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藝中心2024馬戲節】《身為問題兒童的我,從一出生就成為這個美好世界的慢性病》

【北藝中心2024馬戲節】《身為問題兒童的我,從一出生就成為這個美好世界的慢性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攝影:Paul Chao)

(攝影:Paul Chao)

來看這個國人自創的馬戲作品,作品標題很長,很像某種日本動畫的名稱,但卻充滿詩意,也概括了整部作品的核心精神。

從「問題」出發,但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與「問題」共處,擁抱這樣的問題,欣賞所有的美好、不美好與其他。

由北藝中心2023年馬戲棚計畫延伸出來的自製作品《身為問題兒童的我,從一出生就成為這個美好世界的慢性病》,邀請陳武康和周伶芝擔任創作概念,並和表演者王健銘、朱宸祐、吳政穎、陳宥任和黃翊共同創作,他們一起探討「馬戲」的本質,從「問題兒童」這個命題為出發點,追溯作為表演者,一路在追求完美過程中所面臨的掙扎與挑戰,並實踐他們作為藝術創作者的大膽、浪漫且實驗的奇想。

raw-image


王健銘:在《問題兒童》中探索表演的無限可能

熱愛馬戲的表演者王健銘,畢業於北藝大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表演組,他在《問題兒童》中,將身體視為接收器,透過與物件的互動,探索表演的無限可能。他認為,大型物件直接影響身體姿態,而小型物件則能創造獨特的節奏。他特別享受在失敗中尋找創作靈感,例如在丟接物件時,關注物件掉落瞬間身體的變化。

王健銘認為,與觀眾保持適當的距離是表演的關鍵。他喜歡在表演中與觀眾互動,甚至不介意挑戰觀眾的界限。他強調,誠實地面對自己,探索內心深處的想法,是創作的原動力。

朱宸祐:從問題兒童到舞台上的舞者

朱宸祐曾經當過廚師,綽號也叫廚師,2015年就讀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時,開始學習與接觸馬戲表演。他表示,從小就是個「問題兒童」,經常在傳統教育體制下感到格格不入。他回憶起學生時代,因學習障礙和個性叛逆而常被老師貼上標籤,但他在表演藝術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在《問題兒童》這個作品中,朱宸祐以雜耍道具「圈」為媒介,探討他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境和挑戰。他提到,在學習雜耍的過程中,他經歷無數次的失敗和挫折,但他從未放棄。他將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與他在傳統教育體制下的反抗精神連結起來。

raw-image


黃翊:與扯鈴共舞,探索自我與表演的邊界

以扯鈴為專長的表演者黃翊,從小就對扯鈴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在傳統教育體制下,他卻被貼上了「問題兒童」的標籤。然而,正是這種與體制的衝突,讓他更加堅定了對表演藝術的追求。

在《問題兒童》裡,黃翊以大量的扯鈴為媒介,探索他與物件、與世界的關係。他將這些年累積下來的扯鈴,視為自己成長的見證,並透過與它們的互動,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經驗。

陳宥任:在灰色地帶尋找自我

陳宥任畢業於台灣戲曲學院,表演跨足行為藝術、戲劇、舞蹈、馬戲,擅長默劇小丑,他表示從小也因為與眾不同而被貼上「問題兒童」的標籤。他將過往經歷轉化為藝術,探索自我認同與社會期待之間的矛盾。

這次他以布拉圈為媒介,呈現一個遊走在灰色地帶的自我。他試圖擺脫傳統雜耍技法的束縛,透過肢體和空間的運用,傳達出內心的掙扎與困惑。

陳宥任表示,藉由這個作品,他希望能和那些曾感到格格不入的人產生共鳴。他認為,每個人都曾因與社會期待不符而感到迷惘,但這並不代表這樣不符合期待是錯誤的。


吳政穎:以棍子說故事,探索表演的可能性

吳政穎來自高雄,最初以火舞、街頭表演開啟了他的演出旅程,他畢業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現在從事馬戲創作和劇場表演。吳政穎表示,他從小熱愛陣頭,並將這種熱情延續到對棍術的鑽研。在《問題兒童》這個作品中,他以棍術為核心,發揮想像力探索不一樣的表現可能。

吳政穎認為,馬戲表演在展現技巧之外,也傳達了自我,他希望透過這個作品,將自己多年來對棍術的理解和情感傳達給觀眾,也會加入一些實驗性的元素。他希望觀眾能夠從他的表演中感受到他對表演藝術的熱情和對生命的獨特見解。

avatar-img
李欣恬的藝文筆記。Artsy Tea Talk
37會員
134內容數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如果你也相信文字報導的力量,歡迎持續關注我的粉專和文字。我會盡我所能地訪問、盡可能地寫,願字裡行間的一切,有天成為你願意一再造訪的天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國光劇團攜手翃舞製作,推出京劇與現代舞跨界新作《精衛》,將於4月26至27日在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登場。以《山海經》中銜石填海的精衛鳥為靈感,穿越神話與歷史,透過詩歌、戲曲與舞蹈的交融,探索歷史人物汪精衛的詩人靈魂。 《精衛》從神話視角出發,精衛鳥(黃宇琳飾)在海天交界與汪精衛的詩魂相遇。汪精衛(
導演吳念真「人間條件」系列,幾乎每集都會以一首主題曲貫穿情感核心,《人間條件四:一樣的月光》選用蘇芮的經典名曲《一樣的月光》,今晚在國家戲劇院將會是睽違16年後的首登場,之後要到高雄、台中、台南等地巡迴演出。 在今日下午總彩排記者會上,原卡司黃韻玲、林美秀、
在多項國際比賽上表現出眾的新生代鋼琴家劉舒涯(Sophia Liu)如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她的演奏展現純熟的技巧,也流露出一種超越年齡的成熟情感,2008年出生、現年16歲的她,像是內在有個老靈魂,對於音樂與人生的思考都很透徹、成熟。從4歲時在日本接觸到琴鍵,到如今的音樂舞台,劉舒涯的音樂旅程
國光劇團攜手翃舞製作,推出京劇與現代舞跨界新作《精衛》,將於4月26至27日在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登場。以《山海經》中銜石填海的精衛鳥為靈感,穿越神話與歷史,透過詩歌、戲曲與舞蹈的交融,探索歷史人物汪精衛的詩人靈魂。 《精衛》從神話視角出發,精衛鳥(黃宇琳飾)在海天交界與汪精衛的詩魂相遇。汪精衛(
導演吳念真「人間條件」系列,幾乎每集都會以一首主題曲貫穿情感核心,《人間條件四:一樣的月光》選用蘇芮的經典名曲《一樣的月光》,今晚在國家戲劇院將會是睽違16年後的首登場,之後要到高雄、台中、台南等地巡迴演出。 在今日下午總彩排記者會上,原卡司黃韻玲、林美秀、
在多項國際比賽上表現出眾的新生代鋼琴家劉舒涯(Sophia Liu)如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她的演奏展現純熟的技巧,也流露出一種超越年齡的成熟情感,2008年出生、現年16歲的她,像是內在有個老靈魂,對於音樂與人生的思考都很透徹、成熟。從4歲時在日本接觸到琴鍵,到如今的音樂舞台,劉舒涯的音樂旅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