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DeepSeek,輝達NVIVIDA怎麼說?後續關注這重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輝達(Nvidia)週一表示,中國AI公司DeepSeek的技術突破表明,輝達晶片在中國市場的價值不可忽視,未來對輝達晶片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這份聲明發佈於輝達股價大跌 17%之後

raw-image


DeepSeek利用輝達晶片實現突破

輝達在聲明中指出,DeepSeek的工作展示了如何利用現有的AI模型和合法的計算資源來創建新的AI模型。「DeepSeek的研究證明了其使用的方法能夠有效運行,並且完全符合出口管制規定。」

根據DeepSeek的研究報告,其V3模型的訓練使用了大約 2,000顆輝達H800晶片。這些晶片專為符合美國2022年實施的出口管制規定而設計。專家指出,這些規定雖然意在阻止中國在超級電腦和人工智慧系統上的發展,但對中國AI技術的進步影響有限。

RAND公司技術分析顧問Jimmy Goodrich表示,目前中國至少擁有十多台配備大量輝達晶片的超級電腦,這些晶片當時的購買完全合法。「DeepSeek並非突然冒出來的——他們多年來一直專注於模型構建。」他補充說:「DeepSeek擁有一支非常強大的團隊,如果他們獲得更多計算資源,他們的能力會更加令人難以想像。」


推理需求仍依賴輝達晶片

DeepSeek在應對新用戶激增時遇到了挑戰,這凸顯了「推理」(Inference)過程對AI公司的重要性。推理是指運行AI模型以提供服務的過程,輝達指出,這需要大量的GPU(圖形處理器)和高性能網絡基礎設施。「推理過程需要大量的輝達GPU和高性能網絡,這進一步說明了我們晶片的需求仍然穩固。」輝達在聲明中表示。

目前,輝達正在銷售一款名為 H20 的晶片,專為滿足最新出口管制規定而設計。儘管這些限制降低了H20晶片在AI訓練中的應用效能,但Goodrich指出,這款晶片可能是目前全球最適合推理需求的產品。「H20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推理晶片,但問題是,華盛頓會允許這樣的晶片在中國市場流通多久?」他補充道。


後續關注:美國對晶片出口是否收緊

儘管輝達面臨著股價大跌的壓力,但公司認為,DeepSeek的成功展示了AI市場的潛力以及輝達晶片在未來推理應用中的重要角色。隨著全球AI需求的快速擴張,尤其是在推理階段對高性能晶片的依賴,輝達的晶片仍有望在市場中保持關鍵地位。然而,美國對晶片出口的管制是否會進一步收緊,將成為輝達未來需要面對的重大挑戰之一。


High-Flyer 如何打造 DeepSeek:到底擁有多少晶片算力?

中國量化基金 High-Flyer 是 AI 研究機構 DeepSeek 的幕後推手,透過多年投資人工智慧 (AI) 運算資源與算力基礎設施,使 DeepSeek 在短時間內成為全球 AI 領域的重要競爭者。

然而,關於 High-Flyer 實際擁有的 NVIDIA AI 晶片數量,市場仍存在爭議。該公司官方宣稱主要依靠 NVIDIA H800 和 H20 晶片進行 AI 訓練(被降規後的版本),但業界懷疑該公司掌握遠超官方數據的運算資源與晶片。

High-Flyer 的算力資源:擁有多少顆 NVIDIA 晶片?

raw-image


根據 High-Flyer 早期公開資訊與業界估算,該公司在 2020 年至 2022 年間,建立了兩座 AI 超級計算集群,並投入巨額資金購買 NVIDIA 晶片:

  1. 第一座 AI 超算中心 (2020 年建成)
    • 搭載 1,100 顆 NVIDIA A100 晶片
    • 總投資約 2 億人民幣 (約 2,750 萬美元)
  2. 第二座 AI 超算中心 (2021 年完工)
    • 搭載約 10,000 顆 NVIDIA A100 晶片
    • 總投資約 10 億人民幣 (約 1.38 億美元)

根據 2022 年 NVIDIA 內部會議,High-Flyer 的 AI 研究人員曾展示一套優化 A100 集群的 AI 訓練技術,進一步提高其計算效率。然而,這些 A100 晶片是在美國 2022 年 9 月對華出口禁令生效前購買的,禁令之後 High-Flyer 只能使用 NVIDIA H800 和 H20 晶片,這是當初NVIDIA為了能在中國銷售而降規後的晶片。

但市場有傳聞 High-Flyer 持有更多未公開的 AI 晶片資源。


傳聞中的「隱藏算力」:是否擁有 50,000 顆 H100?

