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劇也能置入性行銷?怎麼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中國的「自熱火鍋」涼了,一堆影片在分析這個產品的問題,倒是讓我想到自熱火鍋最火的那幾年,在聽有聲劇時,偶爾還能聽到劇情中穿插了產品,而且還能直接從這集劇,連結到這個號的商城,來個與女主/霸總同款套餐的體驗!

這個行銷怎麼玩的呢?

首先得說到,在中國的有聲劇,常常都是大幾十萬字到百萬字的,一部劇幾百集是常態,所以錄書也像長壽電視劇一樣,是邊錄邊製邊播的!而聽眾的習慣也一樣,扒著喜歡的主播,更新一集追一集這樣的。很像是廣播年代時,每天到點就要守著收音機等更新那樣。

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就有機會與商品置入合作。就像是我之前聽的某劇,女主是個吃貨,見著好吃的絕不放過。於是這個劇組就與自熱火鍋談合作,讓女主在某幾集的情境下,吃上這個牌子的自熱火鍋,然後在片尾提醒聽眾可以到他們這個劇組帳號的商城裡面購買同款商品;或是在該集的文字介紹中或是他們的社交媒體帳號,帶上商城的link,讓聽眾可以提前下單,當節目播出時,聽眾可以一面享用和劇中人一樣的食物,一面收聽節目,讓聽眾對劇情更有參與感。

不過在台灣,小說有聲化的創作,概念上還是一種「書」,而不是「劇」,書就是完成了然後全本釋出,而不是一集一集(或多集多集)這樣釋出,加上聽眾不多,自然也就較難形成「有聲劇置入性行銷」這樣的文化。

如果有聲劇裡加入置入性行銷,大家可以接受嗎?如果可以,大家覺得有些哪些商品適合置入行銷?


