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最強AI:DeepSeek AI 的崛起與台灣的機會

黃敬峰-avatar-img
發佈於AI
更新 發佈閱讀 18 分鐘
記得免費加入會員,不會錯過每一篇文章喔。
也可以用聽的了解AI喔

目錄

  1. AI 戰場的新星:DeepSeek 的崛起
  2. 解密 DeepSeek:低成本高效能的 AI 推手
  3. DeepSeek 如何翻轉全球 AI 格局?
  4. 台灣的 AI 機遇:如何在這波浪潮中站穩腳步?
  5. 結語:擁抱 AI,共創未來



1. AI 戰場的新星:DeepSeek 的崛起

最近,一家中國的 AI 新創公司 DeepSeek,在全球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瀾。從矽谷到美國主流媒體,大家都在討論這家公司,特別是他們在 AI 大模型和聊天機器人技術上的突破,連 Facebook 的老闆祖克柏都公開稱讚他們「很厲害、很先進」。

raw-image

DeepSeek 的崛起,不只讓業界震驚,也讓大家開始重新思考 AI 發展的未來。

他們憑藉著高效能的技術和相對低廉的成本,挑戰了 AI 領域的傳統觀念,也讓大家看到 AI 技術普及的可能性

這篇文章,阿峰老師將深入分析 DeepSeek 的崛起,並探討這件事對台灣的啟示。


2. 解密 DeepSeek:低成本高效能的 AI 推手

DeepSeek 到底有什麼厲害之處?讓阿峰老師來跟大家深入剖析一下。

公司背景: 

  • DeepSeek 在2023年才成立,創辦人是中國對沖基金「幻方量化」的梁文鋒。
  • 他們團隊很年輕,但實力不容小覷,短短一年多就推出震撼業界的 AI 模型。

技術特色: 

  • 他們的技術特色在於可以用相對較低的成本,訓練出高效能的 AI 模型,像他們最新的 DeepSeek R1 模型,訓練成本只有 560 萬美元,跟其他科技巨頭動輒數十億美元的投資相比,實在是差很大。
  • 他們還使用 2048 片較低階的 H800 晶片完成訓練,這在美國對中國實施晶片禁令的背景下,更顯得他們的技術突破有多厲害。

產品應用: 

  • 他們的產品包括聊天機器人、大模型服務等,其中,聊天機器人應用在美國蘋果 App Store 上,下載量還超越了 OpenAI 的 ChatGPT,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
  • 他們的功能也相當多元,包括文件上傳、網頁搜尋,甚至還能展示回答背後的推理過程

成本優勢: 

  • DeepSeek 的成功證明了,要開發尖端 AI 技術,不一定需要投入巨額資金
  • 他們的低成本高效能模式,對許多企業來說,絕對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指標。
raw-image

3. DeepSeek 如何翻轉全球 AI 格局?

DeepSeek 的出現,對全球 AI 發展帶來了什麼影響?

挑戰現狀: 

  • 他們的崛起,不只讓國際 AI 大廠感受到威脅,也讓大家開始思考,AI 市場的結構是否將會有所改變

技術競爭: 

  • 他們的低成本高效能模式,是否會加速全球 AI 技術競爭?
  • 中美之間的 AI 競爭,又會如何影響未來產業的發展?

AI 普及: 

  • 他們的出現,是否會加速 AI 技術的普及?
  • 各行各業又會因此受到什麼影響

啟示與警惕: 

  • 他們的成功經驗,對其他國家和台灣來說,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
  • 又有哪些需要警惕的風險?


DeepSeek 的出現,無疑為全球 AI 格局注入了新的變數,也讓大家開始思考 AI 技術發展的更多可能性。

raw-image

4. 台灣的 AI 機遇:如何在這波浪潮中站穩腳步?

DeepSeek 的崛起,對台灣來說,是挑戰也是機會,阿峰老師來跟大家分析一下。

產業機會: 

  • 台灣在 AI 領域有哪些優勢?
  • 我們可以如何利用 DeepSeek 的崛起,為台灣的產業發展帶來新機會?
  • 哪些產業可以優先導入 DeepSeek 的技術?

政策建議: 

  • 台灣政府應該如何制定相關政策,以支持台灣 AI 產業的發展?
  • 例如,鼓勵產學合作、培養 AI 人才等。

企業策略: 

  • 企業應該如何應對 AI 發展帶來的挑戰
  • 如何將 AI 技術融入企業營運?
  • 企業主管應該開始思考哪些方向

風險評估: 

  • 我們也要關注 AI 發展可能帶來的風險,
  • 例如資訊安全、倫理道德等,讓企業主管提早思考因應之道

台灣優勢: 

  • 台灣的強項是什麼?
  • 我們如何在這一波 AI 浪潮中,發展出自己的差異化?
  • 不要只是複製別人的模式。


台灣必須把握這次機會,透過產官學界的合作,共同打造台灣 AI 產業的競爭力。

5. 結語:擁抱 AI,共創未來

DeepSeek 的崛起,不只是一個科技事件,更是一個時代的轉捩點。它告訴我們,AI 技術的發展速度遠超乎我們的想像,也提醒我們,

必須積極擁抱 AI,才能在未來站穩腳步。

阿峰老師認為,台灣在這個時候更應該積極部署,把握 AI 發展的契機,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讓我們一起努力,讓台灣在 AI 時代也能發光發熱


6.掌握 AI 新知,就在「下班學 AI」!

