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的進化:戲劇理論、故事結構與時代趨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齡創作著的困擾有一項--就是感動、想要發表的衝動……很快就平息,然後就懶得動筆。

今天本想寫的感觸一是關於生命,其次就是拼了命把戲劇理論書提煉成書摘。
但工作回家就有點倦,想作罷。剛才見格友國王K的留言回饋,感覺很值得!

就是為了分享『故事結構』的趨勢,才會這麼拼命~不多說幾句,馬上煙消雲散,好像有點可惜唷🫣


閱讀是我持續『自我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

也許大部分讀者、文友認識我,都是因為我筆下浪漫詼諧的故事。但是那是我的作品風格,不是我的日常。


對我的生命來說,『說故事』是延續最久的魔法,我會不由自主去欣賞影視作品,遇到喜歡的小說也會反覆閱讀,尤其是那種可以撥動心弦,讓我不住微笑或哭泣的故事,我都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閱讀,甚至拆解!

但就是有那種你已經拿著手術刀要把它層層解剖、到一半卻忘記自己的初心、抱著書又沉醉到文字的幻境中,無法自拔。

這時候我就會有點興奮:嘿!真的是寫得很好的作品吼!

然後再次拿起手術刀……

無限輪迴。


我大約國中時,就已經開始仿寫莎士比亞;大學讀戲劇系,讀書沒有很認真,但也做得了演員。

剛離去的大S曾出現在我們公演的觀眾席裡,但她平常要跑通告,看公演的時候就跟小S一起補眠,讓我們班某男主角很傷心(因為S姐妹是他的偶像,偶像完全沒看他卯足全勁的表演,惆悵許久)。回憶起往事歷歷在目,所以這幾天,我的心情也挺低落的。

我有一個認知:

做演員會不會紅?要祖師爺賞飯!

但編劇能不能寫,靠自己苦練。


所以當時我的副修就是編劇,上編劇課超用心,打下了架構小說的根基。


後來,有些朋友已經知道,我沒有留在業界,而是去當會飛的小綠綠。


寫故事,在我心中,可以很放鬆,但同時也很嚴肅。

放鬆的是,我覺得什麼素材都可以寫,百無禁忌。

嚴肅的是:主旨、架構、邏輯、劇情推進、情感堆砌,缺一不可。

是根深柢固的職業病。


所以在網路上,我可以分享心得,但絕不寫評。

受過文學與戲劇專業訓練的人,認真寫評,會要人命。

但是創作,是為了釋放創意、為了抒發。

寫評?留給業界專業的評論家吧。我只負責玩。


即使如此,每次經過書店裡的戲劇專區,我還是會拿起沒看過的新書,看看有什麼新作,或是新說法。


所有的技藝,都是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

很少有一夕之間翻盤,還被觀眾買單的作品。有時候會出現,那是行家寫給行家觀眾的顛覆,在門道之內,才能得到樂趣。


普羅大眾,無論是觀眾或是讀者,我們在作品裡看到現實的倒影,在倒影中學習、療癒我們自己的人生


但也會有這樣的時候。

每十年、二十年,世代的價值觀改變,切入藝術和文學的角度,賦予的詮釋,改變了。

像〈走入森林〉作者Yorke一直強調要跳脫坎伯『英雄之旅』的模式,強調〔黑暗時刻〕。觀察好萊塢近二十年內的電影,的確存在這個趨勢,而被『歸納總結』出戲劇理論、一種架構故事的走向。


但要說是一個『新的理論』?

沒有,它不是新的。


在我眼裡,是劇情『被強調』的重點改變,觀眾收到的故事基調改變了。

就像當年『步步驚心』推出,有一些觀眾很激動:喔,我們創造了『穿越劇』!

………………

那『哈利波特』呢?『遊園驚夢』呢?『鏡花緣』呢?最古老的說書集結『天方夜譚』呢?

不要說時空穿越、魂穿、群穿,還可以對穿好嗎?

觀眾可以無知,但是專業的創作者不行。


而且創作越專業,越要對『風向』敏感,不讓出資的金主賠錢,是基本的職業素養

所以專業的編劇和工作團隊,容我向你們致敬!

故事要合乎架構要有趣要時髦要豐富要賺錢要扛得住整個產業!!!!!


比起來,我只是有空寫小說,真的太開心、太舒壓了。


反正,在創作上只要有一丁點『經營』的想法,一定要跟上時代!主動學習!


不論是三幕劇五幕劇,還是小說起手式單行本、或大部頭,熟悉形式,精進技法,得關起門來練功。


時而學習之,不亦悅乎?

