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淡麗系拉麵】麵屋豬一

【京都淡麗系拉麵】麵屋豬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周一午餐,預計想吃的鰻魚飯高堂滿座,現場預約亦額滿。十一點半抵達拉麵店門口的我,手裡握著的是一個半小時後的整理券,慶幸還好早餐有好好餵飽自己。

到點後,京都正午艷陽高照,神似岡田將生的店員小哥,體貼地拿出遮陽傘,排在隊首的我拿著護貝紙本菜單,至店內此時才湧現準備享用京都拉麵的實感。

座位環繞著中央製作拉麵的區域,眼見觀光客佔多數。不使用雞、豬等動物系油脂,香氣來自厚度0.01㎜鹿兒島指宿最高級鰹節、湯底混合數種柴魚片、低溫抽取具旨味的魚介系湯汁,麵體採混合兩種北海道小麥的自家製極細麵,搭配最考究的湯頭,享用無上幸福的一碗拉麵。

出汁そば(白醤油) /Kyoto pork dashi ramen/すりおろし梨じゅーす/

出汁そば(白醤油) /Kyoto pork dashi ramen/すりおろし梨じゅーす/


少見以有機大豆和小麥釀製甘醇白醬油湯底,鮮味涵蓋著我的喉頭,涓涓滑下,吸取一口細緻麵條,溫潤的口感流淌在口中,讚嘆著好好吃呀。

肉體軟嫩的豬叉燒,鮮活堆疊魚介、白醬油湯頭味蕾觸動,搭配極細的蔥花,細膩描繪京都拉麵路線。食至此尚未結束,拌入柴魚片、尾聲加入柚子皮也頗值得玩味。最終重磅迎來行前好友千叮嚀萬交代,絕對要加的とろろ昆布(醸造酢漬的昆布細絲),足以翻轉對拉麵的層次印象,木盒上警語提醒,加太多會覆蓋湯底味道噢!

一口喝盡清澈細致的白醬油湯底,讓我徹底愛上京都。

白醬油、柚子、昆布絲和柴魚片、海味果香與拉麵百花齊放,啜飲著梨子汁,重溫那一日京都拉麵和店員小哥爽朗的笑容,好似淡麗系拉麵湯頭的溫度,熨燙刻印心跡:)


麺屋 猪一 (MENYA INOICHI)

https://inoichi.stores.jp/




avatar-img
JEANNE'S SALON
58會員
101內容數
紀錄日常微光,凝聚濃縮念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EANNE'S SALON 的其他內容
鐵板吱吱作響,伸懶腰的肉片舒活蜷曲,承載高湯醬汁,一旁的豆腐、大蔥一同悠游自得,沸騰的泡沫乘著浪花,均勻地層層妝點一抹顏色。不一會兒,肉和蔬菜輕巧地落在盤中,緩緩地推向還在吞著口水的我。
重要的不是你去了哪裡,而是你去了那裡,對你有什麼意義—艾倫狄波頓 而旅行對我的意義,即為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如同人生。
這一餐米其林饗宴,言談間和食味,皆具世界觀的視野。而我,離幻想中的紐約,又實際走近了一步。
得幸於時差,人生中鮮少有這樣的時刻,咖啡洗禮逐步確立每一日旅行的儀式感。
個人深信對吃的選擇成為怎麼樣的人,飲食是不可逆的過程。 我在餐廳感受到樸實中帶有堅持的古法老味道,慢的精神傳承,陽光濃縮時光為食材提味,完整重現店主媽媽令人安心的醍醐味。我的古早味記憶,增添一筆新的尾韻溫暖烙印在心頭。
gubami Social這一餐,法式融合台式體驗打開我對台灣味當代料理的眼界,嵐舒主廚窮盡畢生的餐桌語言確實傳達到食客的心底,食材纖細地述說她的閱歷及人生故事。
鐵板吱吱作響,伸懶腰的肉片舒活蜷曲,承載高湯醬汁,一旁的豆腐、大蔥一同悠游自得,沸騰的泡沫乘著浪花,均勻地層層妝點一抹顏色。不一會兒,肉和蔬菜輕巧地落在盤中,緩緩地推向還在吞著口水的我。
重要的不是你去了哪裡,而是你去了那裡,對你有什麼意義—艾倫狄波頓 而旅行對我的意義,即為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如同人生。
這一餐米其林饗宴,言談間和食味,皆具世界觀的視野。而我,離幻想中的紐約,又實際走近了一步。
得幸於時差,人生中鮮少有這樣的時刻,咖啡洗禮逐步確立每一日旅行的儀式感。
個人深信對吃的選擇成為怎麼樣的人,飲食是不可逆的過程。 我在餐廳感受到樸實中帶有堅持的古法老味道,慢的精神傳承,陽光濃縮時光為食材提味,完整重現店主媽媽令人安心的醍醐味。我的古早味記憶,增添一筆新的尾韻溫暖烙印在心頭。
gubami Social這一餐,法式融合台式體驗打開我對台灣味當代料理的眼界,嵐舒主廚窮盡畢生的餐桌語言確實傳達到食客的心底,食材纖細地述說她的閱歷及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