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思維:DeepSeek盜用AI模型?達利歐警告:投資人對AI題材狂熱助長泡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下載排行名列第一,超越了 ChatGPT,更還宣稱開發該應用程式僅花費600萬美元,成本只有ChatGPT的零頭,節省約98%,推出之後震撼市場。

然而,分析師則指出,DeepSeek恐怕成為AI泡沫破滅時刻。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更是警告,投資人對於AI題材的狂熱,恐怕步上千禧年網路泡沫的後塵。


DeepSeek甫現身即下載第一!高效能、低成本重挫輝達晶片美股!傳出盜用?


數據顯示,DeepSeek 開發的大型模型應用程式,在中國和美國的蘋果 App Store 免費下載排行榜上均名列第一。在美國,DeepSeek 甚至超越了 ChatGPT。

(See:2025/01/30,鉅亨網,DeepSeek在蘋果中國及美國區免費App下載榜站上第一)


DeepSeek推出號稱低成本、高效能、能媲美OpenAI的AI模型,日股晶片設備股27日大跌,美股夜盤的輝達(NVIDIA)、台積電ADR也重挫逾7%。美股主要指數開盤重挫,輝達等晶片股暴跌,輝達盤中股價大跌13%,市值蒸發46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

(See:2025/01/27,中央社,中國DeepSeek低成本AI模型 衝擊美日科技股重挫、中國AI黑馬DeepSeek震撼市場 美股開盤重挫晶片股暴跌、中國AI黑馬撼動生態 輝達股價大跌13%市值蒸發15兆)。


不過,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微軟和OpenAI正在調查一群與中國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有關聯的人是否以未經授權的方式不當取得自OpenAI技術輸出的資訊。而總部設在美國舊金山(San Francisco)的OpenAI公司向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證實,已掌握疑似DeepSeek利用「蒸餾」(distillation)技術的證據。OpenAI是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開發商。美國商務部長提名人盧特尼克今天抨擊DeepSeek竊取美方技術,「如果是偷來的,當然更便宜」。

(See:2025/01/30,中央社,彭博:微軟調查DeepSeek相關組織是否不當獲取資訊、OpenAI:已掌握DeepSeek盜用模型證據、DeepSeek標榜低成本 美準商務部長:偷來的當然便宜)


同時,美國媒體報導指出,DeepSeek實際上約持有5萬張輝達(Nvidia)H100晶片,而該晶片也是美國人工智慧公司的首選處理器。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近日也在社交媒體X(原Twitter)上對此事做出回應,並採取肯定的態度,直言「Obviously(很明顯)」。

(See:2025/01/29,工商時報,美媒指DeepSeek手握5萬個輝達「H100晶片」!馬斯克驚吐1回應)


美國國防科技公司Anduril Industries創辦人拉奇(Palmer Luckey)在福斯財經(FOX Business)節目專訪中也指出,中國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AI模型相關消息的炒作成分居多,外界不用過度相信這家公司的說法,也不需失去理智,上了中共宣傳的當。拉奇指出,DeepSeek並未完整公布他們開發兩種模型的成本,媒體也忽略了DeepSeek仍有很大部分的基礎設施成本不為人知。

媒體監管機構新聞守門人(NewsGuard)今天公布的可信度排名報告指出,在傳遞新聞和資訊方面,中國AI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聊天機器人準確度僅為17%。

(See:2025/01/30,中央社,科技大亨質疑DeepSeek說法 批美媒輕信中國宣傳、新聞傳遞可信度評比 DeepSeek聊天機器人準確率僅17%)


DeepSeek宣稱低成本的超高算力也引爆了AI人工智慧科技產業算力革命的交相競賽。

例如,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阿里雲29日發布「通義千問」旗艦版模型Qwen2.5-Max,號稱在測試中的表現超越DeepSeek-V3及OpenAI的AI技術模式GPT-4o。

(See:2025/01/30,中央社,阿里雲發表新AI 稱表現超越DeepSeek及OpenAI)


另一方面,AI人工智慧科技恐怕淪於泡沫破滅的警告,也再度隨之出現。


華爾街分析師類比為AI泡沫破裂時刻!達利歐警告網路泡沫情況恐捲土重來!


