有儀式感。
Thumbnail
2025/03/31
能夠自主地安排生活、隨興地尋找生活樂趣,不受上下班時間的擺佈,就是退休最令人快樂的事了!我依然很享受現在這種慢活的節奏,每天日上三竿從一杯拿鐵開始,到夜深人靜敲鍵盤的獨享時刻,都是以往不曾有過的自在與逍遙!
Thumbnail
2025/03/31
能夠自主地安排生活、隨興地尋找生活樂趣,不受上下班時間的擺佈,就是退休最令人快樂的事了!我依然很享受現在這種慢活的節奏,每天日上三竿從一杯拿鐵開始,到夜深人靜敲鍵盤的獨享時刻,都是以往不曾有過的自在與逍遙!
Thumbnail
2025/03/07
今年農曆年後安排了一趟澳洲布里斯本及黃金海岸的家庭旅遊,想著應該在台北陰冷的冬天去正值盛夏的澳洲,享受一下澳洲的蔚藍海洋及豔陽。澳洲的藍天、碧海、綠林、隨處可見的飛鳥、爬蟲及廣大的土地,不知不覺讓人全身都放鬆了!
Thumbnail
2025/03/07
今年農曆年後安排了一趟澳洲布里斯本及黃金海岸的家庭旅遊,想著應該在台北陰冷的冬天去正值盛夏的澳洲,享受一下澳洲的蔚藍海洋及豔陽。澳洲的藍天、碧海、綠林、隨處可見的飛鳥、爬蟲及廣大的土地,不知不覺讓人全身都放鬆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許多國家的商店與餐廳都導入自助結帳、自助點餐系統,這樣的趨勢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方向。人工智慧的發展更加推動了自助結帳與無人化商店的普及。這篇文章介紹了在日本旅遊時發現的自助收銀機更進化的情況,以及在歐洲的自助點餐機和無人化商店的發展。自助結帳或是人工結帳,你更喜歡哪一種呢?
Thumbnail
許多國家的商店與餐廳都導入自助結帳、自助點餐系統,這樣的趨勢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方向。人工智慧的發展更加推動了自助結帳與無人化商店的普及。這篇文章介紹了在日本旅遊時發現的自助收銀機更進化的情況,以及在歐洲的自助點餐機和無人化商店的發展。自助結帳或是人工結帳,你更喜歡哪一種呢?
Thumbnail
任何的無人實體餐飲或是商店,以後只會越來越多,現在各國都是在測試 0>1很慢 1之後就很快,這是我從智慧型手機就說過的習慣產業術語 到2019年說電動車產業也都是一樣的劇本 自助加油站 自助結帳都是緩慢前進但是一旦到了一個關鍵轉折週期,就會加速 無人商店也是一樣,現在覺得慢,之後就會忽然
Thumbnail
任何的無人實體餐飲或是商店,以後只會越來越多,現在各國都是在測試 0>1很慢 1之後就很快,這是我從智慧型手機就說過的習慣產業術語 到2019年說電動車產業也都是一樣的劇本 自助加油站 自助結帳都是緩慢前進但是一旦到了一個關鍵轉折週期,就會加速 無人商店也是一樣,現在覺得慢,之後就會忽然
Thumbnail
現在許多地方都是是手機點菜,要掃QR Code,小小的螢幕許多餐點,兩人討論了一下就點了菜,一個雙響丼,一個咖哩飯。確定送餐前問你怎麼付款,我愣了一下,還是到櫃檯結了帳。現今的支付方式逐漸擴展至支援電子工具,如街口支付、linepay等。與以前相比,現在與金錢接觸的機會愈來愈減少。這樣的轉變有其優缺
Thumbnail
現在許多地方都是是手機點菜,要掃QR Code,小小的螢幕許多餐點,兩人討論了一下就點了菜,一個雙響丼,一個咖哩飯。確定送餐前問你怎麼付款,我愣了一下,還是到櫃檯結了帳。現今的支付方式逐漸擴展至支援電子工具,如街口支付、linepay等。與以前相比,現在與金錢接觸的機會愈來愈減少。這樣的轉變有其優缺
Thumbnail
常常覺得現在這世代開直播的人自然而然的做直播這件事,從一開始不明白的這東西誰看,到現在自己只看人開直播,我分析了我這時間的轉變
Thumbnail
常常覺得現在這世代開直播的人自然而然的做直播這件事,從一開始不明白的這東西誰看,到現在自己只看人開直播,我分析了我這時間的轉變
Thumbnail
行動支付,廣義的概念為藉由網路並以任何移動存取設備啟動的支付行為,像是利用手機、平板、語音、訊息等方式付款,皆能被歸類在廣義的行動支付下。因此大家常說的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大多隸屬於廣義的行動支付底下。
Thumbnail
行動支付,廣義的概念為藉由網路並以任何移動存取設備啟動的支付行為,像是利用手機、平板、語音、訊息等方式付款,皆能被歸類在廣義的行動支付下。因此大家常說的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大多隸屬於廣義的行動支付底下。
Thumbnail
當行動支付市場如此磅礴,業者紛紛想改善現階段行動支付的不便之處,因此,QRcode 共通碼就此誕生,但共通碼在支付新時代能夠順利推行嗎?目前發展的現況又是如何?是否面臨了困境與瓶頸?今天就一起來看馬克怎麼說!
Thumbnail
當行動支付市場如此磅礴,業者紛紛想改善現階段行動支付的不便之處,因此,QRcode 共通碼就此誕生,但共通碼在支付新時代能夠順利推行嗎?目前發展的現況又是如何?是否面臨了困境與瓶頸?今天就一起來看馬克怎麼說!
Thumbnail
大概是從去年或前年開始吧,因為疫情關係,台灣開始發展出QR Code掃碼的實聯制方式來取代每進出一個店家都要排隊在那邊寫一堆資料的時間。(最近才剛正式取消進出店家要實名制的手續,一時之間還有點不習慣呢,每次進入店家前都已經準備拿出手機的起手式,好像突然少了甚麼步驟一樣😅)
Thumbnail
大概是從去年或前年開始吧,因為疫情關係,台灣開始發展出QR Code掃碼的實聯制方式來取代每進出一個店家都要排隊在那邊寫一堆資料的時間。(最近才剛正式取消進出店家要實名制的手續,一時之間還有點不習慣呢,每次進入店家前都已經準備拿出手機的起手式,好像突然少了甚麼步驟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