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腦海中不斷圍繞著「自由」與「快樂」這兩個課題。尤其是在公司迎來了一位新的營運長後,他管東管西的作風讓我感到壓抑,甚至出現了反彈的情緒。這段經歷促使我開始深思:工作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
當我仔細思考自由時,我不禁問自己:
1. 我真的想要自由嗎?
2. 我在恐懼什麼?
3. 什麼信念限制了我?
4. 我是否準備好承擔自由的代價?
5. 我想要的自由究竟是什麼?
逐漸了解自己的個性後,我發現,我並不喜歡被過度限制。在可能的範圍內,我渴望擁有屬於自己的自由。然而,自由並非無條件的贈予,而是伴隨著代價與責任的選擇。
自由與責任的平衡
在家庭中,為了維持和諧,我必須妥協,面對某些「不自由」。這並非壓迫,而是我自願承擔的責任。我選擇了這樣的生活方式,因為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對我來說是一件重要且值得的事。雖然一開始感到些許壓抑,但當我想清楚後,這不過是自由的另一種面貌:我選擇了這份責任,也選擇了承擔它帶來的不自由。
工作與內心的拉扯
在職場中,我一直有離職的念頭。我渴望掌握自己的時間,因為我不認為應該將寶貴的黃金歲月全然奉獻給公司。於是,我不斷追問自己:「工作是為了什麼?」是成就感?名聲?還是僅僅因為捨不得放手?
同時,社會的期待就像一個巨大的框框。身處這個年紀,似乎「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已成為約定俗成的觀念,即便我現在的投資收入已連續多年超過工作收入,也足以支撐生活,我仍然感到些許不安。一方面,我渴望放下工作,專注於掌握自己的時間與自由,但另一方面,也隱隱擔憂:如果有一天投資收入減少,我是否能從容應對?是否可能被迫回到薪資較低或位階較低的工作,進而承受他人的質疑或嘲笑?
這樣的矛盾讓我反覆思考:工作究竟是為了什麼?它是否只是為了滿足社會的期待,抑或是為了提供一份安全感?在這之間,我努力尋找一個平衡點,不僅對抗恐懼,也希望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社群中的真實自我
相較於家庭和工作帶來的壓力,在社群中,我較能做回真實的自己。我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雖然偶爾也會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外出,但那並不妨礙我在社群裡感受到自由的快樂。
自由的代價與選擇
我漸漸明白,自由並不是完全不受拘束,而是我們選擇了什麼,以及願意為此付出什麼。每一份自由都伴隨著相對應的代價:越大的自由,往往意味著越大的付出。
在這樣的思考中,我找到了平衡。自由不是脫離一切責任,而是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並在這些選擇中找到內心的和諧。無論是對家庭的妥協,還是對工作的追問,這些都是我在尋找自由道路上的一部分。而在這條道路上,我學會了接受每一種「框框」,因為這些框框,其實是我自由選擇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