華爾街認為,AI 企業獲利正面臨下降風險,也有人將其類比為 AI 泡沫破滅時刻,同時,還有人認為 AI 龍頭不會放棄先進 GPU。對 AI 產業而言,人工智慧開發變得更加容易,硬體需求和成本將大幅下降,競爭急劇加劇、科技巨頭的「護城河」變成「小水坑」。傑富瑞分析師 Graham Hunt 團隊指出,科技巨頭們正面臨資本支出合理性的質疑,將導致資料中心營收和獲利成長趨勢走低。

(See:2025/01/30,鉅亨網,分析師:DeepSeek恐成AI泡沫破滅時刻)


《金融時報》報導,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警告,投資人對AI題材過度熱情,助長了美國股市的泡沫千禧年爆發的網路泡沫情況恐捲土重來。達里歐表示,現在的週期位置與1998年或1999年的情況非常相似,即有一項主要的新技術肯定會改變世界並取得成功,但有一些人誤以為這代表投資都將成功。

(See:2025/01/30,自由時報,達里歐警告:AI恐過熱 網路泡沫恐捲土重來)


達利歐表示,「我們現在所處的週期位置非常類似於1998 年或1999 年的情況。換句話說,有一種新的重大技術無疑會改變世界並取得成功。但有些人將這一點與投資的成功混淆了。 」目前,美股「定價水準非常高,同時存在利率風險,這種組合可能會刺穿泡沫」。

(See:2025/01/28,BlockBeats 律動財經,橋水達利歐:AI「泡沫」讓人聯想到網路泡沫危機)


AI的開發與應用正如火如荼展開!卻已經屢屢傳出AI泡沫、恐怕破裂的傳聞?!


AI人工智慧科技才剛剛蓄勢待發、AI的開發與應用才正方興未艾!然而,值此同時,AI泡沫、破裂的傳言卻已經屢屢傳出?!


據《The Information》報導,ChatGPT開發商OpenAI的財務文件顯示,預期OpenAI在2026年恐虧損上看140億美元(約台幣4515.49億元),幾乎是今年預期損失的三倍(See:2024/07/31,TechNews 科技新報,AI 泡沫是否即將破裂?解讀 OpenAI 破產風險背後隱憂、2024/10/10,FTNN新聞網,靠AI獲利還早?OpenAI估2026年恐虧損4515億 網:先讓子彈飛三年)。


AI人工智慧確實是未來趨勢,但,AI人工智慧應該只是人類的工具而已,需謹慎使用!


誠如巴菲特(Warren Buffett)於股東會上講:「AI詐騙恐怕會成高速成長產業」、2024諾貝爾物理獎得主AI教父辛頓(Geoffrey Hinton)說:「AI比核武危險」、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於《連結:從石器時代到AI紀元(Nexus: A Brief History of Information Networks from the Stone Age to AI)》一書所言:「資訊是兩面刃」。


因此,AI人工智慧的開發與應用正如火如荼展開,卻已屢屢傳出AI泡沫、破裂的傳言!


事實上,AI人工智慧的應用確實是未來的趨勢,但是,誠如投資專家達里歐等的提醒,正因為科技專家、企業家、投資人乃至於一般人對AI人工智慧的高度期待,助長了科技專家、企業家、投資人對於AI人工智慧的看好,當大家都對AI題材過度熱情,投入過多資金從事研發創新,卻忽略商業模式與營收獲利時,結果,在科技創新上就可能不實用或過剩,在營收獲利上可能就收入無法滿足成本費用開支,導致變成虧損。此時,此等投資將會淪於失敗,而在股市上就可能形成泡沫,促成泡沫破裂


無怪乎達里歐提醒,投資人對AI題材過度熱情,其程度已類似於千禧年網路泡沫化前的情形。「一項重大的新技術肯定會改變世界並取得成功。但有些人將其與"投資成功"混為一談。」


