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媳怕過年之婆婆生氣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一早起床,婆婆就問我什麼時候滷雞蛋,滷蛋是年節拜祖先和年夜飯必備的食物,我回她:「晚一點」,今天要做的事情,我都已排程好了,煮蛋是第三件的事,過了一段時間,她又問我要煮雞蛋了嗎?我回答:「還沒」,接近9點30分左右,她還是不放心地再問:「到底什麼時候煮雞蛋?」我一時沒忍住情緒,回她:「我會滷啦!」

結果婆婆馬上爆炸,「不能問嗎?說話有必要那麼『尖刀削鐵』嗎?」然後就氣呼呼地離開廚房,留下一臉驚呆的我。

註:尖刀削鐵是台語,我猜想意思應該和尖酸刻薄有點像。

我承認口氣是有些不耐煩,畢竟離除夕祭祖還有至少24小時的時間,但我絕對沒有忤逆的意思,話已說出,誤解已造成,我也只能道歉,但婆婆還是沒氣呼呼的,我默默地走回廚房,繼續進行午餐的備料。

我反覆思考,是不是因為婆婆年紀大了,記性變差了,生怕不馬上問,等一下又忘了,所以一想到就問個不停,至少都要連問三次,問到聽話的人火氣都上來了,提前回來的這幾天,婆婆已經因為打掃、垃圾處理、製作蘿蔔糕流程,和家裡的人輪流爭執過一輪了,「反正我不是特例。」我心中如此自我安慰著。

還是因為婆婆年紀大了(85歲)聽力變差,若她沒帶助聽器時(我真心覺得她會選擇性不戴),我們都要放大音量,一次聽不清,又要再講第二次、第三次,好奇怪!在我們刻意放大音量重複回話的同時,總會莫名其妙地來脾氣,於是又會出現擦槍走火的場面。

我這幾天覺得很感慨,我很早就丟下先生、孩子先返鄉,為的就是想早點開始準備工作,不必短時間內要忙很多事情,把自己搞得又累又緊張,沒想到反而增加婆婆在旁監工的時間,反而讓她覺得我閒著不做事,明年是不是按往例,小年夜前一天再回來就好了?

