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與惡意無關!從生物的角度認識毒素存在的真正用意—《毒特物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牠們經由演化而產生的毒素,讓牠們比人類更了解人類的身體。我們如果想要學習這些動物所傳授關於人類的知識、關於生命的知識,唯一的方式就是讓牠們好好活著。

raw-image


喜歡閱讀自然類書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們總是可以讓人在理解自然奧妙的同時,也一次次打破人們的刻板印象,就算是看似簡單的物種,也能夠看出生命的巧思。對於有毒的生物,人們長久以來抱持著混雜著厭惡跟恐懼的情感,但在可能奪取生命的表象之下,牠們其實也是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甚至可能是面對疾病時,能夠戰勝病魔的關鍵。

為那些因毒而惡名昭彰的物種平反

《毒特物種:從致命武器到救命解藥,看有毒生物如何成為地球上最出色的生化魔術師》是一本關於有毒生物的書,作者克莉絲蒂・威爾柯斯特(Christie Wilcox)長期研究有毒動物,並且也是一位科普作家。在這本作品當中,她集結了包含水母、螺類、蜘蛛、蜂、爬蟲類、蛇類等,甚至是鴨嘴獸,各種在人類歷史上,因為含有劇毒而惡名昭彰的生物;儘管大部分是在說明他們毒液的可怕之處,卻也不得不讓人讚嘆生物演化的細緻。當然,其中也有不少為被污名化的生物,像是希拉怪獸(美國毒蜥)等,平反的內容。

嘗試用演化的角度,某種程度上也就是生物本身的角度,作者讓我們看見每一種毒素都有它的功用。防禦或獵食,針對爬蟲類、哺乳類或魚類,其中的每個成分都具有各自的意義。它們是因為天擇而產生的極致智慧,為了生存而出現的設計,尤其在大量的故事和作者的親身經驗之下,也讓這些內容變得更加生動且有趣。另一方面,因為這些毒物的作用,同時也能夠讓我們回頭看見細胞中對應的構造,在更了解人類物種的同時,甚至開發出針對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藥物。

醫療效果很重要 但生物的演化更引人入勝

當然,《毒特物種》還是一本有關科學的書,尤其對於並不是那麼熟悉毒物學、毒素學,甚至是細胞學的一般民眾,還是有一些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讀懂的作品;但就作者的意圖來說,這本作品應該可以說已經達到讓人們更了解這些經常被污名化生物的目的。

雖然「醫療」是作者企圖引發讀者關心的亮點,但其實光是看到生物們只是靠著演化,就衍生出如此繁複的構造,這件事本身就足以讓人印象深刻,並且對於這些物種有了不一樣的想法。就如同書名說的,它們的「毒」,正是牠們「獨特」且無可取代的珍貴價值。

