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性需求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在大和國的旅途與剛性需求的思考

在大和國旅行時,我們通常會前往神社,向神明祈求平安的一天。神社的存在,對當地人來說可謂是一種剛性需求,因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們對於平安的渴望始終不變。在旅途中,筆者曾看到當地工匠正在為神社進行擦漆維護,這讓我開始思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究竟哪些項目屬於「剛性需求」?

從現代人的消費角度來看,裝潢費與車輛維修費或許可以算是典型的剛性需求。例如,在房屋裝潢方面,通常會有一套固定的流程與工期安排。以筆者的經驗來看,一個完整的裝潢工程,合理的工期大約需時三個月,包含以下各階段:

  1. 拆除與保護(約 5 個工作天)
  2. 水電工程(約 10 個工作天)
  3. 空調安裝(約 10 個工作天)
  4. 木工工程(約 20 個工作天)
  5. 油漆工程(約 15 個工作天)
  6. 系統櫃安裝(約 3 個工作天)
  7. 燈具設備安裝(約 7 個工作天)
  8. 空調設備裝機(約 7 個工作天)
  9. 木地板鋪設(約 2 個工作天)
  10. 清潔作業(約 3 個工作天)
  11. 窗簾安裝(約 7 個工作天)
  12. 玻璃安裝(約 7 個工作天)
  13. 補漆與收尾(約 7 個工作天)

在台灣,裝潢的過程往往還涉及到「議價」這一環節,這或許與台灣文化有關,因為價格談判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何有效地「殺價」,甚至可以成為另一堂課程的主題。以一個實際案例來說,原本報價 220 萬的裝潢費,經過談判後降至 180 萬。其中,一些可調整的項目包括:

  • 油漆與地板:可能存在議價空間
  • 拉門:改為一般門片以降低成本
  • 衣櫃:選擇 IKEA 成品取代客製化櫃體

雖然裝潢本身屬於剛性需求,但實際執行時,仍然可以透過調整來降低成本,並根據自身需求靈活運用預算。這也讓我們思考,在生活中的剛性需求,是否仍有可以變通與調整的空間呢?

購車與保養的剛性需求思考

當初購買汽車時,我選擇了國產車 Honda,主要考量在於預算規劃,因為我需要存錢,因此汽車對我而言更多是代步工具,而非追求高性能或豪華享受。然而,即使在代步需求下,我對於車輛的清潔與維護仍然相當講究,因此在剛性需求方面,我也有自己的一套選擇模式。

在車輛保養的預算規劃上,我設定 每次維護費用約 10,000 元上下,其中包含:

  1. 八萬公里定期保養套餐(保養、工資、OW20 合成機油 1L):約 2,444 元
  2. 零件更換(洩油螺絲墊片 14MM、機油濾清器、華司 18MM、洩油螺絲墊片 20MM):約 5,730 元
  3. 車內清潔與維護(HEPA 防護病毒空調濾網、引擎油泥去除劑、克敏清潔劑):約 2,665 元
  4. 工資與清潔作業(包含引擎清潔費用、電子節氣門專用清潔、燃油管路清潔):約 1,980 元

整體保養流程通常需要 約 1.5 小時,這些費用屬於剛性開銷,無論車輛使用情況如何,都需要定期支出,以確保車輛維持在良好狀態。

這讓我進一步思考,在人生中,我們應該如何區分 剛性需求軟性需求?像是汽車保養、醫療保險、房租等,這些都是無法省略的剛性支出,而娛樂、休閒等則屬於較為彈性的軟性需求。當我們能夠清楚區分這兩者,才能更有效地規劃財務,確保在滿足剛性需求的前提下,仍能夠保有一定的生活品質。


