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和國的旅途與剛性需求的思考
在大和國旅行時,我們通常會前往神社,向神明祈求平安的一天。神社的存在,對當地人來說可謂是一種剛性需求,因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們對於平安的渴望始終不變。在旅途中,筆者曾看到當地工匠正在為神社進行擦漆維護,這讓我開始思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究竟哪些項目屬於「剛性需求」?
從現代人的消費角度來看,裝潢費與車輛維修費或許可以算是典型的剛性需求。例如,在房屋裝潢方面,通常會有一套固定的流程與工期安排。以筆者的經驗來看,一個完整的裝潢工程,合理的工期大約需時三個月,包含以下各階段:- 拆除與保護(約 5 個工作天)
- 水電工程(約 10 個工作天)
- 空調安裝(約 10 個工作天)
- 木工工程(約 20 個工作天)
- 油漆工程(約 15 個工作天)
- 系統櫃安裝(約 3 個工作天)
- 燈具設備安裝(約 7 個工作天)
- 空調設備裝機(約 7 個工作天)
- 木地板鋪設(約 2 個工作天)
- 清潔作業(約 3 個工作天)
- 窗簾安裝(約 7 個工作天)
- 玻璃安裝(約 7 個工作天)
- 補漆與收尾(約 7 個工作天)
- 油漆與地板:可能存在議價空間
- 拉門:改為一般門片以降低成本
- 衣櫃:選擇 IKEA 成品取代客製化櫃體
雖然裝潢本身屬於剛性需求,但實際執行時,仍然可以透過調整來降低成本,並根據自身需求靈活運用預算。這也讓我們思考,在生活中的剛性需求,是否仍有可以變通與調整的空間呢?
購車與保養的剛性需求思考
當初購買汽車時,我選擇了國產車 Honda,主要考量在於預算規劃,因為我需要存錢,因此汽車對我而言更多是代步工具,而非追求高性能或豪華享受。然而,即使在代步需求下,我對於車輛的清潔與維護仍然相當講究,因此在剛性需求方面,我也有自己的一套選擇模式。
在車輛保養的預算規劃上,我設定 每次維護費用約 10,000 元上下,其中包含:
- 八萬公里定期保養套餐(保養、工資、OW20 合成機油 1L):約 2,444 元
- 零件更換(洩油螺絲墊片 14MM、機油濾清器、華司 18MM、洩油螺絲墊片 20MM):約 5,730 元
- 車內清潔與維護(HEPA 防護病毒空調濾網、引擎油泥去除劑、克敏清潔劑):約 2,665 元
- 工資與清潔作業(包含引擎清潔費用、電子節氣門專用清潔、燃油管路清潔):約 1,980 元
整體保養流程通常需要 約 1.5 小時,這些費用屬於剛性開銷,無論車輛使用情況如何,都需要定期支出,以確保車輛維持在良好狀態。
這讓我進一步思考,在人生中,我們應該如何區分 剛性需求 與 軟性需求?像是汽車保養、醫療保險、房租等,這些都是無法省略的剛性支出,而娛樂、休閒等則屬於較為彈性的軟性需求。當我們能夠清楚區分這兩者,才能更有效地規劃財務,確保在滿足剛性需求的前提下,仍能夠保有一定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