眼見我自己也快60歲了,我會老,但長媳身分不會變,雖然孩子們長大後,能幫的活愈來愈多,但是婆婆也只會針對我、小叔和小姑生氣,對於孫子輩,不會有太多要求。

俗話說:「老人囝仔性」,但我面對的卻是一個凡事不按牌理出牌,想要哪就一定要做到哪的老囝仔,心中開始期待年假趕快結束,可以早點回到台北的家的日子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hiating Chang-avatar-img
2025/01/29
老師辛苦了,雖然過那~~~麼多年了,也請別太勉強自己;我男友也是水瓶男,有時候不理人只丟個貼圖也不知他在想什麼,畢竟我們都不會通靈,當然包括他本人,雖說這是他的口頭禪,哈。 咱家老媽也照顧阿嬤到最後一刻,可是她有放下心結,而且她很重倫理,但年輕氣盛時還是會<激烈溝通>,甚至長大後我看到她不喜歡直接說不要;我追老師的網誌多年了,其中最佩服的就是過年準備的部分,鉅細靡遺得記錄就像武功秘笈葵花寶典;只能說我佩服的五體投地、甘拜下風;懶人如我早早就決定好偶才鼻要咧~所以才交現任男友的哦!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5/01/29
我老公聽力不好,裝了助聽器也不戴,我常因此越講越大聲,脾氣都上來了! 我婆婆比妳婆婆年輕,她也很沒耐性,想到就問想到就要做,我偶爾也會臨界失態的邊緣,幸好沒住在一起。如今她中風又失智,連話也不會說,也不認得我了。 妳婆婆一定心懷感激,只是忍不住說嘴。幸好只有這幾天要忙,再忙,年也會過去的!
Grac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9
我就做一天、開心一天,因為離北上的日子愈來愈近了。
跟我公公一樣欸,聽不清楚也不裝助聽器😂
Grac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9
我婆婆也是勸了又勸,才乖乖戴,多戴可刺激聽覺神精,進而活化大腦,比較不會失智。
avatar-img
一起分享電影戲劇、小說創作與生活大小事的絮語
52會員
989內容數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2025/04/19
多年前曾擔任澳洲遊學團帶隊老師,寄宿家庭的奶奶Lorraine週末都會自己烤巧克力餅乾,濃郁的餅乾甜香充斥在廚房及餐廳的每個角落,那是一種幸福的味道,是市售商品比不了的家的味道。 前陣子我在美式賣場找到了一個商品:巧克力豆餅乾麵糰,只要用烤箱烤過就可以吃了,我忍不住拿了一盒放進購物車。 第一次試
Thumbnail
2025/04/19
多年前曾擔任澳洲遊學團帶隊老師,寄宿家庭的奶奶Lorraine週末都會自己烤巧克力餅乾,濃郁的餅乾甜香充斥在廚房及餐廳的每個角落,那是一種幸福的味道,是市售商品比不了的家的味道。 前陣子我在美式賣場找到了一個商品:巧克力豆餅乾麵糰,只要用烤箱烤過就可以吃了,我忍不住拿了一盒放進購物車。 第一次試
Thumbnail
2025/04/06
分享一下我參加大甲鎮瀾宮繞境的時數及步數,從4/4的22:45出發,走到4/5清晨3:30,約4個小時45分鐘,走了28,271步。 因為是臨時起意,我只穿了厚機能襪和休閒運動鞋,穿著薄長袖,帶了防風防水連帽外套,但天氣不冷不熱,外套全程都綁在腰上。 可能睡前有抬腳,也墊高雙腳,所以完全沒有腳痠
Thumbnail
2025/04/06
分享一下我參加大甲鎮瀾宮繞境的時數及步數,從4/4的22:45出發,走到4/5清晨3:30,約4個小時45分鐘,走了28,271步。 因為是臨時起意,我只穿了厚機能襪和休閒運動鞋,穿著薄長袖,帶了防風防水連帽外套,但天氣不冷不熱,外套全程都綁在腰上。 可能睡前有抬腳,也墊高雙腳,所以完全沒有腳痠
Thumbnail
2025/04/06
