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沉浸式表演藝術?Immersive Performing Arts Explained]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近幾年來”沉浸“一詞被廣泛應用於各類的文化創意的活動與商品,如果你和我一樣感到疑惑。或許曾經參加過傳統的劇場表演,那麼你一定經歷過藝術最經典的形式:一個舞台、演員和觀眾坐在排排座椅上,觀眾從位置上觀看舞台。然而,假如你能夠走進表演中,與故事互動,成為藝術的一部分呢?這才是所謂“沉浸式“的表演藝術範疇。

沉浸式表演藝術代表著一種全新的藝術體驗方式,不再是單純的被動觀賞——而是你走進表演,與環境互動,甚至能夠影響故事的發展。讓我們透過拆解沉浸式表演藝術的範疇視覺、音樂、科技三個方面,並將它分解為幾個容易理解的元素和如何相互關係作用。


什麼是沉浸式表演藝術?

在傳統的表演中,例如戲劇或音樂會,觀眾與表演者是分開的。你坐著,看著,聽著,演員、音樂家或舞者為你表演。而沉浸式表演藝術則打破了這種界限。觀眾不再只是旁觀者——他們成為了這場藝術經歷的一部分。

在沉浸式表演中,觀眾可以與環境互動,探索不同的表演空間,有時甚至會影響故事的發展。這是一種互動式、多感官的體驗,鼓勵你走動、觸摸、聆聽,甚至做出決定,影響表演的走向。




沉浸式表演藝術的三大核心元素

為了更好地理解沉浸式表演藝術,我們可以將它分解為三個關鍵元素:藝術音樂科技

1. 沉浸式藝術:視覺體驗

在沉浸式藝術中,觀眾不再只是遠距離觀看一幅畫或雕塑——他們進入了藝術作品本身。藝術家利用空間和設計創造環境,邀請觀眾探索。例如,觀眾不再站在畫作前面,而是走進一個房間,牆壁、地板和天花板都被數位投影覆蓋。藝術隨著你的移動而變化,甚至可能根據你的行為做出回應。

例如,**TeamLab的《無界》**展覽就是一個著名的沉浸式藝術作品。在這裡,觀眾被四面八方的數位藝術圍繞,並且會根據觀眾的移動而互動,這使得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獨特的藝術經歷。


2. 沉浸式音樂:包圍你的音樂

在沉浸式表演中,音樂的設計是為了讓觀眾完全被音樂包圍,為整體體驗增添情感的深度。觀眾不再只是從遠處聽見音樂,而是音樂環繞著你,引導你的情緒,並加強你與表演的連結。

例如,在沉浸式劇場表演如**Punchdrunk的《睡無眠》**中,音樂被整合進表演空間,根據你所處的地方,音樂的音量和強度會有所不同。音效隨著你的移動而變化,這樣的音樂設計讓表演更加生動且互動。

3. 沉浸式科技:走進另一個世界

科技在沉浸式表演中扮演著強大的角色,改變了觀眾的藝術體驗方式。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等技術讓你能夠真實地進入故事中。虛擬實境將你帶入一個完全數位化的世界,你可以與這個環境互動;而擴增實境則將數位元素加到你周圍的現實世界中,融合了實體和虛擬世界。

在一些沉浸式表演中,科技被用來創造互動的環境,觀眾可以通過觸碰物品、在空間中移動,甚至選擇自己的故事路徑來參與其中。例如,在**《The Under Presents》**這個虛擬實境表演中,你可以與角色互動,探索虛擬世界,並且根據你的選擇改變故事走向。



思考如何將Arts, Music, Technology整合創作?

