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關於台灣四大族群 身為台灣人所應該要知道的那些事—《臺灣族群史解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臺灣社會中流傳許多關於族群的說法,然而想釐清這些說法的真相,卻不是簡單的事情。

raw-image


說到台灣的四大族群,每個生長在台灣的人大概都不陌生,但在基本的架構之下,包含客家、閩南、外省與原住民等,不論族群本身或彼此之間,或許都藏著一些我們可能不曾思考過的謎題。甚至是在過去的教育過程當中,這些從未被解答的謎題,也可能無形中形成我們對於族群的迷思。

作為一個多族群的國家,理解每個族群本身的文化,建立對族群的正確認知,不論對於族群共榮或社會穩定,甚至是認識歷史本身都極為關鍵,這也是為什麼,這本《臺灣族群史解謎:揭開平埔、外省、客家、福佬的歷史謎團》值得更多台灣讀者看見。

六篇論文改寫而成 打破那些關於族群的迷思

《臺灣族群史解謎》由社會學者葉高華所著,他在這本作品當中集結了六篇自己在過去撰寫、關於台灣族群的論文,並且嘗試藉由資料分析與推論,來帶領讀者看見台灣族群的基本樣態。包含「福佬人」與「閩南人」兩種稱呼之間的差異、閩客之間的互動、日治時期的戶口調查可能的誤差,以及平埔族認同、外省族群的數量及他們的語言是否在戰後的社會具備教育優勢等,書中的內容不只橫跨了族群也貫穿了臺灣近現代歷史,並且在近幾年才解密的資料幫助之下,嘗試破除一些過去對於族群的偏差想像。

相較於總是在打架,其實閩客也有不少融合的案例;平埔族血統是不是真的普遍存在於現代社會,並且為何到現在還必須要爭取自己的原住民身份;還有在語言文化的強勢殖民下,某種程度上導致母語衰弱的「說華語」迷思,這些都是作者在書中,藉由資料搜集與數據比對嘗試回答的問題。儘管關於統計的有些數據並不是那麼好懂,但光是觀察作者如何找到能夠證明自己觀點的數據,特別是他為了從一片資料海中找到相關的佐證,就像是偵探一般的思考模式,也足以讓讀者感到驚奇。

從統計與資料推導 讓我們更認識曾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

儘管如此,《臺灣族群史解謎》其實是一本會讓人感覺到可惜的作品,因為各篇僅用「台灣族群」作為大框架,缺乏更強烈的連結,讓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顯得薄弱,連帶讓整本作品顯得有點失焦。尤其是考量到書中的每一個篇章其實都很有趣且重要,更會讓人擔心可能有讀者會因為內容看起來太龐雜,而錯過裡面寶貴的知識。

書中想要呈現的那個社會,老實說距離現在也才不過一個世紀、甚至只有幾十年,但在作者的努力下,讀者也可以深刻感覺到,在當時普查並不盛行、紀錄極度稀缺的情況下,想要重建那樣的真實社會有多麽困難。儘管書中窮盡一切能夠呈現的,只是可信度很高的推測,依舊沒有辦法完全確定就是真實的社會樣態,但至少他讓我們能夠以更加開放的視角,去想像過去的台灣社會,同時也讓我們的未來有獲得更多可能性。


