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圖文創作者對AI很感冒?藝術家的焦慮、反思、與轉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爭辯

現在網路上,大家激烈討論 AI 究竟能不能算是創作。

用 AI 寫小說、畫圖,倒底能不能算是作品?

這個禮拜甚至還出現一波「要ChatGPT畫『吉卜力』的風潮」。 據說在 2016 年,就有人把 AI 生成的圖拿給宮崎駿看過,大師當場就變臉了。

為什麼圖文創作者會對 AI 這麼敏感?

甚至可以說,是感覺「被冒犯」了?



AI的本質

其實,AI 就是一個示範模組(Demo Mode)。

在模擬語言神經結構的 AI 出現之前,很多行業已經在用類似的東西。

例如:氣象局會用模擬系統預測天氣;建築師、室內設計師會用3D建模來預覽空間。

但奇怪的是,他們好像不覺得被冒犯,也沒有因此失去工作機會。但圖文創作者可能會,為什麼?

我認真思考『AI協同工作』在不同行業的差異。

像氣象解讀員,他們用模擬系統只是看參考值,最後還是要靠人來判讀。

亞洲的氣象預報常常比美國準,就是因為「人」在判斷上還是關鍵。

建築師也是,他們用模擬圖來讓客戶看,方便溝通,但真正的圖面設計、工程評估,還是要靠專業處理。


對他們來說,AI 只是初步的示範。

而真正的成品,還要重新解讀、或製造的步驟。



創作的核心被模糊了


但圖文創作者不一樣。

寫作、構圖、配色,原本是是創作者用生命練出來的技術,結果現在AI 輸出的東西,已經可以直接使用。

繪圖最先受到影響。

AI 畫出來的圖,光是構圖和細節,就已經打趴很多初階畫師。

市場的需求也很快從「繪師」轉向「咒語詩人」,也就是那些會寫提示詞的人。


而當語言 AI 成熟之後,文字產出也跟著進化。

第一版的語言AI它寫出來的故事像『腦中風』的跳針,但現在可以直接產出一部普普的小說,足夠應付一些要求不高的平台湊字數。

但是,如果原本的作家文筆不好,經過 AI 修過以後,反而變得水準提高。


讓真正的文字創作者陷入一種窘境,叫做『無法自證』!


如果AI產出的圖文草稿,已經與一位苦練十年的創作者作品無法區分,我們還需要人工創作嗎?

AI作品的完成度超越你練習多年的水準,未來人類在書寫與閱讀上願意花費的心力,恐怕要大幅減少吧。



歷史上類似的例子

這讓我想到服裝業的變化。

以前,裁縫師是每個鄉鎮的靈魂人物。

每一件衣服都要量身打造,一針一線慢慢縫。

但從1970年代以後,成衣工業崛起。打版、裁切、縫製、包裝,全都工業化。機器只要一啟動,袖子、領子、褲腳,全自動搞定。

以前台灣、越南有大量裁縫工人。現在,人工只剩最後一道工序:檢查瑕疵、剪線頭。

從 Chanel 的高級訂做服,到現在 UNIQLO 只要四百塊的 T-shirt,這就是產業革命。


會不會協同AI 寫作,也是類似的邏輯?


以前一個人要寫一篇文章,要先釐清腦袋的想法、找出觀點、整理邏輯、再慢慢寫出句子。

還要有文筆,還要能說服人。這些能力其實是長期訓練出來的。

但現在,AI 幫你排好架構、潤好語句、甚至幫你加情緒。


對一般人來說,這是一種幫助。

但對原本靠寫字、畫圖為生的創作者來說,這是一場「權力的架空」。

原本最拿手的工具,被拿走了。


在華語文化界,我們對能駕馭文字的人,長期以來都懷有一種尊敬。

從士大夫階層到作家,寫字這件事不只是技能,更是一種榮耀。

這種價值觀,正在被AI重新洗牌。

現在,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待 AI?



