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兒症狀 上|✡️你不知道的亞斯伯格(二)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除了「星星兒」,部分亞斯+過動的孩子,也會與⚛️「靛藍小孩」(The Indigo Children)、「水晶小孩」、「宇宙小孩」等名詞連繫在一起等,這是屬於靈性的切角。


我將以孩子親身「特殊」的經歷來分享「宇宙小孩」的概念,由於一般最常提到的名詞是「靛藍小孩」,以下簡單皆以靛藍小孩做代名詞。


要強調的是,「靛藍小孩」既然非主流精神醫學,而係身心靈領域或「靈魂醫學」、「催眠療法」、「天使治療」等方向的概念,這兩個不同領域對這類孩子是否擁有「同理心」的定義,以及是否該以「利他能」Ritalin等藥物去治療孩子,雙方的角度是衝突甚至對立的。


例如,就主流醫學的定義,亞斯的特色之一是缺乏同理心,但為何「深富同理心」,卻是許多水晶或靛藍小孩的標籤?坦白說,後者同理心的定義,較偏向「共感能力」、「心電感應」,或者類似「他心通」的特異功能,這種心靈能力,過去在傳統科學或醫學範疇,本身就少有探討,所以在定義與衡量標準上,自然也就會不同。


再次強調,每個人對待一件事都會因其人生經歷而有其獨特的觀察視角,我本身對玄學靈性就是敞開大門的人,因此我發現用「靛藍小孩」來詮釋兒子的亞斯加上過動特徵,對我與孩子的生活狀態,卻顯得相對更諧和與到位。



但,對妳不見得如此。每個亞斯或過動兒都不同,不是每個家庭或學校老師都能接受孩子超級強大的「想像能力」,因此若妳懷疑自己孩子符合傳統亞斯+過動或任何其他相關共病的臨床症狀,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到兒童精神科就診,之後再決定要怎麼應對孩子的「天分或...困境」。


孩子反映出靛藍或水晶小孩特殊靈力的諸多例子很多,後篇還會談到。再一次強調,靛藍小孩並非醫學的術語,只是孩子生命中實際發生的諸多現象,符合了在身心靈領域觀察到的「靛藍小孩」的切角,因此才會想個別拉出來談。


針對較相信科學,對靈性角度較排斥的讀者,則可以把這些的經歷當故事或「未解之謎」來看待就可以了。


先來談談亞斯兒在傳統主流醫學上臨床的典型徵候。


亞斯伯格症的臨床症狀

主流醫學中的亞斯屬於泛自閉的類型,這些特徵相當分散,並非每點都符合才算是亞斯兒,畢竟每個人腦子都有差異,但若孩子一下子中標「多項」特徵,且「強度」明顯,就應該考慮去找專業醫師評估是否真的是亞斯兒。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學會官網有亞斯典型特徵的介紹《親子天下》也有不少關於亞斯兒的文章(都附上連結)。我再以自己孩子為例,💗提供鮮明的畫面💗,整理出官網所提出的幾點明顯症狀:


👉對特定事務有強烈的興趣與天分

⚛️孩子自小對塗鴉、積木有濃厚興趣,但畫得都非常「細節」,又小又細,細節到必須用「真的放大鏡」去檢視,才恍然他的異想世界竟然如此遼闊,可以微觀卻又同時宏觀得...很另類!!


⚛️奇特的空間運算能力:可以不打草圖,隨手就能畫出「鳥瞰圖」,秒速畫出前視、後視、俯視、仰視圖。一個我看了半天還兜不起來的立體圖案或組合式家具,他可能瞄兩眼、摸兩下就知道怎麼安裝,自小如此。


所以家裡有要組合的東西,當然就要交給這些人,他們會很有成就感!


也因為如此,不少亞斯都很喜歡Minecraft,因為他們的空間智商得以在麥塊世界中發揮的悠遊自在。不幸的是,當今很多線上遊戲也都以Minecraft風格來創作,這也容易讓這群孩子一旦上線,就下不了線了...💥


或許,對具有「強大空間感」的亞斯來說,那已經不是虛擬世界,他們比一般人「看到」或「感受」到更多的層次也說不定!