路途中先生問我走大甲媽祖繞境和白沙屯媽祖進香有什麼區別,我直覺回說:「大甲媽祖出巡很熱鬧盛大,人潮很擁擠,白沙屯媽祖我沒有參與到啟程,只有自己單獨從沙鹿走到追分,還有一天是和一群好友,從半夜三點走到北港朝天宮,為了追上大甲媽祖鑾轎,我們都是快走,有時還要小跑步,比較像行軍。 走白沙屯媽祖進香時
Thumbnail
2025/04/06
路途中先生問我走大甲媽祖繞境和白沙屯媽祖進香有什麼區別,我直覺回說:「大甲媽祖出巡很熱鬧盛大,人潮很擁擠,白沙屯媽祖我沒有參與到啟程,只有自己單獨從沙鹿走到追分,還有一天是和一群好友,從半夜三點走到北港朝天宮,為了追上大甲媽祖鑾轎,我們都是快走,有時還要小跑步,比較像行軍。 走白沙屯媽祖進香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今天一早起床,婆婆就問我什麼時候煮雞蛋,我回:「晚一點」,然後過了一段時間,她又問我要煮雞蛋了嗎?我回答:「還沒」,接近10點,她還是不放心地再問:「到底什麼時候煮雞蛋?」我一時沒忍住情緒,回她:「我會滷啦!」 結果婆婆馬上爆炸,「不能問嗎?說話有必要那麼『尖刀削鐵』嗎?」然後就氣呼呼地離開廚房,
Thumbnail
今天一早起床,婆婆就問我什麼時候煮雞蛋,我回:「晚一點」,然後過了一段時間,她又問我要煮雞蛋了嗎?我回答:「還沒」,接近10點,她還是不放心地再問:「到底什麼時候煮雞蛋?」我一時沒忍住情緒,回她:「我會滷啦!」 結果婆婆馬上爆炸,「不能問嗎?說話有必要那麼『尖刀削鐵』嗎?」然後就氣呼呼地離開廚房,
Thumbnail
結婚之後,大姐還是在娘家旁邊租房子,每天晚餐和先生都回娘家吃,還帶二個便當當隔天的午餐,小倆口只有早餐自理。 一遇到星期六,夫妻倆就會回位於鄉下的婆家,婆婆不放心媳婦的手藝,還是主導三餐,因為公公務農,連早餐都要煮飯、炒菜,Susan的大姐就在一旁幫忙洗菜和切菜,還有飯後幫忙洗碗。 婆婆是急性子,又
Thumbnail
結婚之後,大姐還是在娘家旁邊租房子,每天晚餐和先生都回娘家吃,還帶二個便當當隔天的午餐,小倆口只有早餐自理。 一遇到星期六,夫妻倆就會回位於鄉下的婆家,婆婆不放心媳婦的手藝,還是主導三餐,因為公公務農,連早餐都要煮飯、炒菜,Susan的大姐就在一旁幫忙洗菜和切菜,還有飯後幫忙洗碗。 婆婆是急性子,又
Thumbnail
這週碰到過年,就來說一點過年的事情。 過年 小時候 做香腸、臘肉和粿,殺雞、殺魚 這些都算「家事」,在以前都被歸於女生做的事情,我家只有我一個女生,沒有姊妹,加上媽媽都在唉她身體不好,所以我做很多。從小我就不喜歡過年,因為要做很多事情。 以前買魚時,是買整條的,要回家自己殺,雞也是活的。當我在井邊面
Thumbnail
這週碰到過年,就來說一點過年的事情。 過年 小時候 做香腸、臘肉和粿,殺雞、殺魚 這些都算「家事」,在以前都被歸於女生做的事情,我家只有我一個女生,沒有姊妹,加上媽媽都在唉她身體不好,所以我做很多。從小我就不喜歡過年,因為要做很多事情。 以前買魚時,是買整條的,要回家自己殺,雞也是活的。當我在井邊面
Thumbnail
初一大清早,全部的家人都在睡覺,連在六點早起「開正」(註)的婆婆也鑽回被窩睡回籠覺,我一個人走進廚房,準備煎婆婆自己手工製作的蘿蔔糕當早餐,也準備煮壺桔餅加中藥浸漬的佛手瓜當茶飲,給輕微咳嗽的老公喝。 老公才坐定,婆婆就走了進來,劈頭就下指令:「煎『幾瓜』蘿蔔糕給XX吃」,其實我早已煎好蘿蔔糕,只是
Thumbnail
初一大清早,全部的家人都在睡覺,連在六點早起「開正」(註)的婆婆也鑽回被窩睡回籠覺,我一個人走進廚房,準備煎婆婆自己手工製作的蘿蔔糕當早餐,也準備煮壺桔餅加中藥浸漬的佛手瓜當茶飲,給輕微咳嗽的老公喝。 老公才坐定,婆婆就走了進來,劈頭就下指令:「煎『幾瓜』蘿蔔糕給XX吃」,其實我早已煎好蘿蔔糕,只是
Thumbnail
