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波隆那,台北,到宜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關於搬遷和異地而居的心情手記


攝於台北永福橋

攝於台北永福橋


放下了學期間的重擔,最後這一個寒假常覺得惶惶不安,很難專注,對未來也感到很迷茫。

以交換學生的身份在歐洲過了半年幾乎抽離於過往與未來的人生,無憂無慮的生活後,除了成堆的照片和回憶無處安放,更多的是許多自己都難易解釋的改變。像是變得十分易感,會用一整晚的眼淚洩洪壓力;原本兩三年感冒一次,卻在一學期內重感冒發燒了三次;越來越害怕吵鬧,同時越來越遠離人群,並且與五月至今的伴侶疊合地更深,不過這就是另一個很長的故事了。

若要將前前後後發生的事串連起來,交換給我的重要影響是開始習慣移動,或是更有遷徙移動的行動力。這個學期間做了很多以前會因為忙碌或懶惰出門而放棄的事,看了不少展覽和影劇,去東部玩,還自己做了在龍山藝術宮的田野。下學期雖然還沒畢業,但我將要搬到宜蘭頭城做地方創生的工作,每週來台北上課一天。經歷了在歐洲四處飄流旅行的日子,以及多次臨時起意買車票到義大利其他城鎮一日遊的刺激和感動,換個地方居住和短時間內頻繁移動都漸漸習慣成自然。另一方面是,在台北無法逃離的交通噪音、擁擠人潮相形之下變得越來越難以忍受,令我終日煩躁。而大概是交換的經歷讓我終於付諸行動,不只是在嘴上抱怨台北。

離開臺北到宜蘭工作的事底定,未來感覺充滿希望,但實際開始找租屋處、處理搬家的事,以及伴隨著的關於錢的問題,都讓我焦慮難眠。交換回來後開始認真檢視帳戶餘額與金錢的進出,無論是認清了或鐵齒著自己不再會有後援,都是應該要逐漸獨立的階段。此後每隔一陣子我都會對經濟嚴重的焦慮,因此我開始投資買股票,起初總會本著某種人文社科學生的使命或包袱覺得罪惡,但發現大家都多少有在做時便大感釋懷,就像世界上所有微小積累的惡都會被共犯給稀釋,我們都只是為了生存和更好的明天。

未來,似乎不再是像交換或換宿那樣可以不瞻前顧後地嘗試和體驗的一段時間。實習的薪水很低,遷移的成本卻很高,讓我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恰當。除了想要逃離喧囂,我對居住空間、生活品質的要求也已經除卻巫山不是雲。然而實際成為租屋市場的羔羊後才知道,享有合理的陽光、空氣、寧靜,甚至是可以開伙煮飯的廚房,竟然那麼困難。我想要的是什麼?職涯和收入是否對應?我必須這樣問自己,但這些大概都是做了之後才會有答案。