內容總結
臺灣族群史解謎:揭開平埔、外省、客家、福佬的歷史謎團
5
/5
📅每週介紹一本書 (國定假日不定期加碼) 主成分:臺灣文化、社會科學、歷史、文學 ⚠️不含投資、雞湯書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對於有毒的生物,人們長久以來抱持著混雜著厭惡跟恐懼的情感,但在可能奪取生命的表象之下,牠們其實也是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甚至可能是面對疾病時,能夠戰勝病魔的關鍵。
4/5毒特物種:從致命武器到救命解藥,看有毒生物如何成為地球上最出色的生化魔術師
觀察這些在時間上相對接近的強人與動盪,或許有助於我們回望、理解過去的威權歷史,讓人重新體會民主的珍貴價值;而南蘇丹本身的特殊性,也能夠讓我們清楚看見國際政治的複雜交錯,以及我們極度依賴的美國和民主,其實也有其侷限性與盲點。
5/5苦土之囚:世上最年輕國家南蘇丹的希望與絕望
《林村的故事:一個村書記眼中的新中國變遷》是一本由人類學家黃樹民撰寫,關於中國近現代史的民族誌,他在1984年來到當時才剛開放沒多久的「新中國」,並且以廈門市郊的林村為研究場域,開始了他的田野調查。
5/5林村的故事:一個村書記眼中的新中國變遷
《流行歌年代記》由歷史學者黃裕元所著,是一本主要聚焦在臺灣早期流行歌的核心關鍵——「翻唱歌曲」的著作;在這本書當中分成18個章節,各自以不同的標題,來呈現早期台灣流行歌的各個樣貌。
4/5流行歌年代記
藉由家人的口述、歷史資料的搜集,她重建了祖母與台灣礦業緊密交織的一生,並且為整個歷史進程留下了紀錄;儘管就像作者說的,這些文字並沒有辦法呈現出當時礦工們的完整情境,但至少它嘗試避免了作者的家庭中,甚至是整個社會的世代,在階級轉換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經驗斷裂。
5/5末代女礦工:海山煤礦,與一位社會學者對礦工阿嬤的生命考掘
一般民眾通常對《憲法》甚至還不如交通法規來得熟悉,但廣義上來說,它其實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藉由各種案例,作者黃崇祐也企圖在《提著菜籃聊憲法》這本著作當中證明這件事。
3/5提著菜籃聊憲法:原住民、移工、同婚、流浪犬、區塊鏈……20件你必須了解的基本人權大小事
對於有毒的生物,人們長久以來抱持著混雜著厭惡跟恐懼的情感,但在可能奪取生命的表象之下,牠們其實也是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甚至可能是面對疾病時,能夠戰勝病魔的關鍵。
4/5毒特物種:從致命武器到救命解藥,看有毒生物如何成為地球上最出色的生化魔術師
觀察這些在時間上相對接近的強人與動盪,或許有助於我們回望、理解過去的威權歷史,讓人重新體會民主的珍貴價值;而南蘇丹本身的特殊性,也能夠讓我們清楚看見國際政治的複雜交錯,以及我們極度依賴的美國和民主,其實也有其侷限性與盲點。
5/5苦土之囚:世上最年輕國家南蘇丹的希望與絕望
《林村的故事:一個村書記眼中的新中國變遷》是一本由人類學家黃樹民撰寫,關於中國近現代史的民族誌,他在1984年來到當時才剛開放沒多久的「新中國」,並且以廈門市郊的林村為研究場域,開始了他的田野調查。
5/5林村的故事:一個村書記眼中的新中國變遷
《流行歌年代記》由歷史學者黃裕元所著,是一本主要聚焦在臺灣早期流行歌的核心關鍵——「翻唱歌曲」的著作;在這本書當中分成18個章節,各自以不同的標題,來呈現早期台灣流行歌的各個樣貌。
4/5流行歌年代記
藉由家人的口述、歷史資料的搜集,她重建了祖母與台灣礦業緊密交織的一生,並且為整個歷史進程留下了紀錄;儘管就像作者說的,這些文字並沒有辦法呈現出當時礦工們的完整情境,但至少它嘗試避免了作者的家庭中,甚至是整個社會的世代,在階級轉換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經驗斷裂。
5/5末代女礦工:海山煤礦,與一位社會學者對礦工阿嬤的生命考掘
一般民眾通常對《憲法》甚至還不如交通法規來得熟悉,但廣義上來說,它其實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藉由各種案例,作者黃崇祐也企圖在《提著菜籃聊憲法》這本著作當中證明這件事。
3/5提著菜籃聊憲法:原住民、移工、同婚、流浪犬、區塊鏈……20件你必須了解的基本人權大小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截至2024年5月的統計,目前台灣新住民的人數大約57萬人,已經快要超過60萬的原住民人口數,占台灣總人口比例將近2.5 %,而新住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對於這塊全新的環境他們在生活或文化上都需要多方的調適,以下我們就來看新住民在台灣面對什麼樣的困境?
Thumbnail
AI發展快速的時代,更需要回頭檢視台灣土地上之不同民族、文化、歷史。
Thumbnail
6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臺灣地方特色的書籍,橫跨東南西北、從飲食聊到建築、自文學連接歷史,通通集合在這次的選書中。 誠摯邀請你與我們一起在紙上走讀臺灣,挖掘日常中的地方特色!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台灣自成一格」(自治)這一政治議題,已經深化為社會議題與文化議題—「政治」已滲入「社會層面」、「社會」已滲入「文化層面」。表示,長一輩過去的努力已經開花結果,體現於新一世代的身上。
Thumbnail
臺灣人,是指在臺灣由多個移民族群與原住民族群所構成的族群,首先是最先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接著於17世紀左右遷徙的漢族的閩南與客家移民、最後於1945年以後遷徙的外省移民,另外還有在往後不同年代的新住民。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截至2024年5月的統計,目前台灣新住民的人數大約57萬人,已經快要超過60萬的原住民人口數,占台灣總人口比例將近2.5 %,而新住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對於這塊全新的環境他們在生活或文化上都需要多方的調適,以下我們就來看新住民在台灣面對什麼樣的困境?
Thumbnail
AI發展快速的時代,更需要回頭檢視台灣土地上之不同民族、文化、歷史。
Thumbnail
6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臺灣地方特色的書籍,橫跨東南西北、從飲食聊到建築、自文學連接歷史,通通集合在這次的選書中。 誠摯邀請你與我們一起在紙上走讀臺灣,挖掘日常中的地方特色!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台灣自成一格」(自治)這一政治議題,已經深化為社會議題與文化議題—「政治」已滲入「社會層面」、「社會」已滲入「文化層面」。表示,長一輩過去的努力已經開花結果,體現於新一世代的身上。
Thumbnail
臺灣人,是指在臺灣由多個移民族群與原住民族群所構成的族群,首先是最先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接著於17世紀左右遷徙的漢族的閩南與客家移民、最後於1945年以後遷徙的外省移民,另外還有在往後不同年代的新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