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你討厭的人,不是頭殼壞掉,而是大腦的《最高休息法》!

祝福你討厭的人,不是頭殼壞掉,而是大腦的《最高休息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你是否休息了很久、睡了很多,仍然覺得很倦怠、注意力無法持續?親愛的,那是因為,需要休息的不是身體,而是大腦!


最高休息法》一書中,揭露了全世界菁英們,讓大腦休息的七個方法。這些方法,都是經過耶魯大學精神醫療研究實證的。而且,全世界的菁英們,都是這樣讓大腦休息的,非常值得大家參考!


《最高休息法》的作者久賀谷亮,是一位畢業於耶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在美國執業的日本醫師。書中結合了小說和七個方法,以科學與實例,教導讀者,什麼是真正的休息。


❤️為什麼就算我們「什麼都不做」,腦袋還是會累?

雖然腦袋只佔體重 2%的重量,然而,它所消耗的能量,卻佔了身體總消耗能量的20%。而這些被消耗掉的能量中的60%~80%,大多都用於大腦的預設模式網絡(DMN)


所謂的DMN,是指由內側前額葉皮質、後扣帶皮層、楔前葉、頂葉頂下葉等所構成的腦內網絡。它是一種,即使大腦在發呆時,也會運作的模式,類似汽車的怠速狀態。因此,我們就算什麼都不做,還是會感覺累!


那麼,大腦若無法獲得休息,會怎麼樣呢?持續且長久的大腦疲勞,會導致憂鬱的心理疾病。因此,大家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


❤️七個具科學正確性的「大腦療癒法」

以下七個方法,經過科學實證,可幫助我們,建立抑制D M N運作的大腦結構。


1.覺得腦袋累了的時候—正念呼吸法

正念呼吸法可以幫助大腦,將意識從過去和未來中,導向當下。功能是減低大腦壓力、抑制雜念控制情緒、改善免疫力,以及提升注意力及記憶力。


2.發現自己在想事情的時候—動態冥想

「動態冥想」的目的是,讓大腦擺脫疲勞的「自動駕駛模式」。方法有步行冥想、以站姿進行動態冥想、以坐姿進行動態冥想,還有在進行其他任何生活中的活動時,有意識的注意身體的感覺。功能是,改善注意力及專注力,並實現心流的狀態。


3.因壓力而導致身體狀況不良的時候—呼吸空間

壓力是一種腦內現象,長期累積會導致身體不適。使用「呼吸空間」這個方法,能夠改變腦部結構,以及對壓力的感知方式。

執行的方法有三個步驟,首先,注意到壓力造成的影響。接著,將意識集中於呼吸。再來,將意識擴大至全身。這麼做的目的,並不是要以理性去壓制壓力,而是要創造,處理理性與情感和諧並存的大腦狀態。


4.想跳脱思考的重複迴圈時——消除心猿意馬的方法

當腦中雜念叢生時,腦部也會累積疲勞感。想像自己站在月台上,像個旁觀者一樣,看著來來往往的電車(想法)。此時,只要替反覆出現的想法取個「名字」就能改變對雜念的「認知」,進而抑制思考的重複迴圈。


5.感到似乎被憤怒或衝動牽著走的時候—RAIN

大腦在承受過多壓力時,杏仁核就會失控,只要持續冥想,就能讓理性的額葉發揮功能,平衡大腦結構。RAIN的四個步驟如下:認知、接受、調查、保持距離。目的是,創造不被杏仁核挾持的大腦結構。


6.對他人抱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溫柔的慈悲心

在遇到不喜歡的人的時候,可藉由培養內在對他人的愛與仁慈,抑制對他人的負面情緒,建立不易累積疲勞的大腦狀態。


7.覺得身體不適,感到疼痛的時候—身體掃描

當大腦不舒服的時候,會透過自律神經及荷爾蒙,反映在我們的身體上,進而導致局部疼痛。透過身體掃描的方式,可建立應付疼痛的大腦結構。


❤️祝福你討厭的人

在七個正念休息法中,最引起我注意的,就屬第六個「溫柔的慈悲心」。執行溫柔的慈悲心有三個步驟:


1.做10分鐘的一般正念冥想

2.在心中想像為你帶來壓力的那個人,感覺自己身心的變化

3.在心中念誦以下三個句子:

「希望你能避開各種危險,平平安安」

「希望你幸福,安心自在」

「希望你健康」


去祝福你討厭的人,是不是很反直覺?


