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質碳封存方法學:Puro回饋意見收集中

海洋生物質碳封存方法學:Puro回饋意見收集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前言

Puro 上週公開了最新的海洋生物質碳封存方法學,目前正廣邀各方意見給與回饋。

可以從官方網站下載方法學文件以及意見表

方法說明

海洋生物質碳封存方法的主要運作模式,是將符合條件的生物質儲存在缺氧的海洋盆地中,以防止生物質分解並將碳重新釋放到大氣中,從而達到碳移除的目的。此方法藉由安全且持久的方式儲存通過植物光合作用捕獲的二氧化碳,永久增加海洋碳儲量

範疇界定

  • 生物質來源:需為永續來源,並符合Puro的生物質採購標準。符合條件的生物質包括但不限於農業殘留物、林業廢棄物、景觀管理產生的綠色廢棄物等。
  • 缺氧環境:儲存地點必須是缺氧的海洋盆地,例如充滿鹽水的凹陷處或整個盆地,且溶解氧濃度低於0.03 mg/L。這種環境能夠抑制生物質的分解。此外,為了減少氧化亞氮(N2O)的產生,儲存地點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總濃度不得超過0.004 mg/L。
  • 碳移除量:通過將生物質部署在缺氧的海洋儲存中來實現二氧化碳的移除。此方法的碳移除量由儲存的生物質量,減去潛在的二氧化碳損失、供應鏈排放、未減緩的負面生態、市場和活動轉移洩漏以及基準碳移除量計算得出。
  • 時間範圍:此方法要求實現至少1000年的安全和持久儲存,防止碳被釋放回大氣。
  • 監測與驗證:此方法要求持續監測儲存地點,並定期更新監測計劃,以確保生物質的安全儲存和環境影響最小化。此外,需要進行第三方驗證,以確保符合相關標準。
  • 證書核發:當符合條件的生物質以防止溫室氣體重新排放的方式存入缺氧環境,且數據記錄可驗證時,即可核發二氧化碳移除證書(CORC)。

重要原則

  • 外加性:此活動不得為現有法律、法規或其他約束性義務所要求的。
  • 避免重複計算:確保二氧化碳移除量不被重複計算。
  • 永續發展目標:應提供資訊說明此海洋儲存活動如何與主辦國的永續發展目標相關。

運作流程

  • 生物質來源與選擇:
    • 選擇符合條件的生物質:生物質必須來自永續來源,符合Puro生物質採購標準。這包括農業殘留物、林業廢棄物、景觀管理產生的綠色廢棄物等。
    • 生物質特性分析:在儲存前,需分析生物質的碳氮比(C:N)和有機碳含量,以確保其適用性。
  • 生物質處理:
    • 去除雜質:必須去除生物質中可能危害環境或人類的雜質,如塑料、金屬和玻璃。
    • 加工處理:對生物質進行壓縮、捆紮等處理,以防止其在水中分散,並確保其能快速沉降至缺氧層。
    • 包裝材料:使用的包裝材料必須是有機或對水生生物無害的惰性材料。
    • 沉降裝置:可選擇使用沉降器,但需確保材料對海洋生態系統無害,並計入相關排放。
  • 運輸:
    • 運輸過程:將處理後的生物質從採集地點運輸至儲存地點。此過程需符合相關規定,並記錄所有運輸排放。
  • 儲存地點選擇:
    • 缺氧盆地:選擇位於穩定化學躍層(chemocline)下方的缺氧海洋盆地。這些盆地的溶解氧濃度需低於0.03 mg/L。
    • 長期穩定性:儲存地點需具有長期穩定的分層水體,以限制含氧表層水與缺氧層之間的混合。
    • 監測:在部署前,需對儲存地點進行全面表徵,包括水柱深度、溫度、鹽度、溶解氧和硝酸鹽含量等,以建立環境基準。
  • 生物質部署:
    • 沉降速度:生物質的沉降速度需在每分鐘5至50米之間,以盡量減少與含氧水層的接觸時間,同時避免擾亂底棲生態系統。
    • 數據記錄:部署時需記錄生物質的數量和位置,以供後續驗證。
  • 監測與驗證:
    • 定期監測:部署後,需定期監測儲存地點,包括水質參數、溫室氣體排放和生物質分解情況。
    • 實驗室分析:進行實驗室瓶培養實驗,以模擬現場條件下的生物質分解,並監測 DIC(溶解無機碳) 的產生和碳損失。
    • 現場監測:使用現場監測技術,如水下感測器,以驗證碳封存的持久性。
    • 第三方驗證:由第三方稽核員進行生產設施稽核和產出稽核,以確保符合方法學要求。
  • 碳移除證書核發:
    • CORC 創建點:當符合條件的生物質以防止溫室氣體重新排放的方式存入缺氧環境,且數據記錄可驗證時,即可核發二氧化碳移除證書(CORC)。
    • 碳移除量計算:基於儲存的生物質量,減去相關的排放和洩漏,計算出實際的淨碳移除量。
海洋生物質碳封存流程示意圖

