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7:台糖與美援時代的新里程:臺灣氰胺公司與歐羅肥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收聽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383po6g000701v421vgft3c


哈囉,大家好,我是軒豪,歡迎您收聽「甜言蜜史話糖史」第17集的播出,今天我們要講的依舊是美援時代台糖公司所發展的事業,上回我們講健素糖與新營副產加工廠,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氰胺公司」與其知名的產品「歐羅肥」。

說「氰胺公司」成立,是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首宗外商來臺投資案。主要的原因是這樣,你知道我們製糖過程中會產生一種作叫「糖蜜」的產物,這個糖蜜可以拿來發酵酒精、可以拿作健素糖,也可以做飼料營養添加劑以及以發酵方法生產抗生素,而在民國45年(1956年)時,台糖公司利用發酵方法製造一種含有氯四環黴素(俗稱金黴素)的家畜補助飼料,來供給飼養的豬隻,這家畜補助飼料也就是後來「歐羅肥」的前身。

台糖養豬事業的起源

台糖的養豬事業起源於民國41年(1952年),當時台糖通過養豬計畫,決定發展養豬事業;隔年,民國42年(1953年)台糖公司聘請台大教授戈福江指導如何將傳統養豬方式轉為企業化經營的養豬模式,在戈福江教授的指導下,台糖公司自始開創臺灣企業化養豬的先河。

由於開始企業養豬,台糖對於飼料的要求就十分講究。根據台糖公司出版的《糖業手冊》記載,當時製造飼料有一定的要求,飼料成分必須是黃豆粉、花生粉、酵母、狼尾草、樹薯渣、糖蜜、鳳梨皮、甘蔗梢頭部以及牛脂等等,而這些飼料成分來源大部分來自各地糖廠的副產加工廠,比如黃豆及花生是來自高雄農化廠、酵母來自新營酵母廠、狼尾草、樹薯渣則來自埔里加工廠、鳳梨皮遠自台東鳳梨加工廠、甘蔗梢及糖蜜則來各糖廠。而以上副產加工廠,都是利用美援資金所建。

但飼料只有這些還是不夠,因為除了讓豬隻長得快,也要顧及肉質鮮美以及確保豬隻在生長過程中健康不染疫,所以台糖公司在新竹成立了新竹種畜場,同時也成立家畜飼料小組,因而發展出製造抗生素、維生素、有機酸三大類產品,除了供應飼料的添加,也供應人類用藥,甚至外銷到日本。

其中,在製造抗生素方面,就是我們先前講的氯四環黴素(俗稱金黴素),因為台糖公司會製造生產這種抗生素,因而引起氯四環黴素之發明者美國氰胺公司的興趣,認為該項產品在臺灣具有經濟價值,於是向中華民國經濟部提議與台糖合作製造藥用氯四環黴素及其他藥物供應臺灣市場。

臺灣氰胺公司的成立

這項提議獲經濟部部長楊繼曾支持,並由美國氰胺臺灣總代理惠豐行總經理張長昌居間協助台糖總經理雷寶華及台糖協理黃人杰與美國氰胺副總裁Mr. Hesse接洽,終於簽成協議;此案亦是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首宗外商來臺投資案。

民國49年(1960年),台糖與美國氰胺簽訂合約,雙方之合作條件為:台糖提供新竹糖廠土地與廠房設備,美國氰胺出資55%,台糖45%。7月29日,經立法院及行政院批准,正式宣告成立臺灣氰胺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氰胺的成立,據當時當時台糖公司協理黃人杰看法,有三項「意義」和「使命」:

第一點,建設一座現代化且能達到國際標準的製藥工廠,可改變國人依賴外國藥品的習慣,同時發展我國製藥工業。

第二點,這是首樁外資投資案,如能做出成績,樹立標竿,發揮示範作用,引起外資興趣來投資,將有助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第三點,取得美國先進技術和科學化的管理方式,是迎頭趕上世界標準,經濟建設成功的途徑。

除了上述三點經濟與產業意義外,另有軍事用途。有台糖公司高層認為,將來反攻大陸,可轉作生產軍民所需的抗生素的製藥工廠,所以意義十分重大,利益也十分廣泛。直到民國70年(1981年),臺灣氰胺新竹廠還是當時臺灣唯一能生產抗生素原料藥的工廠呢!

臺灣氰胺公司成立後,最有名的產品就是「歐羅肥」了。

歐羅肥的誕生與發展

那「歐羅肥」是什麼呢?

