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註冊平台非常多,最著名者為 Verra 與 Gold Standard ,但這兩者之方法學包羅萬象。而在碳權領域中更小一塊的碳移除碳權,最常見的兩間註冊平台為 Puro 與 Isometric ,這幾家標準都是我文章中很常出現的關鍵字。
但所有的碳權註冊平台都潛在著一種誘因,發行越多碳權越好的誘因。一來創造足夠的流動性支持市場運作,二來費用收取方式為按碳權發行量與交易量比例收費。有可能潛在性地誘使註冊平台端降低標準來發行更多碳權。
Heatmap 的專欄文章介紹了新的認證機構 Absoulte Climate ,期望藉由統一標準的架構去評價所有碳移除的碳權。
有意思的地方在於,理論上,品質越好的商品就會越正確地反映在商品價格上;但前提是市場足夠透明、有足夠龐大的交易量,以及消費者有完善的分辨能力,例如生活中昂貴又難吃的餐廳沒有什麼生存機會。但在碳權市場這樣具有較高門檻、參與者少、資訊並未完全透明的地方,就更需要有人把關細節了。
碳權市場接連爆發醜聞後,大量中介機構紛紛進場,試圖調解買賣雙方,並提升碳交易的公信力。一些由科學家組成的諮詢公司開始為企業提供購買碳權的建議;專門的評級機構則負責為每個碳權專案打分數;此外,碳權登記機構也推出了全新的營運模式,聲稱要比以往更為謹慎和可靠。
然而,Peter Minor 認為,這些措施都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因此,這位曾效力於碳移除倡導組織 Carbon180 的專家,決定創辦自己的公司 Absolute Climate,著眼於解決碳權市場中兩個最棘手的問題:會計標準的不一致性,以及存在的利益衝突。
「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碳移除產業可能永遠無法贏得足夠的信任和市場規模,而這是其真正減輕氣候危害的關鍵」- Minor
Absolute Climate 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一套全新的核算標準或規範,用於衡量碳移除專案的氣候效益,確保來自不同專案的碳權可以在同一標準下進行公平比較。不過,這套標準需要在一個意見分歧嚴重的市場中獲得廣泛接受,才能發揮效用。
到目前為止,負責認證和銷售碳權的登記機構一直掌握著制定與監管核算標準的權力。但 Minor 指出,這些機構存在動機偏差,傾向於設置較為寬鬆的規範,因為認證的碳權越多,它們的銷售收入就越高。這種模式導致了核算標準的不一致性,不僅機構之間差異明顯,即便同一家機構的不同類型專案,也會採用各自不同的準則。
舉例來說,Climeworks 是一家專門建造工業級設施的公司,這些設施負責從空氣中抽取碳,將其壓縮後注入地下(直接空氣捕捉,DAC)。根據碳移除登記機構 Puro 的標準,Climeworks 必須考量與土地清理、設施建造、能源使用、捕獲碳的運輸及最終注入相關的所有排放,才能計算出淨移除的碳量,以及可供銷售的碳權數量。
相比之下,Red Trail Energy 是一家經營玉米乙醇精煉廠的公司,最近展開了一項計畫,捕捉發酵槽排放的碳,並將其注入地下。玉米在生長過程中會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而 Red Trail 將部分吸收的碳永久封存。然而,在計算這個專案能產生多少碳移除碳權時,Puro 並未要求 Red Trail 將玉米種植、運輸到工廠,以及以天然氣鍋爐加熱所造成的排放量納入考量。同樣地,Puro 也不要求計算乙醇燃燒於車輛時所釋放的碳排放。如果這些排放被納入計算,總排放量將超過 Red Trail 儲存的碳量。
在 Puro 的碳權登記系統中,Climeworks 的碳權與 Red Trail 的碳權被同樣標示為「碳移除」。但在 Minor 看來,這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前者是真正的淨負排放過程,後者則僅僅是減少現有來源的排放。當全球碳排放已接近於零時,只有像 Climeworks 的專案才能平衡剩餘排放,甚至可能幫助遏制或逆轉氣候變暖。然而,如果這兩者都被冠以「碳移除」之名,那麼這種關鍵差異可能要到問題無法挽回時才會被發現。
「我們可能會因為某些專案看起來更便宜或更高效,就建構起它們的基礎設施與相關的政治經濟體系,但實際上,它們並非真正的淨負排放。最終,我們可能會陷入無法達成氣候目標的困境。」
Minor 並非唯一對此表達擔憂的人。近來,多篇學術論文均指出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並提出了解決之道。非營利組織 Carbon Removal Standards Initiative 的創辦人 Anu Khan 表示:「從整體來看,我們希望實現碳從大氣中移除並進入儲存的淨流向。我們需要制定能推動這一過程的規則,並讓這些碳移除數據隨時間累積。」