就算有點虐,還真的蠻令創作者快樂的。




故事創作的指南針!《走入森林--故事結構的五幕之旅》摘要,與心得分享

avatar-img
136會員
187內容數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用文字演繹你我人生! 為大家帶來精心挑選的小故事,幽默輕快,療癒暖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探討寫作的成長與自我認識對於作家的重要性。通過分享個人經歷與觀察,作者分析了不同類型的作家,包括斜槓作家、文藝作家及故事創作者,並強調瞭解自己的作者類型能幫助提升創作的精準度及吸引目標讀者。文中也提及了作者意識及其在當今社會中的地位,鼓勵那些尚在摸索的創作者堅持寫作,最終找到自己的方向與聲音。
分享在寫作生涯中所遇到的不同困境和學習。文章以作者的親身經歷和反思為主,對於寫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提出了深刻的見解。
探討寫作的成長與自我認識對於作家的重要性。通過分享個人經歷與觀察,作者分析了不同類型的作家,包括斜槓作家、文藝作家及故事創作者,並強調瞭解自己的作者類型能幫助提升創作的精準度及吸引目標讀者。文中也提及了作者意識及其在當今社會中的地位,鼓勵那些尚在摸索的創作者堅持寫作,最終找到自己的方向與聲音。
分享在寫作生涯中所遇到的不同困境和學習。文章以作者的親身經歷和反思為主,對於寫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提出了深刻的見解。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這段離開的日子比我想要的長很多,相比之前這次的迷惘感覺更偏向失去文字創作重心的感覺,不論是意義、價值或是很多層面的。當然至今我也沒有找到一個正確的解答,這段日子裡橫向學習很多技能,包含繪畫、音樂、創業,關於創作的核心,就像我先前認知到的仍然很泛用,我想之後有機會再來做簡單的分享。
創作線上分享會 第二場分享會是線上分享會,關於生活如何和創作經驗的融合,首先我們學習的管道有許多種,可以從閱讀、課程講座以及PODCAST等等之類的去學習,實際創作和學習同時一起,先創作後,再去改善與學習,閱讀創作書籍和小說,不侷限於一個領域內,而是透過大量廣泛的閱讀。
Thumbnail
隨手記錄自己的心境,其實也挺好的。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這個專欄分享了除了PV影片之外,自己學習或創作的其他經歷,包括自製頭像的設計和繪製過程。作者分享了創作的初版草稿、上色過程以及根據意見修改的過程。
起源- 因自己非常喜歡寫作、繪畫的事, 寫作、畫圖不分界限,而是比如歌詞也好, 詩詞,感念與感想,一天下來的心得, 以及遇到很多事的感嘆與感觸, 由心向外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在文字上. 但有時各種原因就時而又放棄, 某天突然一個念頭下來, 「不能在這樣繼續下去了!」 這過程彷彿有一
Thumbnail
跨年前後,看著自己經營的方格子,還有重新在IG、FB上持續更新的【繪本出版計劃】 ,不溫不火的追蹤跟訂閱,讓我不免問自己,這樣就可以了嗎?然後開始冒出好多問題。 「是不是要去學影片剪輯?但我沒甚麼興趣耶。」 「但影片好像才可以吸引流量耶。」 「我要不要為了流量去學阿?」 「阿!還是另外發展
對於已成定局、呈現在大眾面前的作品而言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這段離開的日子比我想要的長很多,相比之前這次的迷惘感覺更偏向失去文字創作重心的感覺,不論是意義、價值或是很多層面的。當然至今我也沒有找到一個正確的解答,這段日子裡橫向學習很多技能,包含繪畫、音樂、創業,關於創作的核心,就像我先前認知到的仍然很泛用,我想之後有機會再來做簡單的分享。
創作線上分享會 第二場分享會是線上分享會,關於生活如何和創作經驗的融合,首先我們學習的管道有許多種,可以從閱讀、課程講座以及PODCAST等等之類的去學習,實際創作和學習同時一起,先創作後,再去改善與學習,閱讀創作書籍和小說,不侷限於一個領域內,而是透過大量廣泛的閱讀。
Thumbnail
隨手記錄自己的心境,其實也挺好的。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這個專欄分享了除了PV影片之外,自己學習或創作的其他經歷,包括自製頭像的設計和繪製過程。作者分享了創作的初版草稿、上色過程以及根據意見修改的過程。
起源- 因自己非常喜歡寫作、繪畫的事, 寫作、畫圖不分界限,而是比如歌詞也好, 詩詞,感念與感想,一天下來的心得, 以及遇到很多事的感嘆與感觸, 由心向外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在文字上. 但有時各種原因就時而又放棄, 某天突然一個念頭下來, 「不能在這樣繼續下去了!」 這過程彷彿有一
Thumbnail
跨年前後,看著自己經營的方格子,還有重新在IG、FB上持續更新的【繪本出版計劃】 ,不溫不火的追蹤跟訂閱,讓我不免問自己,這樣就可以了嗎?然後開始冒出好多問題。 「是不是要去學影片剪輯?但我沒甚麼興趣耶。」 「但影片好像才可以吸引流量耶。」 「我要不要為了流量去學阿?」 「阿!還是另外發展
對於已成定局、呈現在大眾面前的作品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