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族的愛與傳承

一個家族的愛與傳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3 分鐘

思親情深

1..鶼鰈情深

2..憶父親

3.我所認識的公公

4.全然交託

5.晴天霹靂,痛失父愛

6.憶父親

7.珊憶父親

8.憶阿公

9.阿公倒吃甘蔗的人生

10.我的阿公

1.憶阿公

12.憶外公

13.善良的阿公


摯愛的父親

次子璧榮


勤奮好學

民國六年(1917年),父親誕生於廣東省興寧縣松山圍板橋碑,為家中次子。自幼命相師斷言他「命帶魁光,買馬趕田莊」,預示其非凡氣度。

少年時期,父親初中畢業,曾任小學教師兩年,後考取興寧第一中學高中部,孜孜以求,惜因抗日戰爭爆發,被徵召入伍,赴貴陽軍醫學校受訓一年,隨後分發至部隊,轉戰大江南北。

戰後隨軍來台,先後居於花蓮、潮州、長治等地。經同窗幸至中引介,進入鳳山陸軍軍官學校擔任醫官,於官校流行病肆虐之時,奮力救治,屢立奇功,獲長官徐德明賞識,屢獲晉升。


視病猶親

退役後,父親以濟世為志,在家設立寧安診所,不分晝夜應診,視病猶親,深受鄉里愛戴。當年屏東縣長治鄉,乃至鄰近麟洛鄉,皆以「有病找寧安」為口碑。

45年間,救人無數,造福鄉梓。

八十四歲時,父親北上與子女同住十二年,旅遊遍及國內外,享受晚年天倫之樂。


兒孫成就 滿懷於心

父親育有五名子女,皆成材成器。

長子(碧灣)出生於花蓮,現服務於台灣光罩公司昱嘉隱形眼鏡、英諾華公司

次子(璧榮)出生於潮州,現任英諾華公司顧問

三位女兒之中,尤有璧珊常自石牌中和撒嬌探望,溫暖父親心扉。


父親篤信教育之重要,常以「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頭方悔讀書遲」警誡子孫,幸賴後代不負所託,各自有所成。

惟一生遺憾者,乃未能親返故鄉拜祭雙親,僅能託第三地友人匯款寄思。


為人正直

父親一生行事光明磊落,唯對一事耿耿於懷:少年求學時,因家貧自煮粥食於破廟,一日友人曾令生邀其進校食堂同餐,未繳費便餐一頓,父親視之為終生羞愧。

除此之外,父親常以「捨正道而弗如」自豪,堅守正直至晚年,無悔於心。


晚年詩意

晚年,父親以詩詞陶冶性情,每日書寫於宣紙,贈予媳婦帶往福和國中作為教學資料。

逢年過節,書寫春聯贈友,日日可成數十張。

傍晚時分,必赴中和四號公園散步,與友人拍掌歌唱,樂在其中,亦常逗弄孩童與小狗,笑聲盈耳。


思親情深

近年,父親思念雙親之情益切。阿茲海默症令其時空交錯,心中仍以為雙親健在,思將子孫獲得的獎盃證照、乃至孫子服役表現優異所贈的五公斤重憲兵人偶,帶回老家奉上,以慰雙親。

如今,父親安然辭世,人生暫告一段落。

願他此去,一路順風,與老父老母在天之靈團聚,永不分離。


鶼鰈情深

髮妻泉珠

民國35年,我仍就讀興寧簡易師範學校,朝琨與我僅憑相互交換照片,然後朝琨父母於年11月17日自行在家鄉廣東興寧舉行文定之禮,當時朝琨卻在東北剿匪,當日正是他軍旅生涯中唯一的一次腳傷,這是他生前常提的巧合日。

朝琨部隊長年駐紮北方,次年(36年)3月29日竟然調防廣東沙河,(與他過世日,竟又是另一巧合),當年六月,我完成了師範學業,隨即在中秋節前夕,於廣州舉行婚禮,至今66年。早期在大陸動亂的日子,曾有多次奇蹟似的巧合,我們夫妻不至於失散,那是朝琨常常提到的神助之事。

37年,眷屬仍駐留湖南長沙,朝琨部隊卻駐防他地,即將更防江西九江,但時間未定,朝琨先函告我,自行前往九江,當時船期不穩定,我竟然有幸搭上次日起程船班,一上岸,朝琨所屬部隊竟行軍而過,我們的九江會合又是一大巧合。

