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淘金狂潮,碳移除技術的投資趨勢與挑戰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前言

紐約時報的專欄文章,將碳移除產業科技的投資趨勢以及正反意見都整理地相當好。但會發現這篇文章是因為先看到了中央社的外電報導

強烈建議看完本文之後再回頭看中央社的文章。

摘要挑選重點翻譯,甚至依照立場偏好調整都還情有可原,但文章只翻一半也太糟糕了。昨天看完第一印象就是怎麼可能文章寫到這邊就斷掉,找了原文一比對發現後半段直接消失。除了重要資訊殘缺之外,整篇文章的觀點和論述都變得非常詭異,也對原作者不太尊重。

中央社這樣的報導品質相當堪憂啊。

摘要翻譯

今年夏天, Bill Gates 在倫敦與一些全球最富有的人士聚首,包括 Amazon 創辦人 Jeff Bezos 、 SoftBank 創辦人 Masayoshi Son 以及沙烏地的 Al-Waleed bin Talal 王子,討論他們共同投資的計畫。他們的投資目標之一,是幾家致力於氣候變遷解決方案的公司。其中四家公司尤為引人注目,因為它們瞄準了一個極具挑戰的目標:從大氣中移除二氧化碳,同時實現盈利。

隨著全球各國持續排放溫室氣體,使氣溫屢創新高,金融市場正加速投入碳移除這一新興產業,試圖在實現環境改善與獲取財務利益之間取得雙贏。這項技術幾年前才開始發展,目前尚未在大規模應用上得到驗證。但它之所以備受矚目,是因為從空氣中移除二氧化碳的構想令人直覺認為合理且必要。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願意為此技術買單,投資者正競相進場,搶占這個未來不可或缺的產業先機,為應對氣候變遷提供新解方。

根據投資銀行 Jefferies 的統計,自 2018 年以來,致力於從空氣中移除二氧化碳的公司已籌集超過 50 億美元。而在這之前,幾乎沒有人涉足這類投資。「這是我在 20 年風險投資生涯中見過的最大機會,」加拿大 Deep Sky 的執行長 Damien Steel 說道。該公司已成功籌得超過 5,000 萬美元,用於推動二氧化碳移除專案的開發。「這個產業的發展勢頭比我接觸過的大多數產業都更強勁。」

由 Bill Gates 發起的 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 是近幾年超過 800 家碳移除新創公司中最主要的投資者之一。其他參與者還包括矽谷的風險投資公司、華爾街的私募基金,以及像 United Airlines 這樣的大型企業。

投資者認為,這個市場即將迎來爆炸性的成長。超過 1,000 家大型企業已承諾在未來幾十年間實現碳排放歸零。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愈來愈多公司開始接受二氧化碳移除技術。今年,包括 Microsoft 、 Google 和 British Airways 在內的企業,共投入了 16 億美元購買碳移除碳權。

根據專門追蹤二氧化碳移除產業的網站 CDR.fyi 的數據,這一數字與 2019 年不到 100 萬美元的規模相比,增長十分驚人。業內專家預測,明年這類支出可能飆升至 100 億美元。而根據 McKinsey 的最新報告,到 2050 年,這個市場的規模可能達到 1.2 兆美元。

儘管大量資金正湧入這一新興領域,但短期內這些專案對全球氣溫的實質影響仍相當有限。目前全球已有數十座捕捉二氧化碳的設施投入運作,包括冰島和加州的幾座代表性工廠。然而,即便是這些最大的設施,其捕捉的溫室氣體量,也僅是人類每天排放量的冰山一角。即使新增數百座類似設施,所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不足以抵消每年總排放量的 1%。

「別再假裝這項技術能在我們需要的時間內派上用場,」 Climate Trace 的共同創辦人、前美國副總統 Al Gore 說道。 Climate Trace 是一個專門追蹤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組織。去年,聯合國的一個專家小組對這項技術是否能真正產生影響提出了重大質疑。「基於工程技術的碳移除活動在技術和經濟上尚未被證明具有可行性,特別是在大規模應用層面,並且可能帶來未知的環境與社會風險。」該報告指出。

許多科學家與環保人士則強調,對抗全球暖化的關鍵在於加速淘汰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因為正是這些燃料的燃燒導致了地球的升溫。「我們需要遵守洞穴法則的第一條,」 Al Gore 說道。「當你在洞裡時,該停手了。」

