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的「自熱火鍋」涼了,一堆影片在分析這個產品的問題,倒是讓我想到自熱火鍋最火的那幾年,在聽有聲劇時,偶爾還能聽到劇情中穿插了產品,而且還能直接從這集劇,連結到這個號的商城,來個與女主/霸總同款套餐的體驗!
這個行銷怎麼玩的呢?
首先得說到,在中國的有聲劇,常常都是大幾十萬字到百萬字的,一部劇幾百集是常態,所以錄書也像長壽電視劇一樣,是邊錄邊製邊播的!而聽眾的習慣也一樣,扒著喜歡的主播,更新一集追一集這樣的。很像是廣播年代時,每天到點就要守著收音機等更新那樣。
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就有機會與商品置入合作。就像是我之前聽的某劇,女主是個吃貨,見著好吃的絕不放過。於是這個劇組就與自熱火鍋談合作,讓女主在某幾集的情境下,吃上這個牌子的自熱火鍋,然後在片尾提醒聽眾可以到他們這個劇組帳號的商城裡面購買同款商品;或是在該集的文字介紹中或是他們的社交媒體帳號,帶上商城的link,讓聽眾可以提前下單,當節目播出時,聽眾可以一面享用和劇中人一樣的食物,一面收聽節目,讓聽眾對劇情更有參與感。
不過在台灣,小說有聲化的創作,概念上還是一種「書」,而不是「劇」,書就是完成了然後全本釋出,而不是一集一集(或多集多集)這樣釋出,加上聽眾不多,自然也就較難形成「有聲劇置入性行銷」這樣的文化。
如果有聲劇裡加入置入性行銷,大家可以接受嗎?如果可以,大家覺得有些哪些商品適合置入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