38年,我轉居南京,朝琨部隊不幸失利,他竟喬裝乞丐,自九江逃離戰區步行至南京尋找我,又是經過戲劇性的巧合,我們再次會合了,那65年前的淒厲情景,至今歷歷再現。

朝琨過世前一日似早有預感,竟背著我叮嚀看護,要好好照顧我,我們66年的婚姻鶼鰈情深,我頗感幸福。朝琨一生坎坷,但沒有任何遺憾,安息吧!有一天,一定會到天國再會你,延續我們的夫妻情。

憶父親

長子 碧灣

我是家中的長子,父親是在戰亂中隨政府來台的。我民國38年出生,在生活上所受到父母的照顧也特別的多。父親於高中時便參軍成為軍醫,隨著部隊大江南北移動。也曾因部隊打散,從淪陷區逃出來,找到失散的媽媽。而我在台灣的誕生,更堅定了爸爸要穩定下來的決心,隨著大妹、弟弟的誕生,爸爸也從部隊轉調到陸官及步校當軍醫,也因父親堅持小孩要會客家話,因此也就在屏東長治鄉定居下來。從小我所知道的是爸爸天天早出晚歸,穿著軍裝,有時帶我到軍校搭軍車去看籃球賽。平時就很注意我上學後的活動。

父親雖然每天回到家後也用閒暇之餘替附近鄰居看病貼補家用,後來因看病而小有名氣,忙了起來,便決定從軍中退伍專心執業。有時半夜叫診,騎腳踏車,一出去就是一到二小時,尤其冬天時更是辛苦,但是爸爸本著專業及對家人改善生活的精神,數十年都不變的生活型態也間接的影響我們子女做人處事的態度。

因為我是老大,在家裡總是被要求作為弟妹的榜樣,爸有空總是在旁協助我,激勵我。記得準備大專聯考,爸總說他沒念大學,希望我能念大學,而且要好的大學,但當他知道大學窄門如此困難的時候,又安慰我只要考上就可以了。爸總是說一代要比一代好,我們能念大學他就很高興了。在整個戰亂的時代,鄉親、同事中,他很驕傲也非常得意他的子女能順利長大、唸大學並順利就業!

爸雖然要求自己非常的嚴格,但他也很容易因子女有好的表現就高興滿足。退休後,因子女都在北部,因此搬上來與子女同住,與子孫同樂。過去十多年來,過得很愜意,後因搬到台北與弟及弟媳住,受洗信基督,因而常參加弟媳安排的教會活動。

爸爸一生中省吃儉用,栽培我們五位子女長大就學就業,也養成了節儉的習慣。這個美德我們做子女的也不會忘記,在這裡我要告訴他:您的教誨我們都記住了,而您的責任也告一段落,子孫們承繼您的精神,對自己要求。也請您放下重擔安心地離開。爸!在此祝福您在天國得到永生。

我所認識的公公

長媳 一峰

公公生長在一個貧困的農家,少年時正是中國最動盪不安的戰亂年代,但他一心向上,勤奮好學,刻苦耐勞,度過艱辛的少年歲月。青年時即投身軍旅成為一名救人的軍醫,隨政府迫遷台灣,早期居無定所,中年後落腳於屏東長治鄉行醫濟世,做他行善的志業,歷經五十年之久,救人無數,直到82歲才退休北上,定居台北中和及新竹兩地,和兒孫輩共享天倫。

老年時期的生活,每日規律的運動健身,勤練書法,修身養性,手不釋卷。他這一生勤儉刻苦,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從不背後評論他人是非,此種美德, 言教、身教,在在留給後代永難磨滅的烙印及影響力。

回憶往事仍歷歷在目,在梅竹居住期間,我常會去探視他,並和他有時背背唐詩,唸唸宋詞,講講故事,閒話家常,互動無間,不會因我不會說客語而有任何隔閡。送他的保暖衣物,珍惜萬分捨不得穿,他都會說不要多花錢,我已經給得太多了。他是這樣謙虛、慈祥,他曾告訴我他很滿意我這個兒媳婦了,令我感念萬分,待他像是自己爸爸一樣的親,一樣的重要。