海洋生物質碳封存流程示意圖

風險評估與管理

風險類別

  • 逆轉風險 (Reversal Risks):
    • 定義:指已發行的碳移除憑證 (CORC) 效力被部分或完全取消的事件。這表示原本已移除、量化並認證的碳,因故重新釋放到大氣中,或無法長期安全儲存。
    • 潛在來源:包括自然過程(如地震、海底滑坡、氣候變化導致的海洋環流變化)和人為干擾(如深海採礦、軍事衝突、漁業活動)。
  • 環境風險 (Environmental Risks):
    • 定義:指因海洋生物質碳封存活動可能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
    • 主要風險:包括陸地風險(如營養物質流失)、海洋生態系統風險(如甲烷產生、溶解氧濃度變化、對底棲生物和浮游生物的影響、潛在毒性元素釋放)。
  • 社會風險 (Social Risks):
    • 定義:指因海洋生物質碳封存活動可能對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
    • 主要風險:包括對當地社區的影響(如噪音、污染、限制休閒活動區域的進入)、對文化或考古遺址的影響,以及對人體健康和安全的潛在威脅。

風險評估與管理

  • 一般要求
    • 系統化評估:風險評估必須系統化,並基於穩健的科學依據,評估特定風險/影響的重要性。
    • 符合規範:評估需符合此方法學、Puro標準通用規則以及其他標準要求,以及任何適用的當地法律、法規和其他約束性義務。
    • 風險評估標準:包括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風險造成的嚴重性、風險的空間範圍、風險的持續時間、風險的因果關係、可逆性、以及風險是否可減輕。
    • 風險管理措施:根據風險層級,採取相應的行動,並透過以下階層式方法來降低負面影響:
      • 避免 (Avoidance):盡可能避免負面影響,例如謹慎選擇生物質來源或儲存地點。
      • 最小化 (Minimization):減少風險的持續時間、強度或範圍。
      • 減輕 (Mitigation):減輕風險的影響。
      • 補償 (Compensation):作為最後手段,當風險的負面影響無法完全避免、最小化或減輕時,採取補償措施。在海洋生物質碳封存的方法中,這通常是指在發生逆轉事件時的補償措施。
    • 定期更新:風險評估應定期更新,並與監測計畫一同檢視。
  • 逆轉風險管理
    • 評估來源:評估任何潛在的逆轉風險來源,包括自然過程和人為干擾。
    • 監測:定期監測儲存地點及其周圍環境,以檢測是否有任何溫室氣體或生物質釋放到大氣中。
    • 應變措施:如有逆轉事件發生,應立即採取行動,確定釋放事件的規模,並通知發行機構。
  • 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
    • 利害關係人參與:與當地社區、非政府組織和獨立專家等利益相關者進行包容性的溝通。
    • 環境、健康與安全 (EHS) 計畫:制定並遵守 EHS 計畫,以評估和減輕暴露於有害化學物質的風險。
    • 水資源管理:遵守所有關於水資源獲取和使用的當地法律法規,並保護當地安全飲用水的供應。
    • 災難管理計畫:制定災難管理計畫,以應對火災、洩漏或自然災害等突發情況。

風險監測

  • 監測計畫 (Monitoring Plan):制定詳細的監測計畫,以評估碳移除活動的績效,包括:
    • 符合性:確保專案符合資格要求。
    • 環境和社會影響:監測對永續發展目標的貢獻,並防範已識別的環境和社會風險。
    • 碳封存和溫室氣體排放:測量專案的碳封存量和溫室氣體排放量。
    • 持久性:驗證生物質的持久性,並報告任何逆轉事件。
  • 監測方法:可使用多種監測技術,例如:
    • 實驗室監測:進行瓶培養實驗,以模擬生物質分解和溫室氣體產生。
    • 模型監測:使用模型來預測和評估碳排放和損失。
    • 現場監測:使用感測器和現場測量,以監測水質和生物質的狀態。
  • 數據收集:依據監測計畫,收集數據並定期更新淨碳移除量的計算。
  • 透明度:所有風險評估、監測計畫和結果都應向稽核員公開。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2024自願性碳市場總回顧

生物質碳移除與儲存(BiCRS)技術生命週期評估(LCA)介紹

巴黎協定第六條與核心碳原則:攜手打造高完整性碳市場

2050溫室氣體移除路徑圖 - 貝佐斯地球基金會

2027 會是碳市場的重要轉折點?

