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波隆那,台北,到宜蘭

2024~2025,波隆那,台北,到宜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關於搬遷和異地而居的心情手記


攝於台北永福橋

攝於台北永福橋


放下了學期間的重擔,最後這一個寒假常覺得惶惶不安,很難專注,對未來也感到很迷茫。

以交換學生的身份在歐洲過了半年幾乎抽離於過往與未來的人生,無憂無慮的生活後,除了成堆的照片和回憶無處安放,更多的是許多自己都難易解釋的改變。像是變得十分易感,會用一整晚的眼淚洩洪壓力;原本兩三年感冒一次,卻在一學期內重感冒發燒了三次;越來越害怕吵鬧,同時越來越遠離人群,並且與五月至今的伴侶疊合地更深,不過這就是另一個很長的故事了。

若要將前前後後發生的事串連起來,交換給我的重要影響是開始習慣移動,或是更有遷徙移動的行動力。這個學期間做了很多以前會因為忙碌或懶惰出門而放棄的事,看了不少展覽和影劇,去東部玩,還自己做了在龍山藝術宮的田野。下學期雖然還沒畢業,但我將要搬到宜蘭頭城做地方創生的工作,每週來台北上課一天。經歷了在歐洲四處飄流旅行的日子,以及多次臨時起意買車票到義大利其他城鎮一日遊的刺激和感動,換個地方居住和短時間內頻繁移動都漸漸習慣成自然。另一方面是,在台北無法逃離的交通噪音、擁擠人潮相形之下變得越來越難以忍受,令我終日煩躁。而大概是交換的經歷讓我終於付諸行動,不只是在嘴上抱怨台北。

離開臺北到宜蘭工作的事底定,未來感覺充滿希望,但實際開始找租屋處、處理搬家的事,以及伴隨著的關於錢的問題,都讓我焦慮難眠。交換回來後開始認真檢視帳戶餘額與金錢的進出,無論是認清了或鐵齒著自己不再會有後援,都是應該要逐漸獨立的階段。此後每隔一陣子我都會對經濟嚴重的焦慮,因此我開始投資買股票,起初總會本著某種人文社科學生的使命或包袱覺得罪惡,但發現大家都多少有在做時便大感釋懷,就像世界上所有微小積累的惡都會被共犯給稀釋,我們都只是為了生存和更好的明天。

未來,似乎不再是像交換或換宿那樣可以不瞻前顧後地嘗試和體驗的一段時間。實習的薪水很低,遷移的成本卻很高,讓我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恰當。除了想要逃離喧囂,我對居住空間、生活品質的要求也已經除卻巫山不是雲。然而實際成為租屋市場的羔羊後才知道,享有合理的陽光、空氣、寧靜,甚至是可以開伙煮飯的廚房,竟然那麼困難。我想要的是什麼?職涯和收入是否對應?我必須這樣問自己,但這些大概都是做了之後才會有答案。

