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教育投資風險,從《經濟學人》看中國學習英語的態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經意聽到婆家的一位家長抱怨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每年砸了大筆大筆的錢給小孩補習,結果還是唸私立大學。

這讓我想到基金投資理財公司在廣告的最後,總會下一段警語:「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我覺得教育投資也是有很大的風險,只是沒有一家教育機構認真寫說明書,也沒有家長願意詳閱這個體制下隱藏社會洪流的說明書。

以英語學習為例,一開始我發現三峽北大特區開一家芝麻街美語補習班,並且幫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報名一個學期課程時,婆家家族的二位家長跟進也幫小孩報名。但經過仔細觀察和評估之後,補習班用的方式與學校的英語教學無異,我想了想便不再繼續報名。

婆家的二位家長詢問我為什麼不再讓女兒去「芝麻街」,我說沒有必要花錢讓小孩用學校同樣的方式學英語,小學生就應該回歸開心學英語就好,不用每次去補習班只是背單字、考單字。

當時二位家長不知什麼原因(我猜是補習補個心安的成份居多),他們的小孩繼續在「芝麻街」補英語到小學畢業。我讓女兒自己選擇要閱讀「大家說英語」還是自己找影片學習。她選擇自己找影片學英語。

她憑著6歲在美國唸一年小學的基礎,再加上之後的五年內,我們一起親子共學,國小畢業考多益就有770分的成績。

於是,我發現這個社會有一種弱勢,就是被社會洪流沖到底層的無能為力。

人們以為大家都用同一種方式在學英語,就以為是最正確的方式,其實每個人的學習方式都不一樣,要找到自己最適合的方式,就必須花一段時間找方法,而不是一昧地用同一種方式。

當然,還有另一種人根本不會被這種洪流沖到。我聽過幾個家長表示自己的小孩不用努力學英語,其中一位是在夜市賣內衣,打算早早退休讓小孩接棒,他說在夜市賣內衣,就根本不用學英文呀!

2024年12月出刊的《經濟學人》雜誌有一篇標題為”English fever wanes—Why China is showing les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world’s lingua franca”,即是在描述為什麼中國人這幾年沒有像2008年辦理奧運期間那樣地熱衷於學英文。

首先,雜誌的分析是大環境影響。後疫情時代之下,就在大部分國家都開放邊境時,中國仍然處於封城的狀態,想出國的中國人出不去,外國人也進不來,使用外語的機會自然變少。另一個大環境是政經因素,中國與主要的英語國家如美國、澳洲、英國及加拿大打貿易戰打得火熱,人民對於學英語的態度自然降到冰點。

再者,雜誌也指出中國的教育體制近年減少強調學外語的重要性,反而強化青少年應該多學習中國傳統學科。求職的社會氛圍不再對於外商公司趨之若鶩,年輕人比較想抱著無趣但穩定的公職鐵飯碗。

最後,雜誌提出各種翻譯工具興起,讓人們覺得沒有必要努力學外語。雜誌引用EF(Education First)的世界排名,表示翻譯app造成英語能力下降的影響不只限於中國,甚至連日本和韓國也是同樣的情況。

依照這樣的趨勢,我覺得學外語的態度不應該是為了學科成績,也不是為了進外商公司,如果是用這種態度投資英文學習,長久之下你沒辦法知道回收的機率,因此風險頗大。

學任何外語應該要以挹注大腦新知多元文化為目的,獲得有趣的體驗,才是學外語最大的動能!

