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循環(C): 休克、心搏過緩/過速、低血壓的應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循環(Circulation, C) 是 ABCDE 評估的第三步,直接關係到血液循環與器官灌流。當病人處於**休克、心搏過緩(Bradycardia)、心搏過速(Tachycardia)、低血壓(Hypotension)**等狀態時,若未能及時介入,可能導致多重器官衰竭(MODS)或心搏驟停(Cardiac Arrest)。

raw-image


本篇文章將探討:


如何快速評估血液循環狀況?


休克(Shock)的分類與處理


心搏過緩與心搏過速的急救策略


低血壓的鑑別診斷與治療原則



🔹 1. 如何快速評估循環狀況?

當患者進入急診時,醫療團隊必須快速評估循環是否穩定,可透過以下方式判斷:

🔍 觀察(Look)

  • 膚色變化?(蒼白、發紺、花斑可能表示低灌流)
  • 有無盜汗?(交感神經活化可能代表休克)
  • 四肢是否冰冷?(周邊血管收縮,提示休克)

👐 觸診(Feel)

  • 橈動脈與頸動脈搏動是否有力?(搏動微弱或消失,代表血壓過低)
  • 毛細血管再充填時間(Capillary Refill Time, CRT)
    👉 正常 < 2 秒> 2 秒表示低灌流

🩸 量測生命徵象(Vital Signs)

  • 心率(HR)
    👉 < 50 bpm = 心搏過緩(Bradycardia)
    👉 > 100 bpm = 心搏過速(Tachycardia)
  • 血壓(BP)
    👉 收縮壓 < 90 mmHg 或 MAP < 65 mmHg = 低血壓(Hypotension)
  • 乳酸值(Lactate)
    👉 > 2 mmol/L 代表低灌流,> 4 mmol/L 預後不良

🔹 2. 休克(Shock):分類與處置

休克 = 血液無法有效灌流至組織,導致器官功能衰竭。


臨床上,休克可分為四種類型,每種都有不同的治療策略。

raw-image

📌 休克緊急處置步驟: 1️⃣ 建立靜脈通路(2 條大口徑 IV 或 IO)


2️⃣ 補液治療(30 mL/kg 晶體液,視病因調整)


3️⃣ 維持平均動脈壓(MAP)> 65 mmHg


4️⃣ 針對休克類型選擇適當藥物(升壓劑、強心劑、抗生素)



🔹 3. 心搏過緩(Bradycardia)與心搏過速(Tachycardia)的處理

🛑 心搏過緩(HR < 50 bpm)

可能原因:

  • 迷走神經過度刺激(如竇性心搏過緩)
  • 心肌缺血(如下壁心肌梗塞)
  • 高血鉀、甲狀腺功能低下

處置步驟(有症狀者): 1️⃣ 阿托品(Atropine 0.5mg IV,每 3-5 分鐘重複,最多 3mg)


2️⃣ 若無效,使用強心劑(Dopamine 5-20 mcg/kg/min 或 Epinephrine 2-10 mcg/min)


3️⃣ 仍無效,考慮經皮起搏(Transcutaneous Pacing, TCP)



🚨 心搏過速(HR > 150 bpm)

可能原因:

  • 竇性心搏過速(發燒、貧血、脫水)
  • 心房顫動(AF)、心室頻脈(VT)
  • 甲狀腺功能亢進

處置步驟(症狀嚴重者): 1️⃣ 不穩定(低血壓、意識改變、胸痛)→ 立即同步電擊(Synchronized Cardioversion)


2️⃣ 穩定但 HR > 150 bpm


  • 窄 QRS:Adenosine 6mg IV 快推(無效可再 12mg)
  • 寬 QRS:Amiodarone 150mg IV 滴注

🔹 4. 低血壓(Hypotension):應對策略

定義:收縮壓 < 90 mmHg 或 MAP < 65 mmHg


當病人出現低血壓時,需快速找出病因並立即處理。


緊急處置: 1️⃣ 補液測試(Fluid Challenge):快速輸注 500-1000 mL 晶體液,觀察血壓變化


2️⃣ 使用升壓劑(Vasopressors)


  • Norepinephrine(首選):2-30 mcg/min IV 滴注
  • Epinephrine(過敏性休克):0.1-0.5 mcg/kg/min IV
    3️⃣ 治療原發病因(如抗生素治療敗血症、血栓溶解治療肺栓塞)

