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起床,婆婆就問我什麼時候滷雞蛋,滷蛋是年節拜祖先和年夜飯必備的食物,我回她:「晚一點」,今天要做的事情,我都已排程好了,煮蛋是第三件的事,過了一段時間,她又問我要煮雞蛋了嗎?我回答:「還沒」,接近9點30分左右,她還是不放心地再問:「到底什麼時候煮雞蛋?」我一時沒忍住情緒,回她:「我會滷啦!」
結果婆婆馬上爆炸,「不能問嗎?說話有必要那麼『尖刀削鐵』嗎?」然後就氣呼呼地離開廚房,留下一臉驚呆的我。
註:尖刀削鐵是台語,我猜想意思應該和尖酸刻薄有點像。
我承認口氣是有些不耐煩,畢竟離除夕祭祖還有至少24小時的時間,但我絕對沒有忤逆的意思,話已說出,誤解已造成,我也只能道歉,但婆婆還是沒氣呼呼的,我默默地走回廚房,繼續進行午餐的備料。
我反覆思考,是不是因為婆婆年紀大了,記性變差了,生怕不馬上問,等一下又忘了,所以一想到就問個不停,至少都要連問三次,問到聽話的人火氣都上來了,提前回來的這幾天,婆婆已經因為打掃、垃圾處理、製作蘿蔔糕流程,和家裡的人輪流爭執過一輪了,「反正我不是特例。」我心中如此自我安慰著。
還是因為婆婆年紀大了(85歲)聽力變差,若她沒帶助聽器時(我真心覺得她會選擇性不戴),我們都要放大音量,一次聽不清,又要再講第二次、第三次,好奇怪!在我們刻意放大音量重複回話的同時,總會莫名其妙地來脾氣,於是又會出現擦槍走火的場面。
我這幾天覺得很感慨,我很早就丟下先生、孩子先返鄉,為的就是想早點開始準備工作,不必短時間內要忙很多事情,把自己搞得又累又緊張,沒想到反而增加婆婆在旁監工的時間,反而讓她覺得我閒著不做事,明年是不是按往例,小年夜前一天再回來就好了?
眼見我自己也快60歲了,我會老,但長媳身分不會變,雖然孩子們長大後,能幫的活愈來愈多,但是婆婆也只會針對我、小叔和小姑生氣,對於孫子輩,不會有太多要求。
俗話說:「老人囝仔性」,但我面對的卻是一個凡事不按牌理出牌,想要哪就一定要做到哪的老囝仔,心中開始期待年假趕快結束,可以早點回到台北的家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