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 會是碳市場的重要轉折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前言

之前華爾街日報的專欄文章特別就碳市場的回溫進行深度訪談和探討,今天的 MSCI 分析文章則是著重在市場的量化資料,並且運用他們自有的預測模型進行評估。

儘管兩篇文章探討的主題趨勢與結論非常相似,但互為參照是很不錯的補充。在量化數字上所有人都同意碳市場在 2022 年達到高峰後,註銷量就持續停滯了兩年,但整體市場價格卻顯著下跌。

那麼在未來發展預測上,是否會回溫?增長速度會多快?是所有人都相當關心的一個議題。就目前已知的重要發展影響因子來看:

  1. 2024 年底COP29所通過的巴黎協議第六章所促成的全球碳市場,需要一兩年的時間擬定規範執行細則。
  2. 多數國家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圖都以 2030 作為中期目標,在死線來臨前才會發現還有多少進度落後,需要趕快補強。
  3. CORSIA 自 2027 年開始進入下一階段,除了少部分例外,多數國際航班將從自願性抵換變更為強制性要求。

這些變化趨勢累加起來,快則 2026 年反應,慢則 2028 開始,應該能看到碳市場的快速增長跡象。

關鍵觀察

  • 去年全球碳權市場規模未見明顯增長,維持在約 USD 14 億美元。碳權的需求量(即“註銷”)與 2023 年相比變化不大,而平均即期價格則下跌了 20%。
  • 然而,一些市場回暖的跡象開始浮現,包括企業積極設定更高的氣候目標,以及政策與市場層面出現一些正面的發展。
  • 預計未來數年,市場可能快速成長,帶來新的投資機會。到 2030 年,市場規模可能增長至 USD 70 億至 350 億美元;到 2050 年,這一數字甚至可能達到 USD 450 億至 2500 億美元。

摘要翻譯

碳權市場停滯,但隨著 2030 年接近或將解凍

截至 2024 年底,全球 12 大國際碳權登記機構已註冊超過 6,200 個碳專案。僅在 2024 年,這些專案共發行了 305 百萬噸二氧化碳當量(MtCO2e)的碳權,自 2016 年《巴黎協定》簽署以來,總計已發行超過 21 億張碳權。

2024 年,共有 180 百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碳權被“註銷”,也就是從市場上永久移除,這通常是企業將碳權用於自願性氣候承諾的一部分。從趨勢來看,碳權註銷量在經歷了 2022 年前的快速增長後,過去三年基本停滯,未見顯著變化。

與 2023 年相比,2024 年的註銷量稍有增長,其中約 9% 來自“碳移除”專案,即直接從大氣中移除二氧化碳的專案,其餘 91% 則來自“碳減量”專案,意在減少二氧化碳進入大氣的量。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所有移除型碳權均源於自然基礎專案,而減量型碳權中約 36% 也來自類似的自然基礎專案。

即使碳權的註銷量未顯著變化,2024 年的即期價格仍顯低迷,平均僅為 USD 4.8 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這比 2023 年的平均價格下降了 20%,而 2023 年的價格也已比 2022 年大幅下跌 32%。碳權價格因專案類型不同而差異巨大,其中自然復育與碳移除工程相關的碳權,尤其是在期貨市場中,往往能達到其他類型數倍的價格

碳權專案註銷類型(2016 - 2024)

碳權專案註銷類型(2016 - 2024)

市場寒冬

碳權市場的整體規模在 2024 年依然陷於寒冬狀態。當年企業使用的碳權總值約 USD 14 億,略低於 2022 年創下的 USD 17 億高峰。

這一冷卻趨勢出現在另一股力量快速增長的背景下:越來越多企業設定淨排放目標,並獲得國際認可。僅 2024 年,就有 2,732 家企業的氣候目標通過 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SBTi)的驗證,比 2023 年底增長 65%。

然而,市場仍然受到其他負面因素的拖累,例如部分碳權專案品質的負面新聞,以及部分企業對遙遠氣候目標缺乏緊迫感。結果導致市場需求增長平緩,且即期價格呈現輕微的下跌趨勢。

碳權市場即將解凍?