簡單的說,就是含抗生素的飼料添加劑。「歐羅肥」成分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就是我們從開頭就一直講的金黴素這個抗生素。我們都知道,抗生素有殺菌作用,它可以清除豬隻腸內有害微生物,進而避免疾病且節省飼料的消耗,促進生長。第二個是維生素B12,,有助於調節生理機能、防治貧血;而這兩樣成分,原本台糖新竹副產加工廠就能生產,如今氰胺公司成立,加入美國的技術、設備與,管理方式,使原先台糖自行生產家畜補助飼料升級成「歐羅肥」。

「歐羅肥」在臺灣上市後,由於優良的效果,減少了疾病的發生,提高存活率, 節省飼料,改善換肉率,加上成功的行銷策略及廣告深植人心,所以一直賣得很好,民國79年(1990年)時,歐羅肥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外銷;民國81年(1992年),氰胺公司在新竹縣新豐鄉興建佔地6甲、耗資新台幣20億元之新豐廠,民國84年(1995年)完工後臺灣氰胺遷廠至此並開始量產,原新竹廠即變更為商業綜合開發區(1999年11月,風城購物中心開始動工,2010年起,購物中心經營權由太平洋崇光百貨取得,經改建成為Big City遠東巨城購物中心)。

臺灣氰胺公司與歐羅肥的時代意義與影響

「歐羅肥」的誕生,為臺灣農業、畜牧業與製藥業寫下重要的里程碑。「歐羅肥」這個名字在臺灣農村中幾乎家喻戶曉,不僅因其提升動物生長效率而被視為「神奇配方」,更在改善農民生活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成為成為了臺灣人記憶中的一種文化符號。

此外,臺灣氰胺公司透過引進美國的資金、技術與管理模式,成功促進臺灣民生工業的現代化,同時也培育出一批優秀的研發人才,為本土製藥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臺灣製藥業、畜牧業與農業成長的歷史中,臺灣氰胺公司與歐羅肥的影響無疑是深遠且不可抹滅。

好了,故事說完了,還喜歡今天的故事嗎?歡迎您繼續收聽「甜言蜜語話糖史」,別忘了按讚、分享與訂閱哦,我們下回見!

資料來源:

1、台糖通訊編輯部(1962年3月11日)。台氰新竹廠開工。《台糖通訊》,30(8),彰化溪州。

2、黃人杰(1962年3月11日)。臺灣氰胺公司新竹廠的三項使命。《台糖通訊》,30(8),彰化溪州。

3、黃振中, 陳右晏, & 徐慧茹. (2018).歐羅肥的發源地—台糖飼料與新副產加工廠 台糖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 (編), 糖業足跡精選圖錄 (頁152).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4、臺灣氰胺。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7%BA%E7%81%A3%E6%B0%B0%E8%83%BA

5、讓我娓娓道來 歐羅肥的品牌故事:

