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晚夜歸,快兩點才上床,鬧鐘定在九點半,十點上課。結果一睜眼太陽高照,手機沒電了,電腦顯示9:50。我一邊充電,一邊去洗漱,並不慌張,心想著「還是再睡會兒吧,學生不來了」。手機重啟,果然收到學生臨時取消的信息。立刻爬上床睡回籠覺,直到中午餓醒。
在顯化「學生請假」這種奇怪的事情上,我好像特別容易成功,尤其是晨課或者排課有衝突時。可能是因為願望夠強烈?(不過現在輕易不會了,賺錢要緊😂)
去年第一次接觸顯化,剛開始以為和吸引力法則差不多。經過幾次刻意或無意的實踐,對兩者的理解略有不同:吸引力法則是堅信願望會成真,顯化則是直接活在了終點的滿足狀態。
我似乎很能吸引自己真正想要的物件,小到杯子衣服,大到電器相機。如果我真切需要,很快就能得到,而且常常低於市價甚至免費。
剛搬上島時,隨身行李極其簡單,餐具只有一個水杯、一個盤子、一個大碗、一雙筷子或一個勺子。我想開火,又不願買新的,因而寄希望於島上二手閒置或交換。
我讓媽給我寄咖啡豆,同一個星期就見到有人放咖啡杯,一口氣得到四五個。二手電磁爐壞了,朋友力勸我電器要買新的,下定決心不到一週,我就收到了電力公司的積分換購宣傳,正好有電磁爐!
開火後,還記得是個週六,我用大碗盛飯,再把菜蓋上去,當時暗自吐槽:「不能再混在一起了,明天一定要有小碗」。結果第二天市集,果然見到兩個藍色的陶瓷碗,很合我心意,還是免費的!
航海的行李則基本都是許願得來的:6套衣褲、帽子圍脖和3部相機。當然我有主動開口問朋友他們是否有閒置,但如此順利還是有些意外。那時我總跟朋友開玩笑:「我先向宇宙下個訂單。」
顯化的成功則多和工作或自身發展有關,而且狀態很平和,通常伴有強烈的「畫面感」。印象最深的有三件事:比賽、搬家和航海。
22年第一次參加健美比賽。那時候還不知道什麼是顯化,但備賽時有種莫名的自信,覺得自己一定能贏,走路時腦中甚至會浮現主持人念出我名字的畫面。因為確信,我還算了一卦,結果是「大吉」。最後比賽亦不負所望。
去年6月初朋友邀我去島上小住兩天,回來後我逢人便說要搬上島。小島找房子看機緣,我預算有限,好的房源也沒那麼流通,看了好幾個都不合心意。當時在中環短租,租期到7月中,得提前一個月確定是否續約。但我幾乎沒猶豫就拒絕了房東的長租折扣合約,甚至開始幫她招攬新租客,仿佛自己已經住在了島上。6月21號又去看房,中介臨時帶我看了套小獨棟,剛到手的,連廣告都沒打出來。近碼頭連天台,小超預算,但講價成功(不過還是被朋友嫌棄不會砍價),當周便簽約了。
航海選拔在另一篇寫了,這裡不贅述。我從未說過的是,其實看到招募廣告那一刻,我就覺得自己已經是這個項目的一員了。聽起來很自大甚或荒謬,但我從一開始就真切感覺這是上天準備的禮物,只要我不放棄,就能順利完成。所以我想像了很多次自己完成航海的場景,怎麼回味,怎麼和朋友敘述,仿佛它已經是我生命的體驗了。
這些零零散散的心想事成,讓我越來越堅定「信念」的力量。
但有種事我從未成功過,甚至大部分時候都南轅北轍,那便是親密關係。現在回頭,我覺得有兩個解釋:第一是我並不真心相信事情會這樣發展,那些在患得患失和孤獨徬徨中許下的願望,像救命稻草一般,只是給了自己心理安慰。第二,有時或許我並非真心想要,只是一種執念,自己也沒認清自己。
在某一段關係的最後,我要從當時的房子裡搬出來。我一邊希望對方回心轉意,一遍遍在日記本裡寫下「積極的、充滿信念的肯定語」,一邊卻又積極斷捨離,希望儘早搬離。不願放手是執念,我害怕面對新生活,也害怕自己對新生活的隱隱期待。
所以,後來我不再將這種信念用在別人身上,任何關係都是。終點的狀態應該是自我圓滿的,沒有焦慮和糾結,也沒有渴望和執著。
難過的時候,寫作會給我力量。以前寫過這樣一句話,現在看了也很感動:
「崩潰之後,我不會執著,依然對自己充滿信心,依然對生活保持熱情。我渴愛被愛,我就是愛本身。我渴望自由,我就是自由。我想要溫暖,我就是太陽。我是安全,我是真實,我是豐盛,我就是我想要的一切。」
或許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也是我正在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