從策略思維的角度來看,設定目標,主要是商業模式(尤其是營收獲利之價值主張)的策略定位,尋求妥適穩健的方法取得商業模式的成功,取得初步的投資成功之後,才能先行站穩腳跟,接續創新發展,而非狂熱盲目、汲汲營營地在追逐AI技術創新的攀登高峰,結果,卻導致投資失敗。否則,就很有可能會像千禧年網路泡沫一樣,一陣狂熱之後,企業破產、股市泡沫破裂,徒留泡沫史的一頁紀錄而已。

法學博士、EMBA(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研究;歷任上市櫃企業法務主管、法律顧問、大學教師;喜好閱讀與學習;近年來,專注於"商業法律"與"策略管理"等企業運營議題探討。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企業運營管理等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美股AI,之前泡沫吹太大,爛一點的回60%,如美超微,中間一點回50%如AMD,好一點的回25%,我之前寫過一篇,當華爾街退去潮流,你就啥都不是 7-8年前的5g,3-4年前的電動車,通通都是引領當時電子股的領頭羊,都給過無比高的本益比,但之後都沒人再提,股價也都銷聲匿跡,然而2-3年的的ai會不會
ChatGPT 開燒 70 萬美金,OpenAI 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 最近科技圈最火熱的話題,莫過於 AI 應用百花齊放,各家科技巨頭都搶著要分一杯羹。微軟、蘋果、輝達(NVIDIA)這些響噹噹的名字,股價都跟著水漲船高,市值更是直逼全球最有價值企業的寶座。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這些企業之所以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機構投資者對軟體產業的投資考量,包括 AI 和 Cloud 及其與資安的關聯,以及軟體產業前景的分析和短期投資策略。另外提到 Andy Grove 的《十倍速時代》一書,闡述了 IT 技術轉變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並建議 3 個月回顧一次這個主題。
Thumbnail
當AI浪潮席捲,你的航向在哪裡? 2024年的台灣,AI產業的蓬勃發展為經濟注入了一股強心針,股市屢創新高,似乎到處都是財富的流動。然而,在這看似繁榮的景象背後,有多少人真正感受到這股熱潮?又有多少人能在這波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的數據,股市呈現3到13年一個
Thumbnail
Ray Dalio 在成為避險基金巨頭後,積極想擴大自己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他是如何想找知名作家、學者和媒體明星來幫他背書但又弄巧成拙。他更大的野心在於把他的達語錄-《原則》變成一套讓公司進行內部管理時可以得到正確指示的人工智慧軟體,他還從IBM 挖來明星電腦科學家來幫他研發這套系統,但結果到底如何?
問問谷歌大神AI資訊的成長量 2022/12/01發生較大反轉 問卦AI的資料重點 我認為通膨會引發AI股價的泡沫, 不過預測是有可能的, 外資在台股的AI概念股已經出貨了, 重點我也劃出來了, 主要是升息的可能性, 2023年底或年2024上半年聯準會會升息對抗通膨的可能, 我們
Thumbnail
#智能化 這個趨勢就像來潮的姨媽,已經勢不可擋惹。 美國許多大廠科技業已經大刀裁員,預計將用AI來取代人員作業,更不用說跟AI掛鉤的產業,也是一路開花。 因此,選擇投資高潛力AI項目,會是今年獲益的大關鍵。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最近討論度直上雲霄的 AI Pin,以及它的代幣「AI」。 首
Thumbnail
隨著AI板塊的爆發,各大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尤其是Google與微軟這兩個搜尋引擎的老對手,都想借AI的東風,升級各自的科技服務。微軟背後有OpenAI的ChatGPT技術加持,始終壓Google一頭。
Thumbnail