avatar-img
43會員
103內容數
有聲書、有聲劇、廣播劇....有什麼差別?一本書化成有聲書的過程中,一個演播人員是如何參與其中?在版權的面前,是作者、愛好者、市場…共贏成長的鎧甲?還是揮向誰的武器?在這個行業中的每個角色,又能從中學到什麼……除了有聲書,演播人員還能參與到哪些作品中?本專題將由演播人員的視角出發,觀察有聲市場的變化與需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憶裳思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中國的知名小說「大奉大更人」改編成真人劇了!但是一上檔,就大扑街了! 從人物塑造到表演方法,被批得最猛的是「基本台詞功」!(是基本!基本!) 電視劇被批得有多慘,就有更多人流回收聽有聲劇,然後讚嘆演播員用聲音塑造角色的能力之高! 把大奉這個作品捧到另一個高度的有聲書主播叫作頭陀淵,原來的
無論在哪裡學配音演播,一定都是先把基本功練紮實,只要把基本功練紮實了,才具備了進入市場的能力。 如何規畫配音學習歷程 學習配音演播,一般可以怎麼規畫學習歷程呢?我分享一下我觀點: 1 . 標準語言與發聲的基礎:包括標準國語、標準台語、標準客語等 學習與訓練時間-貫穿整個配音生涯的每天 學習
為什麼我推薦想當配音員的萌新,可以把錄有聲劇當作一個優先達到的目標? 為何推薦你練有聲劇 有以下理由: 創作速度快,且作品完整 一本書大約是4萬 - 8萬字,能把一本書穩穩錄下來,聲音表現的穩定度很快提昇 在一本小說中,可以大量體驗不同角色在不同時期的變化 在錄製過程中,同時提昇自己的軟
​這兩天和團隊聊到為什麼要做《九號電台》這個企畫。 這個企畫作品發布,始於2023年4月。最初想做這個企畫,有幾個想法: 台灣人印象中的配音,第一個想到的是配外來的動畫、配韓劇。那為台灣的原創作品配音呢? 將文本作品有聲化,也是讓台灣更多的作者感受到作品轉譯的不同形態 取名為「電台」,就是拒
所有的「學習」都一樣,想要學習有成果,一定要先設定目標,而且是可達成的階段小目標。 有許多懷抱聲音表演想像的人,參加聲音培訓,並不是為了成為職業配音員,但無論是否成為職業,基本要學的東西都是一樣的。 在挑選配音班前,我認為應該要先有以下的認知: 配音或是聲音表演,是一種「技藝」,技術+藝術。而
九號工作室 x 方晴君 《湘西三邪之落洞花女》 92天,11章,四萬多字,17人,共同完成3小時的有聲作品!
最近,中國的知名小說「大奉大更人」改編成真人劇了!但是一上檔,就大扑街了! 從人物塑造到表演方法,被批得最猛的是「基本台詞功」!(是基本!基本!) 電視劇被批得有多慘,就有更多人流回收聽有聲劇,然後讚嘆演播員用聲音塑造角色的能力之高! 把大奉這個作品捧到另一個高度的有聲書主播叫作頭陀淵,原來的
無論在哪裡學配音演播,一定都是先把基本功練紮實,只要把基本功練紮實了,才具備了進入市場的能力。 如何規畫配音學習歷程 學習配音演播,一般可以怎麼規畫學習歷程呢?我分享一下我觀點: 1 . 標準語言與發聲的基礎:包括標準國語、標準台語、標準客語等 學習與訓練時間-貫穿整個配音生涯的每天 學習
為什麼我推薦想當配音員的萌新,可以把錄有聲劇當作一個優先達到的目標? 為何推薦你練有聲劇 有以下理由: 創作速度快,且作品完整 一本書大約是4萬 - 8萬字,能把一本書穩穩錄下來,聲音表現的穩定度很快提昇 在一本小說中,可以大量體驗不同角色在不同時期的變化 在錄製過程中,同時提昇自己的軟
​這兩天和團隊聊到為什麼要做《九號電台》這個企畫。 這個企畫作品發布,始於2023年4月。最初想做這個企畫,有幾個想法: 台灣人印象中的配音,第一個想到的是配外來的動畫、配韓劇。那為台灣的原創作品配音呢? 將文本作品有聲化,也是讓台灣更多的作者感受到作品轉譯的不同形態 取名為「電台」,就是拒
所有的「學習」都一樣,想要學習有成果,一定要先設定目標,而且是可達成的階段小目標。 有許多懷抱聲音表演想像的人,參加聲音培訓,並不是為了成為職業配音員,但無論是否成為職業,基本要學的東西都是一樣的。 在挑選配音班前,我認為應該要先有以下的認知: 配音或是聲音表演,是一種「技藝」,技術+藝術。而
九號工作室 x 方晴君 《湘西三邪之落洞花女》 92天,11章,四萬多字,17人,共同完成3小時的有聲作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聆聽配音演員們的表演,對我在形塑小說裡的角色們時,得益良多。
Thumbnail
大學期間最喜歡和朋友們在彼此還不熟悉的時候,玩玩驚悚的「海龜湯」拉近彼此的距離,有時候覺得海龜湯是解謎遊戲,有時候又覺得它獵奇的很荒謬,但這鍋湯不知不覺就會越嘗越上癮。這種症狀其實和近期崛起的短影音現象非常相似,有些迷因雖然沒有很符合邏輯,但是只要一點開它,心裡的某種慾望就會跟著被點燃。製作團隊
Thumbnail