撼動根基


很多人靠 AI 先賺一波再說。

但我們也要想清楚,AI 本質上還是模組運算。A加B減C,不會真的出現「創新」。

真正嶄新的觀點,還是來自人類。


但,當所有的資訊都成為AI演算的資料庫,我們還能說:『那句話、那個圖,是我先做出來的嗎?』

我們會進入一個無法證明『原創性』的時代。

而當一個人的努力和觀點無法被辨識、被承認,這個文明,將何去何從?



預測

這樣講也許太沉重。

但,如果你還想走在創作的道途上,你也許要有心理準備:

可能會有一段難以自證,無法以技能獲取報酬的空窗期。


有人曾問創作者:「你為什麼要寫?為什麼要畫?」

很多人會說:「因為我愛藝術。」

但藝術到底是什麼?

這個問題,可能比以前更難回答了。


有一個古老的答案:藝術是一種『自我表達』。


以前的作家,並不會站出來直接面對讀者。

沒有社群媒體的時代,我們透過書寫,把腦中的知識、觀點,拼成一個有意義的故事,傳遞出去,期待世界因為它而有所改變。

冀望你看過故事後,用不一樣的觀點去看世界。


當AI淘金熱過去,不計較報酬、仍有話想說的人,會是新一代的藝術家。

但那會是一段時間之後的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最近又玩了幾次AI,體感上AI產出的小說確實就……沒想像中那麼差。這讓我不禁想像,未來當真有可能出現AI小說流水線,也會出現專門用AI來說故事的人。 值得慶幸的是,以目前來說,AI小說的品質還是跟創作者本身的實力死死綁在一起,你多厲害,AI生出來的東西就多厲害,所以不論是人工作品本身,還是創作者本身,都不用害怕被取代,最糟糕的情況,就是我們得和那種毫無感情的流水線共存而已。 當AI小說發展到極致,創作者作品品質大概會如此分佈: 頂尖創作者的手工作品> 頂尖創作者的AI作品≈ 強者創作者的手工作品> 強者創作者的AI作品≈ 還不錯的作者的手工作品=一般人的AI作品>>>>>>> 及格線以下作者的作品 然而,我們都知道要越過那條及格線,有多麼的困難,不禁令人憂心,未來還有多少人願意一步一腳印去累積基礎呢?
月影紗💫-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6
縱光☆興趣使然的小說家 『未來還有多少人願意一步一腳印去累積基礎呢?』 縱光說的我完全認同,但最後一句的結論,才是最大的隱憂。 文組與理組同樣重要,文組就是把人類大腦中的創意輸出的途徑。 但說不清楚、表達模糊,又無法銜接邏輯的時候,文明就會出現大問題了。
月影紗💫-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6
不好意思,我就是在說擀話、和發表論文之間,發表兩極化的作者~大家辛苦了(揮手)
真然-avatar-img
2025/04/06
謝謝分享,分析透徹!
月影紗💫-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7
講個笑話: 像總裁就要十分甜這種都會愛情故事,我寫得很用力;但我平常的休閒娛樂,就是看像這一篇的分析或者是思考類似的問題…… 我朋友:趕快去寫小說,你一開口就是句點王🤣 非常違和的真實。
Pei 沛子-avatar-img
2025/04/07
同學幾乎都在用AI寫作業、交報告,也有用來寫故事的, 所以我很怕,怕在練好寫作技巧之前就被AI取代了😔
avatar-img
月影紗💫文字排演場
163會員
200內容數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用文字演繹你我人生! 為大家帶來精心挑選的小故事,幽默輕快,療癒暖心。
2025/02/05
作者分享其創作理念、戲劇理論與產業趨勢觀察,並強調持續學習、精進技法的重要性,以及需掌握時代脈動以創作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作品。
Thumbnail
2025/02/05
作者分享其創作理念、戲劇理論與產業趨勢觀察,並強調持續學習、精進技法的重要性,以及需掌握時代脈動以創作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作品。
Thumbnail
2024/08/01
『居家工作者』需要的自律,與強力的時間管理 這一套方法,適合所有居家工作的人使用,尤其適合『運用零碎時間累積工作的人』,例如:家庭主婦、作家、藝術家、自由接案SOHO族……等等。 你只需要兩本記事本:一本使用你習慣的格式就好,另外一本請選把一天可使用時間都列出來的工作日誌。 我建議使用紙本筆記,