當你將沉浸式藝術、音樂和科技這三個元素結合在一起時,你將得到一個獨特的體驗。想像一下,走進一個房間,四周充滿著會隨著你觸摸而變化的藝術作品,同時音樂將你包圍,指引你的情緒。在不同的空間中探索,與數位元素互動,並且根據你的選擇改變故事的發展。這就是沉浸式表演藝術的魅力所在——它不僅在視覺和情感上吸引人,還讓觀眾成為這一過程的主動參與者。這是邏輯上的概念,但實際進行時需要考慮到器材場地、科技技術使用的可能尚未普及)但可以聚焦以此出發的核心發散創作運用現有的媒材如投影、光影材質、影像剪影。

這裡有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這些元素是如何協同工作的:

  • 主題與概念:假設這場表演的主題是“穿越時空”。
  • 藝術:空間的設計可能模擬不同的歷史時期——古羅馬、未來世界等等。每個區域都充滿了數位投影、燈光和物理安裝,隨著你移動而發生變化。
  • 音樂:音效隨著你探索的時期而變化。比如在古羅馬區域,你聽到的是古典音樂,而在未來的區域,則是電子音樂。
  • 科技: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的應用可能讓你與歷史人物或物件進行互動,這些互動能提供更多背景故事,甚至讓你根據選擇改變事件的走向。

現實中的沉浸式展演:

為了更好地理解沉浸式表演藝術是如何實踐的,這裡整理一些著名沉浸式表演作品:

  1. TeamLab無界(東京):一個藝術展覽,觀眾在其中漫遊,四周被互動數位藝術圍繞,藝術隨著觀眾的移動而改變,這是一個完全沉浸式的體驗。
  2. Punchdrunk的《睡無眠》(紐約):一個劇場表演,觀眾在一棟多層樓的建築中探索,表演在不同的房間中展開,觀眾可以選擇自己想參與的部分,這樣每場表演都是不同的。
  3. 《The Under Presents》(虛擬實境):一個虛擬實境表演,觀眾進入一個虛擬世界,與角色和環境互動,根據觀眾的選擇,故事的走向會發生改變。
  4. 《未來的地圖》(KAPUTT劇院):觀眾在不同的房間中導航,每個房間代表著不同的未來視野,沉浸式的視覺和音效增強了這個體驗,讓觀眾感受到自己在塑造這個世界。




結論:為什麼沉浸式表演藝術如此重要?

沉浸式表演藝術正在改變我們與藝術互動的方式。觀眾不再只是旁觀者,而是成為了表演的一部分。這種新的敘事方式使觀賞者的情感參與更深刻,激發對於主題的主動參與並鼓勵創意的可能。無論是通過互動藝術、音樂還是最先進的科技,沉浸式表演都能創造出一種流動的動態與即時臨在感。