2024 年 1 月 25 日,Scale AI CEO Alexandr Wang 在 CNBC 訪問中表示,DeepSeek 擁有 50,000 顆 NVIDIA H100 晶片,但未提供具體證據。他認為,這些晶片可能未被公開披露,以避免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定。

如果這一說法屬實,DeepSeek 的算力將比外界認為的更為強大,甚至可能接近 OpenAI、Google DeepMind 或 Meta AI 的運算能力。

不過,DeepSeek 和 NVIDIA 均未回應該指控,目前無法證實其真實性。


從量化投資到 AI 霸主:High-Flyer 的崛起

High-Flyer (幻方量化) 由梁文峰創立,最初是一家量化對沖基金,利用 AI 演算法在股市進行高頻交易。根據 High-Flyer 的官方數據,該基金曾管理超過 1,000 億人民幣 (約 137.9 億美元) 的資產,並透過 AI 技術優化投資決策。

然而,2023 年,梁文峰宣布 High-Flyer 將全面轉型 AGI (通用人工智慧) 研發,並成立 DeepSeek,專注於 AI 基礎技術開發。

「我們從來不缺錢,我們缺的是晶片。」 —— 梁文峰,2024 年 7 月接受中國媒體《浪潮》訪問時表示。

這顯示出 High-Flyer 之所以能快速推動 DeepSeek 的 AI 研究,並非資金問題,而是如何獲得足夠的算力來支持 AI 訓練。

AGI 是指一種能夠自主思考、決策,甚至創新解決問題的 AI,理論上可超越人類在大多數經濟價值任務上的表現。這也是 OpenAI、DeepMind、DeepSeek 等 AI 企業競相追逐的終極目標。

目前全球尚未真正實現 AGI,但 DeepSeek 的技術突破,讓市場開始關注中國 AI 企業是否能在 AGI 競賽中取得領先。


High-Flyer 的未來挑戰:美國禁令與算力限制

隨著美國持續限制對中國出口高階 AI 晶片,DeepSeek 與 High-Flyer 如何維持運算資源將成為關鍵問題。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美國禁令的發佈時間軸:

  1. NVIDIA 晶片限制:
    • 2022 年 9 月 禁止 A100、H100 出口中國。
    • 2023 年 10 月 進一步禁止 H800、L40S 出口中國。
    • 未來可能擴大限制範圍,影響 DeepSeek 的算力發展。
  2. 是否發展自研 AI 晶片?
    • 華為與阿里巴巴正積極研發自有 AI 晶片,DeepSeek 可能採取類似策略。
    • 但若中國自研晶片效能無法與 NVIDIA H100 相比,DeepSeek 可能會遇到算力瓶頸。
  3. 是否考慮海外上市或融資?
    • 若 DeepSeek 希望進一步發展,可能需要尋求國際資本市場,例如在香港或新加坡上市。
    • 但這將涉及中國政府監管與美國技術封鎖的雙重挑戰。

High-Flyer 是否真正擁有 50,000 顆 H100?

目前無法證實 DeepSeek 是否擁有 50,000 顆 H100 晶片,這也引發外界質疑,中國是否為了「大外宣」而低報成本。然而,目前尚無直接證據,各方說法不一。

但無論如何,事實證明 High-Flyer 確實早在 2020-2021 年間建立了強大的 AI 訓練基礎設施,這使其在 2023 年能快速推動 DeepSeek AI 模型的發展。

無論 DeepSeek 是否擁有 H100,其最大挑戰仍然是未來如何確保算力資源不受限制。如果美國持續加強技術封鎖,DeepSeek 可能需要探索自研 AI 晶片,或尋求其他非美國供應鏈的支援。

DeepSeek 的成功代表著中國 AI 產業的競爭力大幅提升,但也意味著全球 AI 競爭進入新階段,未來算力戰爭將成為 AI 技術發展的決勝點。

DeepSeek 衝擊科技股,會影響到FED決策嗎?股市與美國經濟的關聯:財富效應


中國 AI 公司 DeepSeek 推出的低成本 AI 模型,讓美國科技股出現劇烈震盪,也間接影響了美國利率市場。這是否會讓美國聯準會 (FED) 重新思考政策方向?