今天他老人家離開我們到另一個世界去了,我們覺得不捨,但想想他不再受病魔摧殘,不再有宿疾的苦痛,也稍感安慰。祝福他尋到天國之路,在那過著平安喜樂的日子。


因為信任所以交託,因為交託所以放心

次媳 慶元

送醫院的前一天他曾向婆婆告別,說:我倆要分開了。

第二天一早,他嚷著要回大陸,每天起床說這句話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這天勸他到浴室,他如往常不想起床,Indri說要回大陸也要先刷牙洗臉啊!他馬上坐起來自行更衣。漱洗後,璧榮陪他踩腳踏車、刮鬍子,還寫了兩張字。上午十點洗澡,只有他和Indri在浴室,他雙手作揖,說:「阿英拜託你了,好好照顧婆婆…」;回到床上,他說:「風怎麼那麼大...」,我為他關上了一扇窗。

中午他腹痛,休克,Indri用力按穴道,他清醒後不斷的冒冷汗,數度昏迷,送到醫院急救。

三天後我和璧榮在四號公園邊走邊談,走到博愛門,我和璧榮商量要不要把爸接回家,忽然一陣風,傾刻間揚起滿天枯葉,有一層樓那麼高,不知名的電話響起,醫生說:「差不多了...」。

回想起他過年後即常說:「我過得很幸福,沒有遺憾。」或說:「人總有一死,我看得很開...」。已歸天家的賈婆(他的丈母娘),在公園看到葉子剛好從樹上掉下,也曾感慨的說:「葉子哪有不落地的...」,現在她老人家也在天國無憂無懼。

親愛的家人啊!我們彼此相愛,期待有一天,我們能再相聚,那裡沒有悲傷、痛苦,只有歡笑。

憶父親

長女 璧華

爸常說: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滅隨百草,可是我唸完書做了一年事即嫁到香港,小時候小我一歲的弟弟顫巍巍的自己走,你卻把我頂的高高的,可知你多疼我。

生完兩個孩子,只要一有空,我會帶著他們搭飛機到高雄回屏東,爸最喜與我聊天,我看得出他多麼不捨的把我嫁那麼遠。

有時候弟媳為了騙他到公園走一走,會告訴他,華華在公園等你,他馬上有精神出門,公園裡他的老朋友我幾乎認得,因為他們會對著iPhone唱歌給我聽,每次我回台灣,他會帶我去剪頭髮,因為他記得哪裡剪頭髮最便宜,一個月剪一次頭是他唯一的消費。近半年來,父親因感冒身體日漸衰弱,他已幾乎不出門,躺在床上和我Skype,說得不多,但我看得出他極想要我回來...,我感受最深,也常背著他哭泣。

前年我買好機票,卻因為個人因素,臨時取消劃位,沒想到我現在用的還是這張機票,如果我知道那麼突然,要我多飛幾次我都願意。我知道爸喜寫書法,我買了紅紙,炳光用鉛筆仔細的畫格子,還買了上好筆墨托侄子耀倫帶回台灣,我也曾把他練習過的帶回香港裝裱,我說基金會的人搶著要,他說你要多少我就寫多少,這是他最得意之事。

突然接獲弟媳病危通知,晴天霹靂,痛失父愛,難以釋懷,沉痛哀悼!爸!你在哪裡!你可曾聽到我的呼喚,病床上你聽到我的聲音,眼睛扎了一下,我心好痛,你知道我為什麼不能馬上回去嗎?請你原諒我,我下輩子還要當你的女兒,再續未完的父女情。

憶父親

次女 璧芳

自68年赴美,至今35年,父親生前與我遠距離的親情交流,早期是用冗長書信,以及總是因他的要求,而匆匆數句,即掛斷的短暫電話,縱使後來國際電話的大降價,以及免費網路Skype,父親仍口口聲聲的叮嚀不要花費太多。他一生簡樸,但對子女的給付,卻是慷慨大方。