那麼,願我可以繼續勇敢嘗試和選擇,不被陳規常態所限,不被情緒勒索和錯誤期待。
avatar-img
0會員
5內容數
歐洲交換半年的遊記,以及我的生活隨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廚房 的其他內容
在追求理性和個人化的當代社會,傳統的民間宗教(台灣漢人社會融合佛、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儀式行為)已經不如過去是社群生活的中心,這反映在人們與宗教的關係越來越疏離、宗教儀式式微以及越來越多樣化創新的宗教活動等方面。這篇文章以在「龍山藝術宮」的人類學田野調查為材,說明對宗教陌生的人如何與宗教傳統互動、民間宗
在追求理性和個人化的當代社會,傳統的民間宗教(台灣漢人社會融合佛、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儀式行為)已經不如過去是社群生活的中心,這反映在人們與宗教的關係越來越疏離、宗教儀式式微以及越來越多樣化創新的宗教活動等方面。這篇文章以在「龍山藝術宮」的人類學田野調查為材,說明對宗教陌生的人如何與宗教傳統互動、民間宗
Ciao! 2024上半年我去了義大利波隆那大學交換。在歐洲將近七個月的時間中除了(極少量的)讀書,我也與大部分人一樣瘋狂旅遊、闖蕩了歐洲各國,過程之中包含了許多心境轉變和掙扎,被歧視和思鄉之情。這篇文章沒有要和大家分享旅遊攻略和細節的行政流程,或去歐洲交換有多爽多快樂多輕鬆,而是希望很誠實地陳述交
初刊於臉書2024/02/19 我現在住的地方是波隆納中央車站的後站附近,從佛羅倫斯回來的(1月23日)晚上八點多一出站就看到一大群人在遊行,我問了一個站在車站外的警察,他說這是某個節日的慶祝活動。雖然可以聽到敲鑼打鼓、吹喇叭的聲音,但總覺得整體氣氛不是那麼歡樂,而且如果是節日的話不應該有那麼多警
在追求理性和個人化的當代社會,傳統的民間宗教(台灣漢人社會融合佛、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儀式行為)已經不如過去是社群生活的中心,這反映在人們與宗教的關係越來越疏離、宗教儀式式微以及越來越多樣化創新的宗教活動等方面。這篇文章以在「龍山藝術宮」的人類學田野調查為材,說明對宗教陌生的人如何與宗教傳統互動、民間宗
在追求理性和個人化的當代社會,傳統的民間宗教(台灣漢人社會融合佛、道教的宗教信仰和儀式行為)已經不如過去是社群生活的中心,這反映在人們與宗教的關係越來越疏離、宗教儀式式微以及越來越多樣化創新的宗教活動等方面。這篇文章以在「龍山藝術宮」的人類學田野調查為材,說明對宗教陌生的人如何與宗教傳統互動、民間宗
Ciao! 2024上半年我去了義大利波隆那大學交換。在歐洲將近七個月的時間中除了(極少量的)讀書,我也與大部分人一樣瘋狂旅遊、闖蕩了歐洲各國,過程之中包含了許多心境轉變和掙扎,被歧視和思鄉之情。這篇文章沒有要和大家分享旅遊攻略和細節的行政流程,或去歐洲交換有多爽多快樂多輕鬆,而是希望很誠實地陳述交
初刊於臉書2024/02/19 我現在住的地方是波隆納中央車站的後站附近,從佛羅倫斯回來的(1月23日)晚上八點多一出站就看到一大群人在遊行,我問了一個站在車站外的警察,他說這是某個節日的慶祝活動。雖然可以聽到敲鑼打鼓、吹喇叭的聲音,但總覺得整體氣氛不是那麼歡樂,而且如果是節日的話不應該有那麼多警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中東地區的家庭也有包餃子活動?長得像餃子,吃起來像鬆餅,裡面卻又包起司?有些人叫它黃金起司餃,香甜的餅皮包入滿滿起司,炸得酥脆之後泡到糖漿裡,最後在撒些開心果碎,真的不愧被稱作中東的少女夢幻逸品,吃一口就難忘。但你知道嗎,即將結束的不只是齋戒月,有些食物竟然也會跟著從店家的櫥窗消失,只能明年再見。
心理學博班申請心得分享的文章數量相當少(申請英國博士班的又更少)。我很幸運處在一個資源豐沛又支持的環境當中,我有機會第一手認識與詢問曾經走過這一遭的人們,但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我希望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並將我在這一路上搜尋到的資源做一個統整,讓之後相關領域的申請者有更多參考案例。
這幾年在日本,媒體上時常會出現「小朋友食堂(子ども食堂)」的介紹,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小朋友食堂成為不少人尋求溫飽的重要場所。但你知道嗎?小朋友並不是只限「小朋友」才能參加,小朋友食堂也不是公機關或是連鎖店,各地方的有志之士都可以自己開辦小朋友食堂,到底這個小朋友食堂是什麼?
走進店內感覺像來到了昭和時代一般,媽媽桑跟客人不用說...年紀絕對是昭和(其中一個阿嬤說她84),日本鄉下還保存了上個時代的遺產,而這天我們又踏足了其中一處。
搭著火車,穿進又長又黑的隧道,無止盡的黑暗,突然被隧道盡頭的山洞光線劃破。火車穿出隧道,相模灣的海景突然如卷軸一般展開在眼前...,這是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這是杉本博司小的時候,從熱海到小田原的途中,對於搭火車所看到的回憶,也是他內心的原鄉。
在瑞士弗萊堡州的Plaffeien小鎮有一個台灣車輪餅小攤,賺零用錢也兼做國民外交。飄著中華民國國旗的小攤,賣著台灣食譜、瑞士本土原料的車輪餅。瑞士客人和台灣鄉親都喜歡,堅持健康的台灣美味,人情味和小費不斷小車的老闆娘享受著小小的成就感。了解更多瑞士創業的故事,來看瑞士台灣車輪餅。
中東地區的家庭也有包餃子活動?長得像餃子,吃起來像鬆餅,裡面卻又包起司?有些人叫它黃金起司餃,香甜的餅皮包入滿滿起司,炸得酥脆之後泡到糖漿裡,最後在撒些開心果碎,真的不愧被稱作中東的少女夢幻逸品,吃一口就難忘。但你知道嗎,即將結束的不只是齋戒月,有些食物竟然也會跟著從店家的櫥窗消失,只能明年再見。
