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教育投資風險,從《經濟學人》看中國學習英語的態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經意聽到婆家的一位家長抱怨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每年砸了大筆大筆的錢給小孩補習,結果還是唸私立大學。

這讓我想到基金投資理財公司在廣告的最後,總會下一段警語:「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我覺得教育投資也是有很大的風險,只是沒有一家教育機構認真寫說明書,也沒有家長願意詳閱這個體制下隱藏社會洪流的說明書。

以英語學習為例,一開始我發現三峽北大特區開一家芝麻街美語補習班,並且幫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報名一個學期課程時,婆家家族的二位家長跟進也幫小孩報名。但經過仔細觀察和評估之後,補習班用的方式與學校的英語教學無異,我想了想便不再繼續報名。

婆家的二位家長詢問我為什麼不再讓女兒去「芝麻街」,我說沒有必要花錢讓小孩用學校同樣的方式學英語,小學生就應該回歸開心學英語就好,不用每次去補習班只是背單字、考單字。

當時二位家長不知什麼原因(我猜是補習補個心安的成份居多),他們的小孩繼續在「芝麻街」補英語到小學畢業。我讓女兒自己選擇要閱讀「大家說英語」還是自己找影片學習。她選擇自己找影片學英語。

她憑著6歲在美國唸一年小學的基礎,再加上之後的五年內,我們一起親子共學,國小畢業考多益就有770分的成績。

於是,我發現這個社會有一種弱勢,就是被社會洪流沖到底層的無能為力。

人們以為大家都用同一種方式在學英語,就以為是最正確的方式,其實每個人的學習方式都不一樣,要找到自己最適合的方式,就必須花一段時間找方法,而不是一昧地用同一種方式。

當然,還有另一種人根本不會被這種洪流沖到。我聽過幾個家長表示自己的小孩不用努力學英語,其中一位是在夜市賣內衣,打算早早退休讓小孩接棒,他說在夜市賣內衣,就根本不用學英文呀!

2024年12月出刊的《經濟學人》雜誌有一篇標題為”English fever wanes—Why China is showing les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world’s lingua franca”,即是在描述為什麼中國人這幾年沒有像2008年辦理奧運期間那樣地熱衷於學英文。

首先,雜誌的分析是大環境影響。後疫情時代之下,就在大部分國家都開放邊境時,中國仍然處於封城的狀態,想出國的中國人出不去,外國人也進不來,使用外語的機會自然變少。另一個大環境是政經因素,中國與主要的英語國家如美國、澳洲、英國及加拿大打貿易戰打得火熱,人民對於學英語的態度自然降到冰點。

再者,雜誌也指出中國的教育體制近年減少強調學外語的重要性,反而強化青少年應該多學習中國傳統學科。求職的社會氛圍不再對於外商公司趨之若鶩,年輕人比較想抱著無趣但穩定的公職鐵飯碗。

最後,雜誌提出各種翻譯工具興起,讓人們覺得沒有必要努力學外語。雜誌引用EF(Education First)的世界排名,表示翻譯app造成英語能力下降的影響不只限於中國,甚至連日本和韓國也是同樣的情況。