Skype,是我與父親近年來主要的交流工具;父親可以在銀幕上和我面對面互動,當他親見台灣是白天,美國是黑夜的大自然現象,多年來,他口中的花花世界,造就人類文明發展,在他90多高齡時,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三十年前,長子一帆出生的前二天,父母親在珊夫婦的陪同下到訪休士頓,第一次的造訪美國,竟然是他一生中,唯一親臨醫院,探訪孫輩出生的經歷,這是父親津津樂道之事!隨後母親留守一個月,父親單獨在屏東,又是醫務、又是家事,但每每電話中,仍聲聲吩咐母親勿念,安心在美照顧外孫!次子一鳴,二年內出世,母親又到美支援一個月。那二個月,是父親和母親在台灣生涯中,分開最長的二次!長子出世後,父親常到鄰居家逗留,問了原因,才知道,只因為鄰居有子,與我兒一帆同齡;抱抱他,就可知道一帆的成長階段。當時曾對他的回答,極為震撼及感慨,雖然書信及照片頻繁往來,父親仍自尋它法,以填補對遙遠親情的渴望。

父母親的再訪美國,對當時仍年幼的二個外孫,不時的親親抱抱,流露的祖孫情,再次顯現他內心深處對遙遠親情的渴望。當時我心中有無限的感動,多麼盼望父母親可長期逗留,就近享受祖孫樂!

近年來父親身體漸衰,每次在Skype銀幕面對面時,總會語重心長的帶上一句「有空就回來,看看老父親」。雖然過去二十年來,我每年至少回台一次,逗留一個月,外加常常的Skype互動,但與他內心深處的期望值,仍然相差甚遠,令我的自責更深了!

每次離台,為不影響父親情緒,早期,總是安慰他好好睡一覺,次日吃中餐前,我就可到家了!父親會牽掛,一直到我的報平安,才恢復作息。這一、二年,為避免父親情緒過度激動而傷身,我甚至得不告而別。

父親逝世前的二星期,最後一次Skype的談話,他一聽到我的問候語,竟少有的,帶著哽咽,淚潸潸,直白的說「為何住美國,好遠啊!」,當時我強忍眼淚,安慰父親,可隨時回台陪伴,想不到那是最後一次與父親的交流!父親在醫院彌留時,聽到我的Skype呼喊,竟也作出轉頭環視,尋找我的身影,我心崩潰了!對父親養育之恩,卻不能就近環繞身旁反哺,會是終身之痛啊!

父親一生歷經對日抗戰、國共內戰,遷台後,與大陸親人的長期分離,是他一生之痛,幸而晚年親見兩岸和平共存,也曾回鄉探視多次,他的傳奇人生經歷,平和落幕。父親大人,安息吧!

憶父親

么女 璧珊

父親年近四十歲才生下我,由於遺傳了他瘦高的體型,更讓他開心不已,常常得意的說,最小的女兒是他真傳的大翻版。

二位姊姊遠嫁外地,求學時代,只要一放假,我即返屏幫忙招呼病患及包藥等診務,清晨時刻,又與父母親一同晨運,父女常手牽手聊天,父親總是不時的看著我,摸摸我的頭及親親我的臉龐,舉手投足,顯示出父親和藹可親及對孩子疼愛的真情流露。

結婚後仍不時以電話聯繫,直至13年前,經子女要求才結束診務,北上與子女團聚,與父母親見面的機會就多了。因緣際會,記得有一次父親曾到我上班處探視,除向同仁打招呼外,更趨前向在座的長官握手致意,誠懇拜託,請多指點我職場上的一切...,頓時讓我感動萬分,其愛護子女的心可見一般。每逢假日,必抽空探視父親,除陪伴寫書法外,更不時充當修剪及沖洗頭髮的美容師,也兼按摩父親全身的筋骨的按摩師,雖屬冒牌技術,然而,父親確讚美我是世上最體貼的技術專業人士!傍晚時分,常至附近公園散步,如遇天冷或天候不佳時,必鑽進父母被窩裡,天南地北,聊個不停,日子就在如此快樂又溫馨中渡過。直至近一年來,父親身體日漸衰弱,他以身體勞累,需休息為由,總是催促我以家庭為重,不時地說天已暗了要早點回家...,漸漸感受到最摯愛的父親年邁衰老,頗感憂心,明知已屆高齡,然仍不願接受此事實,總是自我安慰,老人家想早睡早起,次日方可晨運...,每一見著此幕,牽掛到難以成眠,更督促自己,隨時去電母親問候父親情況。父親在往生前幾天,我的最後一次陪伴,他一如往昔,仍認真地勤寫書法、背誦詩詞,提及得意事,仍開心自得,然卻須管家餵食,以免嘔吐,大致精神上仍屬平靜與快樂。

突然接獲兄嫂父親病危通知,一時腦袋空白不知所措,內心焦急吶喊:「怎麼可能...」,然而抵不過歲月的流逝,竟於入院二天後往生了,眼見時時相處,並疼愛我們的父親,竟如此突然, 但安詳的離世,頓時情緒崩潰,傷心不已,難以接受這個事實,因為我們毫無心理準備呀!

