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焦慮世代

含有「失控的焦慮世代」共 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失控的焦慮世代》探討Z世代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的現象,並分析社群媒體和智慧型手機的影響。文章重點在於Z世代童年時期的遊戲時間減少,以及過度保護導致其缺乏面對挫折的能力,進而造成社交障礙、睡眠不足、注意力分散和成癮等問題。
Thumbnail
《失控的焦慮世代》探討社群媒體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尤其著重在智慧型手機普及後,社群軟體如何造成青少年焦慮、缺乏安全感以及人際關係疏離等問題。書中引用數據佐證,社群媒體的比較文化、虛擬互動的空虛感如何戕害青少年心理健康。作者並提出解方,例如限制校園手機使用,以及加強家庭陪伴等,呼籲社會重視此問題。
Thumbnail
科技時代,社群媒體除了導致mental illness還造成嚴重reading and writing literacy能力大幅度下滑。
資訊科技不只剝奪了孩子在實體世界中遊戲互動、獨立探索,以及專注學習的機會,更在同儕之間散播著不曾休止的比較焦慮。在這樣嚴峻的世界裡,如何幫助孩子們保有自我認同,並且學習和他人建立有意義和溫度的現實連結,健康韌性地長大,是作者在《失控的焦慮世代》這部作品中,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
Thumbnail
我也喜歡強納森.海德特!這本《失控的焦慮世代》還來不及追,但你的整理和分享非常精彩,謝謝推薦!
Z世代因網路世界保護不足與實體世界保護過度,成為焦慮世代。社群媒體演算法,以及追求流量的商業模式,讓青少年沉迷其中,影響心理健康。女孩因重視人際關係與外貌,在社群媒體上更容易受到霸凌和容貌焦慮的影響。解決之道並非過度保護,而是培養孩子的反脆弱性,讓人在挑戰中成長。
Thumbnail
匿名投票
你認為 Z 世代是因為社群而特別焦慮嗎?
2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上一篇說到整個大環境(尤其手機出現以及教養孩子方式的改變)如何讓Z世代成為「脆弱世代」,並體現在自殺率及自殘率上。這篇接續分析大重塑時代下對女孩與男孩不同的影響。 社群媒體對女孩的大重塑 雖然男孩與女孩皆使用社群,但是社群媒體(尤其能上傳照片的類型如臉書和IG)對女孩影響比起男孩更大。也是在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麥康納
有趣,落後的時間這麼具體
「送孩子上火星之前,先讓他們在地球好好長大吧。」-Jonathan Haidt 本書聚焦在Z世代(一般指1995至2010年前後出生),也是「手機世代」(泛指平板、電玩、智慧型手機)在最關鍵的青少年時期大腦如何被這些產品重塑,並導致他們的心理脆弱。Z世代的心理疾病問題都是過去世代在同年齡階段無法攀
Thumbnail
目前還沒機會看這本書,但感覺是偏禁止的感覺。聽說澳洲的社群禁令與該書作者提出的觀點也有很大關係。 和您分享我的看法 https://vocus.cc/article/67337482fd897800018d9217
   《失控的焦慮世代》聚焦現今最大規模的心靈瘟疫,指出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對Z世代(一九九五年後出生者)造成的巨大傷害。 這是個因科技而質變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是時代的先行者,也是探索者。放下焦慮,用賦能取代控制,用陪伴給予力量,或許這是大人能給焦慮世代最好的禮物。
Thumbnail
今天閱讀「失控的焦慮世代」一書,讀到從1990年代後,慢慢成長的一種心態,稱作「安全至上主義」,在這股潮流中,安全的概念跟過往開始不太一樣(更加廣泛),而普遍對安全的追求變的更加狂熱到超過其他價值,而主流媒體、學校、成人都通力合作灌輸孩子””這個世界充滿危險的事情以及陌生人”” 並開始越來越長時間的
avatar-avatar
王政皓|怪獸科技公司
收聽這集節目:https://youtu.be/5tDDGMsURrg?si=ssnOCvkHZyV7S1-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