🛑 結語:穩定血液循環,確保器官灌流

快速辨識休克類型,精準選擇治療策略


心搏過緩與過速需視病人穩定度決定處置方式


低血壓不容忽視,應快速補液並使用適當的升壓藥物


掌握這些關鍵決策,能在最短時間內拯救病人生命!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ndwich-Care急救 101:現場救援與急診室觀察
5會員
125內容數
當意外發生,你知道該如何正確施救嗎?本沙龍由第一線消防急救員分享現場救援實戰經驗,深入解析黃金 10 分鐘應變、急診室處置、病情觀察,幫助你掌握關鍵急救知識。從 CPR、哈姆立克法到創傷止血,帶你了解如何在危急時刻拯救生命。無論你是任何人🚨 關鍵時刻,Sandwich-Care 與你同行!
2025/03/05
敗血症(Sepsis)是全身性感染與免疫失衡所導致的危及生命的狀態,即使成功出院,病人仍然面臨長期的免疫功能低下(Immunosuppression)與感染復發風險。研究顯示,敗血症倖存者在出院後 6 個月內的死亡率可高達 20-30%,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統持續受損,導致易感染與慢性炎症。 本篇文章
Thumbnail
2025/03/05
敗血症(Sepsis)是全身性感染與免疫失衡所導致的危及生命的狀態,即使成功出院,病人仍然面臨長期的免疫功能低下(Immunosuppression)與感染復發風險。研究顯示,敗血症倖存者在出院後 6 個月內的死亡率可高達 20-30%,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統持續受損,導致易感染與慢性炎症。 本篇文章
Thumbnail
2025/03/04
中風(腦血管意外, Stroke)是全球導致長期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倖存者經常面臨肢體無力、語言障礙、吞嚥困難、認知功能下降等後遺症。此外,高血壓是中風的最重要危險因子,如果血壓控制不佳,復發性中風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本篇文章將探討: ✅ 中風後復健的三大關鍵階段 ✅ 如何透過物理治療與語
Thumbnail
2025/03/04
中風(腦血管意外, Stroke)是全球導致長期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倖存者經常面臨肢體無力、語言障礙、吞嚥困難、認知功能下降等後遺症。此外,高血壓是中風的最重要危險因子,如果血壓控制不佳,復發性中風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本篇文章將探討: ✅ 中風後復健的三大關鍵階段 ✅ 如何透過物理治療與語
Thumbnail
2025/03/04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是全球最主要的心血管死亡原因之一,即使患者成功接受治療並出院,仍然面臨二次心血管事件的高風險。因此,二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 在心肌梗塞後的管理中至關重要,目標是降低再次發作的機率、預防心臟衰竭及改善患者長期存
Thumbnail
2025/03/04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是全球最主要的心血管死亡原因之一,即使患者成功接受治療並出院,仍然面臨二次心血管事件的高風險。因此,二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 在心肌梗塞後的管理中至關重要,目標是降低再次發作的機率、預防心臟衰竭及改善患者長期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高血鉀(Hyperkalemia) 是急診與加護病房(ICU)常見的危急狀況,嚴重時可導致 致命性心律不整,如心室顫動(VF)、心跳停止(Asystole)。電解質異常的第一步是辨識 ECG 變化,若 ECG 顯示高血鉀相關異常,立即給予鈣劑(Calcium)以穩定心肌細胞膜,避免猝死。 本篇文章
Thumbnail
高血鉀(Hyperkalemia) 是急診與加護病房(ICU)常見的危急狀況,嚴重時可導致 致命性心律不整,如心室顫動(VF)、心跳停止(Asystole)。電解質異常的第一步是辨識 ECG 變化,若 ECG 顯示高血鉀相關異常,立即給予鈣劑(Calcium)以穩定心肌細胞膜,避免猝死。 本篇文章