雖然 FED 本週的會議可能不會直接討論 DeepSeek,但這場 AI 風暴背後的市場變化,值得關注。


回顧:DeepSeek 為何讓美國股市大跌?

週一,DeepSeek 推出的新 AI 模型,因其價格低廉、性能強大,讓投資人擔心美國 AI 企業的競爭優勢可能受到威脅。這一擔憂導致輝達 (Nvidia) 等 AI 相關科技股暴跌,並帶動整個市場下跌。

當科技股下跌時,通常會影響整體市場情緒,因為投資人會擔心科技產業的未來成長性。這次股市下跌的影響,甚至波及了美國債券市場,導致公債殖利率下滑,投資人預期 FED 今年可能會降息兩次。

這裡有兩個可能的原因:

  1. 避險情緒:股市下跌時,投資人會將資金轉移到較安全的資產,例如美國公債,推高債券價格,壓低殖利率。
  2. 經濟放緩的擔憂:如果 AI 科技股的成長受到威脅,可能會影響整體經濟,使市場對未來的利率政策更加謹慎。

不過,FED 不太可能因為單一產業的股價波動而改變政策,因為它的決策更關注整體經濟數據,如就業、通膨和消費


股市與美國經濟的關聯:財富效應

美股的漲跌,與美國經濟的消費力有密切關係,這被稱為**「財富效應」**。

當股價上漲時,持有股票的家庭會感覺「變富了」,因此更願意花錢。相反,當股市下跌時,他們可能會減少消費,進而影響整體經濟。

根據美國聯準會的數據:

  • 2024 年美國家庭總財富創新高,達到 169 兆美元,比 COVID-19 疫情前多了 50 兆美元。
  • 單在 2024 年第三季,就有 3.8 兆美元的財富增長來自股市上漲。
  • 假設每 1 美元的股票增值會帶動 0.28 美元的消費,則 2023 年美國股市上漲所帶來的額外消費約 3 兆美元,占 GDP 5%。

這代表,美股的表現,直接影響美國的消費市場。如果股市受到 AI 競爭的衝擊,影響的不只是投資人,還可能影響美國經濟的成長。


AI 產業狂熱,是否已經過熱?

過去兩年,美國股市大幅上漲,主要由 AI 相關企業帶動。

  • 標普 500 指數 (S&P 500) 在過去兩年內上漲了 50%。
  • 但如果排除 AI 相關龍頭企業,股市的漲幅只有這個數字的一半

這代表,美股的上漲嚴重依賴少數 AI 巨頭,而 DeepSeek 的出現,可能讓市場開始重新評估這些企業的價值。

如果 AI 相關股票的價值被高估,現在的市場震盪可能只是開始。但這是否會影響整體經濟,進而讓 FED 調整政策,仍然需要觀察。


FED 會因此改變政策嗎?

目前來看,FED 不會因為科技股的波動而改變政策,因為它的決策更關注整體經濟,而不是某個產業的股價表現。

但如果這場 AI 競爭導致:

  • 美股進一步下跌,影響消費支出
  • 企業開始減少投資,影響就業市場
  • 整體經濟增長放緩

那麼,FED 可能會比預期更快降息,以支撐經濟。

目前,市場還不確定 DeepSeek 的影響是否會持續。但如果週一的股市下跌,是 AI 投資泡沫破裂的前兆,那麼 FED 可能需要更快做出應對,以防止經濟受到更大衝擊。


中國 AI 企業 DeepSeek 的低成本 AI 模型衝擊了美國科技股,導致市場大幅波動,投資人開始關注這是否將促使資金從科技巨頭轉向其他產業。

過去兩年,美股的漲勢主要由大型科技股帶動。標普 500 科技板塊上漲約 90%,幾乎是標普 500 指數整體漲幅的兩倍。然而,本週一科技股遭遇重挫,輝達 (Nvidia)、博通 (Broadcom) 和甲骨文 (Oracle) 等科技股大幅下跌,市場對 DeepSeek 帶來的競爭影響展開重新評估。

雖然科技股週二有所反彈,但市場開始討論,美股是否會出現更廣泛的資金輪動 (sector rotation),帶動更多產業受益


科技股獨大,美股漲勢是否因此轉向?

