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創傷性休克:控制失血的關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創傷性休克是急救現場中最常見且致命的情況之一。其主要特徵是因創傷導致的大量失血或血液分布異常,進而引發組織灌流不足與多器官功能障礙。EMT在處置創傷性休克時,首要任務是迅速辨識並有效控制失血。


1. 創傷性休克的病理機制

創傷性休克多因失血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引起,其核心病理為血容量減少,導致:

  • 血壓下降
  • 心輸出量降低
  • 組織缺氧與代謝酸中毒

2. 臨床表現:如何快速辨識?

  1. 主觀症狀
    • 頭暈、乏力、胸悶、冷汗、口渴。
  2. 生命徵象異常
    • 脈搏快而弱: 提示低血容量性休克。
    • 血壓下降: 收縮壓<90 mmHg(休克晚期特徵)。
    • 呼吸速率增快: 20~30次/分鐘或以上。
    • 皮膚蒼白濕冷: 末梢血流減少,典型的休克表現。
  3. 物理徵象
    • 顯著的外出血(如肢體動脈出血)。
    • 胸部、腹部、骨盆或長骨骨折的明顯損傷。
  4. 潛在危險
    • 內出血:如肝臟或脾臟破裂導致的腹腔出血。
    • 開放性氣胸或張力性氣胸。

3. EMT的處置要點

  1. 快速辨識休克
    • 檢查生命徵象、觀察外傷情況,並結合創傷機轉進行初步判斷。
    • 使用微血管充填測試:指壓指甲床超過2秒未恢復正常顏色,提示低灌流狀態。
  2. 立即控制出血
    • 直接加壓止血: 用消毒紗布壓迫傷口。
    • 止血帶: 用於肢體大出血且壓迫無效的情況,放置於出血點近心端約5~7公分處。
    • 填塞止血: 用於腹股溝或腋窩等難以加壓的部位,使用止血紗布或專用止血劑填塞傷口。
  3. 固定損傷部位
    • 疑似骨折時,用夾板或軟墊固定,避免二次損傷與內出血加重。
    • 對於骨盆骨折,使用骨盆帶或紗布包裹固定。
  4. 氧氣供應
    • 所有休克患者都應給予高濃度氧氣,維持血氧飽和度(SPO2)在94%以上。
  5. 建立靜脈通路或骨內注射(IO)
    • 迅速建立IV或IO通路,開始液體復甦(如乳酸林格氏液或生理鹽水)。
    • 注意:避免過度輸液,導致稀釋性凝血功能障礙。目標是維持收縮壓在80~90 mmHg(允許性低血壓策略)。
  6. 快速後送
    • 優先選擇創傷中心或有能力處理多重創傷的醫院。
    • 在後送途中,持續監測生命徵象並記錄液體輸注量與失血情況。

4. 案例分析:創傷性休克的處置

案例:交通事故中的多處創傷患者


一名30歲男性因車禍受傷,EMT到場後發現患者躺於地面,意識模糊,左大腿明顯變形並伴有動脈出血。


處置步驟:

  1. 生命徵象與初步判斷:
    • 收縮壓85 mmHg,脈搏130次/分鐘,呼吸速率28次/分鐘,皮膚蒼白濕冷,診斷為創傷性休克。
  2. 出血控制:
    • 在大腿近端使用止血帶,成功止住動脈出血。
  3. 固定骨折:
    • 用長夾板固定左大腿,避免移動導致進一步出血。
  4. 液體復甦:
    • 建立骨內注射通路,輸注乳酸林格氏液500 mL,避免過度輸液。
  5. 後送醫院:
    • 儘快送往創傷中心,並通報醫院準備急診手術。

結果:


患者經急診輸血與手術修復動脈後恢復穩定,無後遺症。



5. 特殊考量:內出血與多重創傷

  1. 內出血的快速處置
    • 如果懷疑胸腔、腹腔或骨盆內出血,避免過多操作,儘快後送醫院進行手術處理。
  2. 多重創傷的資源分配
    • 在大量傷病患事件中,優先處理有可能存活的紅標患者,並通過檢傷分類合理分配資源。

