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韓流文化對青年社會行為的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韓流文化對青年社會行為的影響

最近一兩年開始接觸到比較多青年世代國高中的學子,讓我不經感覺韓國偶像的影響力不僅僅停留在音樂與影視作品,甚至滲透到年輕人的社會行為與人際關係。除了本身在研究所的時候我的論文主要聚焦在分析大眾文化對於古典文化的藩籬、媒體對於觀念的形塑導致集體對於思考的薄弱,隨著韓流(Hallyu)風潮席捲全球,K-pop偶像文化已成為當代年輕人關注的焦點。然而,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這種文化現象可能帶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心理健康、價值觀塑造和現實認知方面。從法蘭克福學派的哲學家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的大眾文化批判來看,韓流文化不僅是娛樂產業的一部分,更是全球資本主義市場操控大眾思維的工具之一。


raw-image




一、阿多諾對大眾文化的批判:流行文化如何操控年輕人

阿多諾與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在《啟蒙辯證法》中提出「文化工業」(Culture Industry)的概念,批判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如何透過標準化的娛樂產品來控制大眾,使他們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韓流文化正是「文化工業」的典型案例。K-pop 偶像的形象、音樂、表演模式,甚至粉絲文化,都是經過精心設計並大量複製的「商品」,其目的並非藝術創作,而是通過市場操作來刺激消費,並確保觀眾對這一體系的依賴。

  • 標準化與同質化:韓流偶像的音樂、造型、舞蹈訓練皆遵循特定的模式,無論是哪個團體,歌曲結構、編舞、MV風格幾乎沒有太大變化。這符合阿多諾對文化工業的批判:娛樂產品是工業化生產的商品,其標準化讓大眾陷入被動接受的狀態,缺乏真正的審美思考與個性化創作。
  • 娛樂化與意識形態控制:韓流偶像經常以「正能量」或「夢想成功」的敘事來吸引粉絲,然而這種敘事本質上是一種意識形態,讓年輕人忽略了社會現實的壓迫。粉絲被引導專注於偶像的「勵志故事」,而不是思考自身的社會環境,這正是阿多諾批評的文化工業作用:讓大眾接受現狀,減少對社會體制的質疑。
  • 消費驅動的文化生產:韓流娛樂公司通過偶像周邊商品、演唱會、廣告代言等方式,將粉絲轉變為消費者,這讓文化的價值從藝術創作轉變為單純的市場機制,符合阿多諾對資本主義文化商品化的批判。

這種現象造成的結果是,年輕人不再從文化中獲得真正的精神啟發,而是陷入消費循環,無意識地接受這種文化模式,甚至自願成為體制內的一部分。



這就是為什麼“學音樂的孩子”不容易變壞,在現在這個時代,紛雜的世界中鍛鍊出能靜心在琴房練習的人已經不多了,大家總是求快求新求變,反而用AI人工智慧與科技的過度重視,讓真正的人本音樂(現場演奏的真實能力、對於音樂理論理解、對於樂曲情感的詮釋、對於音符節奏、音準、和聲配伴奏、視奏讀譜能力、即興反應等真正長時間的培養卻變得敷衍和不重視)然而這真的是能被取代的嗎?是的,科技和電腦能夠生成,但真正能具備這些能力的“真人”在有一天所有即是虛擬的時代,“真實”會不會開始變得珍貴了,因為原理一樣”物“以稀缺為珍貴,可惜有鑒賞和思維能力以及保持將科技視為理解與幫助效能的工具而不是目的便的更加重要。我一直相信”本質“永遠是最難被取代的,一個真人與機器人的藩籬是,真人不完美,但卻因為如此而感人,因為真正的時間堆砌、真人與人之間(聽者與接收者)從音樂產生的演奏的震動共鳴當下的震撼,即便有也不能定義去用大量的演算複製去塑造取代獨一無二的藝術家,既便有那麼也沒有爭論的必要,畢竟真人的演奏還是有樂趣、和真實手指觸碰琴弦的演奏樂趣,現場真人的氣場的差異。所謂藝術家在於個體的獨特詮釋、成長與學習經歷、而這些在一個高度變遷的時代,真正的真材實料變得更加可貴,因爲不在會有人願意真正用時間去磨練核心價值與能力。


