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美學(六):《詩經》• 卷耳

植物美學(六):《詩經》• 卷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詩經•周南•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僕痡矣,云何盱矣。

raw-image



卷耳

卷耳(學名:Salsola komarovii),是《詩經·采采卷耳》中提到的一種植物,也被稱為馬齒莧菜或鹽地鹼蓬。以下是關於卷耳的詳細介紹:

植物特徵

1. 形態:卷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細長,葉片較小且柔軟,表面覆有絨毛,嫩葉呈現翠綠色。

2. 花期:開花時間通常在夏秋之間,花小而不明顯,多分布於枝端。

3. 分布:常見於中國北方地區的田間或荒地,也分布於亞洲其他地區,尤其適應鹼性土壤環境。

食用與藥用

1. 食用價值:

卷耳的嫩葉可以食用,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古代常作為野菜食用。

在春天,卷耳嫩芽被摘取,用於煮湯或涼拌,是一道天然的野味佳品。

2. 藥用價值:

在中醫中,卷耳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作用。

傳統上用於治療皮膚病、濕疹等症狀。

文化意義

1. 《詩經》中的象徵:

在《詩經·國風·周南·采采卷耳》中,卷耳象徵了平凡、樸實的農村生活,與思念遠行的人相關聯。

詩中描述了女子採摘卷耳時的思緒,展現了柔情和等待的情感。

2. 古人的日常生活:

卷耳作為野菜,曾是古人餐桌上的重要食材之一,也是農耕文化的象徵之一。

在現代的應用

如今,卷耳已不常被直接食用,但在植物學研究中仍有一定價值,有時也出現在野菜愛好者的餐桌上,成為傳統文化的延續之一。

卷耳既是一種普通的野菜,又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我們提供了了解古代生活與情感的窗口。



avatar-img
星心的生命之光
65會員
279內容數
我是心靈花園的播種者,靜靜灑下文字的種子,讓故事在閱讀者心中悄悄發芽。 我的創作源自靈魂的低語,流動於雙生火焰的牽引、內在愛的覺醒,以及關係中的創傷與修復。 每一篇書寫,都是一次與內在對話的旅程;每一段故事,都像是一朵等待綻放的心靈之花。 若你渴望一處寧靜之地,願這座文字編織的心靈花園,能為你帶來片刻安歇與溫柔陪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星心的生命之光 的其他內容
在《詩經 • 葛覃》的詩行裡,葛是生命的旋律,是生活的樂章。它在歲月的長河中,不斷生長蔓延,成為人們心中永恆的記憶。葛的美,不僅在於它的外表,更在於它所蘊含的情感與精神。它是自然與人文的交融,是歷史與現實的對話。讓我們在葛的詩韻裡,感受那份溫柔與美好,品味生命的真諦。
在《詩經·關雎》中,「參差荇菜,左右流之」描繪了一幅女子採摘荇菜的畫面,象徵對愛情的追求與執著,流露出純真、美好的情感。 荇菜因其柔韌的特性,也被視為純潔與柔和的象徵。
主題:大地的愛 歌詞的工具:ChatGpt 圖像及歌曲的工具:豆包 創作一個歌詞:愛的花園為主題,寫這個愛是對大地的感恩
一片土地再荒蕪,只要你用心去對待,它就會回報你。我不是在種花,而是在種希望。
星心AI作詞曲:《玫瑰的光芒》 在黑夜裡迷失方向, 玫瑰叢中尋找希望。 仙子的微笑,如星光, 照亮心底深處的創傷。 風霜過後花更芬芳, 失敗教我更加堅強。 不完美也是種力量, 讓夢想在逆境中綻放。 伸出雙手擁抱光芒, 勇敢前行不再徬徨。 每朵玫瑰都有渴望, 我將成為屬於自己的光!
從植物身上,我慢慢明白要做到無我,其實不難,只要照顧植物,就得把自己放下,真真實實地依照植物的特性,給予它們最適當的環境,讓它們自然成長,那就能做到無我,不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控制植物。
在《詩經 • 葛覃》的詩行裡,葛是生命的旋律,是生活的樂章。它在歲月的長河中,不斷生長蔓延,成為人們心中永恆的記憶。葛的美,不僅在於它的外表,更在於它所蘊含的情感與精神。它是自然與人文的交融,是歷史與現實的對話。讓我們在葛的詩韻裡,感受那份溫柔與美好,品味生命的真諦。
在《詩經·關雎》中,「參差荇菜,左右流之」描繪了一幅女子採摘荇菜的畫面,象徵對愛情的追求與執著,流露出純真、美好的情感。 荇菜因其柔韌的特性,也被視為純潔與柔和的象徵。
主題:大地的愛 歌詞的工具:ChatGpt 圖像及歌曲的工具:豆包 創作一個歌詞:愛的花園為主題,寫這個愛是對大地的感恩
一片土地再荒蕪,只要你用心去對待,它就會回報你。我不是在種花,而是在種希望。
星心AI作詞曲:《玫瑰的光芒》 在黑夜裡迷失方向, 玫瑰叢中尋找希望。 仙子的微笑,如星光, 照亮心底深處的創傷。 風霜過後花更芬芳, 失敗教我更加堅強。 不完美也是種力量, 讓夢想在逆境中綻放。 伸出雙手擁抱光芒, 勇敢前行不再徬徨。 每朵玫瑰都有渴望, 我將成為屬於自己的光!
從植物身上,我慢慢明白要做到無我,其實不難,只要照顧植物,就得把自己放下,真真實實地依照植物的特性,給予它們最適當的環境,讓它們自然成長,那就能做到無我,不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控制植物。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