夫家很重視年節祭祖,供桌上一定要有12道菜,但白飯、粽子、蘿蔔糕和水果等都不計入12道中,神明廳拜祖先的同時,樓下客廳還要拜地基主,也要6道菜,菜色可重複,還要記得用小碗公盛一碗白飯,準備一雙筷子。 記得只有第一年剛嫁入門,是由婆婆掌廚,我在一旁幫忙,後來她發現我的廚藝還可以,第二年開始,有些菜就換
Thumbnail
夫家很重視年節祭祖,供桌上一定要有12道菜,但白飯、粽子、蘿蔔糕和水果等都不計入12道中,神明廳拜祖先的同時,樓下客廳還要拜地基主,也要6道菜,菜色可重複,還要記得用小碗公盛一碗白飯,準備一雙筷子。 記得只有第一年剛嫁入門,是由婆婆掌廚,我在一旁幫忙,後來她發現我的廚藝還可以,第二年開始,有些菜就換
Thumbnail
到了婆家,又要不停歇地將食物歸位,衣物搬上樓放在定位,方便孩子們自取,沒意外回到家,常常剛好遇上煮中餐或晚餐的時間了,從此一路煮到返回台北的那一天。 往年過年前最忙的就是炊年糕、發粿和蘿蔔糕,準備拜天公的牲禮,還要抽空煮三餐,這些事就夠我每天從早忙到晚,說是比上班時一天上七堂課還累,也不為過。
Thumbnail
到了婆家,又要不停歇地將食物歸位,衣物搬上樓放在定位,方便孩子們自取,沒意外回到家,常常剛好遇上煮中餐或晚餐的時間了,從此一路煮到返回台北的那一天。 往年過年前最忙的就是炊年糕、發粿和蘿蔔糕,準備拜天公的牲禮,還要抽空煮三餐,這些事就夠我每天從早忙到晚,說是比上班時一天上七堂課還累,也不為過。
Thumbnail
快過年了,過年回婆家是很多媳婦的夢魘,尤其平時沒有和婆婆住一起,過年期間,是一年之中婆媳相處最長的一段時間。縱使已為人媳婦20年,仍然沒有辦法習慣。最可怕的就是準備年夜飯、拜拜這件事。 非常懊悔,當新嫁娘時為什麼要熟門熟路地進廚房幫忙,已經不可能當「愚婦」或「破壞王」來規避這些。
Thumbnail
快過年了,過年回婆家是很多媳婦的夢魘,尤其平時沒有和婆婆住一起,過年期間,是一年之中婆媳相處最長的一段時間。縱使已為人媳婦20年,仍然沒有辦法習慣。最可怕的就是準備年夜飯、拜拜這件事。 非常懊悔,當新嫁娘時為什麼要熟門熟路地進廚房幫忙,已經不可能當「愚婦」或「破壞王」來規避這些。
Thumbnail
  女兒與媳婦,真的不同。   這天下午三點,小姑與婆婆在廚房裡忙著備菜,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得知婆婆打算五點開始動手準備除夕夜的「團圓飯」。   興沖沖的我準時衝去廚房,卻立馬被打了一槍,婆婆霸氣地說道:「不用,這裡我來就好了。」我哪這麼輕易放棄,不死心地又多說幾句,但仍舊瓦解不了婆婆的堅持,她還
Thumbnail
  女兒與媳婦,真的不同。   這天下午三點,小姑與婆婆在廚房裡忙著備菜,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得知婆婆打算五點開始動手準備除夕夜的「團圓飯」。   興沖沖的我準時衝去廚房,卻立馬被打了一槍,婆婆霸氣地說道:「不用,這裡我來就好了。」我哪這麼輕易放棄,不死心地又多說幾句,但仍舊瓦解不了婆婆的堅持,她還
Thumbnail
小時候,我很喜歡過年的熱鬧氣氛。 我們居住在台北,爸爸是第一代外省人,老家在遙遠的湖南,所以過年的祭拜只有祖先,沒有神明,沒有爺奶跟我們過。但即使如此,媽媽在過年前還是特別焦慮,要大掃除、要採買年貨準備年菜…,一直忙到除夕拜完祖先、吃完年夜飯之後,媽媽緊繃的表情才逐漸放鬆。 曾跟媽媽說我喜歡過年,
Thumbnail
小時候,我很喜歡過年的熱鬧氣氛。 我們居住在台北,爸爸是第一代外省人,老家在遙遠的湖南,所以過年的祭拜只有祖先,沒有神明,沒有爺奶跟我們過。但即使如此,媽媽在過年前還是特別焦慮,要大掃除、要採買年貨準備年菜…,一直忙到除夕拜完祖先、吃完年夜飯之後,媽媽緊繃的表情才逐漸放鬆。 曾跟媽媽說我喜歡過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