6. 結語

創傷性休克是需要迅速干預的高危急症。EMT必須熟練掌握止血技術、液體復甦策略以及現場固定技巧,並結合創傷中心的專業力量,為患者贏得寶貴的黃金救治時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ndwich-Care : 你的家庭健康守門員
10會員
169內容數
Sandwich-Care 是每個家庭的健康第一線,一旦家人出現任何身體不適、症狀不明、或有慢性病管理需求,它能即時提供專業建議,協助判斷 是需要立刻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還是可以在家先觀察或調整生活方式? 有它在,家庭健康不再靠猜!
2025/01/31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與急診環境的變化,急救與急診團隊需要持續進修與學習,以應對日益複雜的臨床挑戰。永續的急救教育不僅能提升EMT與急診醫護的技術與判斷能力,還能強化團隊協作與決策效率,確保急救系統的穩定與發展。 1. 急救教育的重要性 1.1 面對快速變化的醫療環境 疾病與創傷模式的變遷: 例
Thumbnail
2025/01/31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與急診環境的變化,急救與急診團隊需要持續進修與學習,以應對日益複雜的臨床挑戰。永續的急救教育不僅能提升EMT與急診醫護的技術與判斷能力,還能強化團隊協作與決策效率,確保急救系統的穩定與發展。 1. 急救教育的重要性 1.1 面對快速變化的醫療環境 疾病與創傷模式的變遷: 例
Thumbnail
2025/01/30
隨著急救和急診領域的需求不斷增加,提升急救效率成為當前醫療體系面臨的重要挑戰。各種創新技術的出現,為改善急救處置提供了新的機會。然而,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時確保醫療質量,並克服現有系統中的障礙,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當前急救效率的挑戰 1. 醫療資源不足 人力資源短缺: 許多地區,尤其
Thumbnail
2025/01/30
隨著急救和急診領域的需求不斷增加,提升急救效率成為當前醫療體系面臨的重要挑戰。各種創新技術的出現,為改善急救處置提供了新的機會。然而,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時確保醫療質量,並克服現有系統中的障礙,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當前急救效率的挑戰 1. 醫療資源不足 人力資源短缺: 許多地區,尤其
Thumbnail
2025/01/28
隨著數位科技的迅速發展,急救與急診醫療正在進行革命性變革。人工智慧(AI)、電子病歷(EMR)和遠程指導等技術,正在提升急救效率、改善患者預後,並為急救人員提供新的支持工具。 1. 人工智慧(AI)在急救中的應用 1. 急救現場的AI輔助判斷 檢傷分類的自動化: 基於AI的應用程序能通過患
Thumbnail
2025/01/28
隨著數位科技的迅速發展,急救與急診醫療正在進行革命性變革。人工智慧(AI)、電子病歷(EMR)和遠程指導等技術,正在提升急救效率、改善患者預後,並為急救人員提供新的支持工具。 1. 人工智慧(AI)在急救中的應用 1. 急救現場的AI輔助判斷 檢傷分類的自動化: 基於AI的應用程序能通過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研究顯示,主動脈剝離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急症,致死率高,48小時內若不治療,半數患者可能死亡。 最常見症狀是突發、撕裂般的劇烈胸痛,可能延伸到背部或腹部,高血壓是主要風險因素。 控制血壓、戒菸、均衡飲食、定期檢查,能有效降低主動脈剝離風險,特別對高危險群。
Thumbnail
研究顯示,主動脈剝離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急症,致死率高,48小時內若不治療,半數患者可能死亡。 最常見症狀是突發、撕裂般的劇烈胸痛,可能延伸到背部或腹部,高血壓是主要風險因素。 控制血壓、戒菸、均衡飲食、定期檢查,能有效降低主動脈剝離風險,特別對高危險群。
Thumbnail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 是敗血症的最嚴重表現,當感染導致全身性血管擴張與微循環障礙,患者可能出現 低血壓(MAP < 65 mmHg)、器官灌流不足,甚至多重器官衰竭(MODS)。此時,單靠輸液已無法維持血壓,必須使用升壓劑(Vasopressors)來支持血流動力學,確保器官灌流。
Thumbnail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 是敗血症的最嚴重表現,當感染導致全身性血管擴張與微循環障礙,患者可能出現 低血壓(MAP < 65 mmHg)、器官灌流不足,甚至多重器官衰竭(MODS)。此時,單靠輸液已無法維持血壓,必須使用升壓劑(Vasopressors)來支持血流動力學,確保器官灌流。
Thumbnail