碳移除技術是目前地球工程( geoengineering )領域中發展最成熟的方案之一。地球工程涵蓋一系列操控自然系統、降低地球溫度的技術構想。隨著氣候變遷日益惡化,這些原本屬於科幻領域的想法,如今已逐漸進入主流視野。其他構想還包括改變河流與海洋的化學性質以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基因改造細菌以減少農業排放的溫室氣體,以及通過增亮雲層或向平流層噴射二氧化硫來反射太陽光。

儘管如此,真正吸引大筆資金的,仍是二氧化碳移除技術。投資者認為,短期內這些技術對降低全球氣溫的效果可能有限,但隨著全球排放量減少以及技術逐步成熟,這一產業將逐漸展現其影響力。即使幾十年後,全球能徹底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許多專家,包括聯合國召集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PCC ),仍認為,要降低全球氣溫,從大氣中移除部分二氧化碳仍是不可或缺的步驟。

然而,批評者則警告,二氧化碳移除技術可能是一個危險的迷思,會讓人們持續延續導致氣候危機的行為模式,而非真正解決問題。「碳捕捉技術只會促進化石燃料生產,這點毫無疑問,」 Stanford University 土木與環境工程教授 Mark Z. Jacobson 說道。「這對氣候問題毫無助益。」

然而,無論是投資者還是企業客戶,當前都沒有退場跡象。包括 Stripe 、 H&M 、 J.P. Morgan 和 Meta 在內的一些企業組成聯盟,承諾投入超過 10 億美元購買二氧化碳移除服務。其他企業如 Airbus 、 Equinor 和 Boeing 也加入行列,承諾支持這項服務。

有些公司希望藉此抵消自身的碳排放,有些則認為幫助推動這個新興產業的發展,未來可能為自身帶來收益;也有企業單純認為,這是應該做的事情。「這與我們的日常業務沒有直接關聯,」線上支付公司 Stripe 的氣候負責人 Nan Ransohoff 表示。 Stripe 正主導這項集體購買計畫。「但我們非常關注進展,希望能推動世界朝正確方向邁進。」

美國政府正在大力支持二氧化碳移除技術的發展。《通脹削減法案》(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將針對直接從大氣中移除並儲存二氧化碳的稅收抵免提高至每噸 180 美元,金額比之前增加了三倍以上。而拜登總統於 2021 年簽署的兩黨基礎設施法案,則撥款 35 億美元,用於建立四個技術示範項目。

即便即將上任的總統川普將氣候政策斥為「騙局」,並表明有意推翻拜登的多項氣候計畫,業界領袖依然對產業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對這項新興技術的支持,從來都是跨越黨派的,」剛卸任能源部碳管理副助理部長的 Noah Deich 表示。

上個月,阿拉斯加州的共和黨參議員 Lisa Murkowski 與科羅拉多州的民主黨參議員 Michael Bennet 聯合提出了一項新法案,為二氧化碳移除產業提供更多的稅收激勵。此外,由基礎設施法案資助的示範項目也獲得部分共和黨人的支持。「這將確保我們的經濟為未來做好準備,」路易斯安那州參議員 Bill Cassidy 在其州被選為示範場地之一後,於 X 平台上發文表示。「這對我們州來說是一個絕佳機會!」

儘管對這項技術的關注度日漸升高,但目前的供應仍然遠遠不及市場需求。根據 CDR.fyi 的數據,只有約 4% 的訂單實際得到履行

從空氣中捕捉溫室氣體是一項昂貴的技術。目前,每捕捉並封存一噸二氧化碳的成本可能高達 1,000 美元。分析師普遍認為,只有當這項技術的成本降至每噸 100 美元左右,這個產業才能迎來真正的突破性發展。「這還不能算是個市場,」 Steel 表示。「市場應該具備流動性、重複性以及標準化,而這些我們目前都沒有。」

儘管如此,投資者目前仍積極投入,期望他們的某些投資能在未來大放異彩。加拿大公司 Svante 是該領域眾多新創企業之一,已從小型風險投資公司及大型能源企業(如 Chevron )籌集了超過 5.7 億美元的資金。而瑞士公司 Climeworks ,則已在冰島建造了全球最大的直接空氣捕捉設施,並從包括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及創業投資家 John Doerr 在內的投資者籌集了超過 8 億美元的資金支持。

Doerr 是 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 的合夥人,今年夏天曾與 Gates 一同出現在倫敦會議上。「我們必須發展二氧化碳移除技術,」 Doerr 強調,並形容迅速擴大這些公司的規模是一項「紅色警報」( code red )級別的緊急任務。

