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卡片盒筆記法』這一類的書,原本是我為了整理”作家隨身的小本子”,想加強的管理技術。
但在《卡片盒筆記法/的數位應用實戰指南》這本書後半,直接教你用自己寫的想法卡片,快速組合、輸出成為作品。
衝著這一點,就很值得大家靜下心來,學會這招『必殺技』!
此書收錄多種流派的筆記寫法、整理術,大家請自行閱讀。我只挑出與小說創作者相關的部分。
一、 先釐清【筆記、與想法的不同】。
人與人進行討論時,我們很容易遇見一種人:他說得頭頭是道、口若懸河,但他口裡說出的話,沒有一句是出自他自己。
我們在報章、網路上看過那些資訊,也進到大腦資料庫,與人交談時,那些資料順勢而出。
我們以為自己理解某事,但其實只是轉述某人所說或某篇文章的內容。
『想法』是蒐集資訊後,進行過『再思考』。
思考會產生『延伸』,甚至『轉變』。
卡片盒筆記法的初衷,是記錄思考的過程,幫助想法整合。
你可能會順手記錄下莎士比亞『玫瑰即使不叫玫瑰,它依舊芬芳』的文句,這是『筆記』。
文字創作者甚至會蒐集各種文句、詞彙,編造出屬於自己的辭典,但這是『筆記』。
『思考』的樣式可能是:我生活周遭可有類似的例子?如果《羅蜜歐與朱麗葉》放在當代,我會如何講述?男女主角的身份該如何重新設定?或是如何寫出顛覆這段互動,但創造出讓人盪氣迴腸的新時代愛情?
除了原句、原始想法的出處,還會加上自己的衍生思考,用自己的語言思考與重新定義,然後記錄下來。
創造思考的步驟,可以運用《卡片盒筆記法》紀錄,幫忙累積與演化。
二、寫卡片
每一張『想法筆記』(靈感筆記),包含三部分:
標題,
內容,
參考來源。
這部分,因為需要引述較多原書內文,希望大家支持原著,我不打算詳述。
三、 運用《卡片盒筆記法》直接輸出,寫成短文、長文。
自從社交平台崛起,『農場文』因應大家對知識的渴求,成為『流量致富』的賺錢密碼。
在初期,早入市的文手,的確可以用整理書籍摘要、讀書心得、觀影分享獲得稿費收入。但現在市場已經過飽和,拿三、五年前的觀念來經營自媒體,你會發現就算自己拼命輸出,點閱率依舊沒有起色。
你得問自己一個問題:在平台上寫文,你真的分享自己獨特的見解與剖析?
還是,你只是在『搬運知識』?
如果你在研究《卡片盒筆記法》時,有認真寫下自己的『靈感筆記』,某些你真正感興趣的主題,卡片勢必會累積出數量。
此時,只要拿出3~5張卡片,略微梳理,做出結論。
一篇適合在社群媒體上發表的短文(約1500字),即可誕生。
運用卡片盒筆記法,可以減少構思作品的陣痛。
因為之前累積的思考,已經被妥善紀錄,並且有系統地保存,快速組合出有價值的輸出。
所以點名小說創作者,是因為寫『小本本』捕捉創作素材,已成為我們的第二天性。只要改變儲存的方式,『小本本』記錄下的內容,能夠更精準地叫喚出、運用。
此外,小說文手都有自己偏愛的格式:單行本8~12萬字,長篇連載20萬至百萬。
文字的長度,其實就是我們思路的架構。
當我們習慣某種文字架構,我們的思考,同時被其制約。
所以,若不是習慣文案工作,長篇小說作家反而很難很快產出大綱或介紹文案,或是在粉絲團與讀者分享的短文。
操練《卡片盒筆記法》,累積自己的靈感,未來又可以更精準召喚資料,不被慣性思維制約。
此外,寫作人大多是思維活動量很大,大腦負荷量極重。
找出自己合適的筆記法,可以幫大腦減壓,思緒更清晰,靈感浮現。
我們要學習越寫、心靈越輕盈,這才是長久的經營之道。
活用筆記術,讓寫作成為養生,而不是負擔。
推薦給文友!
p.s. 《卡片盒筆記法》相關著作有好幾本,但我推朱骐先生所寫!把操作法轉換成圖片、心智圖呈現,更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