2. 偶像崇拜與現實逃避

韓流偶像被塑造成完美榜樣,粉絲不僅崇拜偶像,更希望與之產生情感連結。然而,這種關係往往是一種單向的心理依賴,讓年輕人沉迷於幻想,而忽略了自身的成長與現實世界的挑戰。

  • 「粉絲經濟」的操控:娛樂公司精心設計偶像與粉絲的互動模式,例如透過社群媒體、線上粉絲見面會等方式,讓粉絲感覺自己與偶像有真實聯繫。然而,這只是商業策略的一部分,最終目的是讓粉絲持續投入金錢與時間,成為娛樂產業的消費者。

偶像崇拜導致的極端粉絲行為

  1. 隨著韓流文化的擴展,粉絲文化(fandom)變得越來越狂熱。年輕粉絲將偶像視為人生的全部,投入大量金錢與時間來追星,甚至出現了極端行為。
  2. 一些粉絲花費巨額金錢購買偶像的專輯、演唱會門票,甚至影響到自己的經濟狀況。
  3. 許多青少年將偶像視為人生榜樣,甚至模仿偶像的語氣、穿搭與行為,忽略了個人獨特性。
  4. 某些極端粉絲為了保護偶像,會發動網路暴力,攻擊批評偶像的人,導致網絡環境充滿敵意。


  • 社會現實的逃避:許多年輕人將偶像視為生活的全部,甚至將自己的幸福寄託於偶像的成就。這樣的文化氛圍使得年輕人無法正視自身的挑戰,而是將焦點轉向娛樂消費,這與阿多諾的批判一致:大眾文化的作用之一,就是讓人們忽略社會現實,從而減少反抗與改革的可能性。

忽略現實生活的投入

由於韓流文化營造了一個光鮮亮麗的幻想世界,許多年輕世代沉迷其中,忽略了現實生活中的重要課題,例如學業、職業規劃與家庭關係。

  • 青少年為了追星,花費大量時間在社交媒體上關注偶像,而忽視自己的學業與技能發展。
  • 受到韓劇與偶像文化影響,年輕學子對愛情與人生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美麗與成功是幸福的唯一標準。
  • 偶像文化的競爭與比較心理,讓青少學群更加焦慮,對現實社會的發展失去信心。


來看看星夢工廠是怎麽運作的紀錄片

三、文化影響下的反思與轉變

韓國偶像文化的流行,無可否認地帶動了韓國經濟與國際文化影響力,但同時也對年輕人的心理與價值觀造成了不容忽視的衝擊。因此,我們需要重新審視這種文化帶來的影響,並思考如何建立更健康的文化氛圍。

1. 培養批判性思維,避免盲目追星

年輕人應該學會分析媒體內容,意識到偶像文化是經過精心包裝的商業產品,而不是人生的唯一目標。家長與教育機構應鼓勵年輕人發展獨立思考能力,不被流行文化洗腦。尤其其實滲透還包括影劇各類的追星、不切實際或過度誇大粉飾的劇情,使人無意之間會塑造社會的媒體文化,讓價值觀扭曲和對於現實世界不真實的期待。

2. 提倡多元價值,重視內在成就

媒體應該更多強調不同類型的成功模式,例如科技研發、學術成就、創業精神、藝術創作等,而不僅僅是流量明星的成功案例。讓年輕人意識到成功不只是依賴外貌與人氣,而是來自於真正的才華與努力。因此,希望更多的家長、學校與教師注意在這方面的以身作則,不要被外在媒體的聲音引導,而是思考文化在不知不覺的誘導,需要保持清析的判斷即時導正提供優質的影音內容與教學內容,優質的媒體平台也應抵制塑造偶像化、網紅化的包裝,以真正踏實實際的作為爲典範。

3. 平衡娛樂與現實生活

娛樂產業、大眾媒體應該承擔社會責任,避免過度強調偶像的外貌與完美形象,避免聳動吸引的文案而造成不良的影想,而應該塑造更多正向的價值觀。例如,推動更真實、健康的形象,走出門外建立人與人的交流,鼓勵傳遞勵志與各類產業發展的信息。



結語:期盼建立更健康的文化環境

韓國偶像文化在全球的成功,無疑是文化輸出的典範,但它也帶來了潛在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對年輕人的心理與價值觀的扭曲,特別是青少女對於盲目的認可得追求。是否可以讓新生代應該意識到,人生的成功不僅僅來自於流行文化的標準,而是來自於個人的努力、智慧與內在價值。我們應該學會欣賞社會的多樣可能,而不是盲目追隨單一的審美與價值觀。當我們能夠突破這種文化框架,回歸自我,才真正能夠建立一個更自由、更健康的社會環境。因此在這裡也會不停地推出不同的文章內容,書寫在英國時期唸書那一段圖書館、學校、住所的論文到底在寫什麼、實際在教學上觀察後的心得......