過去一年,美股的成長極度依賴少數科技巨頭,被稱為 「七巨頭 (Magnificent Seven)」,包括:

  • 輝達 (Nvidia)
  • 蘋果 (Apple)
  • 微軟 (Microsoft)
  • Alphabet (Google 母公司)
  • 亞馬遜 (Amazon)
  • Meta (Facebook 母公司)
  • 特斯拉 (Tesla)

這 7 家企業貢獻了標普 500 指數自 2022 年底以來 55% 的漲幅。然而,根據 S&P Dow Jones Indices 資料,今年至今「七巨頭」對標普 500 指數的影響反而是負面的,顯示科技股的獨占地位可能開始動搖。

週一市場出現的異常現象也引發關注

  • 標普 500 指數下跌 1.5%,主要由科技股拖累。
  • 然而,約 70% 的標普 500 成分股上漲,顯示資金可能正從科技股流向其他類股。
  • 成長型股票 (以科技股為主) 下跌 3.6%,而價值型股票上漲近 1%,創下過去 30 年來價值股對成長股的最大單日領先幅度 (LSEG 數據)。

「這可能是市場風格變化的開始,」Truist Advisory Services 聯席投資長 Keith Lerner 表示。「如果市場領導權更為均衡,對投資人來說是好事,因為這代表更多產業可能開始上漲。」


市場開始關注科技股以外的機會

市場是否真的會出現資金轉向,仍需觀察,但一些跡象顯示,投資人已開始考慮其他選擇。

Chase Investment Counsel 總裁 Peter Tuz 表示:「DeepSeek 事件讓許多投資人重新思考,他們原本以為這些科技股是無敵的。但現在他們可能會考慮減少科技股部位,並將資金轉向其他市場。」

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 衍生品策略聯席主管 Chris Murphy 則觀察到,選擇權市場的交易活動顯示,部分投資人開始將目光轉向非科技產業

這種資金輪動是否會持續,將取決於幾個關鍵因素

  1. 企業財報表現
    • 微軟、Meta 和特斯拉將於週三公布財報,蘋果則將於週四公布。這些科技巨頭的財報將影響市場對科技股的信心。
  2. 經濟成長與企業獲利趨勢
    • 過去一年,「七巨頭」的獲利增長遠超標普 500 其他企業,但這種差距可能正在縮小。LSEG 數據顯示,2025 年「七巨頭」的獲利預計成長 19%,但標普 500 其他企業也將成長 12.3%,顯示市場可能變得更為均衡。
  3. 美國聯準會 (FED) 的政策
    • 如果 FED 持續暗示降息,對非科技股可能更有利,因為這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升整體市場表現。

科技股仍有成長空間,但輪動可能持續

儘管市場開始關注非科技產業,但許多投資人仍對科技股持樂觀態度,認為這次震盪不會改變科技產業的長期優勢。

週二,科技股回彈超過 3%,顯示市場仍對其抱持信心。然而,與 DeepSeek 事件發生前相比,科技股仍然處於較低水準,顯示投資人對競爭風險的重新評估尚未結束。

Dakota Wealth Management 高級投資組合經理 Robert Pavlik 認為,DeepSeek 事件可能帶動資金流向受益於 AI 技術普及的公司,特別是軟體產業。例如,他管理的投資組合包含 微軟 (Microsoft)、ServiceNow 和 Salesforce,這些企業可能因 AI 技術成本降低而受益。

「市場可能不會完全放棄科技股,但會尋找新的領導者,」Greenwood Capital 投資長 Walter Todd認為。「這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真正發生變化。」


結論:市場是否真的「去科技化」仍待觀察

DeepSeek 事件讓市場意識到,即使是主導 AI 產業的科技巨頭,也可能受到來自競爭者的影響。這場震盪可能成為市場資金輪動的催化劑,但是否會持續,仍需進一步觀察。

接下來幾週,美國企業財報將陸續公布,投資人將密切關注科技股是否仍能維持強勁表現,或是否真的出現資金從科技板塊流向其他產業的趨勢。

實測結果|DeepSeek 聊天機器人新聞準確率僅 17%,遠落後於西方競爭對手


中國 AI 新創 DeepSeek 的聊天機器人在新聞資訊準確性測試中表現不佳,準確率僅 17%,在 NewsGuard 可信度審查中排名第十,遠落後於 OpenAI 的 ChatGPT 和 Google Gemini 等西方 AI 競爭對手。