隨著全球氣溫不斷上升,碳權市場也有望迎來升溫。根據 MSCI Carbon Markets 的最新模型預測,2030 年全球碳權市場的價值可能增長至 USD 70 億至 USD 350 億之間,而到 2050 年,市場規模更可能躍升至 USD 450 億至 USD 2,500 億。

這些預測假設企業與政府已經宣佈的氣候承諾能夠成功落實。驅動需求的因素包括:

  • 企業為實現淨零排放或碳中和目標的自願性行動
  • 服務於國際航空業的 CORSIA 市場
  • 碳權在合規市場中的潛在應用
  • 以及《巴黎協定》第 6 條框架下各國政府對碳權的使用。

我們的 2030 年市場預測受到幾項趨勢影響。其一,許多企業設定了需在 2030 年達成的嚴格減碳目標,但這些目標與企業可通過自身措施(如提升能源效率)達成的直接減碳成果之間的差距可能持續擴大。為實現目標,許多企業可能需要在改進自身業務的同時購買碳權,以縮小其淨排放量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企業買家近期出現一項新趨勢:他們越來越青睞高品質的碳權,這類專案的價格顯著高於低品質的產品。此外,不少企業開始幾乎專注於購買移除型碳權,這種碳權通常交易價格較高。

過去,移除型碳權在市場中的佔比不到 20%,但情況正在改變。2024 年移除型碳權已佔碳權註銷總價值的約三分之一,達 USD 5 億左右。MSCI Carbon Markets 預測,到 2030 年,移除型碳權市場的成長速度將超越減量市場,總價值可望達到 USD 40 億至 USD 110 億之間,甚至可能追上或超過減量碳權,後者的市場價值預計為 USD 10 億至 USD 130 億。

碳權市場的長期增長潛力

到 2050 年,隨著許多企業的淨零排放期限臨近甚至已過,市場或將迎來新一輪的價值攀升。緊迫的企業需求和對高品質碳權的偏好,可能成為市場進一步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雖然長期預測伴隨更大的不確定性,但如果企業和政府能堅守承諾,市場規模預計可達 USD 450 億至 USD 2,500 億(按 2024 年價格計算)。

未來的碳權組合也將逐步改變。預計到 2050 年,約三分之二的市場價值將由移除型碳權構成。值得關注的是“工程型”移除碳權的快速成長,例如直接空氣捕捉(DAC)和利用生物炭將碳封存於土壤的技術。雖然這類技術目前成本高昂、規模有限,但其高永久性與高度可信賴的特性可能使其市場價值在 2050 年增至 USD 420 億左右。

儘管這些數字看似宏大,但實現起來其實相對可行。到 2050 年,市場的最高預測值 USD 2,500 億,僅相當於當年全球企業總利潤的不到 1.5%。

市場解凍的跡象已經開始浮現。Integrity Council for the Voluntary Carbon Market 正推出核心碳原則(CCPs)並開始認可特定類型的項目;碳權專案評級機構(如 MSCI Carbon Markets)也在提供更嚴格的品質評估,滿足買家需求。

此外,新的需求來源正在出現。航空業正為 2027 年的 CORSIA 計畫第一階段做準備;同時,UN 終於就《巴黎協議》框架下碳權交易的初步規則達成一致。這些進展或許是全球碳市場轉折點的開始,預示著一個全新的成長階段。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負碳經濟起點:碳移除技術之要件

VCMI自願性碳權策略工具指南:協助發展中國家參與自願性碳市場

2024 會是碳權市場低迷氛圍的盡頭嗎?