親愛的父親,我好想您啊!父親一生待人以誠,也是個顧家愛家的好父親,我們將牢記他教導我們為人處世的原則,並傳承至後後代代,我們最親愛的父親!您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父親大人,安息吧!

憶阿公

長孫 耀倫

上小學前有段時間與阿公阿婆住在屏東。聽到阿公中氣十足的應答聲,就知道有人來看病。有時候候診間坐滿了人,阿公還是很細心地幫每位病人看診、打針、開藥。偶爾也會看到阿公穿著正式,騎車出診。在我心裡,阿公是個濟世名醫。

也許因為忙於看診,阿公送我到附近的幼稚園上學。園裡有同學欺負我,使我畏於上學。年幼不懂解釋,只跟阿公說我不願,他很生氣,認為我不向學。阿公雖然硬是把哭哭啼啼的我送回去,他卻在旁觀察,發現了真正原因,於是主動把我帶回。阿公雖然忙於工作,卻仍然很關心、很在乎他的孫子。

假期回到阿公阿婆家,偶爾會聽阿公提起戰亂時期的經歷。從隨軍隊遷移,到冒生命危險尋回和他有婚約的阿婆。我那時並不了解過程多艱辛遙遠,只知道阿公非常重視約定,也很佩服阿公的堅定不移。

阿公常對我說:「要好好讀書喔!」,也非常重視我的學業進展。我學士畢業,他從屏東到新竹來參加畢業典禮,博士畢業時也特地到清華與我合照紀念。阿公總是說,他很驕傲,因為他的長孫是村裡第一個博士。

阿公阿婆退休後,就搬到北部生活。近幾年,因為叔叔嬸嬸無微不至地照顧,每次見到阿公,他都非常快樂。阿公仍會問我畢業了沒有,有沒有女朋友,在外面會不會吃不飽,雖然已經說不大出我的名字,但是仍認得我是他的長孫,仍然記得把我從幼稚園帶去帶回的事情,依然很關心我的生活。

阿公總是說:「讀書要好,身體要好,品德要好」,這其實是阿公自己的寫照。我盡力做到,不負阿公所望,也會讓我未來的兒女知道,將阿公對子孫們的期望傳承下去。 

阿公倒吃甘蔗的人生

孫 耀東

阿公常常說,他年輕的時候吃過很多苦,小時候家裡窮,努力苦讀住在破廟裡,每天只能吃稀飯配鹹菜度日子。可是卻唸書唸到可以教書,賺錢讓阿公的哥哥結婚,後來還當上軍醫。

阿公有傳奇的人生。阿公是一個國民黨老兵,打仗的時候被共產黨捉到兩次,都成功保住性命,又成功在戰亂中找到阿婆,順利撤退到台灣,才有了我們全家人。

不知不覺阿公老了,記憶力慢慢退化,漸漸記不得我們,本來還會問我在哪裡工作,後來開始記不得我,會叫我倫倫,到了前幾個月,還對我叫阿榮。我本來聽了很難過,因為阿公不記得我,可是卻覺得阿公很幸福,因為他不曾因為記憶力不好而難過,而且不管什麼事情過一會他就忘記了,沒有什麼煩惱。

阿公每天都心情很好,吃完飯,陪阿公講年輕的事情,陪阿公背誦小時候記得的詩句。有同袍稱讚阿公,說阿公命帶魁罡,騎馬管田莊,看阿公得意爽朗的樣子,我覺得阿公很幸福。

子女都孝順,生活無憂無慮,身體也沒有病痛,還可以寫毛筆字。到了最後,剩下的也都是愉快的記憶,我想阿公應該也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了。

我的阿公陳朝琨,是一個幸運的人,我希望我老的時候也能像他一樣。

我的阿公

孫 耀南

我很幸運,能出生在陳氏家族,一個來自屏東鄉下,卻能受相當教育薰陶的家庭。從小我就很自豪,我的家人比朋友的家人,多了份教育洗禮,無論在工作上、在處事上,都能取得不錯的成就,而現在,我更自豪,在諸多有成就的長輩中,我的家人,更多了一份難能可貴的純樸。