隨著ChatGPT等生成式AI技術席捲全球,成為當下科技領域的一大焦點,全球投資市場亦相應地展現出對這一新興領域的熱烈反應。從微軟、Google等科技巨頭的積極布局,到股市中眾多AI相關企業股價的上揚,生成式AI無疑已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記得我在前某篇文章講到如果聽到股市正在炒作甚麼題材,大部分時候你聽聽就好。因為一個技術或新興市場要起來,不是你想的那麼容易,比如現在炒得兇的AI,其實至少10幾年前各科技大廠就在做了,ChatGPT都不知道在微軟內部做多久了才一舉成名,然後搭著他的熱潮,AI伺服器等為因應大量運算需求硬體的設備才會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美股AI,之前泡沫吹太大,爛一點的回60%,如美超微,中間一點回50%如AMD,好一點的回25%,我之前寫過一篇,當華爾街退去潮流,你就啥都不是 7-8年前的5g,3-4年前的電動車,通通都是引領當時電子股的領頭羊,都給過無比高的本益比,但之後都沒人再提,股價也都銷聲匿跡,然而2-3年的的ai會不會
ChatGPT 開燒 70 萬美金,OpenAI 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 最近科技圈最火熱的話題,莫過於 AI 應用百花齊放,各家科技巨頭都搶著要分一杯羹。微軟、蘋果、輝達(NVIDIA)這些響噹噹的名字,股價都跟著水漲船高,市值更是直逼全球最有價值企業的寶座。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這些企業之所以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機構投資者對軟體產業的投資考量,包括 AI 和 Cloud 及其與資安的關聯,以及軟體產業前景的分析和短期投資策略。另外提到 Andy Grove 的《十倍速時代》一書,闡述了 IT 技術轉變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並建議 3 個月回顧一次這個主題。
Thumbnail
當AI浪潮席捲,你的航向在哪裡? 2024年的台灣,AI產業的蓬勃發展為經濟注入了一股強心針,股市屢創新高,似乎到處都是財富的流動。然而,在這看似繁榮的景象背後,有多少人真正感受到這股熱潮?又有多少人能在這波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的數據,股市呈現3到13年一個
Thumbnail
Ray Dalio 在成為避險基金巨頭後,積極想擴大自己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他是如何想找知名作家、學者和媒體明星來幫他背書但又弄巧成拙。他更大的野心在於把他的達語錄-《原則》變成一套讓公司進行內部管理時可以得到正確指示的人工智慧軟體,他還從IBM 挖來明星電腦科學家來幫他研發這套系統,但結果到底如何?
問問谷歌大神AI資訊的成長量 2022/12/01發生較大反轉 問卦AI的資料重點 我認為通膨會引發AI股價的泡沫, 不過預測是有可能的, 外資在台股的AI概念股已經出貨了, 重點我也劃出來了, 主要是升息的可能性, 2023年底或年2024上半年聯準會會升息對抗通膨的可能, 我們
Thumbnail
#智能化 這個趨勢就像來潮的姨媽,已經勢不可擋惹。 美國許多大廠科技業已經大刀裁員,預計將用AI來取代人員作業,更不用說跟AI掛鉤的產業,也是一路開花。 因此,選擇投資高潛力AI項目,會是今年獲益的大關鍵。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最近討論度直上雲霄的 AI Pin,以及它的代幣「AI」。 首
Thumbnail
隨著AI板塊的爆發,各大科技巨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尤其是Google與微軟這兩個搜尋引擎的老對手,都想借AI的東風,升級各自的科技服務。微軟背後有OpenAI的ChatGPT技術加持,始終壓Google一頭。
Thumbnail
隨著ChatGPT等生成式AI技術席捲全球,成為當下科技領域的一大焦點,全球投資市場亦相應地展現出對這一新興領域的熱烈反應。從微軟、Google等科技巨頭的積極布局,到股市中眾多AI相關企業股價的上揚,生成式AI無疑已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記得我在前某篇文章講到如果聽到股市正在炒作甚麼題材,大部分時候你聽聽就好。因為一個技術或新興市場要起來,不是你想的那麼容易,比如現在炒得兇的AI,其實至少10幾年前各科技大廠就在做了,ChatGPT都不知道在微軟內部做多久了才一舉成名,然後搭著他的熱潮,AI伺服器等為因應大量運算需求硬體的設備才會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