avatar-img
15會員
101內容數
觀察分享青少年學習的社會現象及文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頻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從去年11月考了人生第二次的多益測驗,多益官方電郵推播訊息就時不時送給我洗腦訊息。例如才考完不到一個月,email標題「恭喜您取得TOEIC口說與寫作測驗挑戰獎勵金資格」新台幣500元。 乍看這筆獎勵金不少,若一時不察,似乎可以去考一考,但其實測驗費是3300元,扣掉獎勵金500元之後,你還要花
本文探討作者從Netflix轉換至HBO Max的原因,並比較兩者優缺點。作者說明Netflix演算法精準卻可能造成內容偏食,HBO Max內容深度較佳,且年費方案更划算。文中也提及不同平臺的優勢,例如學習美式英語、親子觀影等,並推薦幾部HBO Max的精彩影集和紀錄片。
富邦美術館位於信義區邊陲,如何吸引人潮是其一大挑戰。本文從地理位置、展覽活動內容與票價、以及跳脫框架的活動設計三個面向,分析富邦美術館的優劣,並提出如何提升參觀人次的建議。
本文分享觀看Netflix脫口秀特輯的個人心得,推薦適合不同族群的喜劇演員及特輯,並以Jamie Foxx的《話當時》為例,闡述其內容與個人podcast《不痛不癢的人生》的觀點契合。
本文探討自學英語、裸考多益與託福的過程。面對不同國家的英語腔調,筆者建議先打好基礎,透過與外國人交流及觀看當地的影集來熟悉。回顧筆者在澳洲的交換學生經歷,強調語音和語速在聆聽理解中的影響,並鼓勵學習者保持正向心態,逐步適應不同的語言環境。最終,筆者分享了自身多益考試的反思與成就感。
自從去年11月考了人生第二次的多益測驗,多益官方電郵推播訊息就時不時送給我洗腦訊息。例如才考完不到一個月,email標題「恭喜您取得TOEIC口說與寫作測驗挑戰獎勵金資格」新台幣500元。 乍看這筆獎勵金不少,若一時不察,似乎可以去考一考,但其實測驗費是3300元,扣掉獎勵金500元之後,你還要花
本文探討作者從Netflix轉換至HBO Max的原因,並比較兩者優缺點。作者說明Netflix演算法精準卻可能造成內容偏食,HBO Max內容深度較佳,且年費方案更划算。文中也提及不同平臺的優勢,例如學習美式英語、親子觀影等,並推薦幾部HBO Max的精彩影集和紀錄片。
富邦美術館位於信義區邊陲,如何吸引人潮是其一大挑戰。本文從地理位置、展覽活動內容與票價、以及跳脫框架的活動設計三個面向,分析富邦美術館的優劣,並提出如何提升參觀人次的建議。
本文分享觀看Netflix脫口秀特輯的個人心得,推薦適合不同族群的喜劇演員及特輯,並以Jamie Foxx的《話當時》為例,闡述其內容與個人podcast《不痛不癢的人生》的觀點契合。
本文探討自學英語、裸考多益與託福的過程。面對不同國家的英語腔調,筆者建議先打好基礎,透過與外國人交流及觀看當地的影集來熟悉。回顧筆者在澳洲的交換學生經歷,強調語音和語速在聆聽理解中的影響,並鼓勵學習者保持正向心態,逐步適應不同的語言環境。最終,筆者分享了自身多益考試的反思與成就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有投資股市的經驗嗎?投資股市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賺錢,是為了財富自由。既然是跟錢有關,而錢又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正所謂「錢非萬能,没錢卻萬萬不能」,有錢的確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品質得到提升,解決物質需求上的所有問題;所以,凡是會對生活造成影響的知識,即便你鐵了心,定意此生決不投資股票,
Thumbnail
環境(environment)從英文語意中是指"人類生活條件的加總體",如同我們考試一樣,你不會因為錯一題就打0分,只會從中扣分或加分,最後結果會依照基礎分(看你目標收益)+加分/扣分來決定你的結果是好是壞,這之前我們該先設定我們的目標,這樣才能決定後續的變數是加分還是扣分。
Thumbnail
投資理財,在這個世代的新一輩年輕人,學習資訊的速度都加快了不少,很多知識都會從自己的查詢能力找到,而對於我們這先中壯年,如果不是搞資訊或是花時間去學習的人,就會發現遠遠不如後輩,雖然這不代表賺的錢、理的財一定就輸給年輕人,但關於很多人不了解理財資訊時,這時候的你/妳,會想要去學習嗎?
先破題,投資的心理學不是要對外看別人,而是向內看自己。 畢竟沒有太多活動,是你一下子就要投進真金白銀,然後下一秒就有可能開始損失。
Thumbnail
分享如何藉由投資創造豐碩報酬,探討投資者應該具備的思維方式與決策邏輯。 涵蓋投資法則、市場趨勢、資產類別、失敗與成功的觀點,提供突破傳統思維的投資觀念。 投資者可學習風險管理、時機把握,及投資與個人發展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這篇文章破解了長輩對投資的迷思,提出年輕人更具投資優勢的觀點,並鼓勵年輕人積極思考投資的利與弊。