那麼,願我可以繼續勇敢嘗試和選擇,不被陳規常態所限,不被情緒勒索和錯誤期待。
avatar-img
Nerdy Traveler
0會員
6內容數
2024年在義大利波隆那交換了半年,分享心得經驗以及歐洲旅行見聞。是個對文化、歷史、古蹟建築很癡迷的人,喜歡帶著很厚重的背景資料去旅行,去一些很少人去的地方,慢慢的旅行、散步、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Nerdy Traveler 的其他內容
在追求理性和個人化的當代社會,傳統的民間宗教(台灣漢人社會融合佛、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儀式行為)已經不如過去是社群生活的中心,這反映在人們與宗教的關係越來越疏離、宗教儀式式微以及越來越多樣化創新的宗教活動等方面。這篇文章以在「龍山藝術宮」的人類學田野調查為材,說明對宗教陌生的人如何與宗教傳統互動、民間宗
在追求理性和個人化的當代社會,傳統的民間宗教(台灣漢人社會融合佛、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儀式行為)已經不如過去是社群生活的中心,這反映在人們與宗教的關係越來越疏離、宗教儀式式微以及越來越多樣化創新的宗教活動等方面。這篇文章以在「龍山藝術宮」的人類學田野調查為材,說明對宗教陌生的人如何與宗教傳統互動、民間宗
Ciao! 2024上半年我去了義大利波隆那大學交換。在歐洲將近七個月的時間中除了(極少量的)讀書,我也與大部分人一樣瘋狂旅遊、闖蕩了歐洲各國,過程之中包含了許多心境轉變和掙扎,被歧視和思鄉之情。這篇文章沒有要和大家分享旅遊攻略和細節的行政流程,或去歐洲交換有多爽多快樂多輕鬆,而是希望很誠實地陳述交
初刊於臉書2024/02/19 我現在住的地方是波隆納中央車站的後站附近,從佛羅倫斯回來的(1月23日)晚上八點多一出站就看到一大群人在遊行,我問了一個站在車站外的警察,他說這是某個節日的慶祝活動。雖然可以聽到敲鑼打鼓、吹喇叭的聲音,但總覺得整體氣氛不是那麼歡樂,而且如果是節日的話不應該有那麼多警
在追求理性和個人化的當代社會,傳統的民間宗教(台灣漢人社會融合佛、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儀式行為)已經不如過去是社群生活的中心,這反映在人們與宗教的關係越來越疏離、宗教儀式式微以及越來越多樣化創新的宗教活動等方面。這篇文章以在「龍山藝術宮」的人類學田野調查為材,說明對宗教陌生的人如何與宗教傳統互動、民間宗
在追求理性和個人化的當代社會,傳統的民間宗教(台灣漢人社會融合佛、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儀式行為)已經不如過去是社群生活的中心,這反映在人們與宗教的關係越來越疏離、宗教儀式式微以及越來越多樣化創新的宗教活動等方面。這篇文章以在「龍山藝術宮」的人類學田野調查為材,說明對宗教陌生的人如何與宗教傳統互動、民間宗
Ciao! 2024上半年我去了義大利波隆那大學交換。在歐洲將近七個月的時間中除了(極少量的)讀書,我也與大部分人一樣瘋狂旅遊、闖蕩了歐洲各國,過程之中包含了許多心境轉變和掙扎,被歧視和思鄉之情。這篇文章沒有要和大家分享旅遊攻略和細節的行政流程,或去歐洲交換有多爽多快樂多輕鬆,而是希望很誠實地陳述交
初刊於臉書2024/02/19 我現在住的地方是波隆納中央車站的後站附近,從佛羅倫斯回來的(1月23日)晚上八點多一出站就看到一大群人在遊行,我問了一個站在車站外的警察,他說這是某個節日的慶祝活動。雖然可以聽到敲鑼打鼓、吹喇叭的聲音,但總覺得整體氣氛不是那麼歡樂,而且如果是節日的話不應該有那麼多警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中東地區的家庭也有包餃子活動?長得像餃子,吃起來像鬆餅,裡面卻又包起司?有些人叫它黃金起司餃,香甜的餅皮包入滿滿起司,炸得酥脆之後泡到糖漿裡,最後在撒些開心果碎,真的不愧被稱作中東的少女夢幻逸品,吃一口就難忘。但你知道嗎,即將結束的不只是齋戒月,有些食物竟然也會跟著從店家的櫥窗消失,只能明年再見。
心理學博班申請心得分享的文章數量相當少(申請英國博士班的又更少)。我很幸運處在一個資源豐沛又支持的環境當中,我有機會第一手認識與詢問曾經走過這一遭的人們,但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我希望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並將我在這一路上搜尋到的資源做一個統整,讓之後相關領域的申請者有更多參考案例。
這幾年在日本,媒體上時常會出現「小朋友食堂(子ども食堂)」的介紹,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小朋友食堂成為不少人尋求溫飽的重要場所。但你知道嗎?小朋友並不是只限「小朋友」才能參加,小朋友食堂也不是公機關或是連鎖店,各地方的有志之士都可以自己開辦小朋友食堂,到底這個小朋友食堂是什麼?
中東地區的家庭也有包餃子活動?長得像餃子,吃起來像鬆餅,裡面卻又包起司?有些人叫它黃金起司餃,香甜的餅皮包入滿滿起司,炸得酥脆之後泡到糖漿裡,最後在撒些開心果碎,真的不愧被稱作中東的少女夢幻逸品,吃一口就難忘。但你知道嗎,即將結束的不只是齋戒月,有些食物竟然也會跟著從店家的櫥窗消失,只能明年再見。
心理學博班申請心得分享的文章數量相當少(申請英國博士班的又更少)。我很幸運處在一個資源豐沛又支持的環境當中,我有機會第一手認識與詢問曾經走過這一遭的人們,但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我希望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並將我在這一路上搜尋到的資源做一個統整,讓之後相關領域的申請者有更多參考案例。
這幾年在日本,媒體上時常會出現「小朋友食堂(子ども食堂)」的介紹,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小朋友食堂成為不少人尋求溫飽的重要場所。但你知道嗎?小朋友並不是只限「小朋友」才能參加,小朋友食堂也不是公機關或是連鎖店,各地方的有志之士都可以自己開辦小朋友食堂,到底這個小朋友食堂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