(本文與華藝電子書合作,完整文章請參考 https://reurl.cc/lNLlrv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52會員
452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2025/04/19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Thumbnail
2025/04/19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Thumbnail
2025/04/12
20年來的創作是他對於真實世界的觀察,並且企圖藉由電影來與觀眾溝通;相較於給予一段有始有終的故事,他更希望把讓作品跟隨觀者的生命而延續、發酵,直到後者的生命終結才劃下句點。
Thumbnail
2025/04/12
20年來的創作是他對於真實世界的觀察,並且企圖藉由電影來與觀眾溝通;相較於給予一段有始有終的故事,他更希望把讓作品跟隨觀者的生命而延續、發酵,直到後者的生命終結才劃下句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到毒液生物,你是否只想到蛇、蠍子、蜘蛛?事實上,自然界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毒」。 而且,放毒並不是一定要夠大隻才能做的事情!眼睛看不到的生物,照樣可以放毒。 連不會動的植物,也想出各種放毒妙招,不必吃它也可以被毒得哇哇叫--如果還能叫的話!
Thumbnail
想到毒液生物,你是否只想到蛇、蠍子、蜘蛛?事實上,自然界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毒」。 而且,放毒並不是一定要夠大隻才能做的事情!眼睛看不到的生物,照樣可以放毒。 連不會動的植物,也想出各種放毒妙招,不必吃它也可以被毒得哇哇叫--如果還能叫的話!
Thumbnail
即便是令人厭惡的蚊子,也能一方面在3C傷眼勞神的現實中,經由用拳頭抓取來訓練動態視覺與出拳的精準,另一方面卻又能體會覺悟到沒有殺意的自己,無意間已經被魚兒教會要溫柔地對待每一個生命。
Thumbnail
即便是令人厭惡的蚊子,也能一方面在3C傷眼勞神的現實中,經由用拳頭抓取來訓練動態視覺與出拳的精準,另一方面卻又能體會覺悟到沒有殺意的自己,無意間已經被魚兒教會要溫柔地對待每一個生命。
Thumbnail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值得學習的精神嗎?由日本生物學者稻垣榮洋所創作的《生物轉大人的種種不可思議》一書之中,就以動物和植物的生長方式,反思人類的生活。提到生物學,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好像很深奧,然而這本書讀起來意外的很輕鬆,而且常常會有讓人讀了點頭如搗蒜的內容,個人覺得非常有趣,值得一讀!
Thumbnail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值得學習的精神嗎?由日本生物學者稻垣榮洋所創作的《生物轉大人的種種不可思議》一書之中,就以動物和植物的生長方式,反思人類的生活。提到生物學,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好像很深奧,然而這本書讀起來意外的很輕鬆,而且常常會有讓人讀了點頭如搗蒜的內容,個人覺得非常有趣,值得一讀!
Thumbnail
★在這個病菌橫行、感染危機四伏的時刻, 酒精、消毒水、殺菌劑、抗生素、抗病毒藥… 誰才是我們人類的終極保命武器? 答案或許跌破眾人眼鏡,竟然是微生物自己!   ●這本書裡所講的是我們每天打交道的對象: 微生物,例如細菌(Bakterien)、真菌(Pilz)和病毒(Virus)─ 這是一個非
Thumbnail
★在這個病菌橫行、感染危機四伏的時刻, 酒精、消毒水、殺菌劑、抗生素、抗病毒藥… 誰才是我們人類的終極保命武器? 答案或許跌破眾人眼鏡,竟然是微生物自己!   ●這本書裡所講的是我們每天打交道的對象: 微生物,例如細菌(Bakterien)、真菌(Pilz)和病毒(Virus)─ 這是一個非
Thumbnail
這是一本生物課本 講述生物學的觀念的書籍,完全不是我會主動去看的書,但我是被他的封面給騙到了,封面上有好幾種動植物、人類所以我下意識的覺得這是一本在講各種不同動物如何生存之類的內容,但其實不是。
Thumbnail
這是一本生物課本 講述生物學的觀念的書籍,完全不是我會主動去看的書,但我是被他的封面給騙到了,封面上有好幾種動植物、人類所以我下意識的覺得這是一本在講各種不同動物如何生存之類的內容,但其實不是。
Thumbnail
你,從來不只是你, 而是你,加上一大群微生物。 一本讓祖克柏放床頭、比爾.蓋茲撰文推薦 大開你我眼界的微生物解謎之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年度百大注目好書 ●一推出旋即與《自私的基因》共列科普經典 ●《經濟學人》、《史密森尼》雜誌、《科學大眾》、《科學》期刊、《衛報》、《泰晤士報》等二十餘家國際
Thumbnail
你,從來不只是你, 而是你,加上一大群微生物。 一本讓祖克柏放床頭、比爾.蓋茲撰文推薦 大開你我眼界的微生物解謎之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年度百大注目好書 ●一推出旋即與《自私的基因》共列科普經典 ●《經濟學人》、《史密森尼》雜誌、《科學大眾》、《科學》期刊、《衛報》、《泰晤士報》等二十餘家國際
Thumbnail
讓無菌實驗鼠吃下其他老鼠的大便,可以讓實驗鼠出現跟大便主人類似的性格----更畏縮或更能探索四方。有趣的是,有些細菌可以讓老鼠的游泳能力變好。知名的弓漿蟲則會讓老鼠變得不怕貓的氣味,甚至因為貓尿挑起性慾,這讓受感染的老鼠較容易被貓吞食,協助弓漿蟲的散播。
Thumbnail
讓無菌實驗鼠吃下其他老鼠的大便,可以讓實驗鼠出現跟大便主人類似的性格----更畏縮或更能探索四方。有趣的是,有些細菌可以讓老鼠的游泳能力變好。知名的弓漿蟲則會讓老鼠變得不怕貓的氣味,甚至因為貓尿挑起性慾,這讓受感染的老鼠較容易被貓吞食,協助弓漿蟲的散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