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製作動機
去年我讀了《認知覺醒》,書中提到一個重要的概念:「清楚、明確」。我們的困惑與拖延,往往源於不明確的狀態,而當我們能將問題寫下時,代表已經經歷了一次思考過程,這樣的狀態更有助於自我成長與行動力的提升。
這幾年來在分享模板的過程中,我常聽到朋友們提到「規劃」與「回顧」的難題。規劃方面,市面上已有許多基於 OKR 或 GTD 架構的模板,但「回顧」呢?如何將它與目標管理結合?
事實上,「規劃」與「回顧」在時間序列上有本質差異:規劃是事件發生前的行為,而回顧則是事件發生後的檢視。既然如此,為何要將兩者硬性結合?分開管理,反而能更有條理地處理不同需求。模板架構
這次設計的模板,除了「目標 ⮂ 專案 ⮂ 任務」的基礎架構外,還加入了「年回顧」與「日誌」,以更全面地支持規劃與反思。

如果想簡化架構,可以參考以下文章:Notion § 擬定目標、今年夏天~我的待辦清單,有說明欄位設置、製作步驟和應用的範例,這裡將重點放在「年回顧」與「日誌」的設計與應用。
日誌
可以簡單理解為日記,記錄每天完成的事情。會有這個設置的原因有幾個:
- 時間對應性:任務計劃的時間與實際執行時間可能不同,日誌能更準確記錄完成情況。
- 功能擴展性:
- 習慣追蹤:使用Checkbox做成打卡表。
- 記帳功能:記錄每日花費。
- 心情日記:用顏色標記當日情緒,視覺化心情變化。
年回顧
人生中的許多大目標(如買房、結婚)往往需要多年完成,因此年回顧不僅是檢視過去,更是為未來規劃提供基礎。這次的模板特別強調透過回顧來調整方向,讓經歷產生複利效應。
年回顧問題集
模板參考了 Year Compass 的架構,並結合 Steph Ango 的「年度 40 問」進行修改,以更符合實際需求。
Year Compass
Year Compass 自 2012 年起免費提供回顧一年的模板,幫助用戶釐清過去與未來的狀態。他們的多語言版本(包括中文)雖有些翻譯問題,但仍然值得一試。
- 官網:https://yearcompass.com/tw/。
-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YearCompass。
- IG:https://www.instagram.com/yearcompass/。
- 2024<|>2025 活動: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22046307312471。
40 questions
Steph Ango 的「年度 40 問」與「十年版本」提供了更深入的自我探索框架,適合進一步挖掘內心(我覺得很適合做快問快答😆)。
結語
想下載模板的朋友,請點擊 👉 Year Compass。
透過規劃與回顧,我們能將過去的經歷轉化為未來的力量,讓這些記錄與反思成為成長的助力,為人生的下一步奠定基石吧!
F = P(1 + i)n
只要每天改善 1%,持續 365 天, 一年後的自己將比現在強大 37 倍。 -- 三木谷浩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