Thumbnail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 是敗血症的最嚴重表現,當感染導致全身性血管擴張與微循環障礙,患者可能出現 低血壓(MAP < 65 mmHg)、器官灌流不足,甚至多重器官衰竭(MODS)。此時,單靠輸液已無法維持血壓,必須使用升壓劑(Vasopressors)來支持血流動力學,確保器官灌流。
Thumbnail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 是敗血症的最嚴重表現,當感染導致全身性血管擴張與微循環障礙,患者可能出現 低血壓(MAP < 65 mmHg)、器官灌流不足,甚至多重器官衰竭(MODS)。此時,單靠輸液已無法維持血壓,必須使用升壓劑(Vasopressors)來支持血流動力學,確保器官灌流。
Thumbnail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 是因 血栓阻塞肺動脈,導致 氣體交換障礙與右心衰竭 的急症。如果未能及時診斷與治療,嚴重 PE 可在數小時內導致猝死,死亡率可高達 30-50%。然而,PE 的臨床表現變異大,症狀可輕可重,如何在急診室快速判斷病人是否有 PE,是每位醫療人員必
Thumbnail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 是因 血栓阻塞肺動脈,導致 氣體交換障礙與右心衰竭 的急症。如果未能及時診斷與治療,嚴重 PE 可在數小時內導致猝死,死亡率可高達 30-50%。然而,PE 的臨床表現變異大,症狀可輕可重,如何在急診室快速判斷病人是否有 PE,是每位醫療人員必
Thumbnail
循環(Circulation, C) 是 ABCDE 評估的第三步,直接關係到血液循環與器官灌流。當病人處於**休克、心搏過緩(Bradycardia)、心搏過速(Tachycardia)、低血壓(Hypotension)**等狀態時,若未能及時介入,可能導致多重器官衰竭(MODS)或心搏驟停(Ca
Thumbnail
循環(Circulation, C) 是 ABCDE 評估的第三步,直接關係到血液循環與器官灌流。當病人處於**休克、心搏過緩(Bradycardia)、心搏過速(Tachycardia)、低血壓(Hypotension)**等狀態時,若未能及時介入,可能導致多重器官衰竭(MODS)或心搏驟停(Ca
Thumbnail
心臟驟停後症候群(PCAS)是心臟恢復自主循環後一系列生理挑戰的統稱,包含腦損傷、心肌功能障礙等。黃金治療期為ROSC後72小時,目標溫度管理(TTM)是重要療法,透過控制體溫減緩腦部損傷,但需注意低溫療法可能引發的併發症。藥物治療目標包含維持電解質和血糖穩定、抑制寒顫和發燒等,需謹慎調整藥物劑量。
Thumbnail
心臟驟停後症候群(PCAS)是心臟恢復自主循環後一系列生理挑戰的統稱,包含腦損傷、心肌功能障礙等。黃金治療期為ROSC後72小時,目標溫度管理(TTM)是重要療法,透過控制體溫減緩腦部損傷,但需注意低溫療法可能引發的併發症。藥物治療目標包含維持電解質和血糖穩定、抑制寒顫和發燒等,需謹慎調整藥物劑量。
Thumbnail
中風(Stroke)是全球致死率與致殘率極高的急症之一,分為缺血性中風(腦梗塞)與出血性中風(腦出血)。EMT在現場的快速辨識與後送決策對患者預後至關重要,G-FAST是一種實用的中風檢查工具,幫助快速評估患者狀況並做出應急處置。 1. 中風的類型與病理機制 缺血性中風(Ischemic St
Thumbnail
中風(Stroke)是全球致死率與致殘率極高的急症之一,分為缺血性中風(腦梗塞)與出血性中風(腦出血)。EMT在現場的快速辨識與後送決策對患者預後至關重要,G-FAST是一種實用的中風檢查工具,幫助快速評估患者狀況並做出應急處置。 1. 中風的類型與病理機制 缺血性中風(Ischemic St
Thumbnail
創傷性休克是急救現場中最常見且致命的情況之一。其主要特徵是因創傷導致的大量失血或血液分布異常,進而引發組織灌流不足與多器官功能障礙。EMT在處置創傷性休克時,首要任務是迅速辨識並有效控制失血。 1. 創傷性休克的病理機制 創傷性休克多因失血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引起,其核
Thumbnail
創傷性休克是急救現場中最常見且致命的情況之一。其主要特徵是因創傷導致的大量失血或血液分布異常,進而引發組織灌流不足與多器官功能障礙。EMT在處置創傷性休克時,首要任務是迅速辨識並有效控制失血。 1. 創傷性休克的病理機制 創傷性休克多因失血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引起,其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