✡️數理方面,兒子雖沒學過心算或珠算,但在兩位或三位數字乘法的算法很「怪」,問他怎麼算的,聽起來既不是印度式數學算法(他沒那麼厲害),也不是學校的教法,反正他自己在心裡這麼磨菇兩下,答案就這麼出來了,越到小學後期越明顯。


所以兒子雖然有個綽號叫「睡王」,(因為有失眠問題,上課容易打瞌睡),曾兩度期中考手中還拿著筆,口中流著口水,就這麼睡著了...睡到打鈴,加上亞斯兒強大的「白日夢能力」,上課都在走神,而會經常錯過老師的指令而影響整個班級,每每被罵到臭頭,但...學校功課卻能保持前五名。(🔍這到底是什麼樣的設定啊?)


✡️在音樂上的造詣也算特別,一段曲子明明只聽過一兩次,隔天就能自動迴放,突然哼給你聽。因此我之前讓他學鋼琴小提琴,老師也認為他挺有特殊的作曲天分。可惜自己的孩子因跨不過情緒的坎而放棄,不願再碰樂器,這跟亞斯自閉兒經常自我受限,與強迫性的受害認知有關,但我不免..仍有點自責。


👉缺少同理心

亞斯並非沒有關心別人的能力,比較正確的說法是孩子常弄不清楚別人的情緒,也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覺。在他們的小小腦袋中,別人「應該」都已知他要表達的才對。所以對亞斯兒來說,「溝通」,是最大的功課


他們不是故意的,這些障礙來自腦部神經的「缺陷」,但仍然可經由後天的訓練刺激生長或"reset"迴路,雖然不容易,這部分可以請教專業醫師或...多讀些相關的「腦神經學」書籍吧。這能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腦子,也給他多一點的信心與希望。


總之,孩子很難理解別人的想法和感覺,雖然他們有些記憶力非常好,可以背誦很多特殊主題或細微末節的東西,但在認知上完全沒有彈性,「固著度」簡直不要太強大!


因孩子在社交及溝通能力上的障礙,加上有時過度偏執的想法,在解決問題技巧及組織能力上,還是非常缺乏的。因此老師會認為他們「虎頭蛇尾、創意強大,但執行力弱」,或經常「不了了之」,這些都是兒子的罩門。


👉對既有認知與習慣固著,難以改變

亞斯固著度強,也帶來轉換適應的問題,不願驟然轉換既有的認知或生活程序。如果沒準備好,「轉換」容易產生很大的情緒風暴。因為兒子讀的極偏鄉小學,一整個「年級」也只有10多個學生,小四時我幫他轉學到稍大一點的學校,沒想到造成非常大的衝擊,這個負面情緒藏在心裡到現在都一直未得到適當的釋放,甚至影響他未來上資優班的意願。


他們容易把憤怒與哀傷放在心裡,又不善於溝通。轉學那陣子我在上市公司當PM,又遇到魔鬼主管,忙到蠟燭兩頭燒,沒有察覺孩子的情緒溫度竟那麼嚴重,嚴重到...已經出現極度憂鬱,甚至自殘的情況。我只好帶他看醫生吃藥(因為讀了不少報告,對該類藥物有一定偏見,我也是撐了半年才接受讓孩子吃利他能)。


後來離開職場,開始讀大量的相關書籍,並與孩子分享這些知識,我和孩子的關係才慢慢重建起來(藥物雖有些許舒緩,但非終極解方)


真心感謝老天爺!


因篇幅過長,將亞斯的症狀分成上、下兩篇,下篇接著談:白目單向的舉止,摳字面的語言表達,重複、學究式的言詞,高敏,缺乏主動溝通能力,不協調的感覺統合,與儀式強迫性動作等等特質。


孩子雖有很多“標籤”,但我累的很快樂!💟自幼最愛玄學,在重建親子關係時讀了數百本書,而擷取精華過程中,是孩子強化自己的靈性道途。 💜想把更多覺知分享給更多的父母,也許,我們可以一起走,避免崎嶇的辛苦路? 🍷也分享給想調校情緒或擴展意識的成年人,我們現在幸福,孩子之後組成的家庭更幸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