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兩派大辯論:股息族與指數信徒的「漫步華爾街」大對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raw-image


在一次朋友聚會上,小張和小李間聊投資。小張自詡為伯格頭派,對指數化投資推崇備至,認為這是通往財富自由的最快捷方式;而小李則秉持領股息派,偏愛穩定的現金流,認為只有股息才能真正支撐長期投資。


這一天,他們又碰面了。兩人對於投資的看法,依舊截然不同。

大綱:

1.股息族與指數信徒的投資觀點對立

2.小張推崇指數化投資,強調資本增長

3.小李偏愛股息收入,注重穩定現金流

4.小張認為股息回報不足,指數投資回報更高

5.小李強調股息為生活穩定提供保障

6.小李解釋股債平衡策略的優勢

7.小張質疑長期債券的風險

8.投資應根據個人需求選擇最適策略

9.穩定回報 vs. 資本增長的長期回報

10.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並持續實踐



關鍵字:

#股市 #股息族 #指數信徒 #股息 #指數化投資 #股債平衡 #資本增長 #穩定回報 #現金流 #長期回報 #投資策略


■小張挑眉,語氣帶著些許嘲弄:「小李,你還是堅持那種領股息的方式嗎?那不過是左手換右手,每年固定領點股息,有什麼意思?那些股息收入,根本打不敗市場的長期增長。我一直告訴你,指數化投資才是正解,這樣才會有更大的資本回報。」

raw-image



■小李微微一笑,拿起手中的咖啡,沉穩地回應:「我覺得股市本來就有不同的投資方法,每個人可以依自己的需求選擇。對我來說,股息不僅是一種現金流,更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你說指數化投資能讓你賺更多,可是你能保證每次市場調整後,自己不會亂了陣腳嗎?」


raw-image


■小張的臉上露出了一絲不屑:「股市漲跌是常態,市場有長期向上的趨勢,你如果拿這些小股息來自我安慰,怎麼可能跑贏指數?你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伯格的粉絲還是能夠耐心等待大盤上漲嗎?因為股市的長期增長才是真正的財富增值源泉!」


■小李淡然一笑,似乎早已預料到這一番話:「小張,這不只是關於資本增值,還關於生活的穩定。我每年都能穩定領到股息,這對我來說比那些市場的波動更有價值。股息是我穩定生活的保障。即便市場跌了,我依然可以拿到現金流,這是投資的安全感。」


■小張的臉上露出一絲挑戰的神色:「可是你這樣領股息,總報酬率比較低知道嗎?領股息的速度遠不及指數基金帶來的增長,股息的回報根本不夠快。市場跌的時候,股息也不會太好!」


■小李突然笑了,輕描淡寫地反問:「小張,說實話,你是不是覺得銀行上班的人特別喜歡領股息啊?因為我們這些天天和錢打交道的人,才更懂得穩定的價值。」


■小張愣了一下,隨後撇了撇嘴:「你這樣一說,倒是真的…你們銀行工作穩定,理財也有一些固定的模式,當然會覺得領股息比較安心。不過,我覺得你們這些銀行工作的人,對市場的挑戰似乎有點過於保守了吧?你遲早要扛風險你知道嗎?總比老了在扛好吧!」


■小李笑著搖了搖頭:「保守也許是,但穩定才是最重要的。不管做什麼工作,生活中的穩定感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我投資領股息,不為了短期的高回報,而是為了長期的可持續性。每天收到股息,這種小小的回報積累起來,才是最安心的財務策略。」


■小張忍不住笑了,似乎突然想到了什麼:「說到這裡,每次我和你討論投資,我總是告訴你:股市長期向上,股債平衡,30年後再見回報!罰你讀《漫步華爾街》,10遍、20遍,才能明白真正的投資真諦!」


■小李笑了笑,語氣依然平和:「哈哈,這本書的確經常被你拿來當做大絕招。」


■小張輕蔑地一笑,繼續道:「你們這些股息族,總是在安慰自己。左手換右手,股市要錢就賣股就好了,兩天到帳,不用等一個月領息還要繳稅金跟補充健保費。」


■小李搖搖頭說,「那你要用錢,賠錢也要賣嗎?哈哈,賣了之後帳面市值沒漲回來,跟領股息沒填回買進價一樣,根本也是在自我安慰。」


■小張笑了,輕描淡寫地回應:「嗯,這樣一想,你的數學真好,每個月算著領股息的數字,該不會以為這樣能贏過總市值的增長吧?」


■小張聽有些無語:「哎呀,我就是覺得你們太過於安於現狀。股息收入畢竟是有限的,還是要追求總市值的增長,這樣才有真正的長期回報。」


■小李輕輕笑道:「哈哈,你數學這麼好,怎麼會看不懂這種簡單的財務邏輯呢?你一再強調的總市值增長,真是太過頭了,你以為你賣了股票,之後能再補回來失去股數增長的損失嗎?買進價你買得回來嗎?」