和任何新興產業一樣,許多新創公司可能會在競爭中失敗,但對投資者而言,這樣的風險值得一試。「這個領域必定會誕生一些大贏家,」 Lowercarbon Capital 的聯合創始人 Clay Dumas 表示。該風險投資公司已經支持了多家相關企業。「即使你有 95% 的機會失敗,只要能帶著一筆巨額回報回饋給投資人,你依然會被認為是個天才。」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碳移除議題於社群媒體之討論趨勢分析

2024 碳移除產業五大發展趨勢

Frontier:推動碳移除技術創新的採購聯盟

碳移除市場 2024 發展概覽 - Puro.Earth 年度報告

川普回歸,碳移除產業的第一個挑戰

Climeworks 提供高品質碳移除碳權的評估框架

Puro彙整並公開全球碳移除政策地圖

Xpansiv 上架碳移除類型碳權,國內外碳權交易平台有何差異?

直接空氣捕捉降到一噸100美金可能嗎?

碳移除產業的挑戰與機會:2024 Carbon Unbound的啟示

2050淨零目標,碳移除需多少

美參議員聯手推動碳移除稅收抵免提案



avatar-img
10會員
114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細雨徐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SBTi 在企業氣候行動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近期因內部爭議與外部批評而面臨重大挑戰。該組織的聲譽受損,主要支持者也在重新評估合作策略。隨著新任執行長即將上任,SBTi 需重建信任並確立明確的發展方向。此外,隨著各方對碳抵換的討論熱度上升,SBTi 的未來可能將直接影響數千家企業的減碳策略。
本文介紹之研究利用2010年到2022年的推特資料,分析大眾對十種碳移除方法的關注度和情感。研究發現,大眾對碳移除的關注度呈指數級增長,且觀感也趨於正面,傳統方法討論度最高且評價較佳;然而,BECCS則評價較負面。此外,不同使用頻率的用戶關注點也不同,經常發文者較關注新方法,而少發文者關注傳統方法。
Nature 之新文章批判了氣候變遷論述中「臨界點」概念的模糊性及其在政策制定上的侷限性,提出應用更精確的語言來描述氣候現象,強調社會轉型的重要性,並以溫度作為政策基準。建議聚焦於解決方案,推動具體的氣候行動,幫助人們理解氣候變遷的複雜性及其潛在風險,以促進更有效的氣候風險管理。
2024 年是碳移除產業的重要一年,展現了技術進步、政策支持與投資熱潮。直接空氣捕捉設施持續擴展,多家新創共同推動行業規模突破百萬噸級別。政府加強資金與政策支持,企業則透過長期採購協議承諾碳移除目標。儘管全球已售出 1,200 萬噸碳移除憑證,但僅 4% 實際交付,凸顯交付與擴展挑戰。
本文整理了 2024 年生物炭領域內重要的研究,方向涵蓋了主要觀察與趨勢、生產品質關鍵要素、廣泛應用之挑戰、如何推動規模化、以及相關進階研究等。隨著研究發展,生物炭融入永續農業系統,可對土壤退化、全球糧食安全和氣候變遷減緩目標做出重大貢獻。長期研究、經濟誘因以及改善生產工藝,對成功實施至關重要。
本文探討碳移除碳權系統的建立與規模化經驗。內容涵蓋從科學基礎、協議設計到專案開發、資料整合與驗證流程的關鍵步驟。強調迭代更新協議、有效利用數據、提前布局驗證,以及頻繁發行碳權的重要性。Graphyte 和 Isometric 的領導者分享了相關實踐與建議,為行業提供未來發展的參考方向。
SBTi 在企業氣候行動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近期因內部爭議與外部批評而面臨重大挑戰。該組織的聲譽受損,主要支持者也在重新評估合作策略。隨著新任執行長即將上任,SBTi 需重建信任並確立明確的發展方向。此外,隨著各方對碳抵換的討論熱度上升,SBTi 的未來可能將直接影響數千家企業的減碳策略。
本文介紹之研究利用2010年到2022年的推特資料,分析大眾對十種碳移除方法的關注度和情感。研究發現,大眾對碳移除的關注度呈指數級增長,且觀感也趨於正面,傳統方法討論度最高且評價較佳;然而,BECCS則評價較負面。此外,不同使用頻率的用戶關注點也不同,經常發文者較關注新方法,而少發文者關注傳統方法。
Nature 之新文章批判了氣候變遷論述中「臨界點」概念的模糊性及其在政策制定上的侷限性,提出應用更精確的語言來描述氣候現象,強調社會轉型的重要性,並以溫度作為政策基準。建議聚焦於解決方案,推動具體的氣候行動,幫助人們理解氣候變遷的複雜性及其潛在風險,以促進更有效的氣候風險管理。
2024 年是碳移除產業的重要一年,展現了技術進步、政策支持與投資熱潮。直接空氣捕捉設施持續擴展,多家新創共同推動行業規模突破百萬噸級別。政府加強資金與政策支持,企業則透過長期採購協議承諾碳移除目標。儘管全球已售出 1,200 萬噸碳移除憑證,但僅 4% 實際交付,凸顯交付與擴展挑戰。
本文整理了 2024 年生物炭領域內重要的研究,方向涵蓋了主要觀察與趨勢、生產品質關鍵要素、廣泛應用之挑戰、如何推動規模化、以及相關進階研究等。隨著研究發展,生物炭融入永續農業系統,可對土壤退化、全球糧食安全和氣候變遷減緩目標做出重大貢獻。長期研究、經濟誘因以及改善生產工藝,對成功實施至關重要。
本文探討碳移除碳權系統的建立與規模化經驗。內容涵蓋從科學基礎、協議設計到專案開發、資料整合與驗證流程的關鍵步驟。強調迭代更新協議、有效利用數據、提前布局驗證,以及頻繁發行碳權的重要性。Graphyte 和 Isometric 的領導者分享了相關實踐與建議,為行業提供未來發展的參考方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環境挑戰。從氣候變化到資源枯竭,保護地球已經成為每個人的責任。而“投資我們的星球-地球”正是這樣一個倡議,旨在推動全球範圍內的可持續發展和環保行動。本文將探討我們可以採取的具體措施,為地球的未來投資。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加,要如何捕碳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EcoLeaf,這種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捕碳的平台,並且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化,產生不同的產物喔!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太陽能作為一種潔淨、可再生的能源,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全球範圍內投資者的青睞。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太陽能產業不僅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也在重新定義我們對能源投資的概念。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揭開太陽能投資的神秘面紗,探索其對未來的影響,以及如何為地球帶來永續發展。