隨著科技的發展,沉浸式表演的可能性是無限的。不再局限於劇院舞台或藝術畫廊——它們可以在任何地方發生,無論是實體空間還是虛擬世界,應該說透過感官將藝術的感覺通過視、聽、五感去滲透給欣賞者。透過對於系統化的了解與爬梳各類的藝文展演的脈絡釐清思緒,作為當代的藝術工作者和教育者,將第一線的資源淺顯易懂並系統化的方式,讓藝文整合能夠過教育激發更多創意者透過不同媒介去傳遞人類思想的創意和情感,是我書寫這篇的原因,也期待聽到更多的回音:)(噢對我還設計了一整年的課程為了這個主題認真的了解了一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晟兮藝術CH
33會員
76內容數
歡迎來到晟兮藝術學堂CH Culture!這裡是文化與當代生活的交匯點,持續推出充滿活力與創意的內容。我們專注於藝術、音樂、文學、時尚、健康與教育,期望啟發每位讀者,歡迎訂閱追蹤我們的平台,並在臉書與YouTube上一起分享你的觀點,讓我們共同建立更豐盛的社群。
晟兮藝術CH的其他內容
2025/03/13
不知道是否有跟我一樣喜歡現代舞但是覺得舞種爵士舞常常分不清楚到底幾隻分支和系統化的學習,可能是作為一個專業的藝術學校從小念科班音樂人,對於細節和系統與基本功很重視,所以即便是學習興趣也希望鉅細靡遺的了解細節與比較不同的體系。在這邊整理了爵士舞的兩大分支:在舞蹈界,爵士舞(Jazz Dance)與抒情
Thumbnail
2025/03/13
不知道是否有跟我一樣喜歡現代舞但是覺得舞種爵士舞常常分不清楚到底幾隻分支和系統化的學習,可能是作為一個專業的藝術學校從小念科班音樂人,對於細節和系統與基本功很重視,所以即便是學習興趣也希望鉅細靡遺的了解細節與比較不同的體系。在這邊整理了爵士舞的兩大分支:在舞蹈界,爵士舞(Jazz Dance)與抒情
Thumbnail
2025/02/25
今天來介紹西方的熱門舞蹈種類吧~舞蹈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演變,融合了各種風格和技法,創造出獨特的表達方式。在最著名的舞蹈風格中,現代舞、爵士舞和流行舞各具特色。儘管它們之間有一些相似之處,但每種風格都有其獨特的特徵。理解這些差異有助於識別舞蹈風格,釋放跳舞的元素變成不同的風格吧~ 1. 現代舞:
Thumbnail
2025/02/25
今天來介紹西方的熱門舞蹈種類吧~舞蹈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演變,融合了各種風格和技法,創造出獨特的表達方式。在最著名的舞蹈風格中,現代舞、爵士舞和流行舞各具特色。儘管它們之間有一些相似之處,但每種風格都有其獨特的特徵。理解這些差異有助於識別舞蹈風格,釋放跳舞的元素變成不同的風格吧~ 1. 現代舞:
Thumbnail
2025/02/20
大概因爲台藝時期國樂系和舞蹈系都是表演藝術學院,還要經過”創意舞劇“的大一訓練所以就真的好喜歡這種飄逸浪漫、婉約柔美的風格。古典舞注重「圓」的概念,講求動作的連貫性與韻律感,強調身體的柔韌性與協調性。舞者的每一個動作,包括手勢、步法和眼神,都富有象徵意義。例如,舞蹈中的「拋、轉、翻、騰」等技巧源於武
Thumbnail
2025/02/20
大概因爲台藝時期國樂系和舞蹈系都是表演藝術學院,還要經過”創意舞劇“的大一訓練所以就真的好喜歡這種飄逸浪漫、婉約柔美的風格。古典舞注重「圓」的概念,講求動作的連貫性與韻律感,強調身體的柔韌性與協調性。舞者的每一個動作,包括手勢、步法和眼神,都富有象徵意義。例如,舞蹈中的「拋、轉、翻、騰」等技巧源於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近年來「沉浸式」體驗席捲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沉浸式表演藝術的定義三大核心元素(藝術、音樂、科技)及其整合應用,例如TeamLab的《無界》、Punchdrunk以及《The Under Presents》。如何透過視覺、聽覺及其他感官體驗,讓觀眾成為藝術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一起來閱讀了解
Thumbnail