https://www.vetnostrum.com/tw/magazine/2017%E5%B9%B4%E5%89%B5%E5%88%8A%E8%99%9F/%E6%89%80%E6%9C%89%E5%88%86%E9%A1%9E/%E8%AE%93%E6%88%91%E5%A8%93%E5%A8%93%E9%81%93%E4%BE%86-%E6%AD%90%E7%BE%85%E8%82%A5%E7%9A%84%E5%93%81%E7%89%8C%E6%95%85%E4%BA%8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糖金時刻
10會員
28內容數
介紹糖業在台灣發展的歷史
糖金時刻的其他內容
2025/03/17
台糖在確立朝養豬事業邁向後,在民國42至49年(1953至1960年)間,台糖分別成立種畜場、繁殖場、肥豬場、毛豬待售站等等,並訓練技術員工、選購種豬、籌措飼料來源等,戈福江教授是主要的關鍵人物,自此開啟養豬事業的一段風光史,使台糖成為台灣企業化養豬的始祖。
Thumbnail
2025/03/17
台糖在確立朝養豬事業邁向後,在民國42至49年(1953至1960年)間,台糖分別成立種畜場、繁殖場、肥豬場、毛豬待售站等等,並訓練技術員工、選購種豬、籌措飼料來源等,戈福江教授是主要的關鍵人物,自此開啟養豬事業的一段風光史,使台糖成為台灣企業化養豬的始祖。
Thumbnail
2025/03/17
臺東糖廠鳳梨工場」於民國46年(1957年)正式生產鳳梨罐頭,對開發東臺灣,增進農村經濟有極大貢獻,它更是臺灣鳳梨罐頭開創歐美市場的先河,其後成為國內最大鳳梨罐頭工場,取代了台鳳的龍頭地位。
2025/03/17
臺東糖廠鳳梨工場」於民國46年(1957年)正式生產鳳梨罐頭,對開發東臺灣,增進農村經濟有極大貢獻,它更是臺灣鳳梨罐頭開創歐美市場的先河,其後成為國內最大鳳梨罐頭工場,取代了台鳳的龍頭地位。
2025/03/17
民國42年(1953年),台糖公司鑒於國內建築木材缺乏,木材市價不斷上漲,耗費外匯頗鉅,於是計畫研究利用蔗渣纖維為原料,代替木質纖維,並於民國46年(1957年)正式成立「彰化副產加工廠」生產蔗板;其與新營副產加工廠同為我國進步工業中的新興工業,每年為我國節省外匯美金10餘萬元。
Thumbnail
2025/03/17
民國42年(1953年),台糖公司鑒於國內建築木材缺乏,木材市價不斷上漲,耗費外匯頗鉅,於是計畫研究利用蔗渣纖維為原料,代替木質纖維,並於民國46年(1957年)正式成立「彰化副產加工廠」生產蔗板;其與新營副產加工廠同為我國進步工業中的新興工業,每年為我國節省外匯美金10餘萬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台糖在確立朝養豬事業邁向後,在民國42至49年(1953至1960年)間,台糖分別成立種畜場、繁殖場、肥豬場、毛豬待售站等等,並訓練技術員工、選購種豬、籌措飼料來源等,戈福江教授是主要的關鍵人物,自此開啟養豬事業的一段風光史,使台糖成為台灣企業化養豬的始祖。
Thumbnail
台糖在確立朝養豬事業邁向後,在民國42至49年(1953至1960年)間,台糖分別成立種畜場、繁殖場、肥豬場、毛豬待售站等等,並訓練技術員工、選購種豬、籌措飼料來源等,戈福江教授是主要的關鍵人物,自此開啟養豬事業的一段風光史,使台糖成為台灣企業化養豬的始祖。
Thumbnail
民國42年(1953年),台糖公司鑒於國內建築木材缺乏,木材市價不斷上漲,耗費外匯頗鉅,於是計畫研究利用蔗渣纖維為原料,代替木質纖維,並於民國46年(1957年)正式成立「彰化副產加工廠」生產蔗板;其與新營副產加工廠同為我國進步工業中的新興工業,每年為我國節省外匯美金10餘萬元。
Thumbnail
民國42年(1953年),台糖公司鑒於國內建築木材缺乏,木材市價不斷上漲,耗費外匯頗鉅,於是計畫研究利用蔗渣纖維為原料,代替木質纖維,並於民國46年(1957年)正式成立「彰化副產加工廠」生產蔗板;其與新營副產加工廠同為我國進步工業中的新興工業,每年為我國節省外匯美金10餘萬元。
Thumbnail
剛錄完 7月初要上播的podcast檔。 我已經講完總共12回的日治時期糖業在台灣的發展史,所以從第13集開始,就講戰後的台灣糖業發展史。 其實戰後台灣的糖業發展史,其實就是台糖公司發展史。 台糖公司於1946年5月1日在上海成立,後遷至台北,如今已有78年的歷史,將近80年的歷史裏,歷經
Thumbnail
剛錄完 7月初要上播的podcast檔。 我已經講完總共12回的日治時期糖業在台灣的發展史,所以從第13集開始,就講戰後的台灣糖業發展史。 其實戰後台灣的糖業發展史,其實就是台糖公司發展史。 台糖公司於1946年5月1日在上海成立,後遷至台北,如今已有78年的歷史,將近80年的歷史裏,歷經
Thumbnail
2002年,台糖宣布結束製糖業務,從本國有經營轉變為民間經營模式。這項轉變使各地的糖廠開始著手進行轉型計畫,透過結合地方特色,打造能夠提供民眾休閒娛樂,同時能認識糖廠歷史文化的觀光場所。在這波轉型的浪潮中,溪湖糖廠也不例外的加入變革行列。負責籌劃經營策略的黃進添處長,將思維轉至多角化經營。
