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活中的壓力像潮水般湧來時,我們常會感到不知所措。無論是工作、學業、人際關係還是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壓力似乎無處不在。可是,如何在壓力中找到平衡,讓自己不至於被這股力量淹沒呢?本文分享一些方法,幫助你在壓力中找到屬於你的平衡點。
很多時候,當壓力來襲時,我們會本能地抗拒或逃避它,覺得自己應該能夠輕鬆應對。然而,壓力本身並不是敵人,它是對我們身心狀況的一種警訊。面對壓力,最重要的是先冷靜下來,認識壓力來源,並接納它的存在。具體做法如下:
Lazarus和Folkman (1984)認為人們因應壓力的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問題為導向的因應(problem-focused coping),另一種則是以情緒為導向的因應(emotion-focused coping)。問題導向應對專注於直接解決問題,而情緒導向應對則專注於調整情緒反應。根據壓力來源,我們可以選擇最合適的策略來處理壓力。以「工作壓力太大」為例,分別說明問題導向應對與情緒導向應對的運用:
(1)問題導向因應模式(Problem-focused coping)
問題導向應對的核心是積極尋求方法來解決引發壓力的具體問題,並專注於改變環境或情境,以減少壓力的來源。當感受到工作壓力過大時,這種應對方式會幫助我們直接應對問題,並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案。使用問題導向應對的方法,可能會採取以下行動:
這些行動都是集中在直接處理問題,減少工作壓力的來源,從而改善壓力狀況。
(2)情緒導向因應模式(Emotion-focused coping)
情緒導向應對則專注於處理情緒反應,而非直接解決問題。當面對過大的工作壓力時,這種應對方式會讓我們更關注自己的情感狀態,幫助調整對壓力的情緒反應,減少焦慮、憂慮或其他負面情緒的影響。當工作過於繁忙,感到無法應對時,使用情緒導向應對的方式來處理你的情感困境可以這麼做:
在這種情況下,你不一定直接解決工作過多的問題,但通過調整情緒反應,來減少壓力對你的影響,讓自己能夠更好地應對困難的情況。
在這個信息過載的時代,很多人總是習慣於無時無刻都在處理事情。社交媒體、工作上的電話、訊息,不斷拉扯我們的注意力。這樣的情況會讓我們無法專注於當下,也會增加心理負擔。
根據Carl Rogers卡爾·羅傑斯的個人中心理論,健康的心理狀態來自於一個人能夠與自己的內心需求保持一致。過多的外界干擾會讓我們的內心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從而感到焦慮和失落。設定界限,保護自己的心理空間,正是讓我們能夠專注於自己內心需求的方式。關掉手機,進行冥想或做自己喜歡的活動,能夠讓我們保持內心的清晰和平靜。
有時候,壓力的源頭可能是我們無法單獨解決的問題。此時,與信任的朋友或家人分享你的感受,或者向專業的心理師尋求幫助,都是非常有效的方式。與他人分享你的壓力,不僅能讓你感到被理解,還能得到不同的視角和建議,幫助你減少焦慮並更好地處理挑戰。
最後,要學會接納壓力的存在,放下抗拒的心態。壓力本身並不意味著我們的生活失敗或無能,而是生活中一個正常的挑戰。接受壓力的存在,可以幫助我們更輕鬆地面對它,並讓自己不再被情緒所牽引。
接受壓力並不是意味著被它擊敗,而是以更加開放和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它。
我們的生活是由我們所選擇的思維方式所塑造的。
壓力是生活的一部分,學會在其中找到平衡,才是我們應對壓力的智慧。透過認識壓力的來源、情緒釋放、有效的時間管理、設定界限以及尋求支持,我們不僅能減少壓力的影響,還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心靈的平靜。記住,壓力並不是終點,它只是促使我們成長的催化劑。希望這些方法能幫助你在壓力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點,活出更自信、更輕鬆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