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我重新開始學習剪影片。這個想法早在兩年前就萌生,當時曾嘗試剪過五部短片,但效果不如預期,最終半途而廢。然而,最近看到一位同學從完全不會剪片,到逐漸掌握剪輯技巧的成長過程,讓我重新燃起對剪輯的鬥志。我決定不再逃避,而是一步步投入剪輯,從每一部作品中學習與提升。
回歸剪輯的第一支短片是 八煙野溪溫泉,在剪輯時遇到許多問題,例如:
1.觀看者喜歡看什麼樣的影片?
2.音樂該如何選擇?是否一定要搭配音樂?
3.字幕應該使用什麼字體,如何呈現?
4.配音應該使用本人錄製的聲音,還是使用內建語音?
我左思右想,為了尋找解決方案,我開始參考其他創作者的影片,歸納出幾個關鍵點:
1.影片內容需精簡,去除冗長無趣的片段,讓觀眾聚焦重點。
2.音樂需符合影片主題,不一定要全程有音樂,也可適時穿插內容聲音。
3.字幕風格依主題調整,部分影片會使用不同顏色區分重點。
4.人聲旁白能提升親切感,大部分創作者會使用真人聲音來提升觀看體驗。
5.適當搭配音效,能讓影片更有氛圍與趣味性。
我按照以上 5 點去執行,從原本 3 分鐘的內容修剪到 1 分鐘,並根據影片內容調整字幕,確保資訊傳達清楚。接著進入配音環節,這部分讓我卡很久,因為已經調整好影片長度,如果要更動影片長度,字幕與內容都需要重新調整。因此,我選擇堅持用錄音來完全配合影片長度,來來回回反覆調整,最終成功完成配音。
剪好一支影片,雖然過程中需要不斷調整與修改,但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享受剪輯。從影片時長的掌控、字幕字體選擇、音樂搭配到錄音環節,每一個細節都讓我更加專注與投入。當完成一支影片後,帶來的成就感讓我越剪越有動力,不再因為困難就輕易放棄。
在完成八煙野溪溫泉的短片後,我對剪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發現自己剪片的速度逐漸提升。這次重新學習剪輯的過程,不僅讓我突破過去的瓶頸,更讓我體會到堅持與實踐才能將「想」變成「行動」。
(備註:剪好的內容放在 IG ,看完後可以告訴我需要調整的地方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