Thumbnail
2002年,台糖宣布結束製糖業務,從本國有經營轉變為民間經營模式。這項轉變使各地的糖廠開始著手進行轉型計畫,透過結合地方特色,打造能夠提供民眾休閒娛樂,同時能認識糖廠歷史文化的觀光場所。在這波轉型的浪潮中,溪湖糖廠也不例外的加入變革行列。負責籌劃經營策略的黃進添處長,將思維轉至多角化經營。
Thumbnail
網路上流傳各種臺南人嗜糖如命的描寫,從歷史上來看臺南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砂糖貿易城市。不過,臺灣的現代化製糖技術起源卻不是臺南,而是南方的高雄橋頭!橋頭糖廠在台糖官方名稱為高雄糖廠,其前身是1900年成立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橋仔頭製糖所。以下就透過文字與圖片,帶你一起走進臺灣現代糖業的起源之地。
Thumbnail
網路上流傳各種臺南人嗜糖如命的描寫,從歷史上來看臺南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砂糖貿易城市。不過,臺灣的現代化製糖技術起源卻不是臺南,而是南方的高雄橋頭!橋頭糖廠在台糖官方名稱為高雄糖廠,其前身是1900年成立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橋仔頭製糖所。以下就透過文字與圖片,帶你一起走進臺灣現代糖業的起源之地。
Thumbnail
地點:蕭壠文化園區 (佳里糖廠) 日期:2021/04/11 蕭壠文化園區 (蕭壠糖廠) 又名佳里糖廠, 1905年成立,1908年開始製糖,是日治時期「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台灣設立的第一個新式糖廠,1998年因糖業沒落關閉,後來閒置空間再利用,於2003年成立,以藝文基地的面貌重現。
Thumbnail
地點:蕭壠文化園區 (佳里糖廠) 日期:2021/04/11 蕭壠文化園區 (蕭壠糖廠) 又名佳里糖廠, 1905年成立,1908年開始製糖,是日治時期「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在台灣設立的第一個新式糖廠,1998年因糖業沒落關閉,後來閒置空間再利用,於2003年成立,以藝文基地的面貌重現。
Thumbnail
因為開始著手「新東糖廠」的訪調工作,準備資料的過程對於當代還存在的私人糖廠起了一些好奇,之前透過網路能查到較有名的就是新竹「寶山糖廠」跟台東「新東糖廠」,其餘的多是凋零在歷史中,只聞其名不見其影。
Thumbnail
因為開始著手「新東糖廠」的訪調工作,準備資料的過程對於當代還存在的私人糖廠起了一些好奇,之前透過網路能查到較有名的就是新竹「寶山糖廠」跟台東「新東糖廠」,其餘的多是凋零在歷史中,只聞其名不見其影。
Thumbnail
從甜蜜蜜到營業額破百億,從前的新竹糖廠,是如何成為今日的巨城百貨呢?這一期的歷史任意門將帶大家回溯新竹糖廠的過往,這段風中的甜蜜故事,要從台灣的糖業現代化說起......
Thumbnail
從甜蜜蜜到營業額破百億,從前的新竹糖廠,是如何成為今日的巨城百貨呢?這一期的歷史任意門將帶大家回溯新竹糖廠的過往,這段風中的甜蜜故事,要從台灣的糖業現代化說起......
Thumbnail
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太衝動了?帶你一探黃紹恆老師求學之路, 以及他在世界各地旅行最深刻的感受! 夢幻的一天從甜食開始, 但學者的一天,可是從睡前反思貧窮這件事結束!
Thumbnail
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太衝動了?帶你一探黃紹恆老師求學之路, 以及他在世界各地旅行最深刻的感受! 夢幻的一天從甜食開始, 但學者的一天,可是從睡前反思貧窮這件事結束!
Thumbnail
  我從小到大,總是在歷史課本上讀到,台灣在日治時期作為重要的蔗糖生產地區,糖業是多麼發達,是多麼受日本帝國重視,但是那個台灣糖業的榮景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歷史課本好像不曾帶我們實際見證一下那個時光。想親眼看看台灣糖業的興衰嗎?那就來走一趟高雄橋頭糖廠吧! 橋頭糖廠訴說著台灣糖業的故事。
Thumbnail
  我從小到大,總是在歷史課本上讀到,台灣在日治時期作為重要的蔗糖生產地區,糖業是多麼發達,是多麼受日本帝國重視,但是那個台灣糖業的榮景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歷史課本好像不曾帶我們實際見證一下那個時光。想親眼看看台灣糖業的興衰嗎?那就來走一趟高雄橋頭糖廠吧! 橋頭糖廠訴說著台灣糖業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