Thumbnail
大家都在談論「碳金」,它是怎麼賣的?企業只要減少碳排放就能賺錢嗎?碳值是多少錢? 碳交易是怎麼產生的?機制是什麼? 什麼機制可以防止漂綠跟炒碳金? 碳費跟碳稅傻傻分不清楚?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全球各國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碳減排技術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在臺灣,減碳技術產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機會。本文將介紹臺灣的碳減排技術產業,並探討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與臺灣減碳科技產業之間的聯繫
2020年工廠停工、在家遠距辦公等現象, 工業和交通運輸造成的二氧化碳大幅減少, 年總排放量和前年相比下降了 #5~10%, 使人們相信透過行動真的能減碳。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是比爾蓋茲在2021年 針對能源議題所撰寫的科普書籍   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溫室氣體約為 #510億噸
Thumbnail
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愈發嚴重,促使各國紛紛採取行動,尋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方式。臺灣也積極參與,於今年2月15日正式實施《氣候變遷因應法》,並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立法確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環境挑戰。從氣候變化到資源枯竭,保護地球已經成為每個人的責任。而“投資我們的星球-地球”正是這樣一個倡議,旨在推動全球範圍內的可持續發展和環保行動。本文將探討我們可以採取的具體措施,為地球的未來投資。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加,要如何捕碳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EcoLeaf,這種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捕碳的平台,並且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化,產生不同的產物喔!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太陽能作為一種潔淨、可再生的能源,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全球範圍內投資者的青睞。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太陽能產業不僅已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也在重新定義我們對能源投資的概念。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揭開太陽能投資的神秘面紗,探索其對未來的影響,以及如何為地球帶來永續發展。
Thumbnail
大家都在談論「碳金」,它是怎麼賣的?企業只要減少碳排放就能賺錢嗎?碳值是多少錢? 碳交易是怎麼產生的?機制是什麼? 什麼機制可以防止漂綠跟炒碳金? 碳費跟碳稅傻傻分不清楚?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全球各國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碳減排技術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在臺灣,減碳技術產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機會。本文將介紹臺灣的碳減排技術產業,並探討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與臺灣減碳科技產業之間的聯繫
2020年工廠停工、在家遠距辦公等現象, 工業和交通運輸造成的二氧化碳大幅減少, 年總排放量和前年相比下降了 #5~10%, 使人們相信透過行動真的能減碳。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是比爾蓋茲在2021年 針對能源議題所撰寫的科普書籍   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溫室氣體約為 #510億噸
Thumbnail
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愈發嚴重,促使各國紛紛採取行動,尋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方式。臺灣也積極參與,於今年2月15日正式實施《氣候變遷因應法》,並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立法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