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Digital Report(2024)報告顯示全球約有53.5億人在使用網路,且超過56.1億人使用手機,其中臺灣人在網路上每日平均使用時間為7小時13分鐘,高於全球平均值6小時36分鐘(圖1),占用了將近每日三成的時間。。然而,台灣社群媒體用戶現在每天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為1小時19分鐘,低於全球平均值為2小時23分鐘。(圖2)
而,你平均滑手機的時間是多久呢?
根據網路上的資料,網路成癮的症狀多與補償心理機制有關。白天我們忙於上班或上課,幾乎沒有時間能好好滑手機,因此到了晚上,回到家後便迫不及待地打開手機,瀏覽社群媒體,查看朋友圈是否有新動態。有時甚至只是漫無目的地滑動手機,也不願意關燈休息。這種行為模式容易導致惡性循環,使用手機的時間越來越長,不僅影響身體健康,如睡眠不足、眼睛疲勞,還可能引發心理問題,如焦慮和壓力增加。
我身邊的朋友和同事中,有些人在看到別人分享的限時動態或貼文時,總會忍不住羨慕他們的生活和成就。那一刻,對方的光鮮亮麗似乎成了自己的目標,而自己卻只能低頭看著手邊的課業或工作,感到一種落差。這種比較心態讓人不自覺地渴望成為他們那樣的人,擁有那樣的成功或自由。然而,我們常忽略的是,每個人的生活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努力和挑戰,盲目地羨慕只會讓自己陷入不必要的壓力。與其一味比較,不如專注於自己的步伐,找到屬於自己的成長道路。
我們公司是一家按摩養身會館,兩個月前迎來了一位新人。他之所以選擇加入這個行業,是因為在網路上看到按摩行業收入高、休息天數多,覺得這是一個既輕鬆又能賺錢的工作,於是充滿期待地加入培訓。
在培訓的前三天,他展現出極大的熱情與學習能力,對於教導的內容總能一聽就懂。我甚至誇讚他學習速度很快,認為他能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上線。然而,接下來的進展卻並不如預期。
從第四天開始,他以各種理由請假,培訓三天後又休息三天,這樣的培訓狀況使得進度被大大拉長。而且,更讓人意外的是,儘管他理解能力快,但記憶力卻跟不上——他總是學得快,忘得也快。即使我們讓他錄下操作影片,回家複習,但每次練習時,他依然需要重新教導,一直在反覆輪迴中。
最終,這位新人在長達兩個月的培訓後仍無法達到基本要求,導致公司不得不做出停止培訓的決定。
在培訓期間,我們同仁逐漸發現這位新人的學習態度存在問題。在休息時間,他不是在睡覺,就是在滑手機,這種行為讓我們感到他缺乏學習的積極性,似乎只想敷衍培訓,盡快上線開始工作。然而,他忽略了按摩行業的專業性,特別是如果手法不過關,不僅無法為客人提供良好的服務,還可能引發客人的嚴重投訴,對公司形象造成損害。
這種心態表現讓我們意識到,他對於工作本質的理解不夠深刻,也缺乏學好技能的決心,最終導致他無法完成培訓的要求。
每天,我大約花5小時使用手機,其中有2小時耗費在瀏覽社群媒體上。我常常在看到別人分享的成就時,忍不住羨慕他們的成功,甚至希望自己也能成為那樣厲害的人物。然而,這樣的情緒常讓我感到緊張和焦慮,開始思考自己該如何做到像他們一樣出色。
我總會盯著手機螢幕,沉浸在各種假設中,如果我這樣做、那樣做,是不是就能成功?這些想法看似簡單,但卻讓我始終停留在想像階段,遲遲無法付諸行動。即使我鼓起勇氣開始行動,一旦短期內看不到成效,便會覺得自己不行,最終選擇放棄。
回過頭來反思,我忽略了成功背後的關鍵。那些我羨慕的成就,其實是別人通過日積月累的努力與堅持所換來的。
就如同去武嶺看日出,必須早起,花時間和精力爬山,才能在絕佳位置看到漂亮的日出。只會看到對方發出日出照片,卻不知道他是幾點起床、花多少時間爬山。
而我現在所看到的,不過是他們辛勤耕耘後的果實。認清這一點,我明白,唯有腳踏實地、不斷努力,才能真正縮短與目標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