從小聽阿公談起以前求學的年代,從家裡到學校要走很長一段路,每天中午就吃自己從家裡帶來的便當-醬油配飯,一路克勤克儉,才有辦法念書。唸完初中後,因為家人不支持繼續念書,於是阿公選擇在學校當助教,一面賺錢分攤家計,一面爭取讀書的機會。後來由於軍醫學校能提供高等教育,又能發給薪俸,於是阿公投身軍醫學校,自此擔任軍醫、醫生至退休。

  擔任軍醫,並非一路順遂,當年正值戰亂,軍醫必須上前線支援,阿公就曾經在一場戰亂中,遭敵軍俘虜,所幸,阿公的軍醫專業,讓阿公保住了性命。隨後,阿公在一場戰亂中,趁機逃出,並喬裝成乞丐,當時因為阿婆在南京,阿公就一路跋山涉水走到南京,挨家挨戶找阿婆,當時戰亂失散的兩人彼此音訊全無,阿公還能找到阿婆,可見其超乎常人的毅力,以及對於家人的珍愛。

  阿公到台灣繼續擔任軍醫,並在退休後,留在當時駐紮地屏東,開間小診所,並且將五個子女,一一送上大學,這五個子女,雖然來自屏東鄉下,但在念書求學上,均承繼了阿公的堅忍不拔的求學意志,而這份意志,也間接傳承到我們兒孫輩身上。

  阿公總是很重視我們兒孫輩的成就,每當我們有什麼成就跟他分享時,他總是會握緊我們的手,很開心的說我們的成就有多棒多棒,甚至會說要當傳家之寶,或是說要回去跟老家的人說,那怕,我們跟他分享的只是再小不過的事情。

  阿公,我們會繼續加油,讓您在天,也能繼續為我們感到光榮;我也以身為您的孫子為榮。

憶阿公

孫女 盈捷

小時候過年回屏東,記得只要門口有人一叫「陳醫師」,阿公就會放下所有的事情,去幫病人看病。阿婆幫忙寫藥袋,磨藥,包藥,還記得阿公包得比阿婆慢,不過比較整齊。阿公幫病人打針,我們開玩笑說阿公屬蛇,不過是好蛇,所以雖然會給病人注射,但是會讓病人變好。

阿公對我們孫子孫女很重視,總是叮嚀我們要好好讀書,身體要健康,品格要好。他很喜歡跟人誇耀我們讀書讀得好,誇到我們都不好意思,不過我們很高興阿公以我們為榮。

後來阿公退休到北部來沒多久,我就出國去念書了。阿公總是以我在美國念博士為榮,每次回台灣,阿公會抓著我的手去摸他的臉,然後說我的手長得跟他的一樣,都是瘦瘦的。

我在美國結婚之後,阿公也真心接受喜歡我的丈夫Rob,回來台灣時抓著他的手不放,也很喜歡我的公公婆婆。後來Ellie出生了,阿公去年看到她更是親個不停,回美國之後我們用Skype聯絡,阿公會用玩具逗Ellie,聽我說Ellie的進展,樂得笑呵呵。

阿公,我們會好好教導我們的下一代,要像他們的公太一樣善良、助人、節儉,也會叮嚀他們要身體健康,品德端正,好好讀書,讓阿公在天國也以他們為榮。

憶外公文

外 孫 、女 沛擎 韶麒

從民國初年的動盪亂世,到近百年後的和平繁榮,從遙遠的中國大陸到四季如春的寶島台灣,外公就像是一部歷史,見證了這一世紀的風雨和兩岸社會的分合興衰。

生長於承平時期的我們無法想像,外公外婆是如何度過那段艱苦的日子,多少次的生離死別以及大時代下平凡百姓的無奈與感慨。可以說,他們吃的每一分苦,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吾等幸福生活的基石。其實外公所求不多,只願後輩們能平安快樂、健康幸福。一生克勤克儉的外公,總優先考慮家人朋友,嚴以律己卻寬以待人。