心理學博班申請心得分享的文章數量相當少(申請英國博士班的又更少)。我很幸運處在一個資源豐沛又支持的環境當中,我有機會第一手認識與詢問曾經走過這一遭的人們,但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我希望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並將我在這一路上搜尋到的資源做一個統整,讓之後相關領域的申請者有更多參考案例。
這幾年在日本,媒體上時常會出現「小朋友食堂(子ども食堂)」的介紹,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小朋友食堂成為不少人尋求溫飽的重要場所。但你知道嗎?小朋友並不是只限「小朋友」才能參加,小朋友食堂也不是公機關或是連鎖店,各地方的有志之士都可以自己開辦小朋友食堂,到底這個小朋友食堂是什麼?
走進店內感覺像來到了昭和時代一般,媽媽桑跟客人不用說...年紀絕對是昭和(其中一個阿嬤說她84),日本鄉下還保存了上個時代的遺產,而這天我們又踏足了其中一處。
搭著火車,穿進又長又黑的隧道,無止盡的黑暗,突然被隧道盡頭的山洞光線劃破。火車穿出隧道,相模灣的海景突然如卷軸一般展開在眼前...,這是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這是杉本博司小的時候,從熱海到小田原的途中,對於搭火車所看到的回憶,也是他內心的原鄉。
在瑞士弗萊堡州的Plaffeien小鎮有一個台灣車輪餅小攤,賺零用錢也兼做國民外交。飄著中華民國國旗的小攤,賣著台灣食譜、瑞士本土原料的車輪餅。瑞士客人和台灣鄉親都喜歡,堅持健康的台灣美味,人情味和小費不斷小車的老闆娘享受著小小的成就感。了解更多瑞士創業的故事,來看瑞士台灣車輪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台中的好好生活,是好好地向前奔跑,把每一天都過成不同又精彩的一天。 宜蘭的好好生活,則是好好地靜下心,在同樣的每一天裡,發覺過去未曾看見的美景。
Thumbnail
北漂的一年既漫長又短促,像是聽著難聽卻不忍暫停的一首歌,忍耐著到尾聲。
今天是回來台灣後的第二個禮拜。 技術上來可能是第一個禮拜的結束,因為上個禮拜的此刻去了一趟東京。 離開了一年,要回來之前最害怕的其實不是回來看到變換的城市,而是不變的自己。 出去一年之後,人們喜歡問我的感受如何? 他們想知道我出去一年之後的視野有沒有變寬廣; 國外的生活是如何、月亮有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3.5 #享受孤獨 2020年7月15日從松山機場出發,前往貴陽,在廈門隔離15天後,月底抵達貴陽,展開教材編寫、演講教學、參觀旅遊。接著到廣東中山、湖南娄底----。直到2021年年底回到宜蘭,結束近一年半,一個人獨自生活的日子。 其中來回四趟次,因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一個月已到,本該是由宜蘭移動到北北基的移動日,此次選擇不移動了,除了要重新開箱住宿地方的惶恐外,再者天龍國的租金也真是令人傻眼,同樣條件,價位直接是翻倍,甚至三倍,可以確定的是北北基絕不是異地套利的聰明選擇。 這次不移動北北基,而是改體驗北宜生活
Thumbnail
才回來滿兩年,又要漂了!
Thumbnail
對比起瘟疫那幾年,2023年我們的生活當然自由了很多,可是出外遊歷之後,回到小城就會感到很沮喪⋯⋯
回了雲林一趟 從對好生肖 訂好日期後 我就一直很焦慮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台中的好好生活,是好好地向前奔跑,把每一天都過成不同又精彩的一天。 宜蘭的好好生活,則是好好地靜下心,在同樣的每一天裡,發覺過去未曾看見的美景。
Thumbnail
北漂的一年既漫長又短促,像是聽著難聽卻不忍暫停的一首歌,忍耐著到尾聲。
今天是回來台灣後的第二個禮拜。 技術上來可能是第一個禮拜的結束,因為上個禮拜的此刻去了一趟東京。 離開了一年,要回來之前最害怕的其實不是回來看到變換的城市,而是不變的自己。 出去一年之後,人們喜歡問我的感受如何? 他們想知道我出去一年之後的視野有沒有變寬廣; 國外的生活是如何、月亮有
Thumbnail
在臺北展開新生活已經兩個禮拜,作者忽然開始思念家鄉,這對於過去獨立堅強的性格來說是意外的鄉愁。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家鄉的生活以及回到都市後的糾結心情,充滿了懷舊情懷。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3.5 #享受孤獨 2020年7月15日從松山機場出發,前往貴陽,在廈門隔離15天後,月底抵達貴陽,展開教材編寫、演講教學、參觀旅遊。接著到廣東中山、湖南娄底----。直到2021年年底回到宜蘭,結束近一年半,一個人獨自生活的日子。 其中來回四趟次,因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一個月已到,本該是由宜蘭移動到北北基的移動日,此次選擇不移動了,除了要重新開箱住宿地方的惶恐外,再者天龍國的租金也真是令人傻眼,同樣條件,價位直接是翻倍,甚至三倍,可以確定的是北北基絕不是異地套利的聰明選擇。 這次不移動北北基,而是改體驗北宜生活
Thumbnail
才回來滿兩年,又要漂了!
Thumbnail
對比起瘟疫那幾年,2023年我們的生活當然自由了很多,可是出外遊歷之後,回到小城就會感到很沮喪⋯⋯
回了雲林一趟 從對好生肖 訂好日期後 我就一直很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