哪種碳移除碳權比較好? - Absolute Climate 提出新認證標準

新世代淘金狂潮,碳移除技術的投資趨勢與挑戰

2024 碳移除產業五大發展趨勢

Frontier:推動碳移除技術創新的採購聯盟

碳移除市場 2024 發展概覽 - Puro.Earth 年度報告

SBTi針對COP29的重點回顧

自願性碳市場的當前挑戰與未來發展

Climeworks 提供高品質碳移除碳權的評估框架

Puro彙整並公開全球碳移除政策地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2
歐盟淨零產業協議,同時推動產業競爭力與去碳化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2
英國與歐盟碳交易體系連結:減碳關鍵與挑戰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1
全球碳委員會(GCC)通過 ICVCM 認可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31
特斯拉的碳權生意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7
AI浪潮下的碳排責任:Microsoft的350萬碳權承諾與永續挑戰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細雨徐行的沙龍
23會員
227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細雨徐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本文探討大眾對植樹作為碳移除方法的偏見,如何影響其他碳移除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研究指出,植樹在公眾心目中根深蒂固,容易造成對其他方法的負面偏見,即使這些方法可能更有效或必要。文章建議採取多種策略,包括量化偏見、深入瞭解偏見成因、挑戰浪漫化的自然觀念、探索多種溝通策略以及警惕政策濫用等,以平衡大眾認知。
Thumbnail
2025/05/02
本文探討大眾對植樹作為碳移除方法的偏見,如何影響其他碳移除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研究指出,植樹在公眾心目中根深蒂固,容易造成對其他方法的負面偏見,即使這些方法可能更有效或必要。文章建議採取多種策略,包括量化偏見、深入瞭解偏見成因、挑戰浪漫化的自然觀念、探索多種溝通策略以及警惕政策濫用等,以平衡大眾認知。
Thumbnail
2025/05/01
本篇文章探討碳市場監管的關鍵面向,包含計劃完整性、方法適用性、利益共享、永續發展、註冊登記系統、碳權使用案例與NDC關係、巴黎協定第六條、雙重認證、稅收費用等。文章並深入闡述碳權註冊登記系統的機制、功能、重要性及相關議題,例如環境完整性、透明度、追蹤國家氣候目標進展、市場運作、政策實施與法規遵循。
Thumbnail
2025/05/01
本篇文章探討碳市場監管的關鍵面向,包含計劃完整性、方法適用性、利益共享、永續發展、註冊登記系統、碳權使用案例與NDC關係、巴黎協定第六條、雙重認證、稅收費用等。文章並深入闡述碳權註冊登記系統的機制、功能、重要性及相關議題,例如環境完整性、透明度、追蹤國家氣候目標進展、市場運作、政策實施與法規遵循。
Thumbnail
2025/04/30
Puro.earth的海洋缺氧碳封存(MACS)方法學獲諮詢委員會批准,標誌著一項以海洋為基礎的持久性碳移除新技術的重要里程碑。此方法通過將富含木質素的生物質沉積到深層缺氧的海洋盆地中,實現長期碳移除。文章詳細介紹了MACS方法學設計理念、科學依據、碳封存年限估算調整、目前實驗進展、環境與社會考量。
Thumbnail
2025/04/30