■小李冷靜回應:「與其和市場的波動較勁,不如把每年的股息當成穩定的保障。雖然高股息也有其風險,股市大跌時股息回報也會下降,但這些收入能夠提供我養份,還能在市場低迷時為我積累更多資金。你知道嗎?當股市和債市同時下跌時,這樣的策略能保護我在市場波動中的資本。當股市波動大股市跌,債市漲,這就是股債平衡的好處,債券當降息時還有價差。」


■小張笑了,眼中露出一絲挑釁的神情:「哈哈,小李,你是在講股債平衡嗎?你是股票領股息加債券作價差吧?笑死人!你這麼說,應該是買了長天期債券吧?現在肯定被套牢了吧,笑死我了!短期債才是股債平衡用的,你這麼做,根本就是在自我安慰嘛!」


■小李聽後,不禁笑了出來,語氣有些無奈:「短天期債券確實是穩定的,但長天期債券也有它的價值。只要你掌握市場節奏,並在合適的時候調整投資組合,長期債券也能帶來穩定回報,尤其是在降息環境下,長債有時候能提供更高的回報。而且,股債平衡的核心,就是分散風險,你的股票和債券,不一定要完全同時表現最好,而是要確保在不同市場環境下都有足夠的防守力量。」


■小李皺眉接著說:「小張,這只是投資的基本原則罷了。如果你不把這些基本觀念放在心上,怎麼可能在長期市場中生存下去?」


■小張不耐煩地撇了撇嘴:「笑死人!債券作價差,股票領股息,這是典型的韭菜族做法。你每天都在計算領多少股息,最後發現股市的總市值根本沒漲回來,你在自我安慰而已。」


■小張依然不以為然,笑道:「哈哈,笑死了,這才是你的投資策略嗎?你投資本來就是閒錢,應該有急用金,不然股市一跌,當然沒錢花。」


■小李平靜地回答:「投資不一定要是急用金,但穩定的現金流能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至於手忙腳亂,這樣的策略才更實用。」


■小張開始嘲笑:「這樣子也算是投資嗎?你這是在用心安理得來應對股市下跌。怎麼不專注本業,趕快跳槽,提升自己的收入呢?只期待投資賺錢,根本就是在自我安慰。你本業太差,跟投資沒關!」


■小李沒有生氣,輕輕一笑:「如果我的本業不差,我為什麼需要依賴投資?而且,股市波動中有股息和債息能給我穩定的資金支持,我有更多資金在市場下跌時進場,這也是一種策略。」


■小張嘲諷地說:「你們這些股息族,股市下跌還領股息,根本強迫出場,市場一漲,市值漲不回來啊,簡直就是在自我安慰。等股市跌,還以為自己有底氣。你有股息,但根本不敢進場增持,這樣的策略根本不行!」


■小李笑了笑,語氣平和但帶著一絲堅定:「關鍵是安心就好,開心就好。投資的終極目標,不是跟別人比回報的高低,而是達到自己的財務目標,過穩定的生活。」


■小張又開始嘲笑道:「怎麼又來這套安慰自己?那你應該換工作,專注本業,跳槽去更好的公司啊!你這麼期待投資賺錢,重點還是本金的成長。」


■小李無奈地搖了搖頭:「換不了工作,本業太差,是我不夠努力,跟投資可沒關係。能穩定領到股息的生活,也是一種對抗市場不確定性的方式。」


■這場對話不僅是兩位投資人之間的爭論,也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投資哲學。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方式,無論是伯格頭派追求指數的長期增值,還是領股息派注重穩定的現金流,每種方法都有其合理性和適用的情境。


■結語

無論你是哪一派的信徒,最終的關鍵還是在於投資策略與自身需求的契合。對於有些人來說,指數基金的增長最能激發他們的潛力;而對於另一些人來說,穩定的股息收入或許才是他們心中理想的投資方式。最重要的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並長期堅持走下去。