根據新聞可信度評級機構 NewsGuard 週三發布的報告,DeepSeek 聊天機器人在回應新聞相關問題時,30% 的回覆包含錯誤資訊,53% 的回答則過於模糊或無實質內容,總體錯誤率高達 83%。相比之下,西方 AI 競爭對手的平均錯誤率為 62%,顯示 DeepSeek 在新聞準確性方面的表現仍有明顯差距。

DeepSeek AI 模型引發市場關注,但可信度受質疑

DeepSeek 自推出以來,迅速成為 蘋果 App Store 下載量最高的 AI 應用,引發市場對美國 AI 競爭力的討論,並導致美國科技股短線重挫,市值蒸發約 1 兆美元

然而,NewsGuard 的測試結果顯示,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處理新聞資訊時存在大量錯誤與不準確回答,這與其聲稱能以 OpenAI 競品 1/30 成本 達到同等水準的說法形成對比。

目前,DeepSeek 尚未對 NewsGuard 的測試結果作出回應。

審查結果:DeepSeek 可能受到中國政策影響

NewsGuard 表示,他們使用 300 條測試問題來評估 DeepSeek,與此前測試 OpenAI、Google Gemini 等 AI 模型的方式相同,其中 30 條問題涉及 10 則網路流傳的不實消息,例如:

  • 美國 UnitedHealthcare 高層 Brian Thompson 遇害傳言
  • 亞塞拜然航空 8243 號班機墜毀事件

測試顯示,DeepSeek 在三個與中國無關的新聞問題上,未經詢問便主動重複中國政府的官方立場,其中包括亞塞拜然航空墜機事件的回答,顯示其對新聞事件的回應可能受到政策影響。

「DeepSeek 突破的意義不在於準確回答新聞問題,而在於它能以 OpenAI 競品 1/30 的成本運行,」 D.A. Davidson 分析師 Gil Luria 指出。

NewsGuard 也表示,DeepSeek 與其他 AI 模型一樣,在處理惡意用戶試圖透過 AI 生成錯誤資訊時,仍然容易受到影響,顯示 AI 技術在應對錯誤資訊方面仍有挑戰。



實體課介紹、購買(限量9折優惠碼)