行醫近半世紀享譽杏林,造福廣大社會讓多少百姓喜獲重生。漫漫人生總有終點,生命的意義不在長度而在於寬度。如今外公雖已含笑九泉,但兒孫滿堂盡孝盡忠,這是吾等對於外公外婆一生所奉獻付出的小小回報吧。雖然形體終將消逝,但外公如此堅毅刻苦、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精神將永存於吾等心中。

善良的阿公

印尼籍 Indri

阿公很客氣,每次照顧他,他總是說:麻煩妳了,你很有愛心。

每次拿東西給他吃,他總是說:你有沒有?你一半我一半。

照顧阿公5年半,我一直很快樂,尤其是他拿起我的手放在他的胸口,不說話,我也知道他想說甚麼。我的朋友和印尼的家人也常為阿公禱告,在天國我們也會重逢。


avatar-img
任任的沙龍
27會員
87內容數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感謝遇到的貴人,有你-生命更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任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甲溪兩岸雲霧飄渺,我回到我童年住過的河邊,尋找家園遺跡。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場獨特的戶外婚禮,在花蓮的美麗自然景色中進行。新郎Gabbie和Ervin攜手走過九年,決定在東臺灣的草地上舉辦婚禮,享受美式露營的氛圍,共同分享生活的點滴與幸福時刻。文章中描述了婚禮的精彩瞬間及其對生活美好的反思,在繁忙日常中贈予人們發現美的眼光。
憶母親 母親會說日語,擅長與當地原住民地區用日語交談,閒暇可替當地人做衣服,貼補家用 母親出生於1932年日本時代昭和七年,日本名叫昭妹,排行老二,光復後戶籍登記為德妹,1938年起受日本教育,母親經常驕傲地告訴我們,在教室裡和邱連輝(前屏東縣縣長)坐同一排,成績好都是坐第一排的,母親對日本老師
孟婆三遷 每天看着孫子玩耍、接受他們的親吻,是我倆最大的享受 內湖 2018年在臺灣戲曲學院上寫作課,認識了五個新同學,大家一起出了《樂齡寫作趣》一書 因緣際會2016年12月中旬,Tony工作異動,年底遷居到臺北內湖,大媳婦也找到新的工作。我和郎雄也遷到內湖,為的是就近照顧兩個孫子。大媳婦
移居竹北   郎雄每天上班需要通車5個小時   郎雄和我曾經在竹北住了兩年,那是一段非常愉快的日子,那純是因為孫子需要照顧。2016年12月,陸續住幾次民宿之後,剛開始衹是試試看,沒想到竹北非常寬闊,曾經在竹北莊敬路,遇到一位外國人,他說喜歡竹北勝過天母,也許餐廳停車方便,很多新竹的
大甲溪兩岸雲霧飄渺,我回到我童年住過的河邊,尋找家園遺跡。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場獨特的戶外婚禮,在花蓮的美麗自然景色中進行。新郎Gabbie和Ervin攜手走過九年,決定在東臺灣的草地上舉辦婚禮,享受美式露營的氛圍,共同分享生活的點滴與幸福時刻。文章中描述了婚禮的精彩瞬間及其對生活美好的反思,在繁忙日常中贈予人們發現美的眼光。
憶母親 母親會說日語,擅長與當地原住民地區用日語交談,閒暇可替當地人做衣服,貼補家用 母親出生於1932年日本時代昭和七年,日本名叫昭妹,排行老二,光復後戶籍登記為德妹,1938年起受日本教育,母親經常驕傲地告訴我們,在教室裡和邱連輝(前屏東縣縣長)坐同一排,成績好都是坐第一排的,母親對日本老師
孟婆三遷 每天看着孫子玩耍、接受他們的親吻,是我倆最大的享受 內湖 2018年在臺灣戲曲學院上寫作課,認識了五個新同學,大家一起出了《樂齡寫作趣》一書 因緣際會2016年12月中旬,Tony工作異動,年底遷居到臺北內湖,大媳婦也找到新的工作。我和郎雄也遷到內湖,為的是就近照顧兩個孫子。大媳婦
移居竹北   郎雄每天上班需要通車5個小時   郎雄和我曾經在竹北住了兩年,那是一段非常愉快的日子,那純是因為孫子需要照顧。2016年12月,陸續住幾次民宿之後,剛開始衹是試試看,沒想到竹北非常寬闊,曾經在竹北莊敬路,遇到一位外國人,他說喜歡竹北勝過天母,也許餐廳停車方便,很多新竹的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