■「股市的路有千條,選擇自己的路,安心走下去。」




【請AI幫寫的文章,加了一些看網路討論的故事橋段】


■威利財經角





Podcast收聽入口|社群入口|節目目錄: https://cutt.ly/AwesomeMoney

威利財經角YouTube


投資小白貓之旅,期望用投資新手的觀點看待投資。就像貓咪吃飽睡得很安穩?睏霸吃罐罐,買股的你就該這樣。平時會看投資理財的金融書籍等,也希望與大家分享,這邊主要收錄我的價值投資研究、節目文稿、EXCEL投資工具等、新手投資觀念、讀書心得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發現面試新人當中有些年輕人他對於買房子的概念跟我想像的不太一樣。於是我就跟這個面試者聊聊說,譬如說你在工作,會不會考慮在桃園買個房子?年輕人就說其實他覺得桃園這邊的房價很貴。這時候我突然發現,很多人會覺得房子好像很貴,根本買不下手,這對年輕人來說似乎是一個痛點。 大綱 1.
 最近就是看了一個影片頻道,也是群友貼的。他介紹了一些東西,跟他做的影片內容,讓我覺得很有心得,就跟大家閒聊一下。他這個頻道啊,主要是在講說他已經過了這個50歲之後才開始做投資理財,那他在投資理財的時候,他有一些心得跟大家做分享。那我其中我看了幾則影片,我覺得蠻有心得的,也跟大家做一下討
好老公的家務觀點 我在FB上有看到一篇文章提到說,真的好老公是不幫老婆做家務的,因為一個家不是一個人的,有這樣子的論點。那因為其實裡面文章大意就是提到說,有些人家庭的觀念會覺得說,男人是一家之主,大概要以夫為天,等於是老婆主要是要把家裡給顧好,而且男人是主要負擔家裡的經濟支出,所以女生
嗨,我是威利。今天我們的單元是生活閒聊單元,生活閒聊與你生活在一起。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一些問題,應該說是一個題目。這個題目是:「其實你已經擁有財富,只是你沒有發現。」來聊聊財務的焦慮吧。 首先,跟大家分享最近我小朋友的一個有意思的行為。有一天早上起來,他就說他有一顆藍色的球球不見了
  【善事不在於金錢多少】早上,我在去上班的路上,我看有一個老太太,她坐著輪椅正在做馬路,旁邊沒有家人陪伴,她一邊微微想站起來,似乎想要用踮腳尖的方式前進。結果她在過路口的時候,我看好危險,因為她在過某一個路口,那有很多摩托車在她的身邊經過,甚至也有一些汽車,但完全沒人停下來幫助她過路
【維持率算錯,常見的認知偏誤】S18EP24當中有討論到00713質押範例,有個朋友留言提到:「維持率都算錯了,質押第一層維持率就是167%,不會一開始就超過167%」。內容我記得是提到計算維持率250%,看不出來哪裡有算錯,於是請教了節目社群的大大們提供意見,只是研究一下是不是真的算錯,學
我發現面試新人當中有些年輕人他對於買房子的概念跟我想像的不太一樣。於是我就跟這個面試者聊聊說,譬如說你在工作,會不會考慮在桃園買個房子?年輕人就說其實他覺得桃園這邊的房價很貴。這時候我突然發現,很多人會覺得房子好像很貴,根本買不下手,這對年輕人來說似乎是一個痛點。 大綱 1.
 最近就是看了一個影片頻道,也是群友貼的。他介紹了一些東西,跟他做的影片內容,讓我覺得很有心得,就跟大家閒聊一下。他這個頻道啊,主要是在講說他已經過了這個50歲之後才開始做投資理財,那他在投資理財的時候,他有一些心得跟大家做分享。那我其中我看了幾則影片,我覺得蠻有心得的,也跟大家做一下討
好老公的家務觀點 我在FB上有看到一篇文章提到說,真的好老公是不幫老婆做家務的,因為一個家不是一個人的,有這樣子的論點。那因為其實裡面文章大意就是提到說,有些人家庭的觀念會覺得說,男人是一家之主,大概要以夫為天,等於是老婆主要是要把家裡給顧好,而且男人是主要負擔家裡的經濟支出,所以女生
嗨,我是威利。今天我們的單元是生活閒聊單元,生活閒聊與你生活在一起。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一些問題,應該說是一個題目。這個題目是:「其實你已經擁有財富,只是你沒有發現。」來聊聊財務的焦慮吧。 首先,跟大家分享最近我小朋友的一個有意思的行為。有一天早上起來,他就說他有一顆藍色的球球不見了