近年來「沉浸式」體驗席捲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沉浸式表演藝術的定義三大核心元素(藝術、音樂、科技)及其整合應用,例如TeamLab的《無界》、Punchdrunk以及《The Under Presents》。如何透過視覺、聽覺及其他感官體驗,讓觀眾成為藝術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一起來閱讀了解
Thumbnail
本文探討近年臺灣當代藝術展覽趨勢,特別著重錄像作品與空間再現的結合。作者以國美館雙年展與北美館北美獎為例,分析藝術家如何利用空間佈置、傢俱擺設等方式,強化觀影體驗並融入作品主題,進而引發對當代藝術創作手法與大眾審美關係的省思。
Thumbnail
本文探討近年臺灣當代藝術展覽趨勢,特別著重錄像作品與空間再現的結合。作者以國美館雙年展與北美館北美獎為例,分析藝術家如何利用空間佈置、傢俱擺設等方式,強化觀影體驗並融入作品主題,進而引發對當代藝術創作手法與大眾審美關係的省思。
Thumbnail
當音樂創作人得以掙脫電影的框架,找到恰如其分的空間舒展創意,並與電影相互完整,我們會一次又一次地發現──音樂會召喚出曾經被電影給安放、解放的人類心靈,同時建構出電影裡的聲音地景,描摹出通往角色內心深處的地圖,亦是從虛構通向真實,與曾經被攝影機記錄下來的城市地景、自然地景,共同作為喚起我們的生命場景。
Thumbnail
當音樂創作人得以掙脫電影的框架,找到恰如其分的空間舒展創意,並與電影相互完整,我們會一次又一次地發現──音樂會召喚出曾經被電影給安放、解放的人類心靈,同時建構出電影裡的聲音地景,描摹出通往角色內心深處的地圖,亦是從虛構通向真實,與曾經被攝影機記錄下來的城市地景、自然地景,共同作為喚起我們的生命場景。
Thumbnail
人們觀賞藝術作品,試圖在作品中看出端倪或被作品吸引而連結出自我的想像,昇華了想像力中的感受與心靈的視野。 舞台戲劇/表演藝術於眾多藝術中,在觀眾眼前呈現著藝術家作品的呈現,即為心理與靈性的親蜜接觸,特別在小劇場中更加凝心聚力。 某些片刻的真實呈現,如同即興的當下真實,猶如彩蛋般的驚喜出現
Thumbnail
人們觀賞藝術作品,試圖在作品中看出端倪或被作品吸引而連結出自我的想像,昇華了想像力中的感受與心靈的視野。 舞台戲劇/表演藝術於眾多藝術中,在觀眾眼前呈現著藝術家作品的呈現,即為心理與靈性的親蜜接觸,特別在小劇場中更加凝心聚力。 某些片刻的真實呈現,如同即興的當下真實,猶如彩蛋般的驚喜出現
Thumbnail
在一個充滿持續挑戰和需求的世界中,娛樂是一種珍貴的休息方式,提供安慰、興奮和逃避的方式。 從最早的圍繞篝火講故事的形式,到提供迷人體驗的現代數字平台,娛樂不斷發展和適應,不斷突破創造力的界限。 在本文中,我們深入研究娛樂的動態景觀,並探索它豐富我們生活的多種方式。 電影和電視:銀幕重塑
Thumbnail
在一個充滿持續挑戰和需求的世界中,娛樂是一種珍貴的休息方式,提供安慰、興奮和逃避的方式。 從最早的圍繞篝火講故事的形式,到提供迷人體驗的現代數字平台,娛樂不斷發展和適應,不斷突破創造力的界限。 在本文中,我們深入研究娛樂的動態景觀,並探索它豐富我們生活的多種方式。 電影和電視:銀幕重塑
Thumbnail
今年有幸參與沉浸劇場、VR影像等新媒材的劇本編寫,加上之前開發過互動影視,想從幾個角度對這些新媒材提出粗淺看法。首先是被動性與主動性。無論是影視結合互動,還是劇場加入沉浸,為的都是增加觀者的主動性,換個角度講是要吸引對主動性有興趣的未觸及觀眾。VR有穿戴限制,互動影視模仿電玩,沉浸劇場最無可取代
Thumbnail
今年有幸參與沉浸劇場、VR影像等新媒材的劇本編寫,加上之前開發過互動影視,想從幾個角度對這些新媒材提出粗淺看法。首先是被動性與主動性。無論是影視結合互動,還是劇場加入沉浸,為的都是增加觀者的主動性,換個角度講是要吸引對主動性有興趣的未觸及觀眾。VR有穿戴限制,互動影視模仿電玩,沉浸劇場最無可取代
Thumbnail
受北祥科技邀請擔任【溝通合作的必修學分-聆聽與信任】的工作坊講師,透過應用即興的戲劇活動與 ORID焦點討論法,引導不同部門的學員反思團隊合作過程的溝通品質的反思與展望。
Thumbnail
受北祥科技邀請擔任【溝通合作的必修學分-聆聽與信任】的工作坊講師,透過應用即興的戲劇活動與 ORID焦點討論法,引導不同部門的學員反思團隊合作過程的溝通品質的反思與展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