歡迎喜歡地方創生的朋友,一同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人生當中,我們如果進入《求婚大作戰》的劇情中,一個妖精的出現讓你有機會改變人生,你會回到過去嗎? 如果會?為什麼?不會又是為什麼? 人有著很多面向, 不同的立場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運動為了健康, 何時會產生效果也很難去猜測, 而妖精的出現可能是因為我們做了善事, 或是我們努力慢慢累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人不曾想過旅遊其實就是一個小專案, 從預約時間到思考怎個路線以及停車的地方與雨天備案, 這樣的經驗會隨著次數增加越來越了解之中的細節, 筆者認為很多事情或許準備五成開始行動行動, 是當代社會需要應變的一種能力吧。 面試或是爭取案子, 筆者認為也是一樣, 有些需要考量推
小時候我們可以會認為讀書十分重要, 在生活的平衡上, 可以多少會被升學主義影響我們的思維, 所以筆者發現很多人, 少了娛樂費的概念, 以及旅遊時可以多排半天的行程作為購物, 而購物其實不是在當下才開始想, 可能是在出國前就開始寫其明細, 但逛街也是一個可以斷捨離的學習, 如果時間超
小時候,許多父母常對孩子說:「你是我的小公主」、「你是我的小王子」。在年幼時期,或許因為受到長輩的疼愛,孩子真的會感受到這樣的特別待遇。然而,如果父母在管教上缺乏適當的引導與規範,孩子可能真的會內化這種「小公主」或「小王子」的心態,進而影響其價值觀與行為,最終導致一系列框架與適應問題。最近在撰寫專業
過年的省思與一則理性男的故事 過年期間,親朋好友相互拜年,初二則是女性回娘家的日子。在這段時光裡,或許也是一個讓自己停下來回顧過往、重新思考的好時機。筆者在這期間聽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像是帶有寓言色彩的「神話」。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男性作者,我們姑且稱他為理性男。十年前這位男生在課堂上很少表達自己
利他與自我成長的交匯點 從小,師長們經常教導我們要多行善事,例如幫助老婆婆過馬路、捐發票,或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些話從許多長輩口中時常聽到,但這些行為究竟能帶來什麼幫助呢? 對我而言,或許有幫助,或許沒有。然而,從個人成長的角度來看,我認為這些行動能成為自己在人生旅途中積累底氣的戰績
在人生當中,我們如果進入《求婚大作戰》的劇情中,一個妖精的出現讓你有機會改變人生,你會回到過去嗎? 如果會?為什麼?不會又是為什麼? 人有著很多面向, 不同的立場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運動為了健康, 何時會產生效果也很難去猜測, 而妖精的出現可能是因為我們做了善事, 或是我們努力慢慢累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人不曾想過旅遊其實就是一個小專案, 從預約時間到思考怎個路線以及停車的地方與雨天備案, 這樣的經驗會隨著次數增加越來越了解之中的細節, 筆者認為很多事情或許準備五成開始行動行動, 是當代社會需要應變的一種能力吧。 面試或是爭取案子, 筆者認為也是一樣, 有些需要考量推
小時候我們可以會認為讀書十分重要, 在生活的平衡上, 可以多少會被升學主義影響我們的思維, 所以筆者發現很多人, 少了娛樂費的概念, 以及旅遊時可以多排半天的行程作為購物, 而購物其實不是在當下才開始想, 可能是在出國前就開始寫其明細, 但逛街也是一個可以斷捨離的學習, 如果時間超
小時候,許多父母常對孩子說:「你是我的小公主」、「你是我的小王子」。在年幼時期,或許因為受到長輩的疼愛,孩子真的會感受到這樣的特別待遇。然而,如果父母在管教上缺乏適當的引導與規範,孩子可能真的會內化這種「小公主」或「小王子」的心態,進而影響其價值觀與行為,最終導致一系列框架與適應問題。最近在撰寫專業
過年的省思與一則理性男的故事 過年期間,親朋好友相互拜年,初二則是女性回娘家的日子。在這段時光裡,或許也是一個讓自己停下來回顧過往、重新思考的好時機。筆者在這期間聽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像是帶有寓言色彩的「神話」。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男性作者,我們姑且稱他為理性男。十年前這位男生在課堂上很少表達自己
利他與自我成長的交匯點 從小,師長們經常教導我們要多行善事,例如幫助老婆婆過馬路、捐發票,或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些話從許多長輩口中時常聽到,但這些行為究竟能帶來什麼幫助呢? 對我而言,或許有幫助,或許沒有。然而,從個人成長的角度來看,我認為這些行動能成為自己在人生旅途中積累底氣的戰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夢見我參加一個佛教的戶外活動,他們有一些專案需要人手,法師就鼓勵大家挺身支持。 我在現場,看到法師把專案列出來,陸陸續續就有師兄師姐站出來響應,表示願意支援。當下覺得這種感覺好棒,大家無私地貢獻出自己的時間和能力,也不用擔心別人的想法,或是閒言閒語,想要參加什麼專案就可以直接登記。心裡覺得相當感動