Puro.earth的海洋缺氧碳封存(MACS)方法學獲諮詢委員會批准,標誌著一項以海洋為基礎的持久性碳移除新技術的重要里程碑。此方法通過將富含木質素的生物質沉積到深層缺氧的海洋盆地中,實現長期碳移除。文章詳細介紹了MACS方法學設計理念、科學依據、碳封存年限估算調整、目前實驗進展、環境與社會考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全球企業積極追求2030淨零排放目標,高品質碳移除方案需求激增,生物炭成為熱門選擇。然而,Supercritical研究顯示,高品質生物炭碳權供應緊張,2025年已62%預購。本文探討生物炭市場現況、價格趨勢、預購合約的重要性,以及企業如何搶佔先機,避免面臨供應短缺和價格飆漲風險。
Thumbnail
全球企業積極追求2030淨零排放目標,高品質碳移除方案需求激增,生物炭成為熱門選擇。然而,Supercritical研究顯示,高品質生物炭碳權供應緊張,2025年已62%預購。本文探討生物炭市場現況、價格趨勢、預購合約的重要性,以及企業如何搶佔先機,避免面臨供應短缺和價格飆漲風險。
Thumbnail
碳移除市場發展受限於政策不明確,企業多觀望高耐久性碳移除方案,偏好價格較低的自然型移除。高耐久性碳移除技術(如ERW和DAC)雖具潛力,但成本高昂,供應鏈不確定性高,缺乏政府補貼與明確規範。調查顯示,2030年前高耐久性方案需求將增加,但超過35%企業仍未規劃採購,價格及市場信任為主要瓶頸。
Thumbnail
碳移除市場發展受限於政策不明確,企業多觀望高耐久性碳移除方案,偏好價格較低的自然型移除。高耐久性碳移除技術(如ERW和DAC)雖具潛力,但成本高昂,供應鏈不確定性高,缺乏政府補貼與明確規範。調查顯示,2030年前高耐久性方案需求將增加,但超過35%企業仍未規劃採購,價格及市場信任為主要瓶頸。
Thumbnail
耐久碳移除市場雖被視為實現淨零碳排的關鍵技術,但當前仍面臨高昂成本、有限供給及技術不確定性等挑戰。企業雖已投入數億美元簽署碳權預購協議,但多數技術尚未成熟,市場價格亦缺乏共識。與此同時,土地利用型碳移除雖更具成本效益,但可用土地有限,無法單獨承擔減碳重任。
Thumbnail
耐久碳移除市場雖被視為實現淨零碳排的關鍵技術,但當前仍面臨高昂成本、有限供給及技術不確定性等挑戰。企業雖已投入數億美元簽署碳權預購協議,但多數技術尚未成熟,市場價格亦缺乏共識。與此同時,土地利用型碳移除雖更具成本效益,但可用土地有限,無法單獨承擔減碳重任。
Thumbnail
本文介紹 Sylvera 2024自願碳市場報告,分析碳權市場的現況。儘管2024年碳權的總退休量維持穩定,但市場結構正經歷重大轉變:買家越來越重視高品質碳權導致價格溢價;Verra的市場主導地位正在下降;碳移除(CDR)市場則由少數大型買家主導。報告也指出,市場缺乏透明度,使得碳權採購變得複雜。
Thumbnail
本文介紹 Sylvera 2024自願碳市場報告,分析碳權市場的現況。儘管2024年碳權的總退休量維持穩定,但市場結構正經歷重大轉變:買家越來越重視高品質碳權導致價格溢價;Verra的市場主導地位正在下降;碳移除(CDR)市場則由少數大型買家主導。報告也指出,市場缺乏透明度,使得碳權採購變得複雜。
Thumbnail
2024 年全球碳權市場規模停滯在 USD 14 億,需求增長乏力,平均價格下滑至每公噸僅 USD 4.8。儘管市場面臨專案品質質疑與企業減碳目標緩慢推進的挑戰,隨著高品質及移除型碳權需求增加,市場預計將逐步回溫。在政策支持及企業淨零承諾推動下,全球碳權市場將迎來新的增長契機。
Thumbnail
2024 年全球碳權市場規模停滯在 USD 14 億,需求增長乏力,平均價格下滑至每公噸僅 USD 4.8。儘管市場面臨專案品質質疑與企業減碳目標緩慢推進的挑戰,隨著高品質及移除型碳權需求增加,市場預計將逐步回溫。在政策支持及企業淨零承諾推動下,全球碳權市場將迎來新的增長契機。
Thumbnail