Thumbnail
2024/08/01
『居家工作者』需要的自律,與強力的時間管理 這一套方法,適合所有居家工作的人使用,尤其適合『運用零碎時間累積工作的人』,例如:家庭主婦、作家、藝術家、自由接案SOHO族……等等。 你只需要兩本記事本:一本使用你習慣的格式就好,另外一本請選把一天可使用時間都列出來的工作日誌。 我建議使用紙本筆記,
Thumbnail
2024/07/24
如何用自己的想法卡片,快速組合、輸出成為作品。從『筆記、與想法的不同』到『運用《卡片盒筆記法》直接輸出,寫成短文、長文』都是實用的技巧,尤其對小說創作者相當有幫助。
Thumbnail
2024/07/24
如何用自己的想法卡片,快速組合、輸出成為作品。從『筆記、與想法的不同』到『運用《卡片盒筆記法》直接輸出,寫成短文、長文』都是實用的技巧,尤其對小說創作者相當有幫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最近AI圖和文章盛行,並沒有說這樣不好,現在也有AI圖和AI文比賽,聽人說有個攝影師用他拍的照片去參加AI圖比賽,結果被發現後退賽,我感到悲哀的是用AI去生成的作品還說是自己寫或畫的,尤其是免費的,設定收費的可能是想賺錢,那免費的又說是自己寫和畫是為什麼呢?滿足自己虛榮心嗎? 最近網路上也看到
Thumbnail
最近AI圖和文章盛行,並沒有說這樣不好,現在也有AI圖和AI文比賽,聽人說有個攝影師用他拍的照片去參加AI圖比賽,結果被發現後退賽,我感到悲哀的是用AI去生成的作品還說是自己寫或畫的,尤其是免費的,設定收費的可能是想賺錢,那免費的又說是自己寫和畫是為什麼呢?滿足自己虛榮心嗎? 最近網路上也看到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取決於創作理念和需求 文字創作者是否應該使用AI,取決於個人的創作理念和需求。我認為,文字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運用AI工具,以提高效率、拓展思路。不必刻意拒絕使用AI,就如同將⌜用筆寫⌟改為⌜電腦輸入⌟一般。 純粹由自己創作 純粹由自己創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自己的創造力
Thumbnail
取決於創作理念和需求 文字創作者是否應該使用AI,取決於個人的創作理念和需求。我認為,文字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運用AI工具,以提高效率、拓展思路。不必刻意拒絕使用AI,就如同將⌜用筆寫⌟改為⌜電腦輸入⌟一般。 純粹由自己創作 純粹由自己創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自己的創造力
Thumbnail
這一兩年AI繪圖的技術一日千里,做圖變方便的同時當然也產生不少問題,除了顯而易見的版權、肖像權問題,身為創作者使用AI輔助繪圖,可能會面臨創作道德相關的輿論壓力,此外如果要拿作品參賽,有時還得先證明AI素材沒有版權問題,不然將喪失參賽資格,例如今年金漫獎就新增了AI規範。
Thumbnail
這一兩年AI繪圖的技術一日千里,做圖變方便的同時當然也產生不少問題,除了顯而易見的版權、肖像權問題,身為創作者使用AI輔助繪圖,可能會面臨創作道德相關的輿論壓力,此外如果要拿作品參賽,有時還得先證明AI素材沒有版權問題,不然將喪失參賽資格,例如今年金漫獎就新增了AI規範。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文藝創作者透過AI技術進行創作,AI的快速生成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對文藝創作者的工作帶來了競爭和挑戰。翻譯工作也面臨AI的威脅,但AI協助創作也提高了作品的品質,對學術界和文藝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Thumbnail
文藝創作者透過AI技術進行創作,AI的快速生成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對文藝創作者的工作帶來了競爭和挑戰。翻譯工作也面臨AI的威脅,但AI協助創作也提高了作品的品質,對學術界和文藝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