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段研究山本薩夫的人,對於山本拍攝大場面電影所展現的華麗風格及其資金來源:後台老闆或贊助商(有一說他接受北朝鮮透過日本共產黨的資金),多半知之甚詳。眾所周知,進入1970年代,日本電影界的競爭白熱化,山本這種大手筆的做派,很快為自己推向了聲譽的高峰。商人與政客是很務實的經濟動物,他們絕不讓自己的鈔票打水漂。進一步說,對藉由大眾傳媒獲取名利的人而言,知名度如當家招牌一樣,電影導演有金字招標的加持,就有金主拿錢來投資拍攝。
山本薩夫出版過一本自傳:《私の映画人生》(新日本出版社,1984年2月初版,1984年11月第8刷),依我的解讀,他這部回憶自身的電影生涯,並沒透露爭議性的細節(內幕),但全書內容充實且有時代特色,作為讀者我們可以讀出許多眉角門道。例如,該書提及了他拍攝《浮華世家》豪華布景的周折與過程。
「我拍完《戰爭和人》(原作五味川純平超長篇小說)不久,芸苑社的佐藤一郎問我,能否將《浮華世家》搬上大銀幕。芸苑社實際上是東寶的外圍製片社。山崎豐子的原作小說《浮華世家》,當時正在《新潮週刊》雜誌上連載,受到讀者們的好評。我讀了佐藤君拿來週刊的剪貼資料,覺得內容非常有趣:小說描寫了金融界的內幕銀行合併與政治糾葛的複雜關係,以及金錢與陰謀等等。我答應這個請求之後,跑了一趟東寶公司。這是我1948年離開東寶,相隔25年以後重返此地。社長已經換人,但在高層人士之中還有幾個舊識,他們禮貌性地跟我打招呼:「你回來真好可太好啦!」
我心想,那為什麼當初開除我?當然,這話我不會說出來。整個製片廠內部幾乎沒有變樣,這使我感慨過去的25年是如此短暫。進入拍攝作業之後,得不到銀行方面的協助最感頭疼了。銀行內部當然可以架設佈景拍攝,但就即使如此,銀行總經理辦公室內部如何複製等等,就摸不著頭緒了。我想實際看看現場,銀行方面堅決不同意。我打出東寶的招牌被打回票,說要拍攝《浮華世家》那就更固守了。至於銀行外部我們盡可能從遠處拍攝建築物,但不會把銀行名稱拍入畫面。這部電影正如片名所示,包括佈景在內,豪華的場面不少,負責美術設計的菅野重雄居功厥偉。
至於主角銀行總經理的居家,經原作者(山崎豐子)的建議,決定借大林組(工程公司)前任經理豪華的宅邸,對方一聽用作拍攝《浮華世家》便有些猶豫了,結果只借給了一部分。本來,劇情有不同季節之分,必須在豪華的宅第拍攝兩次才行,到了第2次拍攝的時候,對方以修繕屋頂為由拒不出借了。我認為他們害怕拍攝期間引發風波,其次是影片內容涉及到政治性的問題,所以,拿修理屋頂當藉口。既然不借給我們拍片,我只能在畫面裡含糊掩飾了。 原作用了很長的篇幅描寫了妻妾同房的場面,我不願過多的表現這種場面,因此就壓縮了不少。與原作比較起來,我知道很多人對於這方面的縮減抱此不滿。
片中結尾那場祝賀銀行合併的祝賀場景是借大倉飯店寬敞的大廳拍攝的。在那個場景中,東寶總公司以及公司營業部門很多人都參加了演出,否則人數不夠,就填不滿那個大廳。影片裡使用了很多昂貴的小道具。例如,用過的地毯、彈簧床、演員用的服裝等,拍完影片後就拍賣了,東寶沒有任何損失。據說,妻妾同房的那張彈簧床立刻就被買走了,(公司)靠這個(拍賣品),多少回收了一些製作費用。
過了很長時間以後,我和作曲家佐藤盛先生去北海道為電影《野麥嶺》做宣傳,當時,每家飯店都已經客滿,我們被安排住在醫療人士專用的飯店。這是一家豪華的飯店,每個客房都附設大理石鋪的寬敞的澡堂。我一眼就看出了端倪,這絕不是供醫生幹好事的房間。當我看到面前那張彈簧床的時候,不由得犯嘀咕,怎麼看都覺得似曾相識,仔細一看,原來它就是拍完《浮華世家》拍賣掉的那張彈簧床。我老遠來到北海道,竟然睡在拍片時用過的床上,還真是不期而遇。以前,我只聽說那張床被飯店買去了,不知道竟然是這家飯店買的。
《浮華世家》吸引了許多觀眾。在有樂座戲院首映第一天,我去探看情況,戲院尚未開門即已湧現購票的人潮。許久不見這種盛況了。當時,一般的票價800日圓,(戲院)將本片票價訂為900日圓。據說,東寶的員工看到觀眾如此踴躍,居然厚顏無恥地說:早知道這樣加上100日圓湊到1000日圓該多好啊。
必須說,電影公司爭相搶拍暢銷書改編的電影有其道理,因為原作小說銷售期間,已經做了周到的宣傳,(片商)沒有必要再花幾億日圓做宣傳。在我看來,這部影片之所以特別賣座,很大原因在於觀眾已經從週刊雜誌上讀過這部小說,而且評價甚高。我去大阪做宣傳活動的時候,見到了山崎豐子女士,她表示,正在醞釀下一部作品,希望將來我把它拍成電影。我問其什麼內容,她說,關於買賣戰鬥機的故事。我覺得這小說故事很有吸引力,當即答應下來。這就是後來我拍攝的電影《不毛之地》。」(頁259-262)
歸結地說,我從山本薩夫的自傳《私の映画人生》中,並沒有得出我最想知道的祕辛,但是依然有很大的收穫。有什麼收穫嗎?那就是我變換觀察文本的視點,不聚焦於日本人看重的空間性的表現,而是將其框定在時間性與社會性方面,以進行一場屬於個人閱讀史的小小旅程。(2025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