全球自願碳市場(VCM)因需求減少和專案質疑陷入低迷,許多企業轉向高品質碳移除項目。South Pole 等開發商調整策略,專注於長期碳移除目標和合規市場需求,但市場整合加劇,小型業者面臨被併購風險。企業逐步採購 2030 年碳移除碳權,但氣候目標的落實面臨政治支持減弱與挑戰,市場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Thumbnail
全球自願碳市場(VCM)因需求減少和專案質疑陷入低迷,許多企業轉向高品質碳移除項目。South Pole 等開發商調整策略,專注於長期碳移除目標和合規市場需求,但市場整合加劇,小型業者面臨被併購風險。企業逐步採購 2030 年碳移除碳權,但氣候目標的落實面臨政治支持減弱與挑戰,市場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Thumbnail
2024 年是碳移除產業的重要一年,展現了技術進步、政策支持與投資熱潮。直接空氣捕捉設施持續擴展,多家新創共同推動行業規模突破百萬噸級別。政府加強資金與政策支持,企業則透過長期採購協議承諾碳移除目標。儘管全球已售出 1,200 萬噸碳移除憑證,但僅 4% 實際交付,凸顯交付與擴展挑戰。
Thumbnail
2024 年是碳移除產業的重要一年,展現了技術進步、政策支持與投資熱潮。直接空氣捕捉設施持續擴展,多家新創共同推動行業規模突破百萬噸級別。政府加強資金與政策支持,企業則透過長期採購協議承諾碳移除目標。儘管全球已售出 1,200 萬噸碳移除憑證,但僅 4% 實際交付,凸顯交付與擴展挑戰。
Thumbnail
2024 年碳移除市場持續快速成長,美洲與 EMEA 地區共同主導全球供需,佔總價值的 98.2%。供應端由美國領先;需求端則由碳中介機構、金融與科技業驅動,長期預購合約逐漸成為趨勢。市場集中於北半球,但新興市場亦顯示成長潛力,供需互動推升了碳移除技術與商業模式的進一步擴展。
Thumbnail
2024 年碳移除市場持續快速成長,美洲與 EMEA 地區共同主導全球供需,佔總價值的 98.2%。供應端由美國領先;需求端則由碳中介機構、金融與科技業驅動,長期預購合約逐漸成為趨勢。市場集中於北半球,但新興市場亦顯示成長潛力,供需互動推升了碳移除技術與商業模式的進一步擴展。
Thumbnail
本文回顧了自願性碳市場在2024年的發展狀況,探討市場面臨的挑戰,如詐欺行為與專案可信度下降,同時也分析了市場的潛在轉型機會。COP29會議為市場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指導原則,並強調提高透明度與市場規範化的重要性。隨著對高品質碳權的需求上升與技術創新,雖然市場仍面臨試煉,但長期前景仍充滿希望。
Thumbnail
本文回顧了自願性碳市場在2024年的發展狀況,探討市場面臨的挑戰,如詐欺行為與專案可信度下降,同時也分析了市場的潛在轉型機會。COP29會議為市場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指導原則,並強調提高透明度與市場規範化的重要性。隨著對高品質碳權的需求上升與技術創新,雖然市場仍面臨試煉,但長期前景仍充滿希望。
Thumbnail
世界銀行於 5 月發表了《2021 年碳價趨勢報告》,整理了全球現在進行中與即將推行的碳定價制度。接續上一篇「2021 世界銀行碳價趨勢報告(上):全球碳定價進度為何?」,世界銀行接著談到碳權(碳信用、碳抵銷 Carbon Crediting)機制與企業內部企業內部碳價機制的趨勢與應用。 全球發行
Thumbnail
世界銀行於 5 月發表了《2021 年碳價趨勢報告》,整理了全球現在進行中與即將推行的碳定價制度。接續上一篇「2021 世界銀行碳價趨勢報告(上):全球碳定價進度為何?」,世界銀行接著談到碳權(碳信用、碳抵銷 Carbon Crediting)機制與企業內部企業內部碳價機制的趨勢與應用。 全球發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