想學習更多完整公司的轉機策略各個指標如何判讀,挑選出便宜還轉機營運動能變強的sop準備好了,透過這一季再次驗證成功,學習公司的營運密碼,將在課程中完整教學。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560會員
320內容數
透過3D面向的分析教學,讓投資人不只可以複製主力操作模式,更能抓到產業趨勢的關鍵點,利用主力軌跡跳脫出傳統思維框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888機器人 的其他內容
警語:文章內容並非買賣邀約,這是分享觀察心得以及教學概念,並非任何投資建議,勿做下單參考。引用資料:Goodinfo、jihsun.com.tw、優分析等其他理財網站or新聞擷取,歷史走勢可以參考,但不一定一樣 02/03 (一) 美國ISM製造業PMI 02/04 (二) 美國JOLTS職位
當一間公司的 ROIC(投入資本報酬率) 持續上升,代表它能夠更有效地運用資本來創造利潤,這對投資者與管理層來說都是正向的信號。 首先,ROIC 上升表示公司的 資本效率提高,代表其投資決策合理,能夠產生更高的回報。例如,通過改善營運效率、降低成本或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公司可以在不額外投入大量資本的
投資股票時,基本面分析是決定投資標的的關鍵,因為它反映了一家公司的真實價值與長期成長潛力。 基本面良好的公司,通常具有穩健的財務狀況、強勁的獲利能力及持續成長的動能,這些因素能降低投資風險並提高長期報酬。 一間具備市場競爭優勢、良好商業模式及穩定現金流的企業,才能在市場中持續發展並創造價值。投資
警語:並非給讀者任何投資建議,股票投資有賺有賠請務必獨立思考自行決定,文中內容作為學術教學研究,勿以此為買賣依據,勿做下單參考,尊重智慧財產權。引用資料:Goodinfo、jihsun.com.tw、優分析等其他理財網站or新聞擷取,歷史走勢可以參考,但不一定一樣 族群籌碼資金 我們來一起看外資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在第二任期的就職當天迅速展開行動,簽署多項行政命令,全面推翻拜登政府的多項政策,並為未來的執政方向定下基調。這些命令涵蓋移民、能源、氣候、政府運作等多個領域,顯示川普的政策將與拜登政府形成強烈對比。據白宮消息人士透露….
警語:文章內容並非買賣邀約,這是分享觀察心得以及教學概念,並非任何投資建議,勿做下單參考。引用資料:Goodinfo、jihsun.com.tw、優分析等其他理財網站or新聞擷取,歷史走勢可以參考,但不一定一樣 02/03 (一) 美國ISM製造業PMI 02/04 (二) 美國JOLTS職位
當一間公司的 ROIC(投入資本報酬率) 持續上升,代表它能夠更有效地運用資本來創造利潤,這對投資者與管理層來說都是正向的信號。 首先,ROIC 上升表示公司的 資本效率提高,代表其投資決策合理,能夠產生更高的回報。例如,通過改善營運效率、降低成本或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公司可以在不額外投入大量資本的
投資股票時,基本面分析是決定投資標的的關鍵,因為它反映了一家公司的真實價值與長期成長潛力。 基本面良好的公司,通常具有穩健的財務狀況、強勁的獲利能力及持續成長的動能,這些因素能降低投資風險並提高長期報酬。 一間具備市場競爭優勢、良好商業模式及穩定現金流的企業,才能在市場中持續發展並創造價值。投資
警語:並非給讀者任何投資建議,股票投資有賺有賠請務必獨立思考自行決定,文中內容作為學術教學研究,勿以此為買賣依據,勿做下單參考,尊重智慧財產權。引用資料:Goodinfo、jihsun.com.tw、優分析等其他理財網站or新聞擷取,歷史走勢可以參考,但不一定一樣 族群籌碼資金 我們來一起看外資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在第二任期的就職當天迅速展開行動,簽署多項行政命令,全面推翻拜登政府的多項政策,並為未來的執政方向定下基調。這些命令涵蓋移民、能源、氣候、政府運作等多個領域,顯示川普的政策將與拜登政府形成強烈對比。據白宮消息人士透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Nvidia收123.54美元上揚4.76%,根據路透社22日獨家報導Nvidia正在開發新一代「Blackwell」AI晶片的中國版本,目前暫時定名為「B20」,將完全符合美國目前的出口管制規定,在利多消息刺激下Nvidia止跌上漲,帶動科技類股反攻,SOX大漲4%...
Thumbnail
 雖然輝達在美國時間6月18號曾短暫站上全世界市值最大的公司後便連跌三天,跌掉了4300億美金的市值,但該公司的股價長期的動向還是要從產業面的發展狀況作為判斷的依據是比較準確的,因此本文會結合《金融時報》關於輝達最新的專題報導和彭博新聞對於AI產業接下來各各巨頭的投資狀況描繪出一個較完整的圖像。
Thumbnail
輝達(Nvidia)在短暫奪下全球市值冠軍後,股價連跌三日,導致AI概念股出現獲利了結賣壓。6月24日,輝達股價重挫6.68%,創下6月4日以來的新低。其他AI相關公司如美超微電腦、戴爾、台積電ADR和博通的股價也分別下跌。科技股方面,高通和安謀的股價也分別下跌5.50%和5.76%。   市場
Thumbnail
6/4 臺北國際電腦展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首度將合作的42家供應鏈公開,強化了供應鏈的合作關係,展現出未來AI相關概念的趨勢成長性。本篇文章為相關概念股的2024年5月營收概況及可轉債發行概況,提供投資朋友excel檔研究。其中包括輝達供應鏈相關公司名單、NVIDIA供應鏈營收動能和可轉債競拍整理分析。