最後,來看一下女生也可以很優雅美麗聰明的平權的工作,不要透過裸露和物化女性,抵制不良的偶像文化(說的是影視表演工作者的”內容“和“宣傳”方式),盲目的追求異性的崇拜和社群媒體的關注,幫助年輕女孩不要因為崇尚拜金、好高騖遠,助長了一種商業消費文化,而卻沒有思考過我們有沒有這樣消費或評論過異性,而為何只有女生需要過度重視外在而非提升自我價值?但實際上一樣要考試升學、出社會工作、或著結婚生子,真正的職場和人生仰賴的還是實際的專業能力、人格品質自重自愛、對人際事故的冷暖理解與運籌帷幄的智慧,這些都不是數字和虛擬的世界可以替代的。分享我很欣賞的優雅時尚的人權律師Amal Clooney (喬治克隆尼的老婆)、與哈利波特的艾瑪Emma Watson, 之後也會分享她們的精彩分析,願大家都能成為那個閃閃發光讓自己和他人都能信賴的人。

以上言論,謹代表個人感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晟兮藝術CH
33會員
73內容數
歡迎來到晟兮藝術學堂CH Culture!這裡是文化與當代生活的交匯點,持續推出充滿活力與創意的內容。我們專注於藝術、音樂、文學、時尚、健康與教育,期望啟發每位讀者,歡迎訂閱追蹤我們的平台,並在臉書與YouTube上一起分享你的觀點,讓我們共同建立更豐盛的社群。
晟兮藝術CH的其他內容
2025/01/02
2025開工第一天,這次帶來什麼樣的作品系列呢?其實之前一直想要做古典音樂仕女圖的創作,靈機一動突然想到結合視覺生成系列,讓好奇的紅樓夢的女主角色十二金釵能夠透過文字的敘述去當成指令。作者曹雪芹以書裡杜撰<紅樓夢>記載清朝盛世時期的大家族大宅門女子的生活生態,用夢遊至太虛幻境中巧妙用景幻仙子的判詞描
Thumbnail
2025/01/02
2025開工第一天,這次帶來什麼樣的作品系列呢?其實之前一直想要做古典音樂仕女圖的創作,靈機一動突然想到結合視覺生成系列,讓好奇的紅樓夢的女主角色十二金釵能夠透過文字的敘述去當成指令。作者曹雪芹以書裡杜撰<紅樓夢>記載清朝盛世時期的大家族大宅門女子的生活生態,用夢遊至太虛幻境中巧妙用景幻仙子的判詞描
Thumbnail
2024/11/29
總有一種想要安靜下來獨處然後寫作的衝動,寫作創作然後將無法表達的東西快速地透過文字、影像、音樂、影片之類的總和,將當下流逝的感觸像夜晚的思潮,流淌過意識的河畔,像窗外深秋陣陣微風散發的月醞,無色的金黃色的聲香味卻瀰漫著透著霧水的空氣樓台,我喜歡這種寧靜在濕冷浸潤的空氣之中拉開窗帘清新的片刻,遙望著夜
Thumbnail
2024/11/29
總有一種想要安靜下來獨處然後寫作的衝動,寫作創作然後將無法表達的東西快速地透過文字、影像、音樂、影片之類的總和,將當下流逝的感觸像夜晚的思潮,流淌過意識的河畔,像窗外深秋陣陣微風散發的月醞,無色的金黃色的聲香味卻瀰漫著透著霧水的空氣樓台,我喜歡這種寧靜在濕冷浸潤的空氣之中拉開窗帘清新的片刻,遙望著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同人活動變成現在主流活動之一,社會偏見也沒那麼多,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早年參與者,是希望社會接納次文化,並先做出犧牲,多年後自己也成年,有經濟基礎,可以跟多方對話,最後融入到整體文化中。
Thumbnail
同人活動變成現在主流活動之一,社會偏見也沒那麼多,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早年參與者,是希望社會接納次文化,並先做出犧牲,多年後自己也成年,有經濟基礎,可以跟多方對話,最後融入到整體文化中。
Thumbnail
Netflix紀錄片《惡劣影響:兒童網紅的黑暗面》揭露兒童網紅產業的黑暗面,剖析父母、平臺與社會的責任。文中探討兒童網紅的倫理爭議、平臺的默許剝削、以及兒童心理健康等議題,呼籲建立更完善的保護機制,避免兒童遭受操控與傷害。
Thumbnail