這讓我聯想到,在《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中,提到的一種西藏特別煉心法。不但要去感謝宿敵、仇敵、和傷害自己的人,還要視他們為吉祥如意的珍寶。


他們認為,「不好的事情發生了,表示惡緣惡業正在逐漸了結,這其實是好事情。」這個方法的原理是,將良善的意念自心中輻射出去,一旦念頭轉了,心境也就轉了!


回到「溫柔的慈悲心」這個正念休息法,它能培養愛、憐憫、溫柔、同情、寬容、喜悅和感謝等情緒,也能相當即時地降低,後扣帶皮層的活動量。


表面上看似是去祝福別人,但以腦科學來看,其實是一種,培養內心正面情緒的技術。


💕寫在最後

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大腦的需求,而這正是造成疲勞與焦慮的根源。透過《最高休息法》中提出的七種方法,我們不僅能有效地為大腦充電,還能改善整體的心理健康,讓我們在生活與工作中都能更專注、更有活力。


除了七種最高休息法以外,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還有另一個發現。那就是,「完美主義」和任務導向的「必須思維」,都會讓腦部產生疲勞感,難怪佛法總是強調「不執著」這個概念。


大腦的休息法追求的,不是像去豪華渡假村渡假,那樣短暫的解放感,而是當我們回到日常後,仍能持續感覺幸福的狀態。


但願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大腦療癒法,讓心靈與大腦重新獲得活力,面對每一天的挑戰。


#塔妮雅閱讀

#2024年第6本

@悅知文化


《最高休息法》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shoppingfun.co/3Ieww


塔妮雅的閱讀沙龍:https://vocus.cc/salon/tanja_read


於 1月 21, 2025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BlogThis!分享至 X分享至 Facebook分享到 Pinterest

avatar-img
塔妮雅的沙龍
164會員
242內容數
政大研究所畢業 育有四女的全職媽媽 老二為重度腦麻的孩子 無法遊歷四方 那就在書海裡傲遊吧! ​ 2023年分享60本讀書心得 2024年分享100本成人書籍+44本童書 2025年將持續閱讀分享更多成人及親子共讀的好書 ​ 合作邀約:ktokuleo@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塔妮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總覺得壓力山大,生活若能完全沒有壓力最好嗎?如果你也是這麼認為,那就錯了! 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認為,人生如果真的完全沒有壓力,就糟糕了!因為,壓力有存在的必要,適度的壓力可以活化大腦功能,鍛鍊專注力並提高記憶力,是人生不可缺乏的刺激。
《生時間》提供一套四步驟方法:精華、雷射、提振活力、反省,幫助讀者聚焦重要目標,創造更多自由時間。作者強調選擇每日精華、排除幹擾,提升專注力並照顧身心健康,透過持續反思調整策略。
總覺得壓力山大,生活若能完全沒有壓力最好嗎?如果你也是這麼認為,那就錯了! 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認為,人生如果真的完全沒有壓力,就糟糕了!因為,壓力有存在的必要,適度的壓力可以活化大腦功能,鍛鍊專注力並提高記憶力,是人生不可缺乏的刺激。
《生時間》提供一套四步驟方法:精華、雷射、提振活力、反省,幫助讀者聚焦重要目標,創造更多自由時間。作者強調選擇每日精華、排除幹擾,提升專注力並照顧身心健康,透過持續反思調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