有人信仰才有力量的神。
Thumbnail
很多人想做普施、做施食,但是很多人因為在國外,世界各地的風俗民情、信仰,還有傳統都有很多不同。所以,想要在國外做普施成就這個功德、跟當地的鬼神結善緣,或用佛法來利益他,這是可以的。重點是要有一個「虔誠心」,虔誠心就是應該無所求。心完全沒有半點所求,這麼樣地清淨很難做到
Thumbnail
拜拜對台灣人而言應該不會是件陌生的事。 (不知道非佛教基督教人是否也會拜拜) 一般拜拜的時候會準備很多供品, 拜完神明後, 那些供品大家會吃掉嗎? 我自己以為拜完了後的供品大家一起享用是件非常理所當然的事。 但在日本好像不是…。       事情是這樣的。    日本
Thumbnail
日本有些寺廟會有類似《胎內くぐり》《曼陀羅參り》等等的特別參拜,參與者在絕對黑暗中,經歷片刻悟道體驗。透過這種特別參拜,俗人得以快速窺見修行的輪廓,並認識感恩生活中每一個細微之處。
Thumbnail
身為無神論的我 在這個月開始信神了,因為我需要一個照看著我的存在。 雖然,我其實不是不信神只是只有在運氣不好的時候才會怪罪天上的不存在。 但在越長越大之後發覺到,人必須要有信仰,用於保持理智 (對不起,但是那個石像有點醜) 而我現在則是在自我修行的途中,目前每天去土地公拜拜,已經持續了8天左
Thumbnail
介紹了一些關於參拜日本神社的都市傳說,分享從民俗學和從神社方的角度怎麼看這些傳聞。
Thumbnail
角大師護符是日本流傳甚廣的護符之一。信眾會到天臺宗的寺廟求取此張護符貼於門扉,祈求疫病退散、願望實現。本文介紹此護符的文化背景、神靈來歷,以及相關的護符,並論及日本香火鼎盛的「除厄信仰」。
Thumbnail
求神助,要先自助! 拜拜完成後,就跟神明881了嗎? 拜好之後應該要將自己與神明的承諾先落實在生活日常,這才是積極的作為。 自己要先有動作,時時的覺察自己的身心靈;人在做,天在看→神明看到你是真心的,才會出手幫你的! 把祈願圖放在你每天最頻繁看到的地方、最常攜帶的工具,幫助自己將祈願強化實現
Thumbnail
今天到廟宇參拜,新年期間人潮特別多。 拈著手中的香柱,隨著香煙裊裊升起,面對眼前的神像,每個人都喃喃自語了起來……。 參拜時,你都對神明說什麼呢? 我祈求親友們平安健康,也希望神明眷顧在天上的老闆(雖然他應該是基督教哈) 我能成為像他這麼好的人嗎? 思緒至此,我的眼角餘光突然注意到一旁的告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夢見我參加一個佛教的戶外活動,他們有一些專案需要人手,法師就鼓勵大家挺身支持。 我在現場,看到法師把專案列出來,陸陸續續就有師兄師姐站出來響應,表示願意支援。當下覺得這種感覺好棒,大家無私地貢獻出自己的時間和能力,也不用擔心別人的想法,或是閒言閒語,想要參加什麼專案就可以直接登記。心裡覺得相當感動
有人信仰才有力量的神。
Thumbnail
很多人想做普施、做施食,但是很多人因為在國外,世界各地的風俗民情、信仰,還有傳統都有很多不同。所以,想要在國外做普施成就這個功德、跟當地的鬼神結善緣,或用佛法來利益他,這是可以的。重點是要有一個「虔誠心」,虔誠心就是應該無所求。心完全沒有半點所求,這麼樣地清淨很難做到
Thumbnail
拜拜對台灣人而言應該不會是件陌生的事。 (不知道非佛教基督教人是否也會拜拜) 一般拜拜的時候會準備很多供品, 拜完神明後, 那些供品大家會吃掉嗎? 我自己以為拜完了後的供品大家一起享用是件非常理所當然的事。 但在日本好像不是…。       事情是這樣的。    日本
Thumbnail
日本有些寺廟會有類似《胎內くぐり》《曼陀羅參り》等等的特別參拜,參與者在絕對黑暗中,經歷片刻悟道體驗。透過這種特別參拜,俗人得以快速窺見修行的輪廓,並認識感恩生活中每一個細微之處。
Thumbnail
身為無神論的我 在這個月開始信神了,因為我需要一個照看著我的存在。 雖然,我其實不是不信神只是只有在運氣不好的時候才會怪罪天上的不存在。 但在越長越大之後發覺到,人必須要有信仰,用於保持理智 (對不起,但是那個石像有點醜) 而我現在則是在自我修行的途中,目前每天去土地公拜拜,已經持續了8天左
Thumbnail
介紹了一些關於參拜日本神社的都市傳說,分享從民俗學和從神社方的角度怎麼看這些傳聞。
Thumbnail
角大師護符是日本流傳甚廣的護符之一。信眾會到天臺宗的寺廟求取此張護符貼於門扉,祈求疫病退散、願望實現。本文介紹此護符的文化背景、神靈來歷,以及相關的護符,並論及日本香火鼎盛的「除厄信仰」。
Thumbnail
求神助,要先自助! 拜拜完成後,就跟神明881了嗎? 拜好之後應該要將自己與神明的承諾先落實在生活日常,這才是積極的作為。 自己要先有動作,時時的覺察自己的身心靈;人在做,天在看→神明看到你是真心的,才會出手幫你的! 把祈願圖放在你每天最頻繁看到的地方、最常攜帶的工具,幫助自己將祈願強化實現
Thumbnail
今天到廟宇參拜,新年期間人潮特別多。 拈著手中的香柱,隨著香煙裊裊升起,面對眼前的神像,每個人都喃喃自語了起來……。 參拜時,你都對神明說什麼呢? 我祈求親友們平安健康,也希望神明眷顧在天上的老闆(雖然他應該是基督教哈) 我能成為像他這麼好的人嗎? 思緒至此,我的眼角餘光突然注意到一旁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