Absolute Climate 的解決方案基於由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科學家設計的一套框架。Minor 將這形容為一項通用標準,能讓核查機構以相同方式評估所有碳移除方法,並判定特定專案是否為淨負排放。他強調,不同的碳移除技術,例如強化岩石風化或直接空氣捕捉,仍需有各自的測量規範,但專案核算的範疇——即需計算哪些排放或儲存項目——將統一一致。
實際執行上,這不算顛覆性的改變。專案開發單位需列出所有涉及碳排放或儲存的活動,逐項測量並計算淨結果。但最大的不同在於,這套標準不允許選擇性忽略某些排放,例如因副產品(如乙醇)產生的排放。
此外,欲符合 Absolute 的標準,專案必須能確保碳儲存時間達 1,000 年,這接近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自然停留時限。這與現有許多標準大相逕庭,後者依專案類型設有不同要求。例如,造林與土壤碳儲存專案通常僅需保證 100 年的碳儲存,而地下碳封存專案則需承諾儲存 1,000 年。
任何碳權登記機構都可以採用這項標準,而 Absolute Climate 將根據每個專案的認證費用收取報酬,而非按照碳權的數量收費。一家名為 Evident 的登記機構,專注於再生能源憑證交易,已經同意使用這項新標準。
不過,對於其他已投入大量時間制定自身標準並基於這些標準認證碳權的登記機構而言,短期內改用新標準的可能性不高。今年稍早,曾撰文探討 Red Trail Energy 專案引發的質疑,當時 Puro 為其現有規則進行了辯護。Puro 的聯合創辦人暨標準主管 Marianne Tikkanen 表示,碳權的核心目的是支持那些原本無法實現的減碳措施。在 Red Trail Energy 的案例中,她認為專注於碳捕捉與儲存部分進行認證是合理的。
此外,新增一個買賣雙方之間的中介層級,可能會導致成本上升。「市場往往促使登記機構進行垂直整合,涵蓋所有服務,」Khan 表示。「節省成本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他們希望以最低價格購買符合需求的碳權。」
Absolute 不僅將面臨實際市場上的競爭,還會遇到來自觀念層面的挑戰,例如另一家登記機構 Isometric。Isometric 的策略是通過向碳權買家(而非賣家)收取核查費用,來解決利益衝突問題。
設立如此高的門檻,Absolute 也面臨著可能抑制碳移除產業發展的風險,尤其是對那些仍處於未經驗證階段或面臨早期挑戰的專案,這些專案可能因此失去重要的資金支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Absolute 計劃為部分專案設立「創新類別」認定。例如,Minor 提到一家新創的直接空氣捕捉公司,由於無法獲得足夠的再生能源來運行試驗工廠,而不得不依賴高污染能源。他表示:「在合理的前提下,我們會允許這些專案採取必要的權宜措施,前提是買家或合作政府能接受,但我們會保持資訊透明。」
簡單來說,Absolute 標準將區分兩類碳權——一類確實能從大氣中移除碳,另一類則可能尚未完全達標,但具有未來潛力的專案。
不過,這些新標準和術語也可能讓市場變得更複雜,並可能帶來新的混淆。
「我認為,這項標準對於那些關注自己投資的項目是否在未來能真正實現碳移除的人來說意義重大,」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的科學家 Corinne Scown 表示,她的研究對 Absolute 標準有深遠影響。不過,她也提到,對於只是想資助有助於應對氣候變遷項目的人來說,這種區分相對不那麼重要。「減緩排放仍然是極具價值的目標,我們希望人們能有管道為此出力。」
儘管目前確實有一些公司在追求真正的碳移除,但大多數企業的首要目標是減少年度永續報告中的碳排放數字。目前,這些報告屬於自願性質,企業可以自行選擇最適合的計算方式。然而,在不久的將來,歐盟和加州等政府將要求企業依據具體規範來計算碳足跡。屆時,Absolute 認證與 Puro 認證的碳權差異可能會變得極具關鍵性。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高品質碳移除碳權開發關鍵 - Isometric與Graphyte的先行者經驗
碳移除市場 2024 發展概覽 - Puro.Earth 年度報告
碳移除產業的挑戰與機會:2024 Carbon Unbound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