Netflix紀錄片《惡劣影響:兒童網紅的黑暗面》揭露兒童網紅產業的黑暗面,剖析父母、平臺與社會的責任。文中探討兒童網紅的倫理爭議、平臺的默許剝削、以及兒童心理健康等議題,呼籲建立更完善的保護機制,避免兒童遭受操控與傷害。
Thumbnail
本文探討當代社會的諸多矛盾與困境,包括政治標籤化、環境問題、經濟不平等、人口結構變遷及世代衝擊等議題,並反思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文章以臺灣為例,也涵蓋了中國、美國、南韓、印度等國家的社會現象,並從個人經驗出發,反思人類在追求個人發展與社會責任之間的平衡。
Thumbnail
本文探討當代社會的諸多矛盾與困境,包括政治標籤化、環境問題、經濟不平等、人口結構變遷及世代衝擊等議題,並反思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文章以臺灣為例,也涵蓋了中國、美國、南韓、印度等國家的社會現象,並從個人經驗出發,反思人類在追求個人發展與社會責任之間的平衡。
Thumbnail
探討韓國流行文化中的「感性」(감성)概念,從其定義、在韓國社會中的重要性,到臺灣街景如何被韓國人視為「臺灣感性」,以及韓國人的「韓國感性」文章也比較了臺灣人和韓國人在感受「感性」上的差異,並鼓勵讀者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感性」之美。
Thumbnail
探討韓國流行文化中的「感性」(감성)概念,從其定義、在韓國社會中的重要性,到臺灣街景如何被韓國人視為「臺灣感性」,以及韓國人的「韓國感性」文章也比較了臺灣人和韓國人在感受「感性」上的差異,並鼓勵讀者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感性」之美。
Thumbnail
探討Z世代的價值觀與其對傳統產業造成的衝擊,分析其原因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Z世代追求自我實現與價值滿足,不再追求高薪和高工時,這導致傳統產業面臨缺工問題,進而影響房價物價和臺灣的國際競爭力。
Thumbnail
探討Z世代的價值觀與其對傳統產業造成的衝擊,分析其原因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Z世代追求自我實現與價值滿足,不再追求高薪和高工時,這導致傳統產業面臨缺工問題,進而影響房價物價和臺灣的國際競爭力。
Thumbnail
近年韓流中亦有一項持續推陳出新的文化深受年輕人歡迎,雖是復古,但不會被他們嫌棄不合時宜。復古容易被批判為「食老本」,但為何韓國能夠將此以千萬變化的形式展現出來,成為了「Newtro」熱潮?
Thumbnail
近年韓流中亦有一項持續推陳出新的文化深受年輕人歡迎,雖是復古,但不會被他們嫌棄不合時宜。復古容易被批判為「食老本」,但為何韓國能夠將此以千萬變化的形式展現出來,成為了「Newtro」熱潮?
Thumbnail
本文探討韓流文化對臺灣年輕人的影響,特別關注其潛在的負面效應,例如心理健康問題、價值觀偏差和現實逃避。文章運用阿多諾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分析韓流產業如何透過標準化和消費主義操控年輕人的思想,並呼籲培養批判性思維、提倡多元價值觀,以及平衡娛樂與現實生活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韓流文化對臺灣年輕人的影響,特別關注其潛在的負面效應,例如心理健康問題、價值觀偏差和現實逃避。文章運用阿多諾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分析韓流產業如何透過標準化和消費主義操控年輕人的思想,並呼籲培養批判性思維、提倡多元價值觀,以及平衡娛樂與現實生活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