在急性腦中風的急救與治療過程中,血壓控制 是影響預後的關鍵因素之一。高血壓在缺血性與出血性腦中風中扮演不同角色,處理方式也完全不同。如果血壓過高,可能增加腦出血風險或加重腦水腫;但如果血壓下降過快,可能導致腦灌流不足,惡化缺血性腦損傷。因此,在腦中風的急性期(特別是 發病後 24 小時內),應根據中
Thumbnail
在急性腦中風的急救與治療過程中,血壓控制 是影響預後的關鍵因素之一。高血壓在缺血性與出血性腦中風中扮演不同角色,處理方式也完全不同。如果血壓過高,可能增加腦出血風險或加重腦水腫;但如果血壓下降過快,可能導致腦灌流不足,惡化缺血性腦損傷。因此,在腦中風的急性期(特別是 發病後 24 小時內),應根據中
Thumbnail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 是因 血栓阻塞肺動脈,導致 氣體交換障礙與右心衰竭 的急症。如果未能及時診斷與治療,嚴重 PE 可在數小時內導致猝死,死亡率可高達 30-50%。然而,PE 的臨床表現變異大,症狀可輕可重,如何在急診室快速判斷病人是否有 PE,是每位醫療人員必
Thumbnail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 是因 血栓阻塞肺動脈,導致 氣體交換障礙與右心衰竭 的急症。如果未能及時診斷與治療,嚴重 PE 可在數小時內導致猝死,死亡率可高達 30-50%。然而,PE 的臨床表現變異大,症狀可輕可重,如何在急診室快速判斷病人是否有 PE,是每位醫療人員必
Thumbnail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是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肌缺血與壞死的緊急情況,若未能在黃金時間內治療,將導致心律不整、心衰竭,甚至死亡。研究顯示,發病 6 小時內是治療心肌梗塞的關鍵期,及早開通血管可顯著降低死亡率並保留心肌功能。 本篇文章將探討:
Thumbnail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是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肌缺血與壞死的緊急情況,若未能在黃金時間內治療,將導致心律不整、心衰竭,甚至死亡。研究顯示,發病 6 小時內是治療心肌梗塞的關鍵期,及早開通血管可顯著降低死亡率並保留心肌功能。 本篇文章將探討:
Thumbnail
循環(Circulation, C) 是 ABCDE 評估的第三步,直接關係到血液循環與器官灌流。當病人處於**休克、心搏過緩(Bradycardia)、心搏過速(Tachycardia)、低血壓(Hypotension)**等狀態時,若未能及時介入,可能導致多重器官衰竭(MODS)或心搏驟停(Ca
Thumbnail
循環(Circulation, C) 是 ABCDE 評估的第三步,直接關係到血液循環與器官灌流。當病人處於**休克、心搏過緩(Bradycardia)、心搏過速(Tachycardia)、低血壓(Hypotension)**等狀態時,若未能及時介入,可能導致多重器官衰竭(MODS)或心搏驟停(Ca
Thumbnail
血糖異常(低血糖或高血糖危象)是院前急救中常見且需快速處置的內科急症,特別是在糖尿病患者中。EMT在現場需迅速辨識血糖問題的病因與嚴重程度,並提供適當的應急處置,避免進一步的生命危險。 1. 低血糖(Hypoglycemia) 定義與病理機制 低血糖指血糖水平低於70 mg/dL,可能導致大
Thumbnail
血糖異常(低血糖或高血糖危象)是院前急救中常見且需快速處置的內科急症,特別是在糖尿病患者中。EMT在現場需迅速辨識血糖問題的病因與嚴重程度,並提供適當的應急處置,避免進一步的生命危險。 1. 低血糖(Hypoglycemia) 定義與病理機制 低血糖指血糖水平低於70 mg/dL,可能導致大
Thumbnail
中風(Stroke)是全球致死率與致殘率極高的急症之一,分為缺血性中風(腦梗塞)與出血性中風(腦出血)。EMT在現場的快速辨識與後送決策對患者預後至關重要,G-FAST是一種實用的中風檢查工具,幫助快速評估患者狀況並做出應急處置。 1. 中風的類型與病理機制 缺血性中風(Ischemic St
Thumbnail
中風(Stroke)是全球致死率與致殘率極高的急症之一,分為缺血性中風(腦梗塞)與出血性中風(腦出血)。EMT在現場的快速辨識與後送決策對患者預後至關重要,G-FAST是一種實用的中風檢查工具,幫助快速評估患者狀況並做出應急處置。 1. 中風的類型與病理機制 缺血性中風(Ischemic St
Thumbnail
創傷性休克是急救現場中最常見且致命的情況之一。其主要特徵是因創傷導致的大量失血或血液分布異常,進而引發組織灌流不足與多器官功能障礙。EMT在處置創傷性休克時,首要任務是迅速辨識並有效控制失血。 1. 創傷性休克的病理機制 創傷性休克多因失血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引起,其核
Thumbnail
創傷性休克是急救現場中最常見且致命的情況之一。其主要特徵是因創傷導致的大量失血或血液分布異常,進而引發組織灌流不足與多器官功能障礙。EMT在處置創傷性休克時,首要任務是迅速辨識並有效控制失血。 1. 創傷性休克的病理機制 創傷性休克多因失血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引起,其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