依照這樣的趨勢,我覺得學外語的態度不應該是為了學科成績,也不是為了進外商公司,如果是用這種態度投資英文學習,長久之下你沒辦法知道回收的機率,因此風險頗大。

學任何外語應該要以挹注大腦新知多元文化為目的,獲得有趣的體驗,才是學外語最大的動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頻曲的沙龍
22會員
131內容數
觀察分享青少年學習的社會現象及文化
吳頻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6
本文探討間歇性斷食法的減重功效及潛在健康益處,並基於《經濟學人》的報導,以及相關研究,提供平衡的觀點。文章總結間歇性斷食法並非萬能,需要個人留意自身狀況,才能決定是否適合。
Thumbnail
2025/04/06
本文探討間歇性斷食法的減重功效及潛在健康益處,並基於《經濟學人》的報導,以及相關研究,提供平衡的觀點。文章總結間歇性斷食法並非萬能,需要個人留意自身狀況,才能決定是否適合。
Thumbnail
2025/02/23
這篇文章探討邪教的議題,以紀錄片《The Vow》為例,並將其概念延伸至家庭、學校及國家等組織。作者認為,許多組織的運作方式類似邪教,呼籲讀者提升自我覺察,辨識潛在的操控與控制。
2025/02/23
這篇文章探討邪教的議題,以紀錄片《The Vow》為例,並將其概念延伸至家庭、學校及國家等組織。作者認為,許多組織的運作方式類似邪教,呼籲讀者提升自我覺察,辨識潛在的操控與控制。
2025/02/16
探討兒童教養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以及對ADHD診斷和治療的反思。文章以作者自身經驗出發,分享兒子從小到大因類亞斯伯格症造成的教養困境,並引述《經濟學人》雜誌文章,探討ADHD是否應被視為一種疾病,以及如何透過調整環境來幫助孩子適應社會。
Thumbnail
2025/02/16
探討兒童教養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以及對ADHD診斷和治療的反思。文章以作者自身經驗出發,分享兒子從小到大因類亞斯伯格症造成的教養困境,並引述《經濟學人》雜誌文章,探討ADHD是否應被視為一種疾病,以及如何透過調整環境來幫助孩子適應社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上次跟同學們分享了關稅、基本的供需理論 同學們雖然沒有身家,但學簡單的金融觀念,對他們會不會也有額外的幫助呢? 學生學投資理財或者關稅金融有什麼用? 我想除了方便練習儲蓄或增加技能以外,還有一個其實重要但很常被忽略的事。 就是我們如何看待機會與風險。 傳統的課本,會說我們不要
Thumbnail
上次跟同學們分享了關稅、基本的供需理論 同學們雖然沒有身家,但學簡單的金融觀念,對他們會不會也有額外的幫助呢? 學生學投資理財或者關稅金融有什麼用? 我想除了方便練習儲蓄或增加技能以外,還有一個其實重要但很常被忽略的事。 就是我們如何看待機會與風險。 傳統的課本,會說我們不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投資的重要性,說明不投資的風險,例如通貨膨脹和機會成本,並以數據和例子比較存銀行與投資 ETF 的差異,最終鼓勵讀者學習投資以讓錢生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投資的重要性,說明不投資的風險,例如通貨膨脹和機會成本,並以數據和例子比較存銀行與投資 ETF 的差異,最終鼓勵讀者學習投資以讓錢生錢。
Thumbnail
1.1 認識投資 經濟學裡的「投資」指實際投資,買廠房、僱新人等等;而投資學是指金融投資,本書都會講金融投資。投資就是犧牲現在的消費,去換取未來可以有更多的消費。 如何提高投資的意願,因為投資的行為都會伴隨機會成本,投資工具的預期報酬率是機會成本,現在的消費也會產生機會成本,如果機會成本越高,就
Thumbnail
1.1 認識投資 經濟學裡的「投資」指實際投資,買廠房、僱新人等等;而投資學是指金融投資,本書都會講金融投資。投資就是犧牲現在的消費,去換取未來可以有更多的消費。 如何提高投資的意願,因為投資的行為都會伴隨機會成本,投資工具的預期報酬率是機會成本,現在的消費也會產生機會成本,如果機會成本越高,就
Thumbnail
大家知道什麼課程是最受歡迎,銷售也最好的嗎? 答案是:教你如何賺錢的課程! 這個答案想必不意外,畢竟大家都想要過上好生活,自然也需要金錢的支撐,那要如何快速致富,則是許多人擠破頭都想知道的事情。 即便我們都知道賺快錢不容易,也存在著許多風險,但我們仍然抱持著一絲的希望想要一探究
Thumbnail
大家知道什麼課程是最受歡迎,銷售也最好的嗎? 答案是:教你如何賺錢的課程! 這個答案想必不意外,畢竟大家都想要過上好生活,自然也需要金錢的支撐,那要如何快速致富,則是許多人擠破頭都想知道的事情。 即便我們都知道賺快錢不容易,也存在著許多風險,但我們仍然抱持著一絲的希望想要一探究
Thumbnail
近年來許多投資前輩都樂於推廣理財教育,無論是書籍或是在自媒體推廣,真的是造福 很多想學投資的朋友,但通常剛開始想學習投資的人無法判定誰是可以學習的對象,誰 是可以引你走向正確投資道路的智者 ? 還是引向錯誤深淵,並浪費時間與金錢的惡魔。 因此個人經驗分享給看到此文章的新投資朋友,可收斂找尋學習
Thumbnail
近年來許多投資前輩都樂於推廣理財教育,無論是書籍或是在自媒體推廣,真的是造福 很多想學投資的朋友,但通常剛開始想學習投資的人無法判定誰是可以學習的對象,誰 是可以引你走向正確投資道路的智者 ? 還是引向錯誤深淵,並浪費時間與金錢的惡魔。 因此個人經驗分享給看到此文章的新投資朋友,可收斂找尋學習
Thumbnail
雖然目前已有再投資(全都是台灣加權正二),看了菲式思考有感,決心要好好學習主動投資理財這塊 暫定下列兩項計畫同時進行: 擬定好學習路線(各種投資工具,包含商品及xq等等). 每日週間至少閱讀一篇經濟日報文章文章撰寫心得. 先用20萬嘗試.
Thumbnail
雖然目前已有再投資(全都是台灣加權正二),看了菲式思考有感,決心要好好學習主動投資理財這塊 暫定下列兩項計畫同時進行: 擬定好學習路線(各種投資工具,包含商品及xq等等). 每日週間至少閱讀一篇經濟日報文章文章撰寫心得. 先用20萬嘗試.
Thumbnail
總結,值得推薦各年齡層及各類職業的人參加的無價課程! 理財、投資是人生一輩子的課題,「該如何起頭? 又該如何繼續? 最後又想得到什麼?」我想是普羅大眾從沒想過但卻至關重要的問題,我想起做研究時教授曾說「學者很喜歡用台灣股市數據做研究,因為台灣股市很畸形」
Thumbnail
總結,值得推薦各年齡層及各類職業的人參加的無價課程! 理財、投資是人生一輩子的課題,「該如何起頭? 又該如何繼續? 最後又想得到什麼?」我想是普羅大眾從沒想過但卻至關重要的問題,我想起做研究時教授曾說「學者很喜歡用台灣股市數據做研究,因為台灣股市很畸形」
Thumbnail
這個題目就是兩個題目,常有人說會投資的人,低調賺就好為什麼開課賣錢?不可諱言的就是,開課的目的就是希望賺錢,如果不能賺錢,又何需付出勞務或專業來無償提供給大眾?我想這個是很簡單的邏輯,課程賣錢沒有問題,問題是內容不可誇大、遊走法律邊緣或違反法律。 於是最近網路上出現了疑似詐騙廣告,一些藉由名人照片的
Thumbnail
這個題目就是兩個題目,常有人說會投資的人,低調賺就好為什麼開課賣錢?不可諱言的就是,開課的目的就是希望賺錢,如果不能賺錢,又何需付出勞務或專業來無償提供給大眾?我想這個是很簡單的邏輯,課程賣錢沒有問題,問題是內容不可誇大、遊走法律邊緣或違反法律。 於是最近網路上出現了疑似詐騙廣告,一些藉由名人照片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