想要學習更多關於 AI 的實用知識和技巧嗎?歡迎加入阿峰老師的「下班學 AI」學習社群,並訂閱我的 Podcast 頻道,跟著阿峰老師一起學習,讓你跟上 AI 的腳步!

我不僅擁有豐富的AI教學經驗,並在多家企業、政府單位與組織推動AI教育培訓,更有超過500小時的教學時數,能因應各種產業與需求。

最後如果對AI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有

針對組織部門中高階主管的AI趨勢課程。
也有針對基層員工的客製化手把手AI工作坊。

AI教學經歷:

  • 企業組織:台灣理光、華碩電腦、南山人壽、新加坡商蝦娛樂電商、歐德傢俱、裕隆日產、順益集團、南都汽車集團(Toyota經銷商)、圖爾思生物科技。
  • 政府單位:行政院數位發展部、行政院勞動力發展署分署、經濟部能源署計畫專案管理辦公室、高雄市政府、高雄市社會局、高雄市文化局、國立美術館、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新竹市衛生局、嘉義縣政府、宜蘭縣工業會、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世新大學。
  • 其他組織:台北市東南扶輪社、台北市e東扶輪社、台北市東和扶輪社、台北市新北投扶輪社、新北市中和扶輪社、台中市豐原北區扶輪社、IMC桃園社。
  • 教學時數:超過500個小時。

聯繫阿峰老師:



資料參考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I 峰哥
45會員
143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阿峰老師,一位熱愛人工智慧並致力於把 AI 技術帶進日常生活的教育者。一直以來,我都相信教育不只是傳遞知識,而是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創造力,並培養他們的批判思考和實踐能力,讓每位學生都能在未來職場中脫穎而出。 我的教學理念是「學以致用」。「AI峰哥」的部落格,專門分享各種最新的 AI 新知與應用。
AI 峰哥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本集探討 Anthropic CEO Dario Amadei 對 AI 發展的洞見。Amadei 強調 AI 依循「規模化法則」快速進步,帶來醫療、科學突破等巨大機會,但也伴隨嚴峻風險,如 ASL 3 國安威脅、工作取代及中美科技角力。其創立 Anthropic 即以「安全至上」為核心。
Thumbnail
2025/04/03
本集探討 Anthropic CEO Dario Amadei 對 AI 發展的洞見。Amadei 強調 AI 依循「規模化法則」快速進步,帶來醫療、科學突破等巨大機會,但也伴隨嚴峻風險,如 ASL 3 國安威脅、工作取代及中美科技角力。其創立 Anthropic 即以「安全至上」為核心。
Thumbnail
2025/04/01
阿峰老師探討AI的雙面刃,引用《AI的底層真相》揭示勞動剝削、Deepfake、監控與演算法歧視等風險。同時分析中美科技角力下,中國傾國家之力發展AI的策略(教育扎根、技術突破、國家意志、應用落地)及其面臨的隱私與信任挑戰,並反思台灣的AI發展之路,強調以人為本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4/01
阿峰老師探討AI的雙面刃,引用《AI的底層真相》揭示勞動剝削、Deepfake、監控與演算法歧視等風險。同時分析中美科技角力下,中國傾國家之力發展AI的策略(教育扎根、技術突破、國家意志、應用落地)及其面臨的隱私與信任挑戰,並反思台灣的AI發展之路,強調以人為本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3/31
阿峰老師解析BBC報導,揭示中國發展AI的「國家隊」策略。其藉由早期STEM教學培養人才、DeepSeek等低成本高效技術、國家強力支持與「彎道超車」創新,全面推動AI融入社會。儘管成就顯著,但國際上對隱私和信任的疑慮仍是其重大挑戰。台灣應借鏡此經驗,思考自身發展路徑。
Thumbnail
2025/03/31
阿峰老師解析BBC報導,揭示中國發展AI的「國家隊」策略。其藉由早期STEM教學培養人才、DeepSeek等低成本高效技術、國家強力支持與「彎道超車」創新,全面推動AI融入社會。儘管成就顯著,但國際上對隱私和信任的疑慮仍是其重大挑戰。台灣應借鏡此經驗,思考自身發展路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 DeepSeek:從中國出發的潛力 AI 新星 近年來,全球 AI 聊天機器人競爭激烈,除了大家熟悉的 ChatGPT、Claude、Gemini 等選手,一個來自中國的名字——DeepSeek,也悄悄引起了廣泛關注。那麼,DeepSeek 是誰?為什麼能快速竄紅?讓我們來簡單認識這位新進的
Thumbnail
🧠 DeepSeek:從中國出發的潛力 AI 新星 近年來,全球 AI 聊天機器人競爭激烈,除了大家熟悉的 ChatGPT、Claude、Gemini 等選手,一個來自中國的名字——DeepSeek,也悄悄引起了廣泛關注。那麼,DeepSeek 是誰?為什麼能快速竄紅?讓我們來簡單認識這位新進的
Thumbnail
阿峰老師解析BBC報導,揭示中國發展AI的「國家隊」策略。其藉由早期STEM教學培養人才、DeepSeek等低成本高效技術、國家強力支持與「彎道超車」創新,全面推動AI融入社會。儘管成就顯著,但國際上對隱私和信任的疑慮仍是其重大挑戰。台灣應借鏡此經驗,思考自身發展路徑。
Thumbnail
阿峰老師解析BBC報導,揭示中國發展AI的「國家隊」策略。其藉由早期STEM教學培養人才、DeepSeek等低成本高效技術、國家強力支持與「彎道超車」創新,全面推動AI融入社會。儘管成就顯著,但國際上對隱私和信任的疑慮仍是其重大挑戰。台灣應借鏡此經驗,思考自身發展路徑。
Thumbnail
DeepSeek崛起,中國AI新勢力衝擊全球!本文深入探討DeepSeek技術突破、AI產業發展趨勢、企業應用與監管挑戰。阿峰老師剖析AI發展的「油門與煞車」,並分享AI時代個人與企業的應變之道,帶領讀者掌握AI新知,提升競爭力。
Thumbnail
DeepSeek崛起,中國AI新勢力衝擊全球!本文深入探討DeepSeek技術突破、AI產業發展趨勢、企業應用與監管挑戰。阿峰老師剖析AI發展的「油門與煞車」,並分享AI時代個人與企業的應變之道,帶領讀者掌握AI新知,提升競爭力。
Thumbnail
在AI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一場來自中國的「AI逆襲」正悄然改變全球科技版圖。杭州的DeepSeek公司,僅用一年多時間和相對較低的成本,開發出媲美OpenAI的頂級AI模型,並選擇開源,震驚全球科技圈。這不僅是一場技術的突破,更是一場中美AI爭霸的序幕。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這一事件背後的三大....
Thumbnail
在AI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一場來自中國的「AI逆襲」正悄然改變全球科技版圖。杭州的DeepSeek公司,僅用一年多時間和相對較低的成本,開發出媲美OpenAI的頂級AI模型,並選擇開源,震驚全球科技圈。這不僅是一場技術的突破,更是一場中美AI爭霸的序幕。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這一事件背後的三大....
Thumbnail
DeeSeek 概述 DeepSeek是一家由中國對沖基金幻方量化於2023年創立的人工智能公司,其總部位於中國杭州。 該公司以其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領域的快速崛起和技術創新而備受關注,並被認為是全球人工智能競賽中的重要參與者。 DeepSeek的主要技術與產品 D
Thumbnail
DeeSeek 概述 DeepSeek是一家由中國對沖基金幻方量化於2023年創立的人工智能公司,其總部位於中國杭州。 該公司以其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領域的快速崛起和技術創新而備受關注,並被認為是全球人工智能競賽中的重要參與者。 DeepSeek的主要技術與產品 D
Thumbnail
DeepSeek,一個來自中國的AI模型,以其強大的性能、開源的姿態以及低廉的價格迅速崛起,並在短短時間內超越了眾多競爭對手,甚至登頂蘋果App免費榜。然而,其強大的能力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和擔憂,面臨來自美國等國家的阻撓。本文將深入探討DeepSeek的技術優勢、市場表現以及面臨的挑戰。
Thumbnail
DeepSeek,一個來自中國的AI模型,以其強大的性能、開源的姿態以及低廉的價格迅速崛起,並在短短時間內超越了眾多競爭對手,甚至登頂蘋果App免費榜。然而,其強大的能力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和擔憂,面臨來自美國等國家的阻撓。本文將深入探討DeepSeek的技術優勢、市場表現以及面臨的挑戰。
Thumbnail
中國AI模型DeepSeek崛起,其低成本訓練模式引發市場關注,探討其對臺灣伺服器ODM產業的影響,以及長期發展潛力。
Thumbnail
中國AI模型DeepSeek崛起,其低成本訓練模式引發市場關注,探討其對臺灣伺服器ODM產業的影響,以及長期發展潛力。
Thumbnail
本文以阿峰老師的角度,深入探討中國 AI 新創公司 DeepSeek 的崛起。文章剖析其低成本高效能的技術特色、產品應用,以及對全球 AI 格局帶來的影響。DeepSeek 的成功不僅挑戰了傳統 AI 開發觀念,也為台灣帶來 AI 產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
Thumbnail
本文以阿峰老師的角度,深入探討中國 AI 新創公司 DeepSeek 的崛起。文章剖析其低成本高效能的技術特色、產品應用,以及對全球 AI 格局帶來的影響。DeepSeek 的成功不僅挑戰了傳統 AI 開發觀念,也為台灣帶來 AI 產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