還記得筆者之前提到將喜劇電影營銷成苦情片、珠寶代言一年到期不續的女藝人嗎?最近她家粉絲和某位女演員粉絲打架又鬧笑話了!想把前一天自家營銷號給女演員鋪的黑通稿黑熱搜全都甩鍋給新浪,結果女藝人粉絲和營銷號的解釋加固了女藝人粉絲都是文盲低齡粉的印象
Thumbnail
影視行業除了呈現本國自身文化還可以帶動旅遊、文化歷史等等產業鏈
Thumbnail
「業配」是業務配合(Advertorial) 的簡稱,「置入性行銷」(Product Placement)簡稱叫「PPL」 。只要是愛看劇的人,一定體驗深刻,當你融入浸劇情忘我的境界,眼角不小心掃到一個產品,你已經不得不接受這個產品廣告訊息,你被「業配」「PPL」了。
前言 許多人喜歡追劇,既能拓展見聞,又能消磨時間,還能引起共鳴,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可是別人喜歡的我興趣都不高,感覺不真,也因為太長,看一個劇,短則四十多分,長則一個多小時,坐不下去。所以目前看的有卡通偵探劇的《柯南》;以及今天看的《深夜食堂—東京故事》第六集的<梅干與梅酒>,會看的原因也很
從宣傳就開始追,沒有想到會這麼紅好感動! 我也是在這部戲因為從宣傳開始追,才學習、認識到很多,比如影集的音樂專輯、音樂總編的工作,覺得特別好奇他們如何彼此相輔相成的產出。
Thumbnail
上個月中,在農曆年假的時候,出現了好多十多年前熱播的電視劇「24小時不間斷馬拉松直播」,比如《後宮甄嬛傳》,還有到現在還在24小時直播的《琅琊榜》、《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剛剛查了一下,還有台劇《必娶女人》和……
Thumbnail
1(7分).2(8分)部我都有看 喜歡的點 1.女主角順眼 2.穿搭有質感 3.整體看了很舒心 看劇94要看 爽 看的哭哭啼啼 下4自己 何苦? 成人的世界 不94每日遇到職場一堆鬼 但個人還是最愛 台灣美食 我還滿愛台灣 除了政治 低薪 旅遊品質差(公廁
Thumbnail
雖然通俗老套,但不會讓大人睡著哈哈, 是歌舞劇,是最近看很多動畫電影, 覺得不錯的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聆聽配音演員們的表演,對我在形塑小說裡的角色們時,得益良多。
Thumbnail
大學期間最喜歡和朋友們在彼此還不熟悉的時候,玩玩驚悚的「海龜湯」拉近彼此的距離,有時候覺得海龜湯是解謎遊戲,有時候又覺得它獵奇的很荒謬,但這鍋湯不知不覺就會越嘗越上癮。這種症狀其實和近期崛起的短影音現象非常相似,有些迷因雖然沒有很符合邏輯,但是只要一點開它,心裡的某種慾望就會跟著被點燃。製作團隊
Thumbnail
還記得筆者之前提到將喜劇電影營銷成苦情片、珠寶代言一年到期不續的女藝人嗎?最近她家粉絲和某位女演員粉絲打架又鬧笑話了!想把前一天自家營銷號給女演員鋪的黑通稿黑熱搜全都甩鍋給新浪,結果女藝人粉絲和營銷號的解釋加固了女藝人粉絲都是文盲低齡粉的印象
Thumbnail
影視行業除了呈現本國自身文化還可以帶動旅遊、文化歷史等等產業鏈
Thumbnail
「業配」是業務配合(Advertorial) 的簡稱,「置入性行銷」(Product Placement)簡稱叫「PPL」 。只要是愛看劇的人,一定體驗深刻,當你融入浸劇情忘我的境界,眼角不小心掃到一個產品,你已經不得不接受這個產品廣告訊息,你被「業配」「PPL」了。
前言 許多人喜歡追劇,既能拓展見聞,又能消磨時間,還能引起共鳴,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可是別人喜歡的我興趣都不高,感覺不真,也因為太長,看一個劇,短則四十多分,長則一個多小時,坐不下去。所以目前看的有卡通偵探劇的《柯南》;以及今天看的《深夜食堂—東京故事》第六集的<梅干與梅酒>,會看的原因也很
從宣傳就開始追,沒有想到會這麼紅好感動! 我也是在這部戲因為從宣傳開始追,才學習、認識到很多,比如影集的音樂專輯、音樂總編的工作,覺得特別好奇他們如何彼此相輔相成的產出。
Thumbnail
上個月中,在農曆年假的時候,出現了好多十多年前熱播的電視劇「24小時不間斷馬拉松直播」,比如《後宮甄嬛傳》,還有到現在還在24小時直播的《琅琊榜》、《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剛剛查了一下,還有台劇《必娶女人》和……
Thumbnail
1(7分).2(8分)部我都有看 喜歡的點 1.女主角順眼 2.穿搭有質感 3.整體看了很舒心 看劇94要看 爽 看的哭哭啼啼 下4自己 何苦? 成人的世界 不94每日遇到職場一堆鬼 但個人還是最愛 台灣美食 我還滿愛台灣 除了政治 低薪 旅遊品質差(公廁
Thumbnail
雖然通俗老套,但不會讓大人睡著哈哈, 是歌舞劇,是最近看很多動畫電影, 覺得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