  【善事不在於金錢多少】早上,我在去上班的路上,我看有一個老太太,她坐著輪椅正在做馬路,旁邊沒有家人陪伴,她一邊微微想站起來,似乎想要用踮腳尖的方式前進。結果她在過路口的時候,我看好危險,因為她在過某一個路口,那有很多摩托車在她的身邊經過,甚至也有一些汽車,但完全沒人停下來幫助她過路
【維持率算錯,常見的認知偏誤】S18EP24當中有討論到00713質押範例,有個朋友留言提到:「維持率都算錯了,質押第一層維持率就是167%,不會一開始就超過167%」。內容我記得是提到計算維持率250%,看不出來哪裡有算錯,於是請教了節目社群的大大們提供意見,只是研究一下是不是真的算錯,學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最近,我注意到一些朋友投資國外的ETF,因為短期利益而選擇提前出場,這讓我感到困惑。當他們看到投資帳戶由虧轉盈時,忍不住提前獲利他们持有的股票。有時候,我難以理解為什麼有些人甚至連大盤型ETF無法長期持有,如果是單一個股或許能理解,因為單一股票的風險太高,訊息不對稱,缺乏優勢。
選擇性偏誤 近期有些投資達人表示,長期定期定額0050或0056兩者報酬差異不大,0056年化報酬率只輸給0050一點點,兩個可以一起投資。 大錯特錯! 這種定額定額的計算方式非常受後期短時間報酬的大幅影響(報酬順序風險),這部分也可參考《持續買進》的第15章"為什麼投資靠運氣"。 像是如果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最近,我注意到一些朋友投資國外的ETF,因為短期利益而選擇提前出場,這讓我感到困惑。當他們看到投資帳戶由虧轉盈時,忍不住提前獲利他们持有的股票。有時候,我難以理解為什麼有些人甚至連大盤型ETF無法長期持有,如果是單一個股或許能理解,因為單一股票的風險太高,訊息不對稱,缺乏優勢。
選擇性偏誤 近期有些投資達人表示,長期定期定額0050或0056兩者報酬差異不大,0056年化報酬率只輸給0050一點點,兩個可以一起投資。 大錯特錯! 這種定額定額的計算方式非常受後期短時間報酬的大幅影響(報酬順序風險),這部分也可參考《持續買進》的第15章"為什麼投資靠運氣"。 像是如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理財讓錢變多一直是小資族的夢想鑰匙,而對於投資這件事情,就彷彿來到了花花世界,左邊聽一句這個好,右邊朋友說這個也不錯,所以就會更煩惱關於理財該如何做?
Thumbnail
 張明和李偉的投資理念碰撞,不僅在於回報率的差異,更在於對風險的認知和管理。張明是一位忠實的指數化投資者,他堅信市場指數型ETF和債券的組合是最穩健的投資方式。這種9比1的配置,讓他在享受市場長期增長的同時,也能在波動中保持穩定。   另一方面,李偉則大膽地利用槓桿策略,
Thumbnail
關於指數化投資:分散投資,持續買進。 想聊這個,但在這個之前要先說明的是,這邊的論述不是太完整,如果對指數化投資有興趣,最好還是自己去網路或者書局找點資料來看。 這些強者,蠻完整地介紹了關於指數化投資,且更有邏輯的去看這件事情。
Thumbnail
在投資學習的歷程中, 會經歷過的是投資四大流派, 在我寫的投資理財系統化課程中, 已經將投資系統化整理為四大流派, 分別是「價差交易」、「價值投資」、「股債配置」及「固定收益」, 初學的投資者,都是從價差交易開始著手, 從個股、ETF、基金、債券, 進階到權證、期貨、選擇權、組合單
Thumbnail
一個是閒錢投資、堅持投入;還是槓上加槓,時間價值。 投資之前我們應該掌握的底層邏輯,那就是對自身資源狀況的掌握。
Thumbnail
很多話其實不想多說⋯⋯ 所謂的專家、分析🐷與所謂的基金經理人拿的是誰的錢來進行投資呢?不管是機構法人或散戶的資金,但絕對不會是自己的真金白銀! 而那些推薦買進套牢股票之後開始算「股息殖利率」給你聽的「專家」,其實只是為了規避自己錯誤思維下,又用一個錯誤的理由來掩飾自己錯誤的選股思維且不懂