Thumbnail
本文摘要: 輝達最新財報(截至2024年2月~2024年4月)。 數據中心營收成長以及毛利變化。 未來數據中心展望。 營收成長: 18%(26044/22103) 毛利率: 78.4%;營利率: 65%(16909/26044);淨利率: 57%(14881/26044);每股盈餘(E
Thumbnail
台灣時間5/22晚上,新聞關注焦點在於晶片大廠輝達(Nvidia)盤後發布的最新財報,其重點如下:《Nvidia stock pops 4% after earnings beat forecasts, announces stock split and dividend hike》 財報表現優異
Thumbnail
  NVDA 股價去年翻三倍,但今年YTD股價仍然持續漲超90%。過去我也一直在說,股價漲很多不一定代表貴,要看估值。   5/22將公告業績。分析師預計本財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將增長243%至246億美元,其中超過210億美元預計來自 Nvidia 的數據中心業務。 Marketwat
Thumbnail
【0306盤前重點新聞】 *科技股賣壓 道瓊狂瀉逾400點 那指創三周最糟單日 *超微降規版 AI 晶片銷陸卡關 業界:輝達可望搶下更多市占 *韓媒:美光、SK海力士拼HBM良率 以通過輝達測試 *大摩:ABF 載板產業四大利空 保守看三雄
Thumbnail
人工智慧晶片龍頭輝達 NVIDIA,在上個月底正式發布了去年第四季的財報 (公司財務年度為 2024 Q4,實際日期是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年一月底)。原本外界對於這份財報,就已經抱持著高度的期待,畢竟 AI 的熱潮所有人都可以親身感受的到......
Thumbnail
本文摘要: 1. 輝達最新財報(截至2023年2月~2024年1月)。 2. 數據中心營收成長以及毛利變化。 3. 未來數據中心展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Nvidia收123.54美元上揚4.76%,根據路透社22日獨家報導Nvidia正在開發新一代「Blackwell」AI晶片的中國版本,目前暫時定名為「B20」,將完全符合美國目前的出口管制規定,在利多消息刺激下Nvidia止跌上漲,帶動科技類股反攻,SOX大漲4%...
Thumbnail
 雖然輝達在美國時間6月18號曾短暫站上全世界市值最大的公司後便連跌三天,跌掉了4300億美金的市值,但該公司的股價長期的動向還是要從產業面的發展狀況作為判斷的依據是比較準確的,因此本文會結合《金融時報》關於輝達最新的專題報導和彭博新聞對於AI產業接下來各各巨頭的投資狀況描繪出一個較完整的圖像。
Thumbnail
輝達(Nvidia)在短暫奪下全球市值冠軍後,股價連跌三日,導致AI概念股出現獲利了結賣壓。6月24日,輝達股價重挫6.68%,創下6月4日以來的新低。其他AI相關公司如美超微電腦、戴爾、台積電ADR和博通的股價也分別下跌。科技股方面,高通和安謀的股價也分別下跌5.50%和5.76%。   市場
Thumbnail
6/4 臺北國際電腦展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首度將合作的42家供應鏈公開,強化了供應鏈的合作關係,展現出未來AI相關概念的趨勢成長性。本篇文章為相關概念股的2024年5月營收概況及可轉債發行概況,提供投資朋友excel檔研究。其中包括輝達供應鏈相關公司名單、NVIDIA供應鏈營收動能和可轉債競拍整理分析。
Thumbnail
本文摘要: 輝達最新財報(截至2024年2月~2024年4月)。 數據中心營收成長以及毛利變化。 未來數據中心展望。 營收成長: 18%(26044/22103) 毛利率: 78.4%;營利率: 65%(16909/26044);淨利率: 57%(14881/26044);每股盈餘(E
Thumbnail
台灣時間5/22晚上,新聞關注焦點在於晶片大廠輝達(Nvidia)盤後發布的最新財報,其重點如下:《Nvidia stock pops 4% after earnings beat forecasts, announces stock split and dividend hike》 財報表現優異
Thumbnail
  NVDA 股價去年翻三倍,但今年YTD股價仍然持續漲超90%。過去我也一直在說,股價漲很多不一定代表貴,要看估值。   5/22將公告業績。分析師預計本財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將增長243%至246億美元,其中超過210億美元預計來自 Nvidia 的數據中心業務。 Marketwat
Thumbnail
【0306盤前重點新聞】 *科技股賣壓 道瓊狂瀉逾400點 那指創三周最糟單日 *超微降規版 AI 晶片銷陸卡關 業界:輝達可望搶下更多市占 *韓媒:美光、SK海力士拼HBM良率 以通過輝達測試 *大摩:ABF 載板產業四大利空 保守看三雄
Thumbnail
人工智慧晶片龍頭輝達 NVIDIA,在上個月底正式發布了去年第四季的財報 (公司財務年度為 2024 Q4,實際日期是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年一月底)。原本外界對於這份財報,就已經抱持著高度的期待,畢竟 AI 的熱潮所有人都可以親身感受的到......
Thumbnail
本文摘要: 1. 輝達最新財報(截至2023年2月~2024年1月)。 2. 數據中心營收成長以及毛利變化。 3. 未來數據中心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