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上火星之前,先讓他們在地球好好長大吧。」-Jonathan Haidt
本書聚焦在Z世代(一般指1995至2010年前後出生),也是「手機世代」(泛指平板、電玩、智慧型手機)在最關鍵的青少年時期大腦如何被這些產品重塑,並導致他們的心理脆弱。Z世代的心理疾病問題都是過去世代在同年齡階段無法攀比的,數據攀升並非單純因為現代人對於心理疾病更加認識而更願意求助或承認,自殺及自殘而被緊急送醫的數據也在節節上升,更加證實了有什麼災難性的轉變造成這個世代的脆弱。本書可以當作是《I世代報告》對於心理健康與手機關聯的更延伸探討,也比較男孩與女孩因大環境和生理構造的因素如何被不同事物影響。作者以「火星」比擬了「手機」之於孩子。如果在沒有家長同意之下一個公司不能因為自己的任何計劃送孩子上火星(可能有輻射等等健康危害),那為什麼能在不獲得家長同意之下,(在未知一切利弊或甚至已知有害)為了盈利送孩子進入虛擬世界?
作者提到手機與青少年心理疾病問題,不單單是「正相關」,而是「因果」關係。理由大致為二:1)約莫在2010年開始(各大智慧型手機和App蓬勃發展),青少年自殘和自殺率都增長了約150%。臉書吹哨人也已提出多樣內部證據指出社群媒體如何導致心理疾病攀升,卻為了盈利而忽視社群媒體帶來的傷害。2)也許有人會說可能因為戰爭、全球暖化、疫情、社會及經濟問題等大環境因素才加速惡化青少年心理疾病。首先,這些轉變皆在疫情前就開始了。而數據也反駁在社會需要改變時,人們的心理健康反而較好。原因是參與社會運動時其實會令人更有有「意義感」(而且老實說有青少年有多少人真的在乎大環境問題)。反觀,因為媒體對於危機的報導,讓美國社會對於外界的「危險」認知提高(即便數據顯示我們其實活在更安全的社會),家長也更容易過度保護孩子,也導致Z世代普遍真正有實體與朋友玩耍的機會比其他世代少很多。
以手機為主的童年,真的沒問題嗎?孩子們不也是還跟朋友們透過手機、電玩、社群在「社交」嗎?
過去的實體玩耍是需要一對一並且有更大的社交成本(離開或加入一個群體)。而手機是可以在虛擬世界即時一對多互動,離開或加入一個群體的社交成本就只有一個按鍵。手機讓社交成本降低帶來的結果就是社交能力下降。孩童不再需要去透過表情和臨場互動去增進社交技能。在社交和溝通上若沒透過實體接觸就無法掌握出社會時需要面對的人際問題。其次,對於實體世界過多保護,卻沒有在虛擬世界有任何防備下,其實更造成孩子永遠處在「防衛」心態而非「成長」心態。意思是,如果我們認為身邊處處是危機,那我們更不可能願意去接觸和去好奇新事物來幫助自己學習與成長,反而永遠都在戒備和擔心。這對於孩童不論在體能或認知發展上都是不利的,更別說是需要藉由接觸一定程度的風險和危險並學習靠自己面對後而獲得的心理韌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雜誌或是電視有分級制度,但是手機和社群卻讓成人內容能被青少年毫不費力在任何時候都能接觸到,也讓「成長」或是「成人」的界線變得更模糊。書中還有一個有趣觀點是對於「成人儀式/成年禮」不如以往被重視,也可能導致青少年們更沒有機會遇到成人榜樣,或是學習到達特定年紀所附加的社會責任與其相互應的自由(因為在孩童時代就已被賦予了不需付出就可以隨時隨地上網看成人內容的自由了)。
現代許多社會已不再推崇宗教,但作者特別提到許多東西方宗教都推崇的價值像是「原諒他人」或是「不批判」在某種程度上能幫助人們維持較好的人際關係。其中一些宗教傳統藉由集會和聚會來慶祝的行為更能體現社群連結。外加宗教與靈性修煉強調的「靜」(像是冥想練習)也幫助人們向內反思和與自己相處,也早已被證實對心理健康有好處。然而,手機與社群媒體卻恰恰希望人們做出相反的事情—批評、不原諒、以及遠離實際的群體,更是讓人們在螢幕裡的各種吸引下難以達到「靜」。
由於青少年的前額葉(控制決策的地方)尚未發展完全,也更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和型塑。人類大腦的學習是藉由透過新的體驗來建立連結,而這些經驗需要從實體的玩耍與社交來為成年做準備。然而,從玩耍轉變為手機的童年不但奪取了這些學習機會,更讓孩子付出了身心健康的代價。其中包括睡眠失調(半夜不睡覺滑手機)、社交剝奪(缺乏與其他孩童面對面社交的經驗)、注意力碎片化(經常一對多互動、跳換多個app)、以及成癮(無法靠自己的力量不去滑手機)。耳熟能詳的演算法當然是其中的推手之一,而演算法最廣為被青少年使用的平台就是社群媒體。社群媒體對於女孩的傷害比男孩來得大,但是男孩卻也因更多複雜社會因素影響下一樣有令人擔憂的心理疾病問題。
即便手機與社群媒體帶來便利,但是對於青少年發展來講仍是利大於弊。成年人對於手機經常都無法抗拒,更別說是大腦還在發展階段的孩子們。在各種數據證實手機童年對孩子帶來的危害,這已是各國不得不重視的問題。下一篇會再繼續分享女孩成為社媒的最大受害者以及複雜的社會因素如何影響男孩,還有書中建議的政策或措施來亡羊補牢來阻止更多孩子們經歷同樣的「大重塑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