Thumbnail
將自己的資源,選擇性投入在某件特定事物上,就是投資。 例如將時間花費在打球而不是打工、將時間花在讀書上,增加專業知識,也是一種投資 將錢拿去買筆電,節省自己工作時間,也是一種投資! 投資在自己能改變的事情 若你對某一個產業不特別了解,只是談話節目或者身邊親友推薦,你就跟著一起買。你很難嗅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 一心想要趕快賺錢、趕快成功,卻不小心走了很多冤枉路。 總覺得有些人整天都在曬單秀現金,這背後到底是做了什麼?錢有這麼好賺的嗎? 好不容易存到一點點錢,想要學習理財投資,卻發現好像很困難,不知如何下手? 終於鼓起勇氣想要學習,卻發現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資訊,深受遇到詐騙或被割韭菜?
進入股市出於好奇與機會,經歷十年,了解投資對生活的影響,分享信念,為家人創造優越生活,培養子女財務獨立,分享經驗幫助他人,擴展人脈,證明自己選對公司。
Thumbnail
對於一般人來說,投資理財是學校沒有教的基本常識,但正確的投資理財知識卻很少人能教導。本文介紹了一些改變了作者理財觀念的經典好書,並分享了對被動指數化投資的看法,期望能種下探索理財的幼苗,讓讀者在未來的某天茁壯成長。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有投資股市的經驗嗎?投資股市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賺錢,是為了財富自由。既然是跟錢有關,而錢又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正所謂「錢非萬能,没錢卻萬萬不能」,有錢的確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品質得到提升,解決物質需求上的所有問題;所以,凡是會對生活造成影響的知識,即便你鐵了心,定意此生決不投資股票,
Thumbnail
環境(environment)從英文語意中是指"人類生活條件的加總體",如同我們考試一樣,你不會因為錯一題就打0分,只會從中扣分或加分,最後結果會依照基礎分(看你目標收益)+加分/扣分來決定你的結果是好是壞,這之前我們該先設定我們的目標,這樣才能決定後續的變數是加分還是扣分。
Thumbnail
投資理財,在這個世代的新一輩年輕人,學習資訊的速度都加快了不少,很多知識都會從自己的查詢能力找到,而對於我們這先中壯年,如果不是搞資訊或是花時間去學習的人,就會發現遠遠不如後輩,雖然這不代表賺的錢、理的財一定就輸給年輕人,但關於很多人不了解理財資訊時,這時候的你/妳,會想要去學習嗎?
先破題,投資的心理學不是要對外看別人,而是向內看自己。 畢竟沒有太多活動,是你一下子就要投進真金白銀,然後下一秒就有可能開始損失。
Thumbnail
分享如何藉由投資創造豐碩報酬,探討投資者應該具備的思維方式與決策邏輯。 涵蓋投資法則、市場趨勢、資產類別、失敗與成功的觀點,提供突破傳統思維的投資觀念。 投資者可學習風險管理、時機把握,及投資與個人發展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這篇文章破解了長輩對投資的迷思,提出年輕人更具投資優勢的觀點,並鼓勵年輕人積極思考投資的利與弊。
Thumbnail
將自己的資源,選擇性投入在某件特定事物上,就是投資。 例如將時間花費在打球而不是打工、將時間花在讀書上,增加專業知識,也是一種投資 將錢拿去買筆電,節省自己工作時間,也是一種投資! 投資在自己能改變的事情 若你對某一個產業不特別了解,只是談話節目或者身邊親友推薦,你就跟著一起買。你很難嗅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 一心想要趕快賺錢、趕快成功,卻不小心走了很多冤枉路。 總覺得有些人整天都在曬單秀現金,這背後到底是做了什麼?錢有這麼好賺的嗎? 好不容易存到一點點錢,想要學習理財投資,卻發現好像很困難,不知如何下手? 終於鼓起勇氣想要學習,卻發現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資訊,深受遇到詐騙或被割韭菜?
進入股市出於好奇與機會,經歷十年,了解投資對生活的影響,分享信念,為家人創造優越生活,培養子女財務獨立,分享經驗幫助他人,擴展人脈,證明自己選對公司。
Thumbnail
對於一般人來說,投資理財是學校沒有教的基本常識,但正確的投資理財知識卻很少人能教導。本文介紹了一些改變了作者理財觀念的經典好書,並分享了對被動指數化投資的看法,期望能種下探索理財的幼苗,讓讀者在未來的某天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