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太太80多歲,重度失智症,大部分時間臥床由外籍看護照顧,少數時間下床坐輪椅。
鼻胃管灌食、導尿管引流尿液,無法自主活動,無法言語,只是偶爾能眨眼點頭表達意見。2個兒子彼此相處不和睦,照護理念及方式也大相逕庭,因此老太太每個月輪流居住在兩個家中 (雖然只在隔壁)。居家醫療訪視時,詢問患者身體狀況及藥物的使用,不同照顧者的資訊會有落差。大兒子家會自行調整藥物,另外給予中藥,較少幫患者翻身;小兒子傾向順其自然,希望減少藥物及管灌餵食。
幾次訪視下來,發現每回更換鼻胃管,老太太是抗拒的。我提出讓老太太接受安寧緩和照護的建議。小兒子欣然同意,不再放鼻胃管,改成手工餵食,也了解食量減少及嗆咳的問題。但他說,還是需要哥哥的同意,他沒辦法一個人做主。
大兒子打電話給我,不斷要求一定要放鼻胃管。他明白母親年老體衰,健康無法恢復也無進步可能,但他沒辦法承受,在餵食過程,如果媽媽不小心嗆到了怎麼辦? 如果因此血氧掉了而離開,這壓力太大他無法為此負責。
我同理大兒子的擔心和不捨,和他溝通許久,老太太其實不想放管子。然而,兒子十分堅持,平時也會說服病人接受他的照護方式。
一根管子懸在那裡,要放還是不放? 我想,「照顧家屬,也是照顧失能者的一部分」,我們離開家後,若是病人真的嗆咳,恐怕大兒子也會毫不猶豫送回醫院,再把管子插上去,更折騰。我們告訴老太太這段溝通的過程,詢問她的意見,沒想到她點頭,也許知道是兒子的意思,妥協順從地讓護理人員安裝了鼻胃管。
幾天後,老太太在家去世了。
原因不明,前一天生命徵象沒有什麼特別的變化,突然就走了。
我很懊惱,沒有堅持說服大兒子。竟讓病人在往生前幾天還承受放鼻胃管的辛苦。
但又會想,如果堅持不放,幾天後,老太太真的在餵食中嗆咳,甚至發燒、肺炎,家屬會不會責怪我? 或是從此心中留下遺憾和創傷,覺得沒有照顧好媽媽而害她離世? 兒子做了所有他能做的努力,是否就覺得無所愧疚了? 那另一個兒子呢? 會不會覺得母親始終在痛苦中活到最後一刻?
老太太雖然不能言語,也許心知肚明兄弟不睦的狀況,用她的妥協及受苦,免去兩兄弟的紛爭及大兒子的罪惡感。
如何生死兩相安? 我們還需要對死亡有更多的思考和準備,除了及早為自己做主,也要學習放手,學習什麼才是真正的為家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