負碳經濟起點:碳移除技術之要件

哪種碳移除碳權比較好? - Absolute Climate 提出新認證標準

新世代淘金狂潮,碳移除技術的投資趨勢與挑戰

碳移除議題於社群媒體之討論趨勢分析

2024 碳移除產業五大發展趨勢

Frontier:推動碳移除技術創新的採購聯盟


avatar-img
細雨徐行的沙龍
22會員
216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細雨徐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本積極參與碳市場並結合國內努力與國際合作,成為氣候行動的全球典範。與印尼簽署雙邊協議展示了如何通過合作解決供應鏈問題並推動能源轉型,像 Marubeni MOL Forests 的專案凸顯自然基礎解決方案在環境與經濟之間的平衡潛力。這些舉措與永續經濟的目標一致,其影響將顯著推進氣候變遷應對。
本文探討生物炭在環境應用中的潛在風險。研究者系統性分析文獻,將生物炭的風險區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並詳細探討原料、製備過程和應用場景對環境風險的影響。闡述了生物炭對動植物、微生物和人類健康的負面影響機制,包括污染物釋放、老化和奈米效應。最後總結生物炭的環境風險評估方法,提出建議以確保生物炭安全應用。
本文介紹 Sylvera 2024自願碳市場報告,分析碳權市場的現況。儘管2024年碳權的總退休量維持穩定,但市場結構正經歷重大轉變:買家越來越重視高品質碳權導致價格溢價;Verra的市場主導地位正在下降;碳移除(CDR)市場則由少數大型買家主導。報告也指出,市場缺乏透明度,使得碳權採購變得複雜。
本文介紹美國能源部最新公開之生物質碳移除與儲存 (BiCRS) 技術的生命週期評估 (LCA) 指南。它針對 BiCRS 系統,包含專注於碳儲存的技術和同時提供生物能源和碳儲存的 BECCS 技術,提供了詳細的 LCA 說明,涵蓋目標與範疇定義、生命週期盤查分析、生命週期衝擊評估和結果詮釋等階段。
Google 與印度新創公司 Varaha 合作,簽署全球最大生物炭碳移除交易,將透過六座反應爐,每日封存約 180 噸 CO2 。此次合作 Varaha 展現從小型設施到工業級營運能力,並獲得獨立實驗室對產品的高度評價。此次交易成為碳權市場新典範,有望推動更多企業加入氣候行動,實現全球淨零目標。
本文引用IBI生物炭碳權指南,說明如何取得生物炭碳移除認證。內文比較了現有不同認證標準的方法,協助生產者和投資者選擇最適合的方案,並涵蓋了生物炭的特性、生產技術、應用以及各項標準的資格條件和流程。 全文包含成本比較和各標準的步驟說明,目標是提高生物炭減碳的可靠性,並引導開發者做出對環境有益的決策。
日本積極參與碳市場並結合國內努力與國際合作,成為氣候行動的全球典範。與印尼簽署雙邊協議展示了如何通過合作解決供應鏈問題並推動能源轉型,像 Marubeni MOL Forests 的專案凸顯自然基礎解決方案在環境與經濟之間的平衡潛力。這些舉措與永續經濟的目標一致,其影響將顯著推進氣候變遷應對。
本文探討生物炭在環境應用中的潛在風險。研究者系統性分析文獻,將生物炭的風險區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並詳細探討原料、製備過程和應用場景對環境風險的影響。闡述了生物炭對動植物、微生物和人類健康的負面影響機制,包括污染物釋放、老化和奈米效應。最後總結生物炭的環境風險評估方法,提出建議以確保生物炭安全應用。
本文介紹 Sylvera 2024自願碳市場報告,分析碳權市場的現況。儘管2024年碳權的總退休量維持穩定,但市場結構正經歷重大轉變:買家越來越重視高品質碳權導致價格溢價;Verra的市場主導地位正在下降;碳移除(CDR)市場則由少數大型買家主導。報告也指出,市場缺乏透明度,使得碳權採購變得複雜。
本文介紹美國能源部最新公開之生物質碳移除與儲存 (BiCRS) 技術的生命週期評估 (LCA) 指南。它針對 BiCRS 系統,包含專注於碳儲存的技術和同時提供生物能源和碳儲存的 BECCS 技術,提供了詳細的 LCA 說明,涵蓋目標與範疇定義、生命週期盤查分析、生命週期衝擊評估和結果詮釋等階段。
Google 與印度新創公司 Varaha 合作,簽署全球最大生物炭碳移除交易,將透過六座反應爐,每日封存約 180 噸 CO2 。此次合作 Varaha 展現從小型設施到工業級營運能力,並獲得獨立實驗室對產品的高度評價。此次交易成為碳權市場新典範,有望推動更多企業加入氣候行動,實現全球淨零目標。
本文引用IBI生物炭碳權指南,說明如何取得生物炭碳移除認證。內文比較了現有不同認證標準的方法,協助生產者和投資者選擇最適合的方案,並涵蓋了生物炭的特性、生產技術、應用以及各項標準的資格條件和流程。 全文包含成本比較和各標準的步驟說明,目標是提高生物炭減碳的可靠性,並引導開發者做出對環境有益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