Thumbnail
討論了投資與理財的相關概念,提供了一些建議和討論。
Thumbnail
我開始研究投資大約是2023年初,受到朋友的影響開始研究。有段時間會很認真的研究個股、每天聽大家講美股、還試圖學怎麼看財報等等。然後發展到現在已經變成被動投資的信徒,就來講一下我為什麼這樣選擇。
Thumbnail
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就是在現今的存股族中,還是有很多的人選擇了配息穩定的方式投資,創造自己的財富,而目前仍然占大多數的存股族中,我想~最多的小資族還是選擇了高股息ETF和金融股這部分吧!
Thumbnail
最近研究投資,出現了很多派別的說法。想透過陸續的書寫記錄下對這些派別的研究,以及我自己會想要怎麼做的想法,給大家分享。 指數投資,就是定期投資大盤,無腦購買一籃子的ETF股票,選擇已經被選好的前數十大公司,比如全世界的VT、美國的S&P500以及臺灣的0050等。 存股部分,則選擇在獲利後會將獲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理財讓錢變多一直是小資族的夢想鑰匙,而對於投資這件事情,就彷彿來到了花花世界,左邊聽一句這個好,右邊朋友說這個也不錯,所以就會更煩惱關於理財該如何做?
Thumbnail
 張明和李偉的投資理念碰撞,不僅在於回報率的差異,更在於對風險的認知和管理。張明是一位忠實的指數化投資者,他堅信市場指數型ETF和債券的組合是最穩健的投資方式。這種9比1的配置,讓他在享受市場長期增長的同時,也能在波動中保持穩定。   另一方面,李偉則大膽地利用槓桿策略,
Thumbnail
關於指數化投資:分散投資,持續買進。 想聊這個,但在這個之前要先說明的是,這邊的論述不是太完整,如果對指數化投資有興趣,最好還是自己去網路或者書局找點資料來看。 這些強者,蠻完整地介紹了關於指數化投資,且更有邏輯的去看這件事情。
Thumbnail
在投資學習的歷程中, 會經歷過的是投資四大流派, 在我寫的投資理財系統化課程中, 已經將投資系統化整理為四大流派, 分別是「價差交易」、「價值投資」、「股債配置」及「固定收益」, 初學的投資者,都是從價差交易開始著手, 從個股、ETF、基金、債券, 進階到權證、期貨、選擇權、組合單
Thumbnail
一個是閒錢投資、堅持投入;還是槓上加槓,時間價值。 投資之前我們應該掌握的底層邏輯,那就是對自身資源狀況的掌握。
Thumbnail
很多話其實不想多說⋯⋯ 所謂的專家、分析🐷與所謂的基金經理人拿的是誰的錢來進行投資呢?不管是機構法人或散戶的資金,但絕對不會是自己的真金白銀! 而那些推薦買進套牢股票之後開始算「股息殖利率」給你聽的「專家」,其實只是為了規避自己錯誤思維下,又用一個錯誤的理由來掩飾自己錯誤的選股思維且不懂
Thumbnail
討論了投資與理財的相關概念,提供了一些建議和討論。
Thumbnail
我開始研究投資大約是2023年初,受到朋友的影響開始研究。有段時間會很認真的研究個股、每天聽大家講美股、還試圖學怎麼看財報等等。然後發展到現在已經變成被動投資的信徒,就來講一下我為什麼這樣選擇。
Thumbnail
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就是在現今的存股族中,還是有很多的人選擇了配息穩定的方式投資,創造自己的財富,而目前仍然占大多數的存股族中,我想~最多的小資族還是選擇了高股息ETF和金融股這部分吧!
Thumbnail
最近研究投資,出現了很多派別的說法。想透過陸續的書寫記錄下對這些派別的研究,以及我自己會想要怎麼做的想法,給大家分享。 指數投資,就是定期投資大盤,無腦購買一籃子的ETF股票,選擇已經被選好的前數十大公司,比如全世界的VT、美國的S&P500以及臺灣的0050等。 存股部分,則選擇在獲利後會將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