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 (DOGE)」正在美國政府內部推動技術轉型,採用 AI 來打擊浪費與詐欺,並建立統合的政府資料庫。該團隊成員大多為年輕工程師,其中 Luke Farritor 曾破解 2000 年歷史的龐貝捲軸,並獲得 70 萬美元獎金。然而,該計畫引發爭議,批評者擔憂這群年輕工程師缺乏政府經驗,可能影響政府正常運作。技術主管 Thomas Shedd 計劃優先開發 AI 代碼來自動化政府財務,並可能削減 50% 預算,進一步引發內部震盪。
Google 量子人工智慧部門創辦人 Hartmut Neven 表示,Google 在 5 年內可實現量子計算的商業應用,應用範圍涵蓋電動車電池開發、新藥研發與新型能源探索。這與 NVIDIA CEO 黃仁勳認為量子運算還需 20 年的說法形成對比。Google 自 2012 年便投入量子計算領域,最近宣稱成功解決了一個傳統電腦無法在宇宙年齡內完成的問題,為量子運算的發展帶來重大突破。
川普政府宣布對墨西哥與加拿大加徵 25% 關稅,並後續延後一個月執行,削弱其政策可信度。經濟學者警告,美國對全球主要進口來源國加徵關稅可能引發全球物價上漲,最終傷害消費市場與企業獲利。美國一向以營造友好市場環境吸引企業,但關稅政策可能讓全球企業重新評估投資策略。
馬斯克推動政府裁員,將 20 萬名政府員工視為「低生產力者」,鼓勵轉向私人企業,並提供提前辭職補償。批評者認為此舉將影響政府正常運作,削弱公共服務能力。外媒報導,DOGE 掌控美國支付系統,可能影響政府財務,甚至導致國會與行政機構間的權力衝突。
阿里雲的 Qwen2.5-Max 模型在 Chatbot Arena 排名第七,並在數學與程式設計測試中排名第一,超越 GPT-4o、DeepSeek V3 等對手。中國 AI 公司憑藉低成本策略、國產 AI 硬體、自研量化技術和政府補貼,在 AI 競賽中迅速發展。市場觀察者認為,中國 AI 產業正進入「技術超越」的新階段。
特斯拉在上海設立的儲能工廠 Megafactory 已完工,預計年產 1 萬台 Megapack,相當於 40 GWh 的儲能能力。2024 年特斯拉儲能裝置銷量成長 2 倍,營收突破 101 億美元。然而,川普政府取消綠能補助,可能提高儲能業務的成本。特斯拉仍預計 2025 年儲能部門成長 50%。
Helion 宣稱 2028 年可商業化核融合發電,並獲得 Microsoft 支持。該技術利用「場反轉構型 (FRC)」壓縮電漿,以磁場直接產生電力,提高效率。然而,現階段 Helion 尚未公開實驗數據,專家對其技術可行性持保留態度。
2024 年全球央行黃金購買量達 1,044.6 公噸,反映地緣政治與經濟不確定性上升。市場分析認為,川普的貿易關稅政策與通膨擔憂推動黃金需求,2025 年黃金價格可能持續走高。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Q4 營收 964.7 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為擴展 AI,2025 年資本支出預計達 750 億美元,市場擔憂 AI 競爭將增加營運成本,導致股價盤後下跌 8%。
三星可能加入軟銀與 OpenAI 推動的「星際之門」計畫,投資 5000 億美元建設 AI 基礎設施,確保記憶體與 AI 晶片供應。該計畫被視為美日韓聯手對抗中國 DeepSeek 競爭的戰略布局。
中國 AI 新創 DeepSeek 在 20 天內日活用戶達 2,215 萬,為全球增長最快的 AI 企業,並已在香港成立兩家公司。市場認為,DeepSeek 低成本策略可能衝擊全球 AI 市場格局。
這些科技趨勢將持續塑造未來數年,企業與投